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文獻研究與邏輯分析等方法,系統(tǒng)理清高校健美操教學在課程思政方面存在的現實困境。聚焦于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豐富教學內容、推動教學改革以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現實價值。提出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教師思政意識;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完善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結合等
關鍵詞: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可持續(xù)發(fā)展;體育鍛煉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ollege Aerobics Teaching Course
ZHU "Ningning
(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1300 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larifies th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calisthenic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valu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aerobics teaching course in promoting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enriching teaching content,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llege aerobics teaching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enhanc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evaluation; We will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Key words: Aerobics teach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hysical activity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課程思政建設逐漸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多項文件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每一門課程的育人功能。健美操課程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政功能的挖掘與利用,對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學者們普遍認為,健美操課程不僅應注重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更應深入挖掘其思政元素,實現體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 ]。同時,也強調健美操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認為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意識,主動挖掘健美操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目標中[ ]。然而,當前高校健美操課程思政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部分教師對思政教育的認知不足,運用思政的能力有待提高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當前高校健美操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和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革建議,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與發(fā)展。
1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發(fā)展的現實困境
1.1教師思政意識與能力不足
首先,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的認知尚不充分,往往將教學重心放在技術動作的傳授和訓練上,忽視了健美操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同時,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師仍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思政教育應由專門的思政課程承擔,與專業(yè)課程無關。其次,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師在思政理論素養(yǎng)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對思政教育基本理念、目標、方法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且高校健美操教師在教學實踐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將思政元素與健美操技術動作、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緊密結合的技巧和方法。最后,由于教師思政意識與能力不足制約了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深入實施、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制約了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1.2教學內容與方法單一化
首先,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在內容設置上顯得過于單一,主要側重于基本動作、組合動作和成套動作的教授,忽視了學生多元化需求的培養(yǎng)。而由于教學內容單一化,導致思政元素難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現,使得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難以獲得全面的思政教育。其次,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顯得過于傳統(tǒng)保守,主要采用講解、示范、練習等單一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由于教學方法單一化,導致健美操教學課程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最后,教學內容與方法單一化對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發(fā)展的影響表現為,學生在健美操學習中難以獲得全面的思政教育、教學內容缺乏多樣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學習動力。
1.3學生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
首先,學生在參與健美操課程時,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健美操的價值和意義認識不足,導致學習動機不足。即將健美操視為一項簡單的體育活動,而非一個能夠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其次,學生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對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影響深遠表現為:當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時,其無法充分理解和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能和理論知識,更無法深刻領悟健美操所蘊含的思政元素[ ]。導致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教學效果不佳。最后,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核心在于通過健美操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團隊精神、愛國情懷等。然而,當學生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時,課程思政的功能將受到嚴重限制。使得學生無法充分體驗到健美操帶來的團隊協作和集體榮譽感,也無法深刻理解健美操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思政價值。
1.4評價體系不完善與反饋機制缺失
首先,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的評價體系主要聚焦于技術動作的掌握程度、體能素質的提升等硬性指標,忽視了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評估。使得難以全面反映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實際效果,也無法準確衡量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其次,在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學生、教師和管理者都需要及時、有效的反饋來了解教學效果和存在的問題。然而,當前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缺乏暢通的反饋渠道,使得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難以被及時收集和處理。即使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建立了反饋機制,但由于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導致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難以得到有效解決。最后,由于評價體系不完善和反饋機制缺失,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在持續(xù)改進和優(yōu)化方面缺乏足夠的動力。教師和管理者無法準確了解教學效果和存在的問題,也無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導致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難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和學生多元化需求的變化。
2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發(fā)展的現實價值
2.1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綜合素質
首先,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在健美操教學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如通過講述健美操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和價值,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 ]。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如通過講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分享團隊合作的成功案例等,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最后,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對動作技術、表演效果等進行分析和評價,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助力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加理性地思考和決策。
2.2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課程吸引力
