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注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致力于促進學生擁有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因此,輔導員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過程,形成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的互動模式,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符合高校教育發(fā)展方向。輔導員根據(jù)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益互動的問題,成為“策劃員”、“救援員”、“排查員”等角色,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魅力,保證學生可以積極面對壓力和挑戰(zhàn),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學習、成長,進一步提升高校整體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高校體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動模式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model between sports and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college students supported by college counselors
ZHENG Peibin,F(xiàn)AN Shushu
(Shanxi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Province, 0300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g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promoting students to have the right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goals. Therefore, counselors integ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cess to form an interactive model between college sports and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benefit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llege sports and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enefits, counselors become \"planners\", \"rescuers\", \"investigators\" and other roles, so that students can feel the charm of sports activities, ensure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face pressure and challenges,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and grow in a relaxed and pleasant atmospher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sports;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benefits;Interactive mode
大學階段屬于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發(fā)揮自身潛能、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的基本保障,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承擔守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責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和應對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诖?,輔導員圍繞體育學科,做好心理健康效益互動工作,從多個方面著手,以學生的心理狀況為核心,優(yōu)化教育過程,明確教育方向,著力于改善高校心理健康現(xiàn)狀,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滲透入體育學科教育的各個階段。
1 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動的邏輯機理
1.1 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指向一致
高校體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統(tǒng)一目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此,兩者的指向具有一致性特點。其中,體育主要指體育教育活動,致力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意識,幫助學生轉(zhuǎn)變體育觀念、增強體質(zhì)、提升精神品質(zhì)。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切實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意志品質(zhì),使學生擁有健康的生活、學習行為,保證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由于體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指向一致,輔導員可以融合體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教育互動模式,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1.2 體育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實現(xiàn)的基礎
高校體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基本前提條件,基于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輔導員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實質(zhì)性內(nèi)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涵,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實質(zhì)條件,總結(jié)心理健康教育經(jīng)驗和要點,引導學生踐行正確的價值觀念?;隗w育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輔導員以“健康第一”為核心思想,強調(diào)落實從身體、心理、道德等多個維度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向,促進學生積極運動,有效緩解學生的負面情緒,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滿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1.3 體育教育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引領
高校體育功能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對應的教育活動,由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日益突出,輔導員借助體育教育的功能,面對個體發(fā)展的目標和方向,找準體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方向,不斷創(chuàng)新、應用體育學科知識,促進體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靠攏,充分發(fā)揮體育教育功能,著力于引領心理健康教育進步,實現(xiàn)個體全面發(fā)展的目標,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提供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2 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互動的作用
