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智能技術(shù)普及發(fā)展,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通過在線音頻APP充實精神生活。現(xiàn)有的在線音頻APP需要充分調(diào)研樂齡用戶需求并進行適老化設計,以滿足老年人的文化和娛樂需要。本文對樂齡用戶在線音頻的需求展開調(diào)研,利用Kano模型對用戶需求進行歸類分析,并從保障必備型需求、滿足期望型需求、激發(fā)魅力型需求和平衡無差異需求四個方面提出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的具體策略。
關(guān)鍵詞:在線音頻APP;用戶需求;Kano模型;適老化設計
2021年,國家工信部發(fā)布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guī)范》。隨著國家的重視和推進,越來越多的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開始探索適老化設計的道路,以幫助老年人化解“數(shù)字鴻溝”。然而目前關(guān)于APP適老化設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醫(yī)療領域,針對老年人精神娛樂需求的研究相對較少。與此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老年人接觸在線音頻的機會顯著增加,在線音頻APP成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豐富的情感慰藉。因此,開展基于Kano模型的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研究,關(guān)注更深層次的老年人精神娛樂需求,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本文基于Kano模型,通過分析樂齡用戶對于在線音頻APP的需求,探索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策略。
一、在線音頻APP的適老化模式現(xiàn)狀
在線音頻以其便捷性、無需視覺參與和隨時可聽的優(yōu)勢,日益成為老年人獲取資訊和享受生活的重要途徑。然而,現(xiàn)有的在線音頻APP雖大多進行了適老化改造,但是由于處于起步狀態(tài),其適老化版本不能充分滿足樂齡用戶的特殊需求,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產(chǎn)品設計方面,市面上大部分在線音頻APP的適老化模式,在功能方面的處理都只保留最基本的功能,移除冗余功能,部分APP甚至刪除了部分核心功能,沒有根據(jù)樂齡用戶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交互設計方面,市面上大部分在線音頻APP的適老化模式都直接沿用了普通版本的交互設計,沒有充分考慮樂齡用戶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計出更友好的交互方式;視覺設計方面,市面上大部分在線音頻APP的適老化模式,僅僅在視覺上簡單地放大字體,且有部分APP的改造僅停留在一級頁面,而在更深層次的頁面上仍然保持原有設計,容易導致樂齡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反復適應界面與功能的變更,反而增加了用戶使用時的難度和操作的復雜性。
二、Kano模型理論概述
Kano模型是由日本質(zhì)量管理專家狩野紀昭建立的雙維度需求認知和分類工具[1]。該模型改變了傳統(tǒng)滿意度的單維度觀點,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不是所有需求的滿足都一定能帶來顧客滿意度的上升。在此基礎上,他建立了需求滿足情況與顧客滿意度之間的關(guān)系,將需求分為必備屬性(M)、期望屬性(O)、魅力屬性(A)、無差異型屬性(I)和反向?qū)傩裕≧)五類(如圖1)。
Kano模型的傳統(tǒng)分析主要依據(jù)屬性出現(xiàn)的頻率來確定需求的層次,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屬性即被認定為需求的最終屬性。然而,當某項需求多個屬性出現(xiàn)的頻率相近時,這種分類方式便會忽視其他出現(xiàn)頻率也較高的需求,難以保證精確。在此基礎上,Lee M等人提出了混合分析法,即對Kano模型傳統(tǒng)分類結(jié)果進行二次確認,識別其中的混合類屬性[2]?;旌戏治龇ㄍㄟ^總強度TS和類別強度CS兩個量化指標進行計算,CS值反映用戶對于某項需求現(xiàn)屬類別的認同程度,當某項需求滿足TS≥60%且CSlt;6%時,則認為該需求為混合類需求,反之,保留Kano模型傳統(tǒng)分析方法結(jié)果[3]。二者的計算公式為:
TS=(M+O+A)/(M+O+A+I+R+Q)" " "(1)
