【摘""要】"將BOPPPS教學模型引入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中,在教學設計上需兼顧體育生的學習能力,并與超星學習通APP實現(xiàn)融合。以體育保健學課程為例,其理論課與實驗課均從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維度進行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并同時提出了該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實踐表明,將BOPPPS教學模式融入混合式教學中,并結合“案例+實踐+混合式”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升體育保健學的教學質量,增強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效率。該研究為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等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BOPPPS "混合式教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保健學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813(2025)09-0061-04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Superstar Learning APP in the Course of Sport Kinesiology
LI Yi "WAN Qiong "ZHU Xinhua "HUANG Minfang "YUAN Chunp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430056 China
[Abstract] We introduce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to blended learning for sports human science courses, considering both the learning abil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integrating the Chaoxing Learning App into the teaching design. Taking sports health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lasses are designed using a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pre-class, in-class, and post-class. At the same time, 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is teaching mode is provided. Practice has proven that integrating the BOPPPS teaching model into blende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the \"case-practice-blended\" approach,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ports health care and enhanc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sports majors. Thi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sports anatomy, sports physiology, and other sports-related courses.
[Keywords] BOPPPS; Blended learning; Sports kinesiology; Sport hygiene
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涵蓋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等,其知識點眾多且相互關聯(lián)緊密,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然而,體育生往往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深入,難以將所學應用于實踐,這成為教學中的一大痛點。當前,如何將BOPPPS教學模式融入混合式教學成為研究熱點。該模式在教學設計上能夠與雨課堂、學習通、騰訊會議等線上平臺有機融合,通過線上線下反饋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主動性。將BOPPPS教學模式與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相結合,有望解決教學的痛點問題,提升教學效果。
1 "BOPPPS概述
1.1 "起源與發(fā)展
BOPPPS教學模式最初由美國教育家塞瓦提出,經(jīng)過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已成為北美高校眾多教師廣為推崇的有效課程設計模型,目前已被全球100所大學引進和采用。該模式的核心在于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扮演引導者和輔助者的角色,通過科學安排教學步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強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BOPPPS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模塊化,更注重引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進行深入探究與思考,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2]。盡管傳統(tǒng)課堂教學也包含類似的步驟,但BOPPPS教學模式更加重視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銜接。
1.2 "內容
在BOPPPS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分為6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導入(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小結(Summary),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體系(見圖1)。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含義見表1。
2 "基于BOPPPS教學模式的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
下面以體育保健學為例,其他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可以參考此教學模式。
2.1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教學模式設計
根據(jù)反向設計原則,遵循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要求,從學習成果出發(fā),結合學生特點,將教學理念確立為“激發(fā)興趣、夯實基礎、強化應用”。依據(jù)混合式教學的需求,重新規(guī)劃教學過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思維能力,確保學生在指導不同人群進行科學運動、預防和處理運動性傷病方面,其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均能得到綜合訓練,從而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見圖2)。
2.2 "理論課的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超星學習通包含網(wǎng)頁版與手機版,是超星公司推出的網(wǎng)絡教學云平臺。該平臺擁有豐富的數(shù)字教學資源與優(yōu)質課程資源,具備移動教學、直播教學、課堂數(shù)據(jù)分析等功能。BOPPPS模型與學習通APP的融合,能充分激活BOPPPS的教學優(yōu)勢,形成“學習通+BOPPPS”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證明,此教學模式通過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內容,增強了師生互動,提升了學生的在線學習活躍度和線下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依據(jù)學習通APP實時采集的學生學習數(shù)據(jù),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使教學更加有效、課堂更具活力[3]。
