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學習動機不明確等問題,選取獲取國家獎學金的高職學生進行深度訪談,采用質性研究的方法梳理這些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的外部影響因素和內部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價值觀、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感和成敗歸因等個體內部因素直接影響學優(yōu)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支持、同伴支持和獎學金激勵等外部因素通過個體內部因素間接作用于學優(yōu)生的學習動機。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學習動機的角度,建議發(fā)揮朋輩教育優(yōu)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關注評價支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歸因觀;回歸價值追求本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獲獎意識。
關鍵詞 高職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學習動機;影響機制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5)08-0042-06
一、問題提出
高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招生規(guī)模也早已占據高等教育招生規(guī)模的“半壁江山”。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但由于職業(yè)院校服務面向的特殊性,生源面向較廣,存在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等問題。2020年4月至5月,教育部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開展了首次全國職業(yè)院校學情調查,調查報告顯示,學生在學習行為規(guī)范方面總體表現較好,但仍存在積極性與主動性不足等問題[1]。學習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學習活動,并使個體的學習行為朝向一定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關乎學生的學業(yè)情況,進一步反映了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以及社會適應性。因此,對高職學生的學習動機開展研究意義重大。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政府獎學金是對學生學業(yè)和綜合素質的肯定,獲評幾率極低,獎學金獲得者就成為師生心目中的“學優(yōu)生”,對高職學優(yōu)生的學習動機進行研究有較好的說服力和代表性。
高職學生學習動機主要兩大理論。一是歸因理論。由歸因引起的情感反應和期望變化對個體將來的行為具有動力作用,它可以激發(fā)、增進、削弱或消除某種行為[2]。在本研究中,高職獎學金獲得者對其在學習上取得的成果進行不同角度的總結歸因影響他們在今后學習的動機,歸因理論為此提供了分析框架。二是社會支持理論。社會支持是一種以個體或群體為中心,由人際交往與社會互動關系構成的資源節(jié)點,它可以表現為情感、物質、信息、行為等多種手段[3]。在本研究中,社會支持對高職獎學金獲得者學業(yè)成功或挫敗發(fā)揮作用,并且社會支持的影響力往往需要借助個體的價值觀、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感等內在因素的中介傳導發(fā)揮作用,該理論為學習動機影響因素作用機制的分析和對策的提出提供理論基礎。一方面,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一種內隱的心理狀態(tài),難以用定量的研究方法進行外顯表征,現有研究鮮有從質性分析的角度對高職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加以研究;另一方面,獎學金獲得者是學校、教師和同學們關注的對象,許多高校主要以先進人物事跡專欄形式宣傳報道,很少從科學研究視角下的規(guī)范探討他們的學習動機。因此,本研究從高職獎學金獲得者主體性視角,通過質性研究方法,選取部分獎學金獲得者開展深度訪談,理清影響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并尋找提升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的著力點,為激發(fā)高職學生學習動機、提升整體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教育質量提供參考。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基于目的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本研究在廣西L職業(yè)學院教師幫助下從該校2024年獲得國家、區(qū)政府獎學金的學生名單中,尋找自愿接受訪談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對14名學生進行面對面訪談或電話訪談,其中大二學生10人,大三學生4人;男生8人,女生6人;獲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獎學金2人,獲國家勵志獎學金8人,獲國家獎學金4人。受訪學生基本信息見表1。
(二)訪談內容
通過查閱文獻及課題組成員共同研究和討論,擬定訪談提綱,采用半結構化訪談。每人訪談時間約為25~45分鐘,在征得訪談對象同意情況下進行錄音和現場筆錄,訪談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追問和探測,引導訪談對象提供新觀點。通過持續(xù)訪談,直到不再有新主題出現,結束訪談活動。訪談提綱為:(1)你高中(或中職)時成績如何?對自己的專業(yè)感興趣嗎?什么原因選擇的這個專業(yè)?(2)你今后會從事本專業(yè)相關的工作嗎?如果會,你覺得當前所學夠用嗎?對自己今后工作有幫助嗎?如果不會,為什么?(3)能獲得獎學金,你覺得你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嗎?你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如何?(4)請你總結一下你為什么能獲得獎學金?獲得獎學金對你今后的學習有什么影響嗎?(5)你周圍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怎么樣?他們對你產生什么影響嗎?面對老師或同學的表揚或批評你的感受是怎么樣的呢?
