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憶中,家鄉(xiāng)開封黃河柳園口就像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而藏在街巷里的開封灌湯包,則是明珠上最耀眼的存在。
小時候,天剛蒙蒙亮,晨曦還未完全驅(qū)散黑夜的涼意,父親就會輕輕把我從溫暖的被窩里喚醒,帶著我穿梭在柳園口那充滿煙火氣的街巷。那時的街巷,地面是古樸的石板路,歲月的摩挲讓石板變得圓潤細膩,晨露灑在上面,泛著微光。街邊的房屋錯落有致,青磚灰瓦,木質(zhì)的門窗散發(fā)著淡淡的木香。
一路上,早起的人們或挑著扁擔(dān),或推著小車,售賣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諝庵袕浡鞣N食物的香氣,交織成一曲令人陶醉的晨曲。我和父親的目的地,是一家藏在小巷深處的灌湯包小店。
一進店門,熱氣撲面而來,店內(nèi)彌漫著濃郁的麥香和肉香。透過透明的操作間,能清楚地看到師傅們忙碌的身影。只見他們手法嫻熟,面團在他們手中如同有了生命。首先,他們將發(fā)酵好的面團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其次,師傅們熟練地將長條切成一塊塊大小一致的小劑子,接著,再用搟面杖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面皮,每一個動作都干脆利落、一氣呵成。最后,師傅們用筷子夾起精心調(diào)制的由新鮮的豬肉、蔥姜以及各種秘制調(diào)料混合而成的餡料,快速放入面皮中央,手指靈動地捏出一道道細密的褶子,眨眼間,一個小巧玲瓏的灌湯包就完成了。灌湯包的褶子細密均勻,看上去宛如藝術(shù)品。
不一會兒,一籠熱氣騰騰的灌湯包就被端上了桌。只見它們白如雪花、薄如紙翼,透過半透明的面皮,隱約能看到里面鮮嫩的肉餡和金黃色的湯汁。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輕輕咬一小口,滾燙鮮美的湯汁瞬間在口中爆開,那濃郁醇厚的味道,混合著豬肉的鮮香、蔥姜的辛香和面皮的麥香,讓人欲罷不能。再咬上一口肉餡,肉質(zhì)鮮嫩多汁,口感爽滑,那味道讓人記憶猶新,如同對家的眷戀。
灌湯包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無論是街頭巷尾的早餐攤,還是親朋好友的聚會餐,總能看到灌湯包的身影。小時候,我和小伙伴玩耍累了,總會跑到灌湯包店,一人來上一籠灌湯包,吃得肚子圓滾滾。長大后,每次回到家鄉(xiāng),和家人團聚,灌湯包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柳園口的灌湯包,承載著我童年的回憶,也見證著家鄉(xiāng)的變遷。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線,無論我走到哪里,都緊緊地牽著我的心,連著我對家鄉(xiāng)的悠長思念,永遠不會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