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單元教學的實施,依據數學學科知識點的邏輯關系,能夠有效避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出現的“知識零碎化”問題,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在新課標視域下的學科教學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結合大單元教學概述及基本原則,對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展開探討,提出幾點教學建議,旨在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合理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
大單元教學的本質是對學科教學內容的重新構建,體現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其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使學生有機會以系統(tǒng)、全面的方式,了解能夠、掌握學科知識,以達到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目的.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以大單元教學為主要授課形式,需要教師認真解讀大單元教學的要求,合理設計大單元教學的具體流程,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深化對單元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其數學學習能力,發(fā)揮大單元教學的實質價值.
1大單元教學概述
大單元教學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視角所提出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與知識能力為基礎,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化的重構設計,明確核心教學主題,圍繞主題展開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更為透徹地理解單元知識,提升學習效果.大單元教學強調立足宏觀層面[1],引導學生依據單元知識點的內在關聯(lián),采用高效的學習方式搭建單元知識體系,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意識和綜合性學習能力,以整合代替割裂,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主線,改進知識講解形式,提高學生的知識獲取與問題解決能力.
2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原則
2.1整體性
就大單元教學的內涵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主要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案設計理念方面作出進行,以知識點整合為思路,將零散、瑣碎的單元知識統(tǒng)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體現大單元教學的整體性特點.學生將依據單元知識體系深入探尋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lián),在邏輯思維的引領下,開展系統(tǒng)性的探究學習活動,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
2.2重構性
大單元教學的重構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在教材原有的知識編排基礎上進行合理化的刪減、補充或調整[2],以更為契合學生進行認知模式發(fā)展趨勢和實際學習需求的知識整合方式,實施科學化的大單元教學活動,以適配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通過打破教材固有內容體系的限制,探尋大單元教學更多的可能性.
2.3層遞性
大單元教學往往圍繞特定的主題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以層遞性原則為指引,聚焦大單元教學主題,設計難度逐步增加的教學任務,以便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參考和輔助.學生根據任務要求構建大單元學習支架,利用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任務[3],循序漸進地掌握單元核心知識點,并在任務問題解決中鍛煉知識應用能力,以從理解到應用為層遞式學習思路,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
3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
3.1分析教材內容,設立大單元教學主題
大單元教學是針對單元總體知識內容設計的綜合性教學活動,其教學方案設計要求教師立足教材內容,統(tǒng)籌分析單元相關知識點,實現對單元內容的整合與優(yōu)化,為大單元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根據單元教學內容與數學核心素養(yǎng)內涵的聯(lián)系,設定大單元教學主題,將主題作為大單元教學設計與活動實施核心,有序、有針對性地梳理、整合、重構單元知識體系,凸顯大單元教學方案內容的結構性與系統(tǒng)性,為學生的整體性學習提供依據和指引.
例如以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二次根式”為例,就教材的知識編寫結構來看,本單元分為三課時,分別為“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二次根式的加減”,在“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課時中,又劃分為“二次根式的乘法”“積的算術平方根”“二次根式的除法”三個小課時.整體分析,本單元知識編寫的結構特點為以“認識和了解二次根式”為基礎,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與加減運算方法”,并通過系統(tǒng)學習過程,使學生能夠用二次根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與數量關系,運用二次根式相關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就此,教師可以綜合各個課時的知識點,設立本次大單元教學的主題為“二次根式及運算”.圍繞該主題,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熟悉并了解二次根式、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等基礎概念,使學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性質;其次引入二次根式的乘除加減等運算法則,鍛煉學生的二次根式混合運算能力;最后以習題演練強化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掌握和應用,使其經歷系統(tǒng)完整的學習過程,能夠根據數學問題判斷二次根式知識的解題應用方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3.2了解實際學情,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是大單元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基礎,也凸顯著大單元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指向,能夠指明學生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學習方向.教師應在全方位解讀新課標要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了解學生所處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定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大單元教學目標,為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中的高效學習夯實基礎.
例如以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一元二次方程”為例,“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與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應用題”是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本次大單元教學旨在引導學生在掌握關于一元二次方程知識點的基礎上,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內容構建相應的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模型,用以高效解決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模型觀念.針對初中學段的學生而言,教師在開展本次大單元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關注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方式,需采用新舊知識相結合并使學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模型搭建重要意義的引導方法,促使其能夠高效學習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單元的知識點.