首先,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強了課程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傳統(tǒng)健美操教學課程往往側重于技術動作的教授和體能素質的提升,忽視了課程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通過融入思政元素,提升了課程的內涵和深度。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提升了課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采用小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健美操技術動作和思政知識,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和吸引力。最后,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了課程體系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隨著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健美操教學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質量更加提升,從而助力提升課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2.3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首先,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推動了教學理念的轉變,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視角。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強調思政引領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樹立全面發(fā)展觀。同時,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提升教學互動性;融合多元文化,拓寬教育視野。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促進了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提高了教學效果,增強了課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教學資源庫等,健美操教學課程變得更加直觀生動,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顯著改善。最后,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促進了課程體系的完善和優(yōu)化,提升了教育質量。具體表現為通過將思政元素融入健美操教學課程中,形成了具有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的課程體系。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來檢驗教學效果和提升教育質量。
2.4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
首先,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使學生在學習健美操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價值觀的熏陶。其次,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有效途徑。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通過體育鍛煉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既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礎。最后,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人的長期保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表現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助力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吸收新知識、新思想,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3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
3.1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思政素養(yǎng)
首先,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思政素養(yǎng),需構建系統(tǒng)的師資培訓體系。應針對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特點,明確師資培訓的目標和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同時,積極引入思政領域的專家資源,包括知名學者、優(yōu)秀思政教師等。通過專家講座、研討會等形式,讓教師與專家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思政教學的最新理念和實踐經驗。其次,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思政素養(yǎng),需構建完善的考核評價機制。高校應建立一套科學的教師思政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量化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客觀地反映教師的思政素養(yǎng)水平。且為了確保教師思政素養(yǎng)的持續(xù)提升,高校應實施定期考核與動態(tài)管理,對教師的思政教學進行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確保教學質量持續(xù)提升。最后,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思政素養(yǎng),需構建開放合作的發(fā)展平臺,鼓勵教師之間建立發(fā)展共同體,通過團隊合作、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方式,共同探索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新思路、新方法,促進其在思政教學方面的共同成長和進步。
3.2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首先,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增強課程思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在豐富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將不同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結合國際體育賽事、國家重大活動等,組織學生進行主題討論或編排相關主題的健美操節(jié)目,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時事熱點的理解,提升思政素養(yǎng)。其次,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課程思政的實效性和互動性。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應充分利用線上資源,如教學視頻、在線測試等,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互補。同時,編排具有思政教育意義的健美操節(jié)目、組織社區(qū)健身指導活動等,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最后,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全面評估課程思政效果,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引入多元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學生、同行專家等,從不同角度對課程思政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助力增強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為課程思政的持續(xù)改進提供有力支持。
3.3完善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
首先,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評價目標應超越單一技能掌握的范疇,轉而追求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思政素養(yǎng)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增強等多維度目標的實現。在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評價內容應涵蓋學生的體能素質、技能水平、思政知識理解、團隊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思維等多個方面。其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過程評價的重要特征。在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除了教師作為傳統(tǒng)評價主體外,還應鼓勵學生自評、互評,以及引入同行專家、社會人士等外部評價,以從不同視角審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更全面、更客觀的反饋信息。最后,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是確保評價有效性的關鍵。在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教師應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指出其學習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而評價結果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映,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檢驗。在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教師應將評價結果作為教學改進的重要依據,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
3.4加強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結合
首先,高校應主動與相關企業(yè)建立聯系,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實訓基地等方式,搭建校企合作的橋梁。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促進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內容的更新與拓展。同時,雙方還應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動合作項目的深入實施。其次,高校與企業(yè)可以共同研發(fā)健美操教學課程,將企業(yè)的實際需求與高校的學術資源相結合,開發(fā)出既符合市場需求又具有思政特色的課程。在課程設計中,融入企業(yè)文化、社會責任感等元素,通過健美操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團隊協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最后,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雙方應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涵,進一步促進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提升雙方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此外,高??梢詾槠髽I(yè)提供人才支持、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持,而企業(yè)則可以為高校提供實踐基地、市場信息和資金支持。
4結語
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其需要教師、學生、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明晰當前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中存在的現實困境,以聚焦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發(fā)展的現實價值,從而針對性提出強化師資建設、豐富教學內容、完善評價體系、加強校企合作等具體措施。以促進健美操教學發(fā)展的宗旨,推進高校健美操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開創(chuàng)高校健美操教學課程思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 ] 李淑萍,劉軍勇,杜彩鳳,等.新時代高校健美操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與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35):137-139.
[ ] 丁珊.高校健美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改革路徑探析[J].體育研究與教育,2024,39(05):63-67.
[ ] 余慧琳,袁青婷,吳文雅.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公關世界,2023,(04):141-143.
[ ] 莫麗瓊.高校體育專業(yè)開展課程思政的策略分析——以健美操課程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05):157-160.
[ ] 張麗娜.高校健美操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索與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2,(05):182-186.
[ ] 李林.“立德樹人”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以湖南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大學,2021,(0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