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正值“三國文化節(jié)”盛況,幼兒園周邊的曹魏古城與護城河水上公交熱鬧非凡,成了孩子們津津樂道的焦點話題。教師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教育契機,及時組織開展了集體活動“畫護城河”和小組實踐活動“乘水上公交觀河景”,幫助幼兒積累關于護城河整體設計、主干與支流設計的寶貴經驗,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探索與挖建“護城河”的興趣。在隨后的區(qū)域計劃制訂過程中,孩子們滿懷期待地邊繪制草圖邊熱烈討論,暢想著下一次的游戲玩法……
玩教具材料:積木、PVC管道、鏟子、水桶、折紙小船、塑料袋、樹葉、樹枝、鵝卵石、空瓶罐等。
環(huán)境場地:幼兒園沙水結合區(qū)。
兒童前期經驗:幼兒已掌握沙子易造型、易變形的特性,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游戲玩法:幼兒自發(fā)嘗試挖建“護城河”。
教師重點關注:幼兒能積極主動參與沙水游戲;當游戲中遇到困難時,幼兒能分工合作、不怕困難、樂于挑戰(zhàn),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幼兒能根據游戲需要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探索。
二、活動過程說明
第一階段:沙池里沒有水怎么辦?
幼兒園沙池區(qū)里,孩子們自由結伴挖沙子。祎軒找到老師,問:“老師,沒有水嗎?”教師說:“對啊,我們現在沙池里沒有水怎么辦呢?”祎軒環(huán)顧一圈,指著不遠處的水龍頭說:“我們可以從那里接水嗎?”“可以呀!”于是,祎軒拎著小桶到水龍頭處接了滿滿一桶水,倒在挖好的沙坑里。其他小朋友看到后,也紛紛拿來小桶接水,陸續(xù)倒入沙坑。
悅妍組倒入水后,繼續(xù)順著水流方向挖沙,都快要和梓涵組的河道連到一起了。梓涵提醒她:“你別挖到我們的河道了!”悅妍說:“我們想和你們連到一起?!辫骱M同意了,于是大家一起將兩條河道連接起來。“哇!”孩子們看著擴大的河道歡呼起來。其他小組看到后也嘗試連通河道。夢妍激動地喊:“兄弟們,挖呀!”過了一會兒,所有河道都貫穿在一起。坦坦開心地揮舞著胳膊說:“我們全部連通了!”舒豪自豪地說:“我們這個‘護城河’比那個還大一萬倍呢!”就這樣,幼兒園里的“護城河”誕生啦!
教師思考:游戲中,當出現沒有水的困境時,教師并沒有直接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于是,一個水龍頭、一個小桶成了孩子們的水源,成功克服了難關。教師在此過程中細心觀察,及時肯定并鼓勵孩子們展現出的合作精神,最終見證了孩子們自主完成“護城河”建造的壯舉。游戲結束后,教師及時組織幼兒交流分享,引導他們回顧游戲歷程,分享成功經驗。
第二階段:嘗試用PVC管引水
根據幼兒的游戲需要,教師及時增添了多樣化輔助材料,引導幼兒游戲不斷深入。幼兒自發(fā)分為兩組,一組負責連接引水管道,另一組負責挖掘河道。
玩水區(qū)里,祎軒等人先嘗試將PVC管連接起來,但發(fā)現PVC管浮在水面上,難以穩(wěn)固支撐。這時,悅妍拿來一塊積木墊在下面作為支撐。隨后,祎軒打開水龍頭,水沿著管道緩緩流淌,但管道連接處還是有些漏水。浠寧不經意把兩個管道重疊在一起,驚喜地發(fā)現:“唉,這樣就不漏水了!”于是,他們滿懷信心繼續(xù)搭建管道,將水引向沙池區(qū)。這時,教師發(fā)現個別管道重疊出錯,提醒道:“這個管道是不是應該放在下面?”在教師的提醒下,孩子們迅速調整了管道,并將積木墊在水面作為支撐。但是,剛一打開水龍頭,積木和管道就被水流沖散了。卓霖說:“這樣不行!