(三)資料分析
基于NVivo12.0軟件及時對訪談記錄進行數據分析和三級編碼。編碼步驟:首先,自下而上將訪談記錄逐行逐字地用簡潔的詞句描述內容形成代碼;其次,將開放代碼概念化,并在概念化的基礎上形成初始范疇,即二級編碼;最后,通過分析、整合二級編碼之間的關聯性,并用一個統(tǒng)領性的類屬將二級編碼歸類得到三級編碼[4]。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影響因素的編碼分析見表2。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的個體內部影響因素
1.價值觀:“讀書是為自己,為工作,為生活”
從自我決定理論角度分析,高職學優(yōu)生的學習動機主要受到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共同影響。內在動機體現在他們對個人成長、職業(yè)發(fā)展和社會貢獻的追求上。同時,對學習內容實用性的認知也顯著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動機,當學習內容與個人職業(yè)目標一致時,學習動機會增強;反之,則會減弱。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訪談學生認為努力學習能提升自己,更好地就業(yè),從而過上更好的生活。如A2覺得“掌握一門技能以后能夠更好地就業(yè)和從事一個行業(yè)”。有部分訪談學生表示努力學習是為了回報社會,為行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如A3談到“我喜歡旅游這個行業(yè),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它能發(fā)展得更好”。另外,訪談學生高度關注職業(yè)發(fā)展,部分學生認為目前所學內容不足以支撐今后的就業(yè),從而選擇更加努力學習。如B8認為“在校學的知識對現在的工作有幫助,但很有限,還要在工作中磨煉”。
2. 學習興趣:“學習是一個有趣的過程”
學習興趣可以分為情境興趣和個體興趣。情境興趣是由學習內容或學習環(huán)境的外部特征引發(fā)的短期興趣,而個體興趣則是基于個人偏好和價值觀形成的長期興趣。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具有重要影響。有研究表明,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擁有專業(yè)學習興趣一般對應著較高的學習投入度[5]。訪談中,學生們普遍認為,學習興趣是推動他們主動學習、堅持學習的重要動力。例如,C1提到“為了弄懂一個機構原理,我吃飯的時候都會想著”。可見,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時,他們會表現出更高的學習投入度和專注度。B7進一步強調了興趣對學習動機的影響:“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了,才能主動去學習、堅持去學習。這個知識就是我想要的,甚至坐下來學習就是一個早上,不會受其他事情影響?!边@種主動學習的行為反映了興趣對學習動機的積極作用。
3.學習能力感:“還不夠優(yōu)秀,需要更努力”
學習能力感指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主觀推測,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調節(jié)作用[6],在同類研究中也被稱為自我效能感。研究發(fā)現,學習的成功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學習。例如,A2表示“高考落榜讓我感到迷茫沒自信,在中職學習成績排名第一讓我重拾自信心”??梢姡瑢W習能力感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還通過成功體驗增強其自信心和學習動機。盡管訪談學生均為獎學金獲得者,但他們普遍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持客觀、謙遜的態(tài)度,認為自身仍有提升空間。例如,C1表示“覺得自己天賦不高,容易焦躁,所以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訓練,不和其他同學攀比”。這些反饋表明,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認知直接影響其學習策略和學習投入度。B6提到“雖然獲得獎學金是優(yōu)秀的表現,但我的實操能力、自制力都有待提高,所以不能用優(yōu)秀來形容自己,我還需要更努力”。這些觀點反映了訪談學生對自身能力的客觀評估,同時也體現了他們對自我提升的強烈需求。
學習能力感還影響著學生學習方法和技巧的選擇。例如,B2坦言“我比較內向,遇到問題喜歡自己鉆研摸索,不喜歡問老師,自己鉆研出來的記憶更深刻”;而B7則認為即使會做了也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先放空自己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可以學到不一樣的建模思路”。這些不同的學習策略反映了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認知差異,以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自我效能感的依賴。
4.成敗歸因:“努力的結果”
學業(yè)成敗歸因是指學習者對自己或他人產生的學習行為和結果的原因進行知覺或推斷的過程,并將會影響學習者后續(xù)的學業(yè)成就[7]。本研究發(fā)現,學生普遍將獲得獎學金歸因于自身的努力。如B3提到“為了比賽或學習熬夜通宵過,覺得努力就好,能學到就行,能拿獎學金就更好”。這種將成功歸因于努力的傾向,反映了研究對象對自身付出的認可,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此外,部分學生將獲得獎學金和學習進步歸因于外部支持,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A4認為“很多時候如果沒有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不可能一個人那么優(yōu)秀”。這種歸因方式表明,高職學優(yōu)生能夠客觀認識到外部環(huán)境對學業(yè)成功的影響,同時也體現了他們對團隊合作和支持的重視。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學生將成功歸因于周圍同學的不努力。例如,A2坦言“周圍同學都不愛學習,我就稍稍多學了一點,成績和排名就上來了”。這種歸因方式雖然反映了研究對象對自身努力的肯定,但也可能隱含對周圍環(huán)境的消極評價,進而影響其學習態(tài)度和人際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訪談還針對曾經比賽失利經驗進行分析,部分學生將原因歸結為外部條件。例如,C1談到“大二課很滿,沒時間訓練,比賽時心態(tài)也沒調整好,太緊張”。將競賽失利歸因于備賽時間不足和狀態(tài)不佳這種外部歸因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但也可能削弱他們對自身不足的反思和改進動力。成敗歸因對于將成功歸因于努力,這種歸因方式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學習動機。然而,將失敗歸因于外部因素雖然短期內可以緩解負面情緒,但長期來看可能削弱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改進動力。