體育保健學混合式教學課前教學內容包含導入(Bridge-in)和學習目標(Objective)。在導入階段,教師通過學習通發(fā)送課程資源,學生在線上自學或參與論壇討論完成。此階段旨在讓學生了解本次課程的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做好知識儲備。教師發(fā)送的課程資源可以是體育保健學中的實際問題或案例,也可以在學習通的課程論壇中發(fā)布與體育保健學相關的熱點問題,與學生共同研討。對于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教師還可以補充擴展內容,如視頻、科研論文或公眾號推文等。
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的學習目標一般應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這些目標應具體、重難點突出且便于評價,同時需要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明確本課程中需要了解與掌握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4]。例如,體育保健學的學習目標是理解醫(yī)務監(jiān)督、體育衛(wèi)生、運動損傷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掌握運動急救和運動損傷的一般操作技能,并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以及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的社會責任感。學生通過明確學習目標,能夠更好地理解本課程的知識點和重難點,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掌握體育保健學的基本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
體育保健學混合式教學課中教學包含前測(Pre-assessment)和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本階段注重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點的掌握,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體育教學、科研中的問題的能力。實驗課部分還注重培養(yǎng)實踐操作的能力。前測時間不宜過長,形式可以是測驗、翻轉課堂等。開放式問題可以通過學習通APP的詞語功能進行解答與反饋。只要在建課過程中有課程題庫,就可以借助學習通APP進行測驗抽題,主要以判斷題和選擇題為主。測驗結果在學習通APP中能迅速體現(xiàn),教師得到前測結果后,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共性問題,針對性地調整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與式學習是課中教學的最核心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輔助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式學習的方法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如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學習通APP可以記錄每個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只要設置好每類教學活動參與的權重和對應得分,學習通APP就會為每個學生每節(jié)課的課堂表現(xiàn)打分,學生在學生端也可以查看自己每節(jié)課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反饋。
體育保健學混合式教學課后教學包括后測(Post-assessment)和小結(Summary)。后測是對本次教學中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鞏固,可以幫助教師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通過后測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更有針對性地調整學習方法,彌補不足,提高學習效率。后測可以有多種形式,可以在線下課堂進行小測驗,也可以在線上通過學習通APP布置項目式教學任務,如調查不同主項學生運動損傷情況,或綜述學校醫(yī)務監(jiān)督的研究進展等。
總結是整個教學模式的最后階段,是對課堂教學的回顧與總結。學生可在教師引導下自己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和重難點,也可以對自己本堂課的收獲和不足進行討論和交流[5]。然后教師再通過復習講義、思維導圖、知識圖譜等概括課程重點和關鍵知識點,幫助學生厘清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2.3 "實驗課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的實驗課程一般為人體實驗,體育生接受程度高,可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習效果。《體育保健學》的實驗課部分主要需掌握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和急救技能,這部分也可以依據(jù)BOPPPS模型進行設計。課前通過學習通APP發(fā)布任務,以觀看實驗課相關知識點的視頻為主,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實驗課堂。實驗課中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課前內容檢查,然后播放視頻結合案例分析強化知識點。教師進行技能示范,學生分組模仿練習。最后,學生分組進行技能比賽,提高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具體模式見圖3。
2.4 "課程評價
基于BOPPPS模式的混合式教學的課程評價涵蓋學生滿意度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3個方面。學生滿意度評價可通過調查問卷、學校教務系統(tǒng)的學生評教內容、學生訪談等方式,收集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作業(yè)輔導等方面的反饋和建議,并據(jù)此進行針對性改進。
過程性評價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下部分可借助學習通APP中記錄的課堂互動數(shù)據(jù)(如投票、討論、隨堂測驗、搶答等)、實驗報告、分組任務報告等進行評價;線上部分則包括線上作業(yè)、線上任務點完成情況[6]。總結性評價主要關注課程目標達成度的分析。課程的期末考試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線上或線下方式進行。通過最終成績與過程性評價成績的綜合分析,可以有效評估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存在的不足。結合學生對課堂評價的調查結果,可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
3 "結語
基于BOPPPS教學模式的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混合式教學,與超星學習通APP的融合,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如何將該模式融入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的實驗部分教學,還需進一步研究。當然,BOPPPS模式并非一成不變,教師需要不斷進行理論學習和教學創(chuàng)新。在開展基于BOPPPS模式的混合式教學時,應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并因地制宜,根據(jù)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混合式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胡婕婷.BOPPPS模式在高校體育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1):17-20.
[2] 龍正彪.BOPPPS教學模式在高校公共體育健身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醫(yī)科大學,2024.
[3] 黑浩源.BOPPPS模型在高校體育公共課在線教學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3.
[4] 趙燕.“互聯(lián)網(wǎng)+BOPPPS”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4,44(36):53-56.
[5] 衛(wèi)俊羽.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8):65-68.
[6] 董鑫,閆康,趙健.BOPPPS教學模式在運動系統(tǒng)疾病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24(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