CS=[max(M,O,A,I,R,Q)]-second max(M,O,A,I,R,Q)]/(M+O+A+I+R+Q)" " " " (2)
為了衡量同一屬性內(nèi)的需求對滿意度影響的差異,Berger等提出了滿意度系數(shù)的概念,包括不滿意度系數(shù)(Worse)和滿意度系數(shù)(Better),以量化的方式直觀體現(xiàn)需求對滿意度的影響。Better系數(shù)是指需求不被滿足時滿意度下降程度,體現(xiàn)出用戶對需求的依賴性;Worse系數(shù)是指服務被滿足時的滿意度提升程度,體現(xiàn)出用戶對需求的期待性[4]。二者的計算公式為:
Better=(O+A)/(M+O+A+I)" " " " " (3)
Worse=(O+M)/(M+O+A+I)×(-1)" (4)
綜上所述,Kano模型的混合分類法和Better-Worse系數(shù)能夠?qū)ano模型傳統(tǒng)分析進行優(yōu)化補充,從而得到更加全面、精準的分析。因此,課題基于Kano模型識別在線音頻APP適老化改造的用戶需求分類,同時借助混合分析法和Better-Worse系數(shù)分析法對結(jié)果進行完善優(yōu)化,為在線音頻APP適老化改造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設計策略,助力豐富樂齡用戶精神文化生活。
三、基于Kano模型的在線音頻APP適老化" " " " " 設計需求分析
(一)用戶畫像
用戶需求是反映目標人群真實需求的重要指標,也是設計Kano問卷的重要依據(jù)[5]。研究對30名60-80歲的樂齡用戶進行深度訪談與實景跟蹤,最終聚類形成目前在線音頻APP的兩種典型樂齡用戶畫像,即自得其樂居家型用戶和愛好廣泛社交型用戶,并對這兩類用戶的特征作出了詳細的描述(如圖2)。
1.自得其樂居家型用戶。這類用戶一般是APP聽音樂功能的深度用戶,樂于使用APP欣賞歌曲、戲曲、評書等內(nèi)容,對于曲庫數(shù)量、曲風類別等方面要求較高。社交屬性較弱,傾向于居家享受音樂,對于互動功能使用深度較淺,主要與密友進行內(nèi)容分享。主要使用場景有清晨鍛煉、用餐期間、家務勞動、撫育孫輩等日常居家場景。
2.愛好廣泛社交型用戶。這類用戶通常愛好廣泛,集體意識和表達欲更強烈,除基本的聽音樂功能外,還樂于在社區(qū)、廣場等公共場所的廣場舞、樂器演奏等娛樂形式,期待APP有相應的輔助功能。社交屬性較強,樂于進行娛樂活動,對于K歌、互動、連線等社交相關(guān)功能使用較頻繁。主要使用場景有社區(qū)、廣場、群聊等社交場景。
(二)需求屬性歸屬
在前期調(diào)研的基礎上,將用戶畫像得出的痛點轉(zhuǎn)化為需求,并整理為內(nèi)容設計(A)、功能設計(B)、交互設計(C)、視覺設計(D)四個層次,列出在線音頻APP適老化需求清單(如表1)。
(三)Kano 模型調(diào)研
Kano調(diào)研問卷采用標準化的形式,在對每項需求進行說明后,均下設2個是否滿足該需求的雙向滿意度評價問題,并設置“提供”與“不提供”兩種狀態(tài),設定“不喜歡”“可以忍受”“無所謂”“理應如此”“喜歡”五種選項。以需求A1“歌曲曲庫”為例,問卷形式如表2所示。
為了最大限度地覆蓋樂齡用戶群體,問卷主要通過社區(qū)、廣場、老年大學線下走訪、微信群等渠道進行投放,共發(fā)放162份,實際有效問卷141份,有效率為87.04%。運用Kano模型和混合分類法對問卷進行分析,28項需求的結(jié)果統(tǒng)計匯總為表3。傳統(tǒng)Kano分類將28項需求歸類為7項必備屬性(M),9項期望屬性(O),5項魅力屬性(A)和6項無差異屬性(I)。在經(jīng)過混合類優(yōu)化分析后,有5種需求屬性被判定為混合屬性。
為了更直觀地呈現(xiàn)出各個屬性的分布情況,以Better系數(shù)為橫軸,Worse系數(shù)的絕對值為縱軸,以兩個系數(shù)的均值(0.517,0.525)為原點,建立Better-Worse系數(shù)四象限圖(如圖3),輔助進行需求類別判斷[6]。
四、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策略
基于上述調(diào)研結(jié)果,筆者對樂齡用戶的在線音頻APP的需求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設計策略,以期為在線音頻APP的適老化改造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保障必備型需求供給,確??捎眯?/p>
第二象限中用戶需求屬性的Better值低于平均值,Worse絕對值均高于平均值,表明樂齡用戶對于此類需求的依賴性較高,期待性較低,是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中被認為中最重要和理應滿足的必備型需求,應最先得到保障,確保產(chǎn)品的可用性,避免用戶產(chǎn)生負面情緒。
在內(nèi)容設計方面,涉及的需求主要為歌曲曲庫(A1),在線音頻APP應該為樂齡用戶提供豐富的歌曲資源,這也是音頻APP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內(nèi)容。
