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和環(huán)境.初中階段作為學生數學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其教學方法和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和未來的學業(yè)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路徑,確保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目標,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奠定基礎.本文分析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步入21世紀的信息社會,教育技術的快速進步正深度重塑傳統(tǒng)教育模式與學習方法,特別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技術手段的融入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也顯著提升了教學效能與學生的求知熱情.但如何將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最大化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仍是亟待探討的課題.初中是培養(yǎng)數學及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借助多媒體教學、在線課程和智能化教學工具,能為學生帶來更為直觀、有趣的學習體驗,助力抽象數學概念的掌握與實踐運用.此外,信息技術還能實現個性化教育,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增強教學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合理引入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知識,逐步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1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
1.1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傳統(tǒng)數學教學工具多依賴黑板與粉筆,學生則通過聽講與記筆記汲取知識.但這種教學方法常難以點燃學生興趣,亦難以適應每位學生的獨特需求.引入信息技術后,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得以變得更加新鮮有趣,并能針對學生差異提供個性化指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抽象的數學概念以動畫形式呈現,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借助在線測驗系統(tǒng),教師能即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靈活調整教學策略.這種互動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習效率,還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參與感.
1.2豐富數學課程資源
互聯網為師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數學教育資源,涵蓋視頻課程、在線習題集及模擬考試.這些資源既強化了課堂學習成果,也擴展了學生視野,展示了數學在各領域的實際應用.教師能依據學生需求,靈活選取并運用這些資源,使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更加生動多樣.此外,許多在線教育平臺還配備了互動模塊,如論壇、問答版塊,便于學生課后深入探討與交流,深化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1.3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數學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價值不只在于理論,還因其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與科研.信息技術的運用,讓數學教育超越了書本與習題,通過編程工具、數學建模等方法,引導學生親自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如運用幾何畫板研究圖形特征,或是借助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這樣的實踐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操作技能,為未來學業(yè)與職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類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學原理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解題技巧.
1.4促進師生有效互動
多媒體教學工具與在線學習平臺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教學的互動性.一方面,教師借助這些技術手段能即時獲取學生反饋,靈活調整教學方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緊跟課程步伐.另一方面,學生通過互動學習軟件,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深入理解數學原理,激發(fā)學習熱情.這樣的互動教學不僅優(yōu)化了教育成果,亦加深了師生間的交流與認知.在這一模式下,學生不再只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主動參與和探索的學習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更多自主性和滿足感.
2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策略
2.1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多媒體教學資源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廣泛應用,能夠將深奧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幫助學生捕捉抽象與具體之間的聯系,從而促進對數學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顯著提高了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方式借助其直觀性的優(yōu)勢,特別適用于教授數學中的抽象理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觀察力,還強化了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難題的能力,同時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還能逐步增強自身的綜合數學素養(yǎng).
例如在初中數學幾何中,關于“旋轉”相關知識點,教師應基于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在備課階段,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工具,生成一個動畫,展示圖形△OAB圍繞點O旋轉一定角度后形成△OEF(如圖1所示).課堂上,通過展示此動畫,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圖形變化.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旋轉圖形的變化,提出問題:旋轉后的圖形,其對應邊和對應角有何特點?以此啟發(fā)學生思考.學生討論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現,旋轉后圖形的對應邊長度相等,即OA=OE,OB=OF,AB=EF.隨后教師提問:“你能找出對應角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AOB=∠EOF,∠BAO=∠FEO,∠ABO=∠EFO.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直觀的旋轉動畫演示,顯著增強了學生對“旋轉”這一概念的理解.隨后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探索理論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實驗證明,相較于教師直接傳授知識,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方式更為有效.
2.2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
初中數學教育對學生的抽象推理、空間認知、邏輯分析和模型構建能力提出較高要求,但不少初中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和思維還未充分成熟,即便學生付出了努力,學習成效往往不盡如人意.這種狀況不僅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并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運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有效的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過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面對這一挑戰(zhàn),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環(huán)境,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實例,復雜問題簡化為易于理解的形式,靜態(tài)知識動態(tài)呈現,以促進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識,有效攻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教授“直線、射線與線段”時,學生常因概念模糊而感到困惑.為了讓學生輕松理解,數學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動態(tài)呈現這三種線的形態(tài)與特性.(1)通過視頻展示線段——一條直線與兩端點的結合體,明確其具有特定長度;(2)展示射線——以一點為起點,光線沿此點無限延伸,學生可見其一端固定,另一端則無窮遠;(3)演示直線——從一段短線開始,兩端分別向兩側無限擴展.通過直觀展示與對比,學生能清晰辨識三者差異,不再混淆.如此一來,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不僅能極大地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效果,還能為學生打開一個全新的學習世界,讓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
2.3運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學生需在既有學習基礎上,通過與外部環(huán)境互動,形成新認知.應用信息技術能創(chuàng)新學習模式,超越單純理論學習.信息技術教學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若教師在授課時適時啟發(fā)思考,可顯著增強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以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為例,可根據學生興趣與認知水平,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如采用學生喜愛的圖片、音視頻等素材,營造輕松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分享見解,在參與中獲取新知,實現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探索的轉變,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在教授初中數學中的勾股定理時,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并整理所需的教學圖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圖片輔助講解知識點,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教師首先展示第一張圖片(圖2),讓學生觀察滿足勾股定理的圖形;接著通過多媒體在圖2上上添加輔助線,引導學生理解并證明勾股定理(圖3).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直角三角形ABC中,直角邊AC、BC分別對應b、a,斜邊AB為c的情況,并逐步展示勾股定理證明過程,即a2+b2=c2.通過這一過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勾股定理.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展示勾股定理的其他應用,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4運用信息技術,加強課后復習指導
學生們的數學能力各異,即便在同一教室,學習成效亦不盡相同.部分學生理解某一知識點,另一些則掌握其他知識點,甚至有學生未能理解授課內容.面對眾多學生,數學教師一對一輔導顯然不現實.然而借助信息技術,能有效解決此難題,確保每位學生課后都能獲得個性化指導.利用信息技術,可以開發(fā)或選用適合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平臺.這些平臺應具備豐富的資源庫,包括基礎知識點講解、典型例題解析、歷年真題及模擬題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需求,在平臺上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同時,平臺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智能推薦適合的學習資源,實現個性化學習.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數”時,不同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理解程度各異.部分學生即時領悟了教師講解,而另一些學生則僅部分理解.教師可通過將課件復制給學生,或上傳至云端,供學生課后對照復習,確保學生對每個知識點都掌握到位.不清晰之處可反復觀看課件或網絡搜索.此外,教師還可在線獲取貼合學生實際的專題視頻,如《一次函數:常量與變量》和《一次函數:變量與函數》,通過網絡分享給學生,促進學生觀看與學習,加深對一次函數的認識.為了加強教學效果,教師可建立數學學習交流群,鼓勵學生在課后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在群內提問,同學們相互解答.此舉不僅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也確保了學生課后的及時輔導,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3結語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立國之本.在初中數學教育中融入信息技術展現出明顯的好處,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要最大化利用信息技術,還需解決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及教學資源更新等實際挑戰(zhàn).通過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和更新教學資源,可以更好地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展望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將更為廣闊且深入.
參考文獻:
[1]余永天,桂小為.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探索[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01):74-76.
[2]姜合峰,龔葦,謝亞錦,等.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23(03):74-77.
[3]袁寶英.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發(fā)揮[J].中國新通信,2021,23(09):203-204.
[4]宋新星.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J].計算機與網絡,2021,47(06):35.
[5]盧冰潔,李燕.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策略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