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劇作為我國視聽產業(yè)的重要類型之一,其發(fā)展歷程和現狀與傳統(tǒng)電視劇有著明顯區(qū)別。從“互聯網+”背景下的影視傳媒生態(tài)來看,網絡劇是傳統(tǒng)電視劇向全媒體融合轉型的一次有益嘗試。內容生產的新風向與傳播的新格局都給新時代網絡劇帶來了新發(fā)展和新景觀。本文通過回顧和研究2020—2022年這三年在網絡平臺上播放的網絡劇,探尋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
關鍵詞:網絡劇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精品化內容網絡視聽
2022年播出的《星漢燦爛·月升滄?!贰肚淝淙粘!贰渡n蘭訣》等熱門網絡劇掀起了一波網絡劇熱潮。伴隨著網絡技術的革新,視頻網站的發(fā)展,以及觀眾對新媒體的廣泛接觸和使用,網絡劇行業(yè)發(fā)展迅速。網絡劇通過對傳統(tǒng)電視媒介的解構整合,對微電影的重新發(fā)掘,以及對新技術平臺的應用拓展等多種方式,實現了自身的蛻變升級,并以其獨特魅力逐步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認可,成為電視劇行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筆者重點研究2020—2022年這三年以互聯網視頻媒體為核心平臺播出的重點網絡劇,探尋新時代網絡劇生產與傳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優(yōu)酷網、搜狐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站的發(fā)展,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助推,為網絡劇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視頻網站也利用自己擁有的強大技術優(yōu)勢推出了大量的網絡自制劇。
2020—2022年,上線的網絡劇分布在愛奇藝、優(yōu)酷、騰訊、芒果等多個網絡平臺,題材與類型全面覆蓋,包含了懸疑、古裝、現代、仙俠、青春等,且每種類型下都有代表性的高質量作品(見表1)。
新時代以來,網絡劇的發(fā)展迅速并具有鮮明的特色。從題材來看,網絡劇逐步從泛娛樂化到新主流轉型,找準選題、講好故事,以人民為中心的選題成為創(chuàng)作的自覺。比如《重生》《你是我的榮耀》《夢華錄》等網絡劇,不管是刑偵、都市還是古裝題材,勵志、正能量成為重要的選題;從播出平臺看,網絡劇逐步從臺網聯播到網絡自制、網絡獨播,騰訊視頻、愛奇藝、優(yōu)酷等視頻網站成為網絡劇的重點播出平臺,并且視頻平臺還紛紛推出“自制劇劇場”。如愛奇藝在2021年開設了“戀戀劇場”“愛青春劇場”“迷霧劇場”等不同類型的劇場,優(yōu)酷平臺開設了“寵愛劇場”“懸疑劇場”“海外劇場”等,對原創(chuàng)網絡自制劇進行生產布局和品牌化推廣;從創(chuàng)作團隊看,網絡劇從草根制作走向一線制作。網絡劇在開始的時候都是以工作室、獨立制片人或者網絡傳媒公司獨立出品,隨著網絡劇的發(fā)展,對市場潛力的挖掘,一些專業(yè)的、實力雄厚的影視公司也逐步與視頻平臺聯合制作,網絡劇從最初的“草根化”到如今的“主流化”“IP化”“多元化”,逐漸成為一種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文化現象。比如:《我是余歡水》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愛奇藝聯合出品。
網絡劇作為一種獨特的媒介形態(tài),是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并伴隨著互聯網受眾群體逐漸擴大而得到迅速成長壯大。近年來,網絡劇在內容上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在形式上注重創(chuàng)新,實現了從“娛樂至死”向“文化復興”的轉變;在主題上突出現實題材,彰顯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時代意義;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注重敘事風格多樣,以多樣化的表達方式滿足受眾需求;在宣傳策略方面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營銷推廣,取得良好成效。這些優(yōu)秀作品不僅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電視熒屏主流價值觀的形成。
新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劇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已經逐漸成為大眾視野的“主流”。在這一過程中,網絡自制劇憑借其獨特的優(yōu)勢也贏得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近年來,網絡劇不斷提高內容質量,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為受眾提供更多優(yōu)質內容和服務。視頻平臺在制作上對內容進行把關,保證受眾欣賞到高質量作品;在傳播上更注重用戶體驗,提高傳播效果;同時還更重視營銷推廣和品牌塑造,使受眾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網絡劇雖然依托網絡而產生,但其本質是時代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它所承載的精神內核也受到當下社會文化思潮的影響,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近年來,網絡劇精品化趨勢愈發(fā)凸顯,是社會文化生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劇的精品意識滿足了時代的發(fā)展需求,緊跟時代的腳步,以此實現對時代精神的繼承發(fā)揚。