2.1 高校體育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輔導員利用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鼓勵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促進學生挑戰(zhàn)自我、克服困難,使學生擁有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使學生愿意直面困難,引領學生學會感受生活、享受生活,保證學生可以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tài)度。高校的團體協(xié)作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與人相處、溝通協(xié)作,使學生通過參與體育競賽、合作活動理解公平競賽以及團結(jié)協(xié)作的重要作用,保證學生學會巧妙了解不同的人際關系,由此幫助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2.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體育運動的作用
輔導員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立足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形成濃厚的運動興趣、頑強的意志和良好的運動習慣,與高校體育教學目標不謀而合。輔導員抓住大學生的心理情況,優(yōu)化體育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有新意的體育教學空間,挑選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應用完善的教學資料,控制學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的畏懼等心理情緒,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的魅力,真正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提升體育運動水平,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體育運動的互動。
3 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動問題
3.1 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缺少策劃
輔導員組織“體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忽視兩者的互動效益,沒有抓緊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無法提前設計優(yōu)質(zhì)的教學活動,影響教學效果。輔導員不能提前制定“體育+心理健康”教育計劃,難以豐富教學流程,沒有給予學生良好的運動體驗,不僅無法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還不利于優(yōu)化體育教學過程,直接對體育教學活動產(chǎn)生一定影響。
3.2 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缺乏個性化支持
輔導員沒有將“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忽視個性化活動的重要作用,無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對應的活動,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不能積極參與活動,沒有與學生共同體驗活動的樂趣,不利于改善活動現(xiàn)狀,也難以找到活動存在的實際問題,影響學生參與活動的體驗效果。
3.3 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沒有得到實時落實
輔導員沒有做好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工作,不能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生的體育訓練活動過程,無法找準互動活動優(yōu)化方向,導致出現(xiàn)學生對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認知較淺的問題,難以改善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現(xiàn)狀,不利于優(yōu)化教育效果。
3.4 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缺乏宣傳
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活動缺乏宣傳,一方面,輔導員沒有主動宣傳的意識,不能將活動融入整個教育過程,不利于學生通過參與體育運動活動真正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另一方面,輔導員缺少監(jiān)督意識,沒有站在監(jiān)督的角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無法落實高效活動,難以發(fā)揮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活動的重要作用。
3.5 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缺乏動態(tài)管理
信息化時代,輔導員應用筆紙記錄學生進入體育、心理健康互動活動的基本情況,不僅無法準確分析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也不能制定對應的優(yōu)化服務計劃,教育效果受到一定影響,難以將活動落到實處。
4 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動優(yōu)化措施
4.1 輔導員以球會友,擔任心理健康“策劃員”
基于教育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文件,輔導員從“五育”角度策劃體育與心理健康效益互動活動的開展計劃,形成新的教育思路,為互動教育指明新的方向。從德育角度出發(fā),利用籃球友誼賽滲透“公平競爭”、“合作共贏”等理念,幫助學生形成迎難而上的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智育角度出發(fā),組成幫扶小組,策劃“籃球技巧幫扶”活動,鼓勵學生分享關于籃球的技能、比賽經(jīng)驗、以及發(fā)生的故事,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使學生擁有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動的經(jīng)驗[1]。從體育角度出發(fā),舉辦“籃球趣味心理運動會”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活動,使學生在健全品格的同時鍛煉心理意志,從而發(fā)揮體育與心理健康效益互動的重要作用。從美育角度出發(fā),組織“籃球演繹舞臺”活動,引領學生分別融合歌唱、朗誦、情景劇與籃球運動活動,促進學生通過參與互動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為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融合奠定堅實基礎。從勞育角度出發(fā),策劃“籃球場打掃”等活動,不僅向?qū)W生滲透籃球的專業(yè)知識,還滲透勞動美好的理念和想法,由此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磨煉學生的勞動意志品質(zhì)。輔導員通過策劃五育融合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從而達到強化教育效果的目的。
4.2 輔導員組織體育鍛煉主題活動,做好心理健康“救援員”
輔導員做好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救援工作,實施體育鍛煉主題活動,一方面,通過鍛煉緩解工作壓力,真正參與到體育與心理健康的互動活動,深切了解到學生對“體育+心理”鍛煉主題活動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團結(jié)、積極向上的主題教育氛圍,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使學生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例如,輔導員設置“紅、橙、黃”的主題活動,根據(jù)不同顏色,提供不同的心理健康救援服務。對于紅色體育鍛煉主題活動,處理心理危機情況比較嚴重的問題,添加空竹等特色化的主題體育活動,促進學生持續(xù)關注生活的美好,保證學生轉(zhuǎn)變想法,保證學生的情緒達到平衡。對于橙色體育鍛煉主題活動,設置籃球、足球等與團結(jié)相關的活動,安排心理健康評估活動,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保證學生可以掌握心理健康要點、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對于黃色體育鍛煉活動,輔導員給予更多關注和理解,通過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梳理情緒,添加鉛球、短跑等突破類體育活動,促進學生不斷突破自我、實現(xiàn)進步。輔導員通過組織不同類型的體育主題活動,進行差異化救援教學,保證處于不同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學生得到心靈的滋潤和成長的力量[2]。
4.3 輔導員深入體育教學課堂,當好心理健康“排查員”