水是液體,積木都浮起來了,沒法兒支撐管道!”悅妍來到材料筐前仔細翻找,發(fā)現了可以嵌套的粗管子。大家眼睛一亮,紛紛將粗管子組合在一起,穩(wěn)穩(wěn)地放置在水中,用來支撐PVC管道。水管快要連接成功了,浠寧和悅妍決定再次檢查管道??墒牵斔堫^再次打開時,孩子們失望地發(fā)現,管道連接處仍有漏水現象,水流無法順利引入沙池。面對這一挑戰(zhàn),孩子們并沒有氣餒,而是繼續(xù)調整管道,期待著下一次的成功……沙池區(qū)里,坦坦等人正按計劃挖掘河道。為了不讓水滲得過快,他們特意將河道挖得非常深,并提了幾桶水進行試驗。
教師思考:教師追隨幼兒的興趣,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相關材料,并引導幼兒回顧上次游戲經歷,繼續(xù)推進游戲計劃——由用桶提水升級為搭建管道引水。游戲中,教師耐心觀察,適時介入,一旦發(fā)現幼兒未能將所學經驗應用于新情境,便及時提醒,鼓勵他們運用新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雖然支撐管道的問題未能順利解決,但幼兒在反復試誤中表現出了難能可貴的堅持與專注的學習品質。鑒于此,教師決定回到班級組織幼兒展開交流,以便在后續(xù)的游戲中幫助幼兒繼續(xù)深入探究。
第三階段:“護城河”通水啦
教師帶領幼兒回顧游戲經驗,鼓勵他們思考并嘗試用新的方法來搭建引水管道。根據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教師及時投放了種類豐富的輔助材料,支持幼兒搭建并裝飾“護城河”。這一次,浠寧等人選取了細PVC管,并將其串聯(lián)起來。卓霖等人則搬來積木,用來支撐細PVC管,但管道還是容易倒塌。這時,悅妍提議:“我們可以將長板凳搬過來試試呀!”在她的啟發(fā)下,孩子們齊心協(xié)力,從教室里搬來長板凳,放到玩水區(qū)里,再將積木擺放在長板凳上,用來支撐管道。這一次,管道終于搭建完成了。孩子們打開水龍頭,水順著管道快速流向了沙池區(qū)。
水池區(qū)里,墨墨和坦坦正致力于解決河道水流失過快的問題,他們在河道底部鋪設了一層塑料袋和樹葉,以增強其蓄水能力。管道組的小朋友也興奮地跨越到沙池區(qū),與同伴攜手合作,利用樹枝、小鏟子、塑料瓶等材料在河道上架起了小橋,還將樹葉、小石頭等豎立在河道內,作為獨特的建筑物和裝飾元素。一切準備就緒,孩子們打開水龍頭,清澈的水流瞬間涌入“護城河”?!俺晒?!”“通水啦!”孩子們歡呼雀躍,興奮地用小手撥弄著水流,還紛紛拿來自制小船放入河道中,讓它們隨著水流自由漂蕩。浠寧激動地跳起來,指向自己的小船喊道:“盧老師,快看,我們的小船漂起來了!”
教師思考:游戲中,無論是幼兒間的默契配合,還是面對困惑時的出謀劃策,都體現了他們卓越的協(xié)商與合作能力。幼兒通過反思游戲中的點滴經驗,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遷移并應用新獲得的經驗,不畏失敗,反復嘗試,直至最終取得成功。教師作為觀察者,時刻與幼兒保持情感共鳴,一起梳理問題,及時為幼兒提供尋找材料的思路,為后續(xù)游戲提供支持,不斷點燃并維持著幼兒探索未知的強烈愿望。
活動最后,坦坦說:“下次我一定要讓水變清。”悅妍說:“下次我要用大一點的塑料袋鋪在河道上。”期待孩子們下一次精彩的游戲……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4年度一般課題“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2024YB1124。
本文系2023年“河南省幼兒園教師實錄型游戲活動案例比賽”一等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