1.題材選擇的多元方向。新時代以來,優(yōu)質網絡劇大量涌現,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等出品的《2022中國電視/網絡劇趨勢報告》顯示,僅2021年9月—2022年7月,重點網絡劇總備案部數達到832部,平均每月備案部數為75.64部。2023年第一季度的劇集大盤中,網絡劇仍是主要內容的貢獻者,數量同比增長17.5%,高質量的制作水平,受眾口碑不斷高漲,成為引領大眾觀劇的新常態(tài)。受眾群的擴大,也使網絡劇題材的類型由單一走向多元,從原來一枝獨秀的都市題材,到現在古代、懸疑、現實題材數量勢均力敵,不斷出現優(yōu)質作品,并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
如愛奇藝開辟的懸疑類型劇集制作基地——“迷霧劇場”,其出品的《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將網絡懸疑劇推向了高潮,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和口碑,其后陸續(xù)創(chuàng)作的《八角亭謎霧》《回來的女兒》等網絡懸疑劇受到了廣泛好評。
古裝劇依托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積累,是影視劇集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021年9月—2022年9月,網絡劇正片有效播放TOP50中,古代題材網絡劇成為觀眾首選,《御賜小仵作》《贅婿》等網絡劇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近年來,一線導演及演員開始加入網絡劇創(chuàng)作,使網絡劇從小成本走向大制作,《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夢華錄》《蒼蘭訣》等連續(xù)多次占據網絡劇正片有效播放及市場占有率榜首。
在網絡劇上升發(fā)展的過程中,現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在網絡劇生產、傳播格局中逐漸凸顯。從受眾角度來看,以現實生活題材為內容的網絡劇是指通過講述日常生活場景來反映社會現象和文化內涵的影視作品,這也成為網絡劇繁榮興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現實生活與虛擬世界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和矛盾,現實題材網絡劇作品往往會被賦予“真實”“虛構”等特征,從而使其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審美價值。如《三悅有了新工作》《我是余歡水》等作品都是對現實題材的建構和解讀,不僅滿足了當代大眾對于現實的訴求,而且還體現出了作者對人生以及對自我的思考,這種思想表達正是網絡劇得以興起并獲得大量關注的重要原因。
此外,校園青春題材的《風犬少年的天空》《我和我的時光少年》等,打破了傳統(tǒng)的話題內容,更多地注入了追憶青春的美好片段,使其更加貼近現實生活,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需求。2022年爆款網絡劇《開端》與《一閃一閃亮星星》掀起了實驗探索題材網絡劇的熱潮,時間循環(huán)的話題都給觀眾呈現了優(yōu)質的內容與創(chuàng)新的理念,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觀賞體驗,并獲得較高的口碑。
2.IP改編的多向聯動。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等出品的《2022中國電視/網絡劇趨勢報告》顯示,在2022年網絡劇播放量TOP50中,IP改編數量同比2020年的62%、2021年的56%,IP改編劇的數量升至64%,可見IP改編劇仍然是網絡劇題材來源的主力軍。
如描繪精彩群像的網絡劇《星漢燦爛·月升滄?!犯木幾躁P心則亂的小說《星漢燦爛,幸甚至哉》,熱度爆棚的《蒼蘭訣》改編自九鷺非香的同名小說,《沉香如屑》《與君初相識》等劇都為網絡文學的影視化改編,同時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古裝劇的審美流變。IP改編小說的《唐朝詭事錄》《御賜小仵作》再次證明制作精良、邏輯嚴謹、細節(jié)扎實的小成本探案懸疑劇集也可以憑借“自來水”效應出圈。
另外,IP改編劇開始跳出熱門網絡小說,著重高質量影視化改編,如2022年熱度與口碑均為上乘的《夢華錄》改編自關漢卿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一改古偶劇的俗套情節(jié),重點講述女性的勵志故事,劇中從山水景色到市井煙火,把大宋古代美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IP改編劇開始注重多向聯動,與動漫、游戲、電影甚至于綜藝多向聯動。如2022年底網絡劇《少年歌行》較好地踐行了IP漫影游聯動,該IP小說于18年改編為古風類型網絡動畫片,第一季26集的體量,總播放量高達7.23億次,bilibili評分高達9.8分,豆瓣評分也穩(wěn)居高段位,達到8.7分??诒髁侩p豐收,第一季直接為播出平臺拉動了200萬新會員,直接助推原著小說銷量飆升,原著作者周木楠也從網文界的新人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IP人氣作者。2022年,作為優(yōu)酷IP漫影聯動的重大項目,創(chuàng)作《少年歌行》真人網絡劇,從選角到場景,高度還原動漫,定位少年武俠,江湖群像劇,如一匹黑馬殺出,口碑爆棚。