(二)影響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
1.同伴學業(yè)支持:“自己要向優(yōu)秀學生看齊”
同伴在大學生發(fā)展中具有獨特作用和重要價值,對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激發(fā)以及學習結果具有重要影響[8]。同伴學業(yè)支持對學習動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社會比較過程中,學生通過與優(yōu)秀同伴的比較與互動,明確自身定位并設定學習目標,從而激發(fā)學習動機。調研顯示,訪談學生普遍表現出對優(yōu)秀同伴的關注和追隨,并從中獲得學習動力。一方面,學生傾向于與優(yōu)秀的同學結伴,并在其影響下取得顯著進步。例如,C2談到“身邊的朋友都在讀本科,就我一個是大專的,如果再不努力學習也有壓力”;A1則表示“去區(qū)青馬班培訓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本科生、碩士、博士,我想向優(yōu)秀的學生看齊,跟上他們的步伐”。這些反饋表明,優(yōu)秀同伴的存在不僅為研究對象提供了學習榜樣,還通過社會比較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部分學生特別關注與優(yōu)秀同伴的成績排名,并以此激勵自己繼續(xù)努力。A1提到“B1成績一直就壓我?guī)追郑乙彩怯悬c嫉妒不服輸,她就會成為我追趕的對象”。這種對排名的關注反映了研究對象通過社會比較明確自身定位,并以此規(guī)劃學習方向的行為。
2.教師學業(yè)支持:“老師的關注對我很有用”
教師是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中的重要他人,教師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教學行為等均會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成就[9]。訪談結果顯示,教師的教學激勵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具有積極作用。例如,B3表示“對于老師的積極暗示,我會轉為前進動力,之后會更加努力,不想讓老師失望”。這表明,教師的積極支持和鼓勵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投入度。此外,訪談中還發(fā)現,部分訪談學生認為教師的批評比鼓勵更能促進自己的成長。例如,B4談到“鼓勵的話對我來說倒是影響不大,但是我覺得批評能更好地讓我總結出經驗來”。這種觀點反映出,適度的批評和反饋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從而激發(fā)他們改進的學習動力??梢?,教師的積極鼓勵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其學習動機;而適度的批評則能夠幫助學生正視問題,激發(fā)改進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平衡鼓勵與批評,既要通過積極反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要通過建設性批評幫助學生改進不足。
3.獎學金激勵:“努力爭取再拿獎學金”
獎學金作為一種激勵措施,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顯著影響,能夠幫助學生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并為之努力。獎學金的獲得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認可和回報,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例如,A2表示“有了獎學金,我沒有跟家里要過錢,感覺挺自豪的,為爭取再拿獎學金所以自己會更努力”。這表明,獎學金不僅滿足了學生的經濟需求,還通過榮譽感和成就感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此外,獎學金作為一種榮譽鼓勵,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A4表示“拿到獎學金就意味著我能從學校那么多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2%的人,很酷”。這種榮譽感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效能感,還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以保持或提升自己的學業(yè)表現。然而,訪談中也發(fā)現,有訪談學生將對獎學金的追求作為唯一目標。例如,B1直言“(我是)為了獎學金而努力的,以后不打算從事這一行”。這種現象反映了部分學生對獎學金的功利性態(tài)度,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依賴于外部獎勵,而缺乏對學習本身的內在興趣和長遠規(guī)劃,則可能導致學習動機的短期化和功利化。
(三)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影響機制模型建構
研究顯示,學生個體內部因素和院校外部因素是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最重要的兩個影響因素,這與以往研究的結論基本相同。但是,以往研究更多的是闡明了這兩大影響因素的具體構成要素,對于這兩大因素之間的關系和作用機制還不明了?;谠L談資料的分析,結合社會支持理論,建構了高職學優(yōu)生學習動機影響機制理論模型,見圖1。
