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的心理委員肩負著多重的角色,與班級里的同學們親密相處,對于同學們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具有及時察覺和了解的能力,是同學們的親密伙伴、心理觀察者、信息傳遞者、心理活動策劃者,在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的特點和優(yōu)勢,探討高校推廣該技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時強調大學心理委員不能只關注個人心理健康,需要透過彼此影響,利用團體互動的優(yōu)勢,積極推動團體間的成長。
關鍵詞:心理委員;勝任力;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
引言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對新時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增強同伴支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鍵在于高校心理成員能力水平的研究[1]。多篇文獻顯示,團體沙盤輔導對大學生的情緒有積極的影響,如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能力、心理彈性、核心自我評估、焦慮抑郁等[2-7]。將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作為一種心理干預工具,操作性強,互動性強,寓教于樂,可以有效促進大學心理成員的能力。
一、培養(yǎng)大學心理委員勝任力的意義
推動建立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絡,即“學校—學院—班級—寢室”,確保有效開展。選拔培養(yǎng)心理援助服務隊員,對成員進行系統(tǒng)的考核,并監(jiān)督管理,使他們能夠穩(wěn)步地開展心理援助服務工作。一方面可以填補朋輩隊伍缺乏系統(tǒng)訓練、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的短板,有助于推動朋輩隊伍向著更加專業(yè)、更加規(guī)范的方向邁進;另一方面,不斷增強個人素質和能力,提高幫助他人的能力,激發(fā)團隊內在的熱情和干勁。通過開展一對一的“師徒制”輔導,幫助心理成員提高教育人的能力水平,更清晰地界定職責,增強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發(fā)揮他們年齡近、距離近、更貼近學生心理的優(yōu)勢,促進新老心理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他們的歸屬感、自我效能感,激發(fā)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團隊的心理活動,促進同學之間人際關系的改善和自我認知能力的提高,起到幫助他人的作用。
朋輩心理輔導團隊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心理專職教師在工作中精力不夠集中,信息不及時,心理健康宣傳教育不全面,危機預防干預工作成效不理想等問題,對心理教育工作意義重大。
朋輩心理輔導團隊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同伴間的團體活動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需求,比如療愈、消除疾病羞恥感等。對于因不愿讓老師、學?;蚣议L知情而耽誤時間的心理困惑,可以得到有效地幫助和解決。作為同齡、朋友身份的朋輩心理援助,可以及早發(fā)現(xiàn)危機、及早介入,以廣泛的信息渠道和及時掌握信息的能力,團結各方力量,使危機發(fā)展得到有效遏制。
研究者王敬群等人指出,心理委員的勝任能力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著一種正向的聯(lián)系,心理委員的勝任能力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工作能力是相互促進的[8],這說明在遴選心理委員時,更應關注心理委員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供參考的是他們的心理健康測試水平,這對心理委員的助人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心理委員需要增強自我認同感,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促進共同學習、共同生活、共同進步,與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班集體中能滿足同學們的歸屬需求。心理委員需要有一定的專業(yè)能力,但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主要是因為上級部門對他們的支持不夠,特別需要接受專業(yè)知識的培養(yǎng),需要不斷地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得到團體的支持。因此,學校需要致力于增強心理委員的助人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培訓。
二、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概述