輔導員將體育教學課堂與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合,做好心理健康排查工作,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增強學生的心理意識,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將心理測試融入體育教學課堂,圍繞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制定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符合心理測試與體育健康教育的融合需求[3]。例如,輔導員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武術課堂活動,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綜合游戲和舞蹈要素,排查學生討論舞蹈動作、制作體育活動過程的表現(xiàn)情況,由此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使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掌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進一步促進學生人身心健康成長,符合體育與心理健康融合要求和發(fā)展方向。輔導員還可以利用在線觀察平臺關注學生組織體育活動的過程和表現(xiàn),做好課堂排查工作,找準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tài)和高尚的品質(zhì),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和關愛,保證學生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和挑戰(zhàn),也幫助學生轉(zhuǎn)變錯誤的想法,真正實現(xiàn)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融合[4]。
4.4 輔導員加入一日體育活動,充當心理健康“宣傳員”
輔導員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日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范圍,還有利于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第一,輔導員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功能搭建體育理論知識宣傳平臺,并滲透入心理健康知識,應用微信公眾號、抖音、小紅書定期推送體育與心理健康服務內(nèi)容,使學生在接受體育知識的同時掌握心理健康知識。第二,輔導員組織每日體育鍛煉活動,擴大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服務空間,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每日體育鍛煉任務,設置小組完成率檢測活動,促進學生互幫互助,保證學生可以意識到團結(jié)協(xié)作的重要性,使學生擁有責任感[5]。第三,輔導員提供體育心理健康服務,建設“體育心理小棧”,以客棧的形式鼓勵學生自由傾訴、分享關于體育活動的看法、困惑以及煩惱,輔導員以匿名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專業(yè)的意見和幫助,由此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學生愿意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第四,輔導員設置每日體育心理健康測試服務空間,利用鉛球、俯臥撐等活動測試學生抗壓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基本情況,對比學生以往的測試成績,檢驗學生每日的心理情況,借此不斷制定適合學生的“體育+心理”健康服務計劃,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科學的心理健康調(diào)節(jié)方法,從而發(fā)揮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互動融合的重要價值。
4.5 輔導員建立體育動態(tài)檔案,擔當心理健康“記錄員”
輔導員記錄學生的體育變化成績,建立信息化體育動態(tài)檔案,根據(jù)學生的體育成績情況分析心理健康狀態(tài),針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和輕重情況,分類處理學生的基本心理情況,并利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分類標注學生的心理情況,根據(jù)學生實際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教育,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6]。輔導員從短跑、長跑、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入手,以一個星期為一個周期,定期檢測學生的體育成績,通過分析學生的體育成績判斷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掌握學生的情緒困擾,若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風險,及時做好預處理工作,避免學生被不良情緒影響。同時,搭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信息化平臺,聯(lián)合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學生個性化電子健康檔案,將心理健康考核評價結(jié)果視為重要的指標,定期預警、干預指導學生在短跑、長跑、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方面的技能,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實際需求。輔導員更好地發(fā)揮教育指導作用,根據(jù)記錄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了解學生的情緒和需求變化情況,著力于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服務,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和價值,使學生愿意積極加入體育運動過程、并正視心理健康服務,符合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服務融合的實際需求,從而達到提升體育學科心理健康服務水平的目的。
5結(jié)語
綜上所述,輔導員做好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根據(jù)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動的邏輯機理與重要性,深入分析存在的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缺少策劃、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缺乏個性化支持等問題,通過組織“以球會友”、體育鍛煉主題活動的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致力于健全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互動教育,由此促進高校體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浩杰,張曉英,陳靜越,等.新時代高校體育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邏輯理路與實踐進路[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4):213-217.
[2]李娜.高校體育教育訓練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實踐研究[J].體育世界,2023,(11):67-69.
[3]陳肖坩.高校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實踐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3,44(11):1766-1767.
[4]彭曉慶,聶清德.高校體育課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及作用機理研究[J].體育視野,2023,(19):104-106.
[5]路深棋,Choi Kyung Hwan,王穎慧,等.高校體育專業(yè)羽毛球普修課教學中運用心理訓練的意義及方法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39(8):63-66.
[6]余軍,彭龍.重視大學生體育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川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J].新體育,2023,(10):100-103.
基金項目: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想政治教育專項)一般項目(專職輔導員課題)(2022zsszsx128)。
作者簡介:鄭培斌(1994—),男,碩士研究生,初級-助教; 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范姝姝(1995—),女,碩士研究生,初級-助教; 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