3.主流敘事的多樣創(chuàng)新。網絡劇互動性、輕量化的敘事方式具有極大的意義與創(chuàng)新,能夠滿足當下人們快節(jié)奏生活下對于娛樂休閑的需求,為大眾提供更多輕松愉悅的觀影體驗,同時,也能給創(chuàng)作者帶來更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正是這種自由性,滿足了傳統(tǒng)媒介無法提供的受眾期待,實現了網絡劇對傳統(tǒng)媒介傳播模式的超越,使得網絡劇以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吸引更多的人觀看并參與其中。
一方面,新時代網絡劇的創(chuàng)作徹底突破了傳統(tǒng)電視劇的敘事方式,由以往單向傳播轉變?yōu)榧磿r雙向互動,由觀眾被動接收轉變?yōu)橛^眾的積極參與。同時,網絡劇改變了冗長的敘事方式,而是變?yōu)檩p量化敘事,更加符合互聯網時代快節(jié)奏背景下觀眾接受的敘事模式。近年來,重大歷史題材劇、戲劇沖突較強的主旋律網絡劇得到了青年群體的喜愛,如網絡劇《約定》是一部建黨百年獻禮題材的主旋律網絡劇,其以全景視角呈現了新時代下廣大民眾構筑美好生活的奮斗故事。如《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你好,火焰藍》以醫(yī)生、特警隊員、消防隊員的愛情故事為載體,彰顯職業(yè)特點和職業(yè)精神,堅守信仰及責任使命;再如現實題材網絡劇《我是余歡水》僅僅用12集的體量就將社會中“小人物”的故事講述得淋漓盡致;《三悅有了新工作》以三悅在殯儀館工作為主線,展示當代社會底層群體生存狀態(tài)和命運發(fā)展軌跡。這些現實題材網絡劇既有對普通民眾生存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的刻畫,也有對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思考,同時也從不同角度詮釋出“小人物”所代表的時代精神。
另一方面,時代的變化改變了影視行業(yè)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維,眾多網絡劇都出現了年輕化、趣味性的敘事模式。這些網絡劇在內容上追求輕松幽默,但又不是純娛樂化的展現,在突出“搞笑”的同時也帶有濃烈的主題思想,塑造一種滿足受眾娛樂需求的新型文化形態(tài)。新時代網絡劇在敘事方式上多方位借鑒青年文化和網言網語,同時更注重劇情的正能量價值意義和審美導向,引導青年向主流文化靠攏。如熱播的古裝愛情劇《卿卿日?!?,多元刻畫“她”形象,講好女性勵志故事,打造女性群像樣本與女性精神內核,該劇上線不到一周就收獲了超高的收視率。這部網絡劇中充滿了反轉和意外,沒有設定具體的朝代而是在地理背景上充分運用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為背景,通過喜劇風格敘事,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互聯網與傳統(tǒng)媒介之間的最大區(qū)別是自由與開放,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受眾更加需要用碎片時間追劇,而網絡平臺的兼容性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滿足了觀眾對“陪同感”的心理需求,讓人們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交流和討論,從而使網絡劇從最初的“草根文化”,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大眾文化現象,也為海外傳播獲取了一定的話語權,網絡劇的傳播格局也迎來了新的契機。
1.強化網絡傳播平臺的主流屬性。《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guī)模達10.4億,超過即時通訊(10.38億),成為第一大互聯網應用。網絡視聽網民使用率為97.4%,同比增長1.4個百分點,保持了在高位的穩(wěn)定增長。面對如此龐大的網民規(guī)模,網絡視聽行業(yè)各方都肩負著在網絡空間宣傳主旋律、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職責,如2022年優(yōu)酷平臺主旋律作品播放量近170億次,同比前一年增長70%,其中六成觀眾是“90后”“00后”,且高學歷、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中青年群體網絡視聽使用率更高。
時代的變化會影響一代人的思想與需求,主流網絡劇在不同方面滿足了受眾的視聽需求與心理需求,帶來思想文化的不斷革新與提升。近年來,大批網絡劇開始兼顧思想性與藝術性、傳播度和美譽度。如《我的時代,你的時代》將常態(tài)化創(chuàng)作與主題創(chuàng)作融合,關注科技潮流文化;古裝劇開始向歷史文化靠攏;現實題材劇呈現當代社會內涵;懸疑劇探索人性深度等。網絡平臺賦予網絡劇的“網感”屬性、平臺屬性、用戶屬性、技術屬性,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屬性等,使其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精神需求;同時為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提供了創(chuàng)作源泉和廣闊的市場空間,使得影視作品得到廣泛傳播。
