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強調(diào)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以下簡稱“六個必須堅持”),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行時代創(chuàng)新的重要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作為培養(yǎng)理想信念、傳播中國聲音和筑牢意識形態(tài)防線的關鍵隊伍,以“六個必須堅持”作為根本遵循,可以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領示范、課程生動活潑、及時回應關切、精準答疑解惑、培養(yǎng)國之大者等方面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六個必須堅持”;新時代;形勢與政策;教學團隊;根本遵循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5)06-0071-04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上,在對大中小學的實地考察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無不論及思政課程建設,無不叮囑要切實抓好思政課程教學。[1]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辦好思政課,與參會的思政教師代表進行了面對面深入交流,并強調(diào)思政教師要做到“六要”,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1]“形勢與政策”課作為宣傳中國政策、傳播中國聲音的關鍵課程。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2]強調(diào)加強對“六個必須堅持”立場觀點方法的運用,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因此,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在明確課程價值和教師定位的基礎上,以“六個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教學團隊建設的根本遵循,有助于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課程,推動“形勢與政策”課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發(fā)展。
一、“形勢與政策”課存在“兩重矛盾”的現(xiàn)實困境
(一)國家層面高度重視與學生層面普遍忽視之間的矛盾
2018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強調(diào)“形勢與政策”課是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核心課程,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可以看出,國家高度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的建設和發(fā)展。然而,現(xiàn)實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重視程度,與國家的要求和期待存在較大差距。許多學生認為“形勢與政策”課理論性較強、專業(yè)關聯(lián)度較低,加上學期課時量相對較少,常常把“形勢與政策”課當成一門“形式課”。在課堂上,他們經(jīng)常利用“形勢與政策”課的課堂寫作業(yè)、學英語、看課外書等等,完全呈現(xiàn)出教與學“兩張皮”的現(xiàn)象,最終反映出來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zhì)量,自然不盡如人意。
(二)課程內(nèi)容涉及范圍廣與教師知識儲備相對有限的矛盾
“形勢與政策”課的理論涉及面相對較廣,它不僅要求教師要及時關注國內(nèi)外新聞動態(tài)和學習新政策新思想,還需要教師具備理論轉(zhuǎn)化能力。當前大多數(shù)、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以“專兼結合”的形式去配置課程教學團隊,成員包括思政專任教師、思想政治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等,授課教師有的同時兼顧著另外一門或幾門思政課程,有的承擔著學生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有的需要兼顧許多行政管理事務等等。盡管這些年國家針對“形勢與政策”課舉辦常規(guī)性的春、秋季專題備課會,中宣部統(tǒng)編的《時事報告》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許多權威規(guī)范的統(tǒng)一課件,著實為教師們減輕了不少備課壓力,但是在相對有限時間和知識儲備的情況下,授課教師不僅要同時兼顧好其他思政課程備課,或?qū)W生管理,或行政管理等工作,還得保證好備課內(nèi)容時效性強、延展性廣,難度確實較大。
二、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一)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是培養(yǎng)理想信念的“引路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實現(xiàn)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1]明確深刻地闡述了我國教育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個關鍵問題,并強調(diào)了品德價值觀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核心地位?!靶蝿菖c政策”課往往是從國內(nèi)外和歷史縱深的角度宣傳國家的新政策、新思想和新理念,它做到了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始終站在歷史最前沿,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黨和國家需要的角度去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價值觀。因此,在新時代,“形勢與政策”教學團隊往往充當著培養(yǎng)理想信念的關鍵“引路人”角色,他們不僅需要幫助大學生正確區(qū)分和衡量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而且需要引導他們自覺站在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正確認識和思考讀書的目的與價值,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有理想信念的有為青年。
(二)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是傳播中國聲音的“先鋒隊”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2]在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需要具備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形勢與政策”等6門課程融會貫通的能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學習真理,到實踐探索,再到繼承發(fā)展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深入的闡釋,真正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政策及理論精髓,實現(xiàn)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從認識到把握,再到運用的有效轉(zhuǎn)化,真正回答好“怎樣培養(yǎng)人”的關鍵問題?!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團隊是新時代傳播中國聲音,引導大學生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隊伍。
(三)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是筑牢意識形態(tài)的“守護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強調(diào),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2]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才競爭日益激烈、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尖銳復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步入關鍵時期的時代背景下,需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主動權、話語權。在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作為宣傳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隊伍,在關鍵歷史階段承擔著為青年學生傳播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使命。他們通過課堂知識傳授、難點疑點解惑、焦點熱點討論等方式,教會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直面社會、網(wǎng)絡出現(xiàn)的各種輿論和錯誤思潮,有效把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3]同時,該團隊用理論的說服力,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辯證認識、理性分析現(xiàn)實問題,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對社會假惡丑現(xiàn)象的批判中弘揚真善美,堅定維護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
三、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建設的根本遵循