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是李靈根據(jù)沙盤游戲療法而創(chuàng)立的[9]。融合了多種療法和東方傳統(tǒng)文化思想,包括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敘事療法、積極心理學等,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投射性媒介治療的新型沙盤游戲療法。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與傳統(tǒng)的沙盤游戲療法一樣,也可細分為個人沙盤、團體沙盤兩大類。在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中,單獨參與的個體適用于個體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也可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來訪者參與的團體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整合性沙盤治療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沙盤治療和箱庭治療,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優(yōu)勢。以傳統(tǒng)沙盤九宮格理論為基礎,引入工作宮、閑置宮、關注宮三大宮位概念,創(chuàng)新推出可實時記錄沙盤制作全過程的“動態(tài)九宮格”,探索心理能量流向趨勢及特點分析。開發(fā)了簡化版的整合式沙盤,使沙盤介入所需時間明顯減少,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引入全新的沙盤分析視角,著重于情緒和問題的解決,強調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介入的整合性、實踐性、系統(tǒng)性。來訪者可以在沙盤師的陪同下自由選擇沙具,在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的過程中盡情揮灑自己的作品。在結束后,沙盤師會針對沙盤作品進行詳細的訪談,并以治療假設為基礎,對整個治療過程進行詳細的訪問:
(1)來訪者與沙盤師通過建立“母子一體性”關系,達到理想的咨訪關系。
(2)以沙盤為基礎來打造一個“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
(3)發(fā)揮來訪者的自我治愈能力。
(4)運用集體潛意識的意象。
(5)強調沙具的象征意義。
(6)通過對動態(tài)九宮格的解析,對來訪者的心理能量流動趨勢及其特征進行深入地分析。
(7)注重從積極心理上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從問題本身。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來訪者對作品的表現(xiàn)方式和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除了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來訪者關注問題的要點外,更重要的是,在分析來訪者的沙盤作品時,沙盤師在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認識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方式和認識能力時,需要在表現(xiàn)手法和理解作品的能力上作品所呈現(xiàn)的主題、自身形象、沙具種類、數(shù)量、方向、空間分布、制作過程、時間等,結合來訪者的文化背景和成長背景、沙具的象征意義、來訪者的自我認知、沙盤師的經(jīng)驗進行分析。這種多角度的分析融合,是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的顯著特點。
三、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對提升心理委員勝任力的優(yōu)勢
(一)沙盤游戲治療在學校心理培育應用的優(yōu)勢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引進設立專門的沙盤游戲治療室,以造福更多的學生。在大學生中,常見的問題有學習、人際關系、情感煩惱、應變能力差、談戀愛等。當學生剛開始接觸沙盤時,往往會被靈活有趣的處理方式所吸引,從而產(chǎn)生一種高昂的熱情,學生們對沙盤的處理方式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興趣。當來訪者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時,他們的情緒在產(chǎn)生治療作用的同時,也處于一種既影響思想,又有利于治療工作開展的積極狀態(tài)。學生們通過參與沙盤的制作,對心理健康穩(wěn)定的群體進行預防和引導,從中也能得到愉悅,獲得成就感。在創(chuàng)作中發(fā)現(xiàn)自己內在的積極力量,以旁觀者的眼光審視沙盤作品中的自己,以全新的視角重新認識自己,將目光聚焦于當下的所思所感,這位在創(chuàng)作中發(fā)現(xiàn)自我的內在積極力量,是沙盤作品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忽視的正面的東西,促進自我認同,提升自信。鑒于那些受中國傳統(tǒng)保守思想影響,已經(jīng)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群體,在傳統(tǒng)的心理咨詢當中普遍存在戒備、防衛(wèi)心理難以消除,內心世界難以打開。而沙盤的非語言性和中立性解決了這一問題,使“被動接受治療”轉變?yōu)椤白园l(fā)地主動探索”,從而推動了發(fā)現(xiàn)自我力量的過程,在今后的發(fā)展道路上,它也將帶來正面意義。
利用沙盤形式的治療方法,將問題投射到中性評價的沙具上,有助于降低學生的防備心理,使學生在游戲中更樂于心理調節(jié)。促進自我探索的關鍵在于接納和包容學生的差異性,這也符合追求個性的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干預工作開展。
(二)團體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在學校心理培育的優(yōu)勢
