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化旅游傳播研究已成為學術界十分重視的領域和方向。文旅傳播既是一種重要的傳播形態(tài),也是一種文化活動方式,其基本內涵即在于通過具有豐厚文化色彩和藝術內涵的旅游活動,承擔起文化信息傳播的重要使命。歷史上,文化旅游從來都是社會文化活動和藝術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今,文旅傳播更作為文化旅游深化開展的內驅力,在提升大眾審美素養(yǎng)、傳播本民族文化方面顯現(xiàn)其重要價值。
作為既是對內,也是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文旅傳播呈現(xiàn)出豐富多樣的經(jīng)濟效應和文化效應,不僅成為增進民族文化深拓、繼承、傳播的重要領域和載體,而且通過邀約世界不同國家民眾前來觀光,讓他們在熟悉和了解我國民族文化中獲得認知的提高。文旅傳播不僅在實踐層面擁有巨大的潛力,而且在理論上具有諸多值得探究的領域,亟待學界加以研究。
深化文旅傳播理論的實踐和研究,應當凸顯文旅傳播的基本要旨,嚴謹和客觀地開掘與展示中國不同區(qū)域的文化,表現(xiàn)中國文化中真實和美好的層面。其間,應盡力揭示歷史上無數(shù)先賢為民族審美文化發(fā)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突出當代人民大眾審美活動和精神訴求中美好積極的追求,努力凸顯人類各民族所共同認可與接受的文化元素,特別注重高揚文化藝術中真善美精神內涵。讓游客了解和認識真實的中國,是使人們認識友善中國和美好中國的基礎,同時也是匡正某些國家人們對中國文化認知偏頗的最好方式。
深化這一領域的研究,應通過以數(shù)字技術為代表的當代科技的融入,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掌握對海量信息把控的現(xiàn)代方式,拓展信息傳播的時間與空間。數(shù)字技術加快了信息輻射的節(jié)奏與速度,深刻改變了信息傳播與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這一革命性發(fā)展使得人們對文化信息的處理和利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空間擴展和時間凝聚。數(shù)字技術、人工智能等各種技術手段均在文旅項目建設中廣泛融入,向人們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奇幻景觀,引領人們進入以體驗為主體的活動之中,大大增進了文旅活動的效能,推進了文化信息的有效傳播。
把握文旅傳播的豐富內涵,須通過旅游活動的文化及藝術形式,以精美的創(chuàng)造和文化資源創(chuàng)新,促進文化旅游效能的提升。既要對傳統(tǒng)的、屬于文化遺產(chǎn)的內容和事象加以審美化展示,同時也應對具有濃郁區(qū)域特色和時代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態(tài)與事象加以藝術闡釋。特別是那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文化景觀與物象的深拓、具有豐厚文化內涵的經(jīng)典文本的訴說,以及充盈了社會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的展示、交流和體驗,已成為推進文化旅游傳播深化發(fā)展的核心內容。
在其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中,應善于掌控文化旅游傳播的多元要素,深入分析文化旅游活動的多樣性特點,以及不同區(qū)域旅游與交流方式的特色、不同傳播方式的功能與效應。當下,沉浸式活動已成為多樣化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形式,其要旨即在于通過人們的廣泛參與和深度體驗,形成旅游展示與受眾的密切交匯,催發(fā)人們精神和靈魂的對接和互融。更多具有文旅特色的信息傳播方式的推出,會推動文化旅游傳播到新的層級,令文旅活動展現(xiàn)出豐富的審美意蘊與文化凝聚力。
將這一領域的研究予以深化,需要積極探索文旅傳播管理的基本內涵與方式。文旅管理同屬于藝術管理和企業(yè)管理,兼具兩類管理中的多樣特點,同時又擁有自身的特色,形成獨有的運行規(guī)律。廣大業(yè)界人士在各類文旅傳播實踐中實施有效的管理,同時探究其管理的基本規(guī)律和特點,不僅是當下建構文旅傳播科學運行機制的需要,更是提升文旅傳播水平的重要舉措。其間,融入包括經(jīng)濟管理、社會管理、企業(yè)管理等跨域性管理要素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對人類所共有的審美愿景、友善情感、精美形式的認知與接受上,各民族始終有著極大的可融合與交流的空間。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為引領,確立文旅傳播的地位和價值,不僅是對文旅傳播價值的歷史認同和延續(xù),同時也是對當代文旅傳播實踐與研究的拓展。這一研究的不斷深化,將會有助于對文旅傳播基本規(guī)律與運行機制的科學把控,推進文旅傳播事業(yè)走向新的境界。
(作者系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管理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山東藝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