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tǒng)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鞏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作為邊疆多民族聚居區(qū)的新疆喀什市,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全面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各族人民走向現代文明,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維護邊疆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喀什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對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全面深入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語言相通促進心靈相通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內容。本文旨在分析新疆喀什市作為少數民族群眾居住較集中的地區(q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于推動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增強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促進就業(yè),維護社會穩(wěn)定繁榮等具有深遠意義,思考分析喀什市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途徑和方式。
一、國內關于新疆地區(q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基本概述
目前對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通過知網檢索“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這一關鍵詞,共有104篇文章,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關鍵詞有7912篇文章。研究方向包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路徑研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的作用和意義等。關于新疆南疆地區(q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主要有:楊飛令、夏文熠的《新疆地區(q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漢語言文字的現實問題與實踐路徑探析》,指出了新疆地區(qū)推廣普及國家通用漢語言文字遇到的問題,提出推進普及工作要突出提質增效,對標人民所需精準開展培訓;李國平、王志剛的《新疆南疆我國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模式研究——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為例》,把我國全面實施國通語戰(zhàn)略當作背景,全面探討和調研了新疆兵團第一師的企事業(yè)單位、中學推普工作的做法與模式;吳明海的《新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政策的發(fā)展歷程、經驗與意義》,論述了新疆推普工作的相關政策歷經的三個發(fā)展時期。從研究時間來看,研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文章從2001年開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從研究方向來看,主要是關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的路徑、意義、方法的研究;而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思考喀什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和推廣策略的文章目前很少。
二、邊疆民族地區(q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和推廣的意義
根據國家憲法規(guī)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廣既是一項責任,又是一項義務,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普及和推廣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及現實意義,它不僅關乎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當前發(fā)展,還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一)有利于推動社會穩(wěn)定和諧與民族團結進步
黨的十八大至今,黨中央對新疆工作高度重視,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
總書記強調,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總目標[1]。2020年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2]。人類溝通交流的一項重要工具便是文字語言,它在推動不同民族深度交融和廣泛交往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全國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能夠在不同民族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紐帶,增進各族人民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有力推動社會穩(wěn)定和諧與民族團結進步。
(二)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必然要求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始終追求團結統(tǒng)一,多民族大一統(tǒng),各民族多元一體,是祖輩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一大優(yōu)勢。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各民族大團結,必須正確處理和認識共同性與差異性的關系,要清醒認識到共同性是主導、是方向,差異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更要清醒認識到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集大成、是主干,各民族的文化則如同枝葉,只有干壯根深方可葉茂枝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既是共同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增進共同性的重要條件。維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就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
(三)是維護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的現代化[3]。邊疆民族地區(q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快速融入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與全國一道共同走向現代化離不開國家通用語言的基礎性作用。就個人而言,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就業(yè)、接受現代科學知識、融入社會都有利。我國以國家通用語言當作載體的科學文化知識存量最大,資源最豐富,民族地區(qū)進行國家通用語言的普及和推廣,有助于各族人民融入更廣的社會,獲得更多機會,提升其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行使用和學習是公民的基本權利與責任,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妨礙。
(四)對民族地區(qū)教育質量的提高有利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推廣能夠使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孩子們在享受高質量教育資源的同時,增強其接受更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從而提高整個地區(qū)各族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通過國家通用語言的使用及學習可以為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提供新平臺,促進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發(fā)展。
三、喀什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喀什市位于我國新疆西南部,是南疆區(qū)域中心城市,是南疆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絲綢之路重鎮(zhèn),多元文化在此交往交流交融??κ彩袇^(qū)有21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198個行政村,112個社區(qū),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92萬人,其中維吾爾族占比73.5%,漢族占比24.87%,其他各民族占比1.62%,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24年初,喀什市成功創(chuàng)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