一方面,高職學優(yōu)生的學習動機受到外部因素和個體因素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根據社會支持理論,高職學優(yōu)生通過感知學校、教師和同學等不同主體的知識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社交性支持、評價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等,進而轉化為個體因素,間接影響其學習動機。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師生交流互動中學生習得知識,這是一種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當學生感受到知識的“有用”和師生互動中有良好的情感體驗,便會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從而在課堂學習中有更高的學習動機;學校的獎學金激勵和教師的評價引導為學生提供了有助于自我評價的信息,這是一種評價性支持,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成敗歸因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保持繼續(xù)前進的動力;生活于校園中,同伴間的相互學習、競爭比較,能夠給同伴以社交性支持,學生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改變,學習能力感也進一步提升,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反之,當學生感受不到這些支持或支持不足時,便會降低他們的學習動機。
四、高職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策略
(一)發(fā)揮朋輩教育優(yōu)勢,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形成學優(yōu)風氣
共同生活學習的大學生年齡相仿、需求相近,很容易形成彼此認同的朋輩群體。這種朋輩群體為大學生提供了互動、示范和自省的最密切、最直接的微觀環(huán)境[10],因此,要充分發(fā)揮朋輩群體間“傳幫帶”和榜樣示范的優(yōu)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獎學金獲得者在朋輩群體中有較高的說服力和影響力,要選拔和培訓獎學金獲得者擔任朋輩教育實施者,讓他們以朋友、伙伴的身份在朋輩群體中分享成長經歷,傳授學習方法,用自己的切身行動有意識地影響群體中的其他同學。同時,他們在實施朋輩教育活動中也能提高責任心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優(yōu)化學生宿舍分配機制,單個宿舍中各層次成績的人數占比要均勻,充分發(fā)揮獎學金獲得者的正向影響作用,加強宿舍文化建設,打造和諧互助、學習氛圍濃厚的“宿舍圈”,塑造良好學習風氣,實現朋輩群體的共同成長。最后,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有針對性地組建不同的朋輩群體,支持朋輩群體的發(fā)展,鼓勵朋輩群體間進行互動競爭,對表現優(yōu)秀的朋輩群體進行整體表彰,強化朋輩群體榮譽感、歸屬感。
(二)關注評價支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歸因端正學習態(tài)度
以往的學生評價中,學校是學生評價標準的制定者,教師是學生評價標準的唯一“評判者”,學生游離在評價之外[11]。在這種評價理念下,無法為學生提供有助于自我評價的信息,學習動機也得不到激發(fā)?;诼殬I(yè)教育類型特征,設計“三化一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機制。一是評價主體多元化。區(qū)別于普通教育的單一評價主體,高職評價主體要多元化,學校和教師是高職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考核主體,行業(yè)企業(yè)負責評價高職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家長評價高職生的成長過程,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則為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提供前進的方向和無窮動力[12]。二是評價內容多維化。研究對象所在學校的評價更多是注重知識的記憶能力考核,且考前會“劃范圍,劃重點”,容易滋生學生學習臨時抱佛腳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平時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應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基礎技能、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品德等方面多維度的考核,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三是評價方式多樣化,采用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優(yōu)化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有持續(xù)的學習動力輸出。
(三)回歸價值追求本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獲獎意識形成正向動機
獎學金具有引導激勵和育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然而,研究中發(fā)現有的獎學金獲得者急功近利,有使用獎學金不當消費行為。要實現獎學金政策價值回歸可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充分利用獎學金頒發(fā)的機會,針對全體學生開展獎學金專題教育,引導和激勵學生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將評審標準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準則,以實現更高的價值追求[13]。其次,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譽觀和誠信意識,在獎學金的申請和評審過程中,憑借自己的辛勤努力和真才實學爭取自己應得的榮譽,杜絕通過不正當的方式獲取成績及其他加分,形成公共良知[14]。最后,加強對獎學金發(fā)放后的管理和教育,引導獲獎學生樹立正確的獎學金消費觀念,長期以獎學金獲得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15]。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全國職業(yè)院校學情調查報告發(fā)布——多數學生學習心理積極樂觀[N].中國教育報,2020-09-16.
[2]RYAN R M,DECI E L.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s: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0,25(1):54.