在功能設計方面,主要涉及歌曲錄制(B1)、收藏音樂(B5)和減少廣告(B10)。在線音頻APP要為用戶提供醒目、直觀的收藏音樂功能,并做到減少廣告,降低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概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歌曲錄制(B1)在傳統(tǒng)和混合分類方法中都被歸類為期望型需求,卻出現(xiàn)在了象限中的第二象限,說明歌曲錄制已經(jīng)出現(xiàn)從期望型需求轉(zhuǎn)變?yōu)楸貍湫托枨蟮内厔?,結(jié)合前期訪談結(jié)果推斷,這可能與在線K歌這種休閑娛樂方式的便捷性和可互動性等優(yōu)勢有關(guān)。
在交互設計方面,包括放大熱區(qū)(C3)、文字描述通俗易懂(C4)、界面簡潔(C5)。隨著年齡的增長,樂齡用戶的操作和認知能力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一方面,在線音頻APP要增大操作熱區(qū),方便精準觸控,避免誤觸。另一方面,將理解門檻較高的專業(yè)術(shù)語、書面用語等替代為通俗易懂的語言,例如,“曲風”替換為“歌曲類型”,“歌單”替換為“歌曲目錄”等。當然,還要簡化界面布局,減少界面冗雜元素,例如,使用卡片式設計讓界面更有條理。
在視覺設計方面,主要涉及放大字體、圖標(D1),這當然已經(jīng)是APP進行適老化設計的共識,樂齡用戶的視力下降,常規(guī)大小的字體和圖標樂齡用戶識別困難,會直接影響APP的使用。設計師可以設置為由用戶自行調(diào)節(jié)大小,以便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
(二)滿足期望型需求供給,提升易用性
第一象限中,用戶需求屬性的Better值和Worse絕對值均高于平均值,表明樂齡用戶對于此類需求的期待性和依賴性都較高,是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中最迫切希望被滿足的期望型需求。在必備需求全部滿足之后,需要首先處理這部分需求,提升產(chǎn)品的易用性,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感到方便和愉悅。
在內(nèi)容設計方面,涉及的需求主要為戲曲曲庫(A2)和兒童曲庫(A6),其中兒童曲庫(A6)在傳統(tǒng)Kano分類中被判斷為魅力型,在混合分類法中被判斷為魅力型、期望型的混合類。樂齡用戶空閑時間多,愛好廣泛,在線音頻使用場景豐富。在前期訪談過程中,部分用戶反饋當前的音頻類APP普遍存在重歌曲音樂,輕戲曲、兒歌等其他類型曲庫的問題,無法滿足樂齡用戶聽戲、帶孩子等日常高頻需求。因此,在線音頻APP應當重點關(guān)注,擴充這部分內(nèi)容。
在功能設計方面,主要包括歌曲合唱(B2)、內(nèi)容分享(B3)和每日推薦(B9)。樂齡用戶更樂于自我表達,通過歌曲合唱能夠與愛好相同的好友互動;通過內(nèi)容分享將自身作品或喜歡的作品分享到其他媒體平臺,形成情感鏈接,獲得自我價值認同;每日推薦則能夠為樂齡用戶個性化推薦可能喜歡的內(nèi)容,探索新知,拓展興趣廣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項都是樂齡用戶期待實現(xiàn)的需求,設計師應當予以重點關(guān)注,并充分滿足用戶需求。而當前市場中,部分現(xiàn)有在線音頻APP卻在適老化模式中直接將其舍棄,并不符合樂齡用戶的真實需求。
在交互設計方面,涉及的需求是使用指示(C2),樂齡用戶對于智能手機、APP不熟悉,在功能設置和操作邏輯的理解方面具有天然的劣勢。在用戶初次使用某功能時,為其提供相應的使用說明和引導,能夠幫助用戶更快速、順暢地理解和使用。
在視覺設計方面,第一象限涉及的需求主要是提升圖標辨識度(D2)和提升色彩對比度(D3)。樂齡用戶對于抽象圖標的理解難度較大,設計師可以將圖標盡可能做擬物化和具象化的處理,同時建議圖標搭配文字描述進行輔助說明,便于樂齡用戶理解。在色彩設置方面,根據(jù)《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APP)適老化通用設計規(guī)范》建議,界面色彩間的對比度至少為4.5∶1。
(三)激發(fā)魅力型需求供給,增強吸引力
在第四象限中,用戶需求屬性的Better值高于平均值,Worse絕對值均低于平均值,表明樂齡用戶對于此類需求的依賴性較低,期待性較高,是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中能夠令樂齡用戶喜出望外的、超出預期的魅力型需求。設計師應在資源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多地予以滿足,并進一步挖掘用戶更多潛在需求,以激發(fā)用戶的興趣和忠誠度。