團隊的成員們以玩游戲的態(tài)度積極認真地參加團體活動,互相關心、互相陪伴、互相守護、互相關注、傾聽并耐心地等待(等待),在需要的時候,默默地欣賞,用心地體會,并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真誠地分享出來。在沙盤主題的設計上,更注重導向性與整合性的命名,并采用有助于促進成員自我認知與自我價值感的正向心理學方法,例如,卓越品質、欲望與才能等主題沙盤。設計一個沙盤主題,讓團隊成員們通過分享的故事,變得更有共情能力,提高傾聽和交流的能力。
沙盤的作用主要是在無意識的過程中,與潛意識產(chǎn)生互動和促進作用。沙具擺放方式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整合沙盤玩法治療技術的設置與操作過程中的深刻內涵。小組內外的每一次溝通,都在意識和無意識的層面上,提供了多維度的交流與對話。促進了無意識向意識的交流,擴大了意識的范圍,激發(fā)了成員內心深處最初的力量與共鳴,達到了心靈的多層貫通。不以專家或教師身份插手團體,而是以團體成員為重點,不強迫或干擾成員進行沙盤活動,而是陪伴他們一起探索、參與觀察、給予包容關懷,是一個負責引導和保護的角色。讓團體成員們在自由、安全的團隊環(huán)境中找到自己,提高自己的自覺性。
許多大學生因為覺得缺乏理解而產(chǎn)生心理問題,而適當?shù)墓睬閯t可以幫助沙盤師在制作過程中陪伴左右,真正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中去探索,同時感受到愛。團體沙盤模式,為促進心靈層面深度交流的同學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溝通與互動的途徑。通過合作默契或作品中出現(xiàn)的矛盾,使來訪者增進友誼,隨著友誼更加深入,感情加深,有助個人性格塑造。利用多人小組沙盤游戲,通過組員之間的互動、討論,幫助寢室成員、班干部在學習社交技能的同時,調整彼此關系,增進相互了解,找準自身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加強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團隊的力量和個人的努力相結合來達到心理狀態(tài)的轉換。整合性的沙盤游戲療法可通過針對不同個體或團體的問題,幫助解決、改善問題的解決效率。
整合性的沙盤游戲療法,彌補了傳統(tǒng)沙盤游戲治療的不足,為大學心理委員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提高心理素養(yǎng)途徑。采用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形式上靈活多變,對學校和學生特色等方面都能給予充分地考慮。通過一對一的輔導,讓來訪者找到一個可以打開宣泄新渠道的“自由受保護”環(huán)境。沙盤師的悉心照料和接納,將為來訪者注入信心和動力,為他們排憂解難。
結語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內容可以看到,這一心理治療技術在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整合性沙盤游戲治療理論的同時,又有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學校的心理工作越來越重視沙盤游戲的實用價值。在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中,首先將潛意識問題轉化為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對話,然后逐步發(fā)現(xiàn)自我問題并釋放自我能量,挖掘自我能量,最終實現(xiàn)自我評價的調整與改變,這是一種對自我評價的調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階段都能讓來訪者得到新的體驗和啟發(fā),提升信心并激發(fā)積極動力,這正是這項技術的魅力所在,也是這項技術的運行的作用機制所在。
本文系2024年度學院教育教學研究基金課題《朋輩心理輔導隊伍管理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XYJ202402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敬群,操心,陳子楠.組織支持感與高校心理委員勝任力:心理資本和應對效能的鏈式中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3,44(01):55-59.
[2]杜瑞霞,郭麗娜,梁樂,等.團體沙盤游戲對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干預研究[J].校園心理,2020,18(01):62-63.
[3]王小玲,鄧翔,楊倩.團體沙盤游戲影響大學生焦慮及核心自我評價的實驗研究[J].心理學進展,2020,10(06):806-813.
[4]趙星,崔爽.團體沙盤游戲對促進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4(02):76-79.
[5]康志強.團體沙盤游戲影響大學生應對方式及焦慮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6]王雯雯,李潔.結構式團體沙盤游戲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積極影響——基于機理分析與實踐應用視角[J].黑龍江科學,2020,11(21):52-53.
[7]朱海妍,劉麗瓊,鐘宇,等.團體沙盤游戲與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干預效果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07):1041-1048.
[8]楊德鑫.整合性沙盤游戲療法對普通師范類大學生心理韌性的干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9]王敬群,陳子璇,王青華,等.心理委員勝任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領悟社會支持和心理彈性的鏈式中介[J].心理學探新,2021,41(02):176-185.
(作者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