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應用不到位。而物理中的概念、規(guī)律既可用文字來描述,也可用公式來表示,還可用圖像來表示。圖像問題是一種常見的題型和考查形式,近幾年,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考查形式漸趨多樣化,而對圖像問題的深入學習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及規(guī)律的意義,巧妙解決圖像問題,常使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通過了解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圖像問題,掌握這些圖像的特點和分析方法,理清解題的思路,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思維深度,快速靈活解題。下面就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圖像問題的物理含義及特點介紹,并通過例子了解圖像問題的分析方法。
一、高中物理中常見的圖像問題
高中物理中圖像問題是很多的,以下對一些常見的圖像物理含義及特點做一簡單分析。
(一)v-t圖像。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根據(jù)v-t圖像的速度變化、斜率變化(即加速度),確定物體所受合力(加速度)的方向及大小變化情況,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
(二)x-t圖像。描述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相遇。
(三)a-t圖像。反映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斜率表示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率;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反映對應時間內(nèi)的速度的變化量。
(四)E-x圖像。圖線反映電場強度隨x的變化情況;圖線與x軸所圍圖形“面積”表示電勢差。在與粒子運動相結合的題目中,可進一步確定粒子的電性、動能變化、電勢能變化等。
(五)φ-x圖像。在φ-x圖像中可以直接判斷各點電勢的大小,并可確定電場強度的方向;圖線的斜率表示電場強度的大小,電場強度為零處圖線存在極值,其切線斜率為零。
(六)B-t圖像。反映磁感應強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圖線切線斜率大小表示感應電動勢的大小,正負表示感應電動勢的方向。
(七)I-t圖像。圖像的斜率反映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快慢;圖線圍成圖形的面積,可以表示電荷量。
二、圖像的分析方法
一看“軸”:先要兩坐標軸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圖像是描述哪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二看“點”:如交點、拐點(轉(zhuǎn)折點)等,如x-t圖像的交點表示兩質(zhì)點相遇。
三看“線”:表示研究對象的變化過程和規(guī)律,如v-t圖像中圖線若為傾斜直線,則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四看“斜率”:表示縱、橫坐標兩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個重要的物理量與之對應,用于定量計算對應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變化的快慢。如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五看“面積”: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常與某一表示過程的物理量相對應。如v-t圖線與t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
六看“截距”:表示橫坐標、縱坐標兩物理量在“邊界”條件下的大小,由此往往能得到一個很有意義的物理量。
三、圖像解題技巧、方法
(一)用函數(shù)思想分析圖像
圖像反映了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因此要用物理學公式推導出兩個物理量間的函數(shù)關系,來分析圖像的意義和變化規(guī)律。
(二)能判斷圖像反映的規(guī)律
能根據(jù)圖像反映的規(guī)律對應到實際過程中,又能將實際過程的具體規(guī)律對應到圖像中去,抓住解決圖像問題的根本。
案例" 如圖所示,電阻不計、間距為l的光滑平行金屬導軌水平放置于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導軌左端接一定值電阻R。質(zhì)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棒MN置于導軌上,受到垂直于金屬棒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由靜止開始運動,外力F與金屬棒速度v的關系是F=F0+kv(F0、k是常量),金屬棒與導軌始終垂直且接觸良好。金屬棒中感應電流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FA,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R,感應電流的功率為P,它們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可能正確的有( )。
這是電磁感應中的圖像問題,涉及到四個圖像,要判斷圖像是否正確,可以通過分析金屬棒MN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推導出坐標軸表示的兩個物理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進而分析。
金屬棒MN相當于電源,其感應電動勢E=Blv
感應電流I=[BlvR+r],即I∝v
金屬所受安培力大小FA=BIl=[B2l2vR+r],即FA∝v
電阻R兩端電壓UR=IR=[BlvR+r]R,即UR∝v
感應電流的功率P=IE=[B2l2R+r]v2, 即P∝v2
對金屬棒MN進行受力分析,F(xiàn)-FA=ma,即
F0+(k-[B2l2R+r])v=ma,若k-[B2l2R+r]>0,隨著v的增大,a也增大,棒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選項B正確;若k-[B2l2R+r]<0,隨著v的增大,而a減小,棒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當a=0時,v達到最大,之后保持不變,選項C正確;若k-[B2l2R+r]=0,則a=[F0M],棒做勻加速運動??芍x項A和D均錯誤。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體會解決圖像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首先要搞清楚兩條坐標軸所表示的物理量,探索這兩個物理量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進而觀察圖像的形狀是直線、曲線還是折線,明確圖像反映的物理意義;圖像上某點的斜率表示兩個物理量增量的比值,反映該點處一個量隨另一個量變化的快慢,看是否能表示某一個物理量;圖像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常代表一個物理量,這個物理量往往就是橫、縱軸所表示的物理量的乘積的物理意義。如果同時有多條圖線要搞清楚圖線及坐標軸交點的物理意義,進一步建立物理圖像和物理情境的聯(lián)系,根據(jù)圖像,想象出圖像所呈現(xiàn)的物理現(xiàn)象、狀態(tài)、過程和變化的具體情境,真正理解圖像,從而順利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