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章是建黨治黨的根本大法和總章程,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遵循的戰(zhàn)略舉措。當前,依章治黨必須處理好“應然與實然”“繼承與發(fā)展”的辯證關系;把控好“是與非”的界限;運用好“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示范好“治少數與管多數”的榜樣作用。
[關鍵詞]依章治黨;全面從嚴治黨
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壯大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貫徹落實全面從嚴的戰(zhàn)略舉措中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這不僅是執(zhí)政黨的政治品格,還是經常審視自己,不斷完善自己的科學路徑。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不管是自我革命,還是全面從嚴治黨,都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1]”接著在2020年1月8日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他又強調,“黨員、干部要經常重溫黨章。要把黨章放在床頭,經常對照檢查,看看自己做到了沒有?”同時要做到與黨中央要求“對標”,拿黨章黨規(guī)“掃描”,同先輩先烈先進典型“對照”,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
一、應然與實然的辯證關系
黨章只是全面從嚴治黨中治黨和管黨的“應然”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怎樣做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然”方面。換言之,“應然”向“實然”的轉化并不是敲鑼打鼓的“口號”工程,必須以扎實的工作推動為前提,在“干”上下功夫,實實在在地推進知與行的統(tǒng)一。這就要求在時間上爭取,在質量上把控好兩方面的轉化,實踐證明:越早轉化越有利,轉化得越好越有效。這是從蘇聯(lián)歷史中總結出來的,回望蘇聯(lián)的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蘇共就是沒有做到知與行的統(tǒng)一,沒有真正領悟理論的“應然”,必須貫穿于實踐才能轉化為“實然”,才能實現(xiàn)兩者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最終導致“應然”與“實然”之間出現(xiàn)嚴重脫節(jié),致使蘇聯(lián)解體。
“應然”與“實然”的辯證關系的轉化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的重要前提。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清醒認識到黨章中的要求是“應然”的、無聲的,不可能自覺地轉化為實際操作的“實然”。因此,要大力促進黨章中的政策、路線、理論等從“應然”向“實然”的轉化,不能簡單地對黨章中提出的路線、方針、要求等進行機械記憶,卻遲遲不把它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就像在戰(zhàn)場上拼刺刀一樣,即使刺刀再鋒利,但戰(zhàn)士沒有把它揮出去,只是一味地夸贊“好刀!好刀!”這樣的刀再好也是沒有用的。故此,要想使黨章中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舉措發(fā)揮出應有的實效,就必須把其付諸實踐,只有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真正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這樣的戰(zhàn)略才有生命力。恩格斯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3]。進言之,只有切實把黨章中的紀律和規(guī)矩運用于從嚴治黨的實際中,提高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素質和執(zhí)政經驗,堅持嚴字當頭,做到真管真嚴,常管常嚴,切實把黨建設好、建設強才是黨章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把黨章的“應然”狀態(tài)向黨的建設的“實然”狀態(tài)轉化,黨章才會轉化成全面從嚴治黨的物質力量。只有把黨章中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戰(zhàn)略舉措真正轉變?yōu)楣茳h治黨的實際成效,始終把以“實”求“效”的治理思想貫穿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黨章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應然”與“實然”并不是單向度的轉換過程,而是雙向度的辯證統(tǒng)一。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是為了檢驗理論是否科學,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而黨章則是每一個黨員檢視自己的“教材”。因此,必須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然”實踐中,不斷揚棄,經過不斷的否定之否定,然后再補充、完善黨章,而這種“應然”的完善過程,又會被不斷實踐的“實然”進一步轉化,從知到行、再從行到知的循環(huán)往復,不斷完善黨章,才是黨章的最終使命。
二、繼承與發(fā)展之間的辯證關系
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辯證關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要手段。在黨章的規(guī)則體系中,不僅有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還有人們通過探索,不斷注入的新實踐,還有經過人民、歷史檢驗過的新思想;不僅繼承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還發(fā)展了管黨、治黨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這既是對黨章中全面從嚴治黨的經驗總結,還蘊含著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的開啟,為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新的方向。
從黨章的形成脈絡來看,黨的“一大”黨綱就指明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基因,提出要加強紀律。黨的“二大”首次把紀律寫入黨章,在第六章二十九條中明確提出紀律二字,這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嶄新篇章。黨的“三大”黨章在繼承黨的紀律的基礎上,提高了黨員的入黨標準。如入黨介紹人由一名黨員介紹改為正式入黨半年以上的黨員介紹且必須為兩人。規(guī)范了黨員入黨標準的同時,還進一步提升黨員的基本素質。黨的“四大”首次把組織紀律擺在了突出的位置,強調組織紀律關乎著中國共產黨生存和發(fā)展,首次將其看作是黨的生命線,著力強化了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其次還制定了反腐敗的黨內黨規(guī),確保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黨的“五大”首次把檢查委員會設在了紀律一章的前面,紀律建設出現(xiàn)了制度化發(fā)展,使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重大突破。黨的六大提出嚴格地遵守黨紀為所有黨員及各級黨部之最高責任。接著黨的七大就把嚴明黨紀寫入了“總綱”。黨的八大進一步提高了黨員的義務標準,同時對紀律要求也相應地提高。黨的九大黨章取消了紀律專章,使全面從嚴治黨出現(xiàn)了大倒退。黨的十大黨章充分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作用,給黨的紀律建設帶來了嚴重后果。黨的十一大黨章第六條規(guī)定:在特殊情況下,黨的基層委員會和它以上的各級黨的委員會有權給黨員以紀律處分,是嚴抓黨紀黨風的體現(xiàn)。黨的十二大強調黨員在履行義務和享受權利的同時要加強紀律約束。接著在黨的十三大黨章中,明確繼承了黨的十二大黨章的規(guī)定,并對其中幾個條文進行具體修改,但沒有進行全面的修改,這充分體現(xiàn)了對黨的十二大以來取得成就的肯定。之后黨的十四大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首次寫進黨章,使全面從嚴治黨達到了另一個高度。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黨的政治紀律,同時肯定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為全面從嚴治黨找到了主心骨。黨的十六大對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表述,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巡視制度寫入黨章,表明了全面從嚴治黨和杜絕腐敗的態(tài)度。黨的十八大黨章全面繼承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轉折點。而對黨章進行劃時代的修改是黨的十九大,這是對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如把嚴的標準和措施貫穿于管黨治黨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對懲治腐敗必須有零容忍的態(tài)度,必