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體育課程在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也對其價值觀的塑造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在當前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要強化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并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為其成長成才奠定良好基礎。體育教師作為高校體育課程的主要負責人,更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并通過多種途徑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能力。本文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首先介紹了課程思政教育內涵以及培養(yǎng)目標,然后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jun Li
(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ial Safety,Henan,zhengzhou Province,451191 Chian,)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not only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shaping of their values.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strength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actively transform teaching modes and methods,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growth and success. As the main person in char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hange their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enhanc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ies through various means. This article tak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Then,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inally, sever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proposed.
KeyWords:Vocational college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aching ability
高校體育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不僅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同時也是實現(xiàn)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當前,在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在新的發(fā)展時期,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并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中,進而有效提高自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
從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來看,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和體制機制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重專業(yè)技能、輕價值引領以及重結果考核等問題。因此,在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對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進而才能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培養(yǎng)成真的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優(yōu)秀大學生,所以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就顯得比較重要。只有體育教在提升自身課程思政能力的基礎上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目前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還未認識到自身課程思政教育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也不清楚自身在體育課堂中應該如何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因此,為了有效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開展了相關研究。
首先在闡述課程思政教學內涵及培養(yǎng)目標基礎上,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能力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其次就如何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能力提出了幾點有效策略。通過本文的研究可知,在當前新時期背景下,必須要強化對高校體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能力培養(yǎng)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等。同時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教育能力和水平,從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奠定良好基礎。
1.課程思政教育內涵以及培養(yǎng)目標
高校教師在開展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體育理論知識及技能,而且還需要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大學體育課的教學的中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所謂課程思政教育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政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以知識傳授和價值塑造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從本質上看,課程思政教育是一種新型的育人理念,它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又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1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活動中,思想政治課是學生們學習內容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讓學生不僅在專業(yè)技能的學生上擁有一定的能力更在大局意識有所了解及掌握。體育課程本身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不怕苦不怕累奮勇拼搏堅持不懈的精神,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進行引導和總結,幫助學生深刻的體驗集體協(xié)作的優(yōu)點,在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把集體主義的精神具象化,讓學生們深刻的感受到團結合作可以共贏。同時教師還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讓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盡可能的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如在技巧啦啦操集體比賽時,每一小組包含一個尖子一個后點兩個底座,在做每一個動作時四個人的力要合到一起,做到完美的配合才能把動作做到最好,而小組與小組之間又要互相幫助,這樣才能將一套完整的動作展現(xiàn)出來,每個人都是集體的一份子,個人的成敗關乎到集體的榮譽,因此通過開展集體主義教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
1.2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老師要充分的了解到課程思政的理念及其存在的價值,并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引導并鼓勵大家積極的參與到體育課的活動中,并為體育活動的開展發(fā)揮自己獨特的想象,提升學生自身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促進體育課程的完美開展[ ]。比如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教授完基本步伐之后,進行分組練習,以小組為單位布置創(chuàng)編的任務,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改編基本步伐,并于音樂完美結合,下課前分組展示,這就促使學生在學會基本步伐的基礎上加深對動作的了解和掌握,在展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實現(xiàn)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自我價值。
1.3 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指出身體素養(yǎng)不僅包括其體質、技能還包括建設體育強國增強國民體質的觀念,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不僅要關注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一方面還要關注到提升學生體育強國的理念[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根據(jù)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做有針對性的教學,把課程思政的理論結合到體育專項技能的實際教學中。比如在教授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時,教師可以在講授每一式的分解動作前,先給學生講授太極的發(fā)源地以及太極文化的傳播歷程,讓學生感受到體制健康不僅只是在課堂上更是在生活中。因此教師在教授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時要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學會體育專項帶來的滿足,更讓學生感受到通過課程思政得到思想的升華,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