近年來,喀什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工作主線,借助“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qū)位優(yōu)勢,做實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以及亞歐黃金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的戰(zhàn)略支點、古今交融和文明互鑒的文化名城、維護國家地緣政治安全的戰(zhàn)略要地,圍繞商貿物流、文旅等產業(yè),全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同時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推動不同民族間的廣泛交往、深度交融,持續(xù)鞏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在各族群眾中積極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效明顯。
(一)以旅游大發(fā)展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推廣
喀什市近年來大力實施旅游促發(fā)展工作,借助深厚的人文資源,打響了喀什古城的名片,文旅促交往交流交融計劃順利進行,景區(qū)從業(yè)人員培訓力度持續(xù)加大,已基本形成了以文旅促進各民族群眾深度互嵌的平臺,使文旅發(fā)展變成了推動交往交流交融、加強“五個認同”的重要載體。2023年,喀什市全年接待國內游客1865.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7.3%??κ彩羞€制定了《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實施方案》等,有計劃、分批次地打造互嵌式村(社區(qū))、互嵌式小區(qū)、民族團結(大院)小區(qū);全方位推進各族學生混合編班、混合住宿。在工作實施中,該市始終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普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落實,各族群眾的國家通用語言能力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二)多形式組織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培訓
近年來,喀什市通過采取單位干部理論學習,村(社區(qū))干部群眾夜校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較低的村(社區(qū))干部群眾集中培訓,餐飲、旅游、公共交通等行業(yè)職工集中學習等多種形式,組織寓學于教活動220多場次,上萬人次參與。同時,喀什市還將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工作成效納入駐村(社區(qū))工作隊的考核以及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中,成效顯著。
(三)各族干部群眾的普通話等級證書通過率不斷提升
近年來,喀什市主動對接具備國家普通話測試資格的轄區(qū)學校,對全市未獲證的工作人員開展普通話考試,參加考試的5500多人中獲得普通話三級乙等及以上證書占比達到53%。同時,還對全市7萬多名中青年農牧(居)民開展了全覆蓋的普通話測試。目前喀什市50歲以下工作人員中少數民族干部獲得普通話三級乙等及以上證書占比明顯提高,各族干部群眾對國家通用語言使用及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都明顯提升。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推廣普及長效工作機制還不完善,一些單位、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對國家通用語言規(guī)范使用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培訓形式單一,日常工作中學說氛圍還不濃厚,主動引導辦事群眾講國家通用語言的自覺性還不夠。二是基層專業(yè)力量缺乏,基礎設施還較為薄弱。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街道、單位對推普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不深,有些還將其當作一般性任務來抓,工作運行中缺乏組織保障。三是部分村(社區(qū))農牧民的夜校、集中培訓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在普通話水平等級界定上還缺乏統(tǒng)一標準。
四、喀什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對策思考
(一)完善工作機制
在現有基礎上,喀什市政府相關部門、單位要發(fā)揮主體責任,構建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工作的長效機制。比如,統(tǒng)一農牧民夜校培訓水平管理考評機制,健全村(社區(qū))干部群眾考試測評和退出機制,完善各級基層干部學習培訓與考核達標機制,餐飲、交通、旅游、酒店等行業(yè)從業(yè)人員規(guī)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管理體系。要采取培訓骨干、集中輔導、抽查測試、獎勵優(yōu)秀并用的辦法,引導鼓勵中青年農牧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通過逐步完善工作機制,增強推普工作的實效性。
(二)加強監(jiān)督考核
可以考慮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與市所屬各單位的年底考核、季度黨建考核等工作有機掛鉤,及時發(fā)現各單位、村(社區(qū))在國家通用語言學習培訓中存在的不足,著力糾正整改。定期組織測試,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加以落實,不斷增強各級干部群眾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緊迫感,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學習氛圍,力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應用能力按期達標。
(三)發(fā)揮好各級學校作用
喀什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231所(含幼兒園),要旗幟鮮明地鞏固和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好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要作用,發(fā)揮好“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把說普通話延伸到每一個家庭。同時,結合職業(yè)技能培訓,從就業(yè)的角度通過增強師資來加強推普工作。建議可以從當地的駐村工作隊、西部計劃志愿者等力量中安排兼職教師,采取統(tǒng)一教材、統(tǒng)一輔導、統(tǒng)一授課、統(tǒng)一測試的措施,從農牧民最想學、最需要的掌握方面入手,緊貼生產生活實際,融入黨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精心謀劃組織,構建人人學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深化互嵌式社區(qū)建設,推動國家通用語言學習使用成為日常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能夠極大促進不同民族群眾更進一步相互信任、彼此了解、情感認同,更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中華文化向心力和國家認同感的必要之舉。喀什市是南疆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新疆向西開放的重要陸路通道??κ彩邢乱徊皆诔鞘幸?guī)劃建設、老舊小區(qū)改造、棚戶區(qū)改造中,要推動嵌入式居住,在各社區(qū)的小區(qū)、樓棟、單元中均有各民族分布,逐步形成嵌入式社區(qū)生活模式。注重文化互嵌,利用節(jié)假休閑時間有序組織村(社區(qū))各族中小學生群體通過背誦《論語》《三字經》以及唱京劇、畫國畫等,積極打造中華文化大院和民族團結園。以各種方式讓各民族群眾通過吃穿住用行等日常環(huán)節(jié),在春風化雨主動自覺中實現交往、交流、交融,從而促進各族人民群眾共居共事共樂。
結束語
新疆喀什市作為我國西部邊陲城市,歷史文化悠久燦爛,民俗風土人情淳樸濃郁,是我國面向中亞開放的區(qū)域性中心城市,承擔著維護地區(qū)安全穩(wěn)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作用,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喀什市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方面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不足,從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監(jiān)督考核、發(fā)揮學校作用、深化互嵌式社區(qū)建設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期待為喀什市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長期建疆,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N].人民日報.2014-05-30(1).
[2]新華網.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EB/0L].(2020-09-26)[2024-06-05].http//new.ts.cn/system/2020/09/26/036445781.shtml.
[3]本書編寫組.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22.
作者簡介:吳文頡(2000— ),男,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伊犁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2023級碩士研究生在讀。
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刁小衛(wèi)(1971— ),男,漢族,河南南陽人,伊犁師范大學 網絡安全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碩士。
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伊犁師范大學2022年度高級別培育項目“文化潤疆工程背景下的伊犁師范大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機制構建研究”(項目編號:YSPY202200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