就此,教師應對接核心素養(yǎng)內涵,在分析單元知識與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大單元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一元一次方程等其他方程知識,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關概念.
(2)結合豐富的實際案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適用問題情境,自主分析數量關系,掌握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與特殊形式.
(3)依據實際問題情境,自主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開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與公式法,熟悉其解決原理,了解解方程步驟.
(4)能夠利用單元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數學模型的方式解決問題.
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具有層遞性特點,且以真實案例演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建立與解題應用的過程方法,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加深其對知識的印象,提高知識掌握水平.
3.3設計啟發(fā)性問題,串聯(lián)大單元教學內容
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學生需要圍繞教學主題,依據教學目標,對單元內的各模塊知識進行綜合性的學習,達到理解知識內在聯(lián)系,探尋知識本質內涵,掌握知識應用方法的目的,從而提高其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探尋幫助學生有效聯(lián)系各知識點與探尋知識應用方法的引導方式,可利用啟發(fā)性的問題貫穿學生的大單元學習全程,借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用問題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鼓勵學生結合問題自主探究單元知識,通過獨立思考挖掘單元知識關聯(lián)性,實現系統(tǒng)化學習目標[4].
例如以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圖形的相似”為例,本單元圍繞“相似”這一核心概念,羅列并整理了不同線段和圖形的相似關系,并對其判定與證明方法展開研究.結合單元知識框架特點,教師可以設計核心引導問題:“數學中的相似指的是什么?兩個事物滿足什么條件才可以算作相似?”就此問題,教師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鼓勵其說出自己的猜想,并指引其分別對單元中的“成比例線段”“相似圖形”“相似三角形”等知識模塊進行探究,以“什么是相似?”和“如何判定相似?”兩個問題為探究主線,串聯(lián)單元知識內容.在問題的啟發(fā)下,學生能夠從分析和研究“線段”“圖形”的相似問題中,總結數學中“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具體應用,實現自主獲取單元知識、建構單元知識通路的大單元學習目標.通過問題指引,促使學生實現系統(tǒng)、高效的大單元學習目標.
3.4搭建學習支架,設置大單元教學任務
改變數學教學中知識零散化問題的有效方式為引導學生在綜合應用場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即通過整合單元知識內容設置教學任務,利用任務驅動組織學生對單元知識展開整體性的探究學習.教師所設置的教學任務應對接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任務為基點,促進學生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并為其構建完善的單元知識框架提供引導[5],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與遷移,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育要求.
例如以華師大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解直角三角形”為例,單元知識點以“測量”為起點,圍繞“測樓高”這一專題,驅動學生學習“解直角三角形”等單元相關知識內容,以達到學生會測、會算、會用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基于這一教學思路,分階段設置教學任務,驅動學生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的自主探究.
任務1:在“測樓高”專題學習活動中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理解直角三角形各元素之間的關系.
任務2:聯(lián)系勾股定理,建立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余以及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掌握用計算器求銳角三角函數值的方法.
任務3: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及單元相關知識概念,探索解直角三角形的過程方法,在實際問題解決中進行轉化吸收.
根據任務要求,學生首先從“測樓高”專題學習活動中認識到數學學習與生活應用的關系,能夠使其建立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其探究熱情,通過參與設計測量等學習活動,鍛煉其實踐動手能力,并通過親歷知識挖掘與建構的過程,自主獲取知識,加深知識印象.其次,教師分析單元知識特點,引入“勾股定理”這一舊知,重構單元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通過“新舊結合”,認識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并從數學角度運用幾何語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為探究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做好鋪墊.最后,教師以任務驅動學生整合單元相關概念,結合實際問題探究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教師所組織的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或合作探究能力.任務分階段投放入大單元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的學習深度逐步提升,建構系統(tǒng)性的單元知識體系,能夠靈活運用三角函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結語
綜上所述,落實新課標要求,大單元教學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在新課標下開展大單元教學活動,首先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tǒng)數學教學中知識零散化的問題,其次能夠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更新其思維模式與認知水平,最后有助于教師以更為高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中,教師應從確立教學主題入手,合理設定大單元教學目標,利用問題串聯(lián)單元知識內容,設置任務搭建單元學習支架,構建系統(tǒng)的大單元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推動初中數學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宏.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08(22):88-90.
[2]黃秋燕.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數學整體教學實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32):32-34.
[3]王文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實踐探索[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21):71-73.
[4]張銀美.淺析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0):66-68.
[5]朱宏.對初中數學大單元教學設計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