2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專業(yè)知識與課程思政融合不夠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師雖然已經(jīng)意識到了課程思政的重要性,但是從實際教學工作來看,部分體育教師在上體育課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的將課程思政與體育專業(yè)知識有機融合在一起,這也導致學生在接收知識時不能集中的感受到體育課程思政所帶來的樂趣及不一樣的課堂體驗。體育教師雖然都能夠認識到課程思政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在將講解專業(yè)技術知識的時候往往就只是講解技術知識,很少做到將思政完全融入到知識點里面。比如教師在講授田徑課蹲踞式起跑的重難點時,往往比較重視專業(yè)技能的講解,忽略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或者教師盡量不僅僅是在課前單獨的導入課程思政,課后總結帶入課程思政,而是要將課程思政貫穿到整個課堂中,這樣學生才能夠深刻的體會到課程思政帶來的樂趣及不同的人生感悟[ ]。
2.2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時,往往會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如講授法、練習法、示范教學法等。從體育課程本身來看,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體育課程自身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就無法有效發(fā)揮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在體育課堂上開展體育課程思政時,教師必須要學會從學生本身出發(f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此外教師還需要采用多用教學方法融匯貫通的進行教學,比如小組討論法可以增強學生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提升口頭表達的能力;情景模擬法,通過多媒體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的比賽視頻,以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論的基礎上了解實際操作,模仿優(yōu)秀運動員的動作以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通過實際的訓練或比賽的案例,引導學生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從而達到深刻理解課程的內容,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因此在開展體育課程思政教育時,教師需要積極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多元融合的教學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道德品質。
2.3 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不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就無法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需求,課程思政效果就會被減弱。很多教師覺得思政時思想政治老師應該教授的部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只關注學生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部分,也只和學生講述和溝通交流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相關內容,忽略了教學中要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引領的緊密結合,因此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的參與和反饋,加強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實際需求和思想動態(tài),進而將課程思政元素巧妙的融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在進行觀察、學習和實踐中樹立正確的三觀。
3 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策略
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更應該加強對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積極轉變體育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多角度育人模式[ ]?;诖?,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思政能力的策略:首先,從多個方面強化高職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其次,從多個角度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最后,通過多種途徑提升體育教師自身的課程思政能力。
3.1從多方面強化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理念的認識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應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充分認識到加強和改進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并樹立正確的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比如高校體育教師應與高校思政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當下的時政熱點,在備課研討的時候從體育專業(yè)課的角度出發(fā),讓每一次課都有一個課程思政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并非常積極地將其融入到體育課程的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了解學生的喜好,從學生善于理解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課程思政與專項內容的講解與說明。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力用多種不同的適合當代大學生的教學理念,通過一個情景或者一個案例進行分組討論,老師作為引導者,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這個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以《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為指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
3.2 從多角度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
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時,需要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從而更好地提高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通過不同體育項目的不同特點,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樹立不同的思想政治理念和體育精神。例如,在學習籃球專項動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揚團隊協(xié)作精神,通過團隊協(xié)作和相互配合完成各項籃球訓練任務;而在學習排球專項動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每一次進攻每一次得分都是隊友之間相互信任,比賽場上不是幾個單獨的人在戰(zhàn)斗而是由幾個人組成的一個人在拼搏,體現(xiàn)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贏,進而展現(xiàn)個人價值??傊?,體育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特點,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政教育理念的內涵和作用,還能有效地提高體育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3.3 通過多種途徑提升體育教師自身的課程思政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責任人,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因此教師自身的課程思政能力至關重要。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專業(yè)課的備課時可以和思政教師一起備課教研,從不同的認知角度進行交流溝通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參加不同種類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通過培訓促使高職體育教師充分認識課程思政的戰(zhàn)略意義和價值所在,更加積極認真的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能力;各大高校建立資源共享機制,在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的時代,高職體育教師利用線上線下優(yōu)質課程思政的教學及案例分享提升自身的課程思政能力。
4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存在著很多不足,如缺乏對課程思政的正確認識、缺乏系統(tǒng)的課程思政理論知識、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踐能力等。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高職院校應從多個方面入手,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yǎng)。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大對體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監(jiān)督與考核力度,進而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千秋、焦志博、張波.公共體育課程思政協(xié)同融合路徑[J].中國冶金教育,2023,(3):76-79
[2]王子玥.高校體育教師思政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22.
[3]葛楠.“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體育課程路徑研究[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21,23(11):35-38.
[4]鄭慶樂.以學生為主體核心的體育教學改革“自主”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6):70-71.
[5]蔣秋林.體育教育專業(yè)羽毛球專修課課程思政指標體系構建與融入路徑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23
[6]徐杰.體育教育專業(yè)體育概論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23
[7]劉志佳,周風祥,馬壯.“三全育人”視角下高中武術課程思政教育研究[J].武術研究,2024,9(4):98-101.
[8]陳曉旭、王玉龍.“立德樹人”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J].體育世界,2024(4):17-19
[9]何玲玲.大學體育與健康籃球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D].山西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