在內(nèi)容設計方面,主要包括有聲書曲庫(A3)、音頻課程(A4)、電臺播客(A5)、廣場舞(A7)和演奏樂譜(A8),體現(xiàn)了輔助性、補充性的需求特征。其中,有聲書曲庫(A3)在傳統(tǒng)Kano分析和混合類分析中,都被歸類為必備型,證明有聲書是當前呼聲較高的內(nèi)容需求,設計師可以優(yōu)先滿足;電臺播客(A5)在混合類分析中,則被歸類為魅力型和無差異型需求的混合類,可能和當前市場上的電臺播客內(nèi)容較為年輕化,不適合樂齡用戶有關(guān);演奏樂譜(A8)在混合分析中,被歸類為魅力型和無差異型需求的混合類,可能因為該需求主要針對擅長樂器演奏的用戶,由于這類用戶所占比例較少,因此造成整體需求層次不高,設計師在規(guī)劃該需求時,應該根據(jù)自身實際條件靈活調(diào)整資源。另外,教授生活常識、情感相關(guān)的音頻課程和廣場舞相關(guān)內(nèi)容也是用戶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總之,樂齡用戶正逐漸成為文娛領域的重要客群,其涉獵的娛樂形式也越來越廣泛,設計師可以站在樂齡用戶需求的角度,開發(fā)針對性、特色化的內(nèi)容。
在功能設計方面,主要涉及的是一鍵制作視頻(B7)。隨著短視頻在樂齡用戶群體中的火熱,制作并分享短視頻也成為樂齡用戶常用的功能,在線音樂APP可以和短視頻平臺合作,提供音樂一鍵適配短視頻制作的功能。
在交互設計方面,則是語音助手(C1),在混合類分析中被歸類為魅力型和期待型的混合類,表明該需求雖然對滿意度下降的影響不大,但是具備轉(zhuǎn)化為期待型需求的可能,需要重點關(guān)注。
(四)平衡無差異需求供給,優(yōu)化通用性
第三象限的需求Better值和Worse絕對值都小于平均值,表明樂齡用戶對于此類需求的依賴性和期待性均較低,是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中被認為可有可無的無差異型需求,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有可能轉(zhuǎn)化為魅力型的需求,設計者要予以適當關(guān)注,以保證產(chǎn)品的通用性。
主要涉及功能設計方面的興趣社區(qū)(B4)、制作歌單(B6)、歌曲評論(B8)、會員服務(B11)。其中興趣社區(qū)(B4)在混合分析法中被歸類為無差異型和魅力型的混合類,說明該項需求有從無差異型轉(zhuǎn)變?yōu)轺攘π偷内厔荩跅l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予以滿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會員服務(B11)是所有需求中唯一一個收到反向需求答卷的,證明樂齡用戶對于付費的會員服務接受程度較低,甚至有負面情緒,要注意謹慎設置。
五、結(jié)語
適老化設計是一項全面而系統(tǒng)的工作,不應是簡單的“字體放大”,而應該建立在充分調(diào)研老年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在內(nèi)容、功能、交互和視覺等多個方面同步進行適配設計。本研究為在線音頻APP適老化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希望能有效滿足樂齡用戶文化娛樂需求,幫助老年人從中獲得幸福感、認同感和成就感,充實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智享樂齡”。
參考文獻:
[1]王志鵬,孫薇.基于KANO模型的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APP服務系統(tǒng)設計[J].設計,2022(5):112-115.
[2]Lee M C,Newcomb J F.Applying the Kano Methodology to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NASA’s Microgravity Science Program[J].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1997(3):95-106.
[3]毛太田,劉捷,趙綺雨.用戶需求視角下醫(yī)療健康類APP適老化改造內(nèi)容優(yōu)先序研究[J].現(xiàn)代情報,2024(4):87-97,113.
[4]Moore G A.Crossing the chasm:Marketing and selling high-tech products to mainstream customer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2.
[5]朱麗萍,李永鋒,徐育文.基于卡諾與質(zhì)量功能展開的老年人手機APP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8(18):140-145.
[6]戴艷清,孫英姿.基于KANO模型的新型公共閱讀空間服務內(nèi)容供給優(yōu)先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2(22):73-82.
作者簡介:
陳琪,碩士,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助教。
馮沖,博士,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