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圓”的垂徑定理在解題中具有重要作用,可用于證明圓內(nèi)線段、弧、角相等的關(guān)系,以及直線的垂直關(guān)系.其中圓的軸對稱性是垂徑定理的理論基礎(chǔ),合理利用垂徑定理及其推論,面對各類題型需要靈活應(yīng)對,不落陷阱.通過深入研究垂徑定理,可以幫助學(xué)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與圓之間的關(guān)系,并更好地應(yīng)用于實(shí)際問題,探索圓中直角的奇妙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初中數(shù)學(xué);垂徑定理;直線與圓
題型一求線段長度
例1如圖1,圓O的半徑OD⊥弦AB交AB于點(diǎn)C,連接AO并延長交圓O于點(diǎn)E,連接EC,若AB=8,EC=213,則CD的長為()
(A)1.(B)3.(C)2.(D)4.
分析此種題型需要利用垂徑定理解決,連接EB,可得到∠EBA是直角,因此在△CEB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線段EB的長度,知道兩邊的長度,則可以求出未知的第三邊.線段EB的長度由線段EC和線段BC的平方和相減的平方根得到因?yàn)榫€段OC的長度是線段EB的一半,則可以順利求出線段CD的長度.
解連接EB,得到直角△CEB,
因?yàn)辄c(diǎn)O為圓心,所以AO=EO,即OC=12EB,
由點(diǎn)O過弦AB作垂線OC交于點(diǎn)C,可得點(diǎn)C是線段AB的中點(diǎn),
因此AC=BC=4,又EC=213,
由勾股定理可得,EB=EC2-BC2=6,
因?yàn)镺C=12EB,則OC=3,
根據(jù)勾股定理,可得OA=OC2+AC2=5,
而OA=OD,則OD=5,
已經(jīng)得知OC=3,則CD=OD-OC=2.
題型二求角度
例2如圖2,在圓O中,半徑OC過弦AB的中點(diǎn)E,OC=2,OE=2,
(1)求弦AB的長度;
(2)求∠CAB的度數(shù).
分析可以先在圖上作輔助線,理清題目要求,針對問題合理做出解答.利用垂徑定理確定OC⊥AB,連接OB.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確定角度,再根據(jù)圓周角定理確定∠CAB的度數(shù).
解(1)連接OB,由于半徑OC過弦AB的中點(diǎn)E,
所以O(shè)C⊥AB,AE=BE,
因?yàn)镺B和OC都是圓O的半徑,可得OB=OC=2,
所以BE=OB2-OE2=22-(2)2=2,
由此可得弦AB的長度為AB=2BE=22,
(2)由(1)可得BE=OE,OC⊥AB,
綜上可得,△BOE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OB=45°,
由圓周角定理可得∠CAB=12∠COB=22.5°.
題型三求最值
例3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xOy中,以原點(diǎn)O為圓心的圓過點(diǎn)A(5,0),直線y=kx-k+2與圓O交于B、C兩點(diǎn),則弦BC的長的最小值為.
分析根據(jù)題目給出的已知信息,先化簡直線方程y=kx-k+2,可得到一個(gè)定點(diǎn)(1,2),要知道無論動(dòng)點(diǎn)B、C如何變化,都是經(jīng)過該定點(diǎn)的.連接圓心和定點(diǎn),再連接OC和OA,即可利用垂徑定理和勾股定理解決該問題.
解化簡y=kx-k+2可得,y=k(x-1)+2,可得到定點(diǎn)(1,2),記為點(diǎn)M,
過點(diǎn)O作弦BC的垂線交于點(diǎn)H,連接OH,OC,得到Rt△HCO,
首先有CH=HB,求弦BC的最小值,可以先求出線段CH的最小值
在Rt△HC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H=CO2-OH2,
連接OM,顯然OH≤OM,
當(dāng)點(diǎn)H和點(diǎn)M重合時(shí),CH的值最小,
而OM=5,所以O(shè)Hmax=5,
在Rt△OCH中,CH=52-(5)2=25,
所以BCmin=2CH=45
結(jié)語
在涉及圓、直徑、弦以及圓的中點(diǎn)時(shí),垂徑定理的應(yīng)用極為廣泛,包括但不限于計(jì)算線段長度、角度和最值等問題.在實(shí)際應(yīng)用中,垂徑定理是解決與圓有關(guān)問題的重要工具,很好地應(yīng)用和理解該定理,可以有效地解決許多幾何問題.在證明圓上的性質(zhì)和定理時(shí),我們經(jīng)常會(huì)運(yùn)用垂徑定理進(jìn)行推導(dǎo)和證明,得到所需的一切條件,其中在問題求解中,可幫助我們尋找直角條件,從而簡化問題的分析和計(jì)算過程,對于解決與圓相關(guān)的實(shí)際問題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