[3]吳峰,王辭曉,李杰.非約束條件下成人在線學習動機量表編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4):60-65.
[4]劉濱.高職學生學習動機特點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09(3):724-726.
[5]蔡檬檬,汪雅霜.打開“黑箱”: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投入度影響機制的質性研究——以某所國家“雙高計劃”學校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21(17): 74-80.
[6]周國韜,張平,李麗萍,等.初中生在方程學習中學習能力感、學習策略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的研究[J].心理科學雜志,1997(4):324-328.
[7]廖宇.高中生英語學習成敗歸因與英語學習倦怠的相關性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2:4-5.
[8]包志梅.本科生學業(yè)成績的同伴效應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0(6):25-31.
[9]王國霞,趙揚.教師自主支持與學生學業(yè)成就關系的元分析:心理需要滿足、動機及投入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22(3):380-390.
[10]王揚,申勇,胡穆.大學生朋輩教育影響機制及其對適應性的影響[J].思想教育研究,2018(2):140-143.
[11][12]聶強,聶蕊.基于類型特征的高職院校學生評價改革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1(28):13-18.
[13]張茂聰,陳萍,范曉婷.我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政策的價值取向分析:應然、異化及回歸之道[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8(12):27-31.
[14]馮永剛.教育的公共性意蘊及其當代拓展[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5(24):6-10.
[15]劉晶,范曉婷.我國本科生獎學金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優(yōu)化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7(7):93-96.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High-achiev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 Interview Analysis Based on Scholarship Recipients from Guangxi L Vocational College
Hu Yingchun, Zhu Fei, Kang Dingwen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issues such as insufficient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unclear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o had received the national scholarship.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se high-achieving students.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values, learning interests, perceived learning ability and attribution of success or failure directly affect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high-achieving students. Ex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teacher support, peer support, and scholarship incentives, indirectly influenc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through these internal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learning motiv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leverage the advantages of peer education to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atmosphere; pay attention to evaluative support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attribution beliefs; an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value pursuit to guide students in establishing a proper awareness of receiving award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cholarship recipi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nfluential mechanism
Author" Hu Yingchun, professor of Vocational amp; Technical Teachers’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Zhu Fei, lecturer of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afety Engineering, master student of Vocational amp; Technical Teachers’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Kang Dingwe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