在2023年網絡視聽大會“網絡視聽高質量發(fā)展”論壇中,優(yōu)酷平臺表示將始終聚力精品創(chuàng)作,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芒果平臺則表示2023年將圍繞主線進行創(chuàng)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愛奇藝平臺明確表示,網絡視聽行業(yè)要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梢姡鞔缶W絡視聽平臺都將傳播主流價值為己任,強化自身主流屬性,注重網絡視聽的內容質量和多樣性,注重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促進網絡視聽內容精品化。
2.打造中國敘事海外傳播的話語權。一方面,網絡劇傳播需要面向國內,利用網絡平臺讓“大流量”引領“正能量”;另一方面,網絡劇也需要提升其國際傳播能力。在國際互聯網用戶面前,網絡平臺作為主流媒體需要將我國主流文化作品擴展渠道,進行更為廣泛而深刻的國際傳播,打造中國敘事的海外傳播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
2022年《商務部等27部門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表示,鼓勵優(yōu)秀廣播影視節(jié)目出口,加大海外推廣力度,持續(xù)拓展出海渠道。新媒體逐漸成為國劇出海的主要途徑,以“愛優(yōu)騰芒”為代表的視頻平臺既壟斷了中國影視行業(yè)長視頻端的制作發(fā)行、播放宣傳,同時也是海外主流發(fā)行商。不僅本土新媒體平臺積極進行海外拓展,也對海外平臺進行了充分利用,如Netflix、YouTube等全球化新媒體平臺,以新媒體為基礎的網絡劇出海正在形成全方位傳播矩陣。
首先,一直以來,精品古裝劇是海外傳播的主力,古裝劇不僅僅具有我國獨有的文化特色,更需要提供優(yōu)質的影視劇內容,古裝劇中的服裝、場景等能體現中國式審美,突出中國魅力,更以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故事情節(jié),贏得海外觀眾的青睞。例如,《蒼蘭訣》于2022年8月7日晚上線后,愛奇藝站內內容熱度值迅速突破6000,上線4個小時斬獲愛奇藝海外版APP上全球熱度第1名,上線48個小時,站內內容熱度值即突破8500,同時登頂愛奇藝風云榜熱播總榜、愛奇藝電視劇飆升榜總榜、貓眼全網熱度總榜等多個數據榜單。截至2022年8月13日,該劇已經成功發(fā)行至全球,包括韓國、印度、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以及美洲、歐洲、大洋洲、中東等多個地區(qū);8月25日,該劇官宣將上線奈飛(Netflix);9月9日,該劇在韓國定檔9月21日上線播出;12月9日,該劇在中國香港J2臺播出。2023年3月31日,該劇定檔4月7日在日本WOWOW電視臺播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海內外追捧。
其次,網絡劇的“宮廷熱”“懸疑熱”都在海外引起了一股宮廷劇的“追劇潮”。宮廷劇后,懸疑劇、刑偵劇登陸海外市場,中國網絡影視劇出口題材更為豐富。如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網絡自制劇《開端》播出8集就被韓國方面購買《開端》的播出版權,《開端》也于2022年4月1日零點登陸奈飛(Netflix),上線中國臺灣、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文萊等地?!堕_端》在中國內地上線38天的時間觀看量突破21億次。
再次,都市愛情、現實題材劇出海成果喜人,共通主題傳遞共同價值,以更廣“可接受范圍”喚起更深共鳴,使當代中國與世界的共通主題和共通價值得到彰顯。如《你是我的榮耀》于2022年7月12日在日本播出,譯名《白金戀人》。2023年1月13日,該劇韓國定檔,于2023年1月25日在韓國播出。
最后,國產劇海外傳播基本站穩(wěn)亞洲,逐步開拓全球市場?!斗簥蕵窇矛F狀:2022年移動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優(yōu)酷在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英國等國家千禧一代群體中很受歡迎,月活排在英國和澳大利亞OTT類第一,在加拿大和韓國也高居第三位??梢?,中國敘事開始在海外傳播占據一定的話語權,網絡劇的走出去,有助于樹立中國形象,傳播中國文化,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作者王彤系四川傳媒學院編導藝術學院副教授;李沛昕系四川傳媒學院編導藝術學院講師)
本文系四川傳媒學院2024年度校級科研項目“新時代網絡劇生產與傳播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四川傳媒學院校級科研團隊“網絡視聽內容創(chuàng)作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丁愛偉,張智華.主旋律+網絡?。褐髁鲾⑹碌膭?chuàng)新表達[J].當代電視,2022(01).
[2]王雪梅.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以歷史類紀錄片《中國》為例[J].傳媒,2022(13).
【編輯: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