(一)堅持人民至上,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zhì)屬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保?]也就是說,作為“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首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學生喜愛且聽得懂的語言去闡釋書中的理論觀點,尤其是對于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適當采用案例法、敘事法、情境法等一些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或者引起學生共情的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比如以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為例、引入一個經(jīng)典的歷史故事、設定一個虛擬的互動場景等等,讓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找到可以輸出的價值載體,變得“有血有肉”,使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產(chǎn)生價值共鳴,才能真正理解知識的深刻內(nèi)涵。因此,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應當堅持“人民至上”,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挖掘更多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教學案例,真正做到借助具體事物、具體事件把理論講淺、把道理講深,真正走近學生、感染學生、贏得學生。
(二)堅持自信自立,做好教師引領示范
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理想信念源于信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相信教師、相信理論知識,讓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是對信任傳遞、信仰建立的明確指引。[5]而教師能夠堅持自信自立,便是有信仰的體現(xiàn),就能堅定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因為教師的信仰堅定了,才會主動學習和解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理論,才能真正領會和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為教師的信仰堅定了,說話才有底氣、人氣、大氣,知識才有實力、引力、偉力;因為教師的信仰堅定了,才能用真實、真誠、真情、真心打動學生,才能讓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因此,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應當自信自立,為學生樹立起信仰典范,當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引路人”。
(三)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促使課程生動活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chuàng)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2]這給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的重要啟示,就是要求授課教師要具有政治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一方面,要求授課教師無論處于什么時期、遇到多大困難,面臨何種挑戰(zhàn),都要保持高度的政治定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另一方面,要求授課教師要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笆澜缟衔ㄒ徊蛔兊木褪亲兓保@是人類共同的認知?!靶蝿菖c政策”課授課教師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把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專業(yè)特征、學習習慣的不同,主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語言的表達方式,多嘗試用焦點事件、熱點話題、互動討論等方式方法去詮釋理論知識,增強理論知識的深度,提升教學質(zhì)量。也適當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查閱功能、交互功能去拓展理論知識,增加理論知識的廣度,活躍課堂氛圍。
(四)堅持問題導向,保證及時回應關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2]要知道,學術上要形成“百家爭鳴”的良好氛圍,離不開對問題的爭論。也就是說,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在思想上首先要接受問題的出現(xiàn),不能無視、回避或拒絕問題,在行動上要主動應對問題,抓住問題的根本,就事論事,徹底消除學生的疑慮。嚴格地講,“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除了具備講通講透理論內(nèi)容的本領外,還要敢于提問、善于提問,要為課堂上沒有問題出現(xiàn)而感到焦慮和不安,反思是學生沒有思考導致沒有問題,還是學生聽不懂所以不敢提問。有這樣的問題意識了,才會有意識地去研究學生、研究課堂、研究書本,才能在問題真正出現(xiàn)時不驚慌失措,才能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才能真正掌握課堂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
(五)堅持系統(tǒng)觀念,爭取精準答疑解惑
能夠做到全面客觀看待問題,是一種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教師要有知識視野,除了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哲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的知識。”[6]也就是說,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要積極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學會從中華文明史、世界社會主義史、黨的奮斗發(fā)展史當中吸收養(yǎng)分,培養(yǎng)系統(tǒng)思維。在為學生解惑過程中,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善于通過歷史看現(xiàn)實、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尤其是受互聯(lián)網(wǎng)影響,學生在海量信息的沖擊下,在面對網(wǎng)絡出現(xiàn)的一些突出問題、特殊矛盾或特殊現(xiàn)象時,就容易簡單、片面或極端地作出判斷和解讀,就容易被負面信息誤導,致使自己判斷失誤,甚至被問題帶偏,出現(xiàn)認知理念和價值取向的偏移。這就需要“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秉持系統(tǒng)觀念,用系統(tǒng)思維幫助和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
(六)堅持胸懷天下,致力培養(yǎng)“國之大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保?]可以看出,有情懷的教育才有溫度,才有說服力和感召力。像張桂梅、王樹國、鄭強等模范教師,正是由于他們胸懷天下,心中裝著學生、裝著國家、裝著黨,所以他們鐘情于教育、奉獻于教育,他們的語言有堅定的說服力,行動有強大的感召力,他們能夠受到學生的愛戴、得到學生的擁護。有情懷的黨,才有生命力、戰(zhàn)斗力。中國共產(chǎn)黨因為胸懷天下,所以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所以能夠從苦難中誕生、從斗爭中變強,在一次次重大挫折、重大考驗面前,始終展現(xiàn)出不屈不撓、勢不可擋的強大生命力。對此,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只有胸懷天下,才會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才會對教育事業(yè)投入真情實感,才會在教學理念上擁有執(zhí)著追求,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新時代新征程,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團隊應當始終把“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工作放到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放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高度,放到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的高度來看待。做到對黨、對國家、對人民負責,堅持做到持續(xù)備課、常講常新,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同時,應當明確高校課程思政要辦出實效、辦出質(zhì)量,需要每位“形勢與政策”課授課教師旗幟鮮明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始終保持對教育事業(yè)的高度認同感與使命感,立志成為學生喜愛的“大先生”。
參考文獻:
[1] 沈壯海. 辦好思政課的根本遵循:寫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兩周年之際[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01):3-10.
[2] 習近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 黨的生活:黑龍江,2022(11):4-23.
[3] 戚義明. 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J].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23(04):22-24.
[4] 歐陽英. 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視角深入把握“六個必須堅持”[J]. 紅旗文稿,2023(16):41-44.
[5] 成龍. “六個必須堅持”的內(nèi)在邏輯[J]. 求索,2023(04):25-33.
[6]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 人民日報,2019-03-19(01).
(責任編輯:邵秋露)
基金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人文社科)“中華優(yōu)秀文化融入高職本科思政教育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編號:2021WC XTD021);肇慶市科技局創(chuàng)新指導類項目“肇慶‘紅十景’運用于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項目編號:2023040317027);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質(zhì)量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職業(yè)本科‘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研究”(項目編號:jxgg2023029)。
作者簡介:蒙裕(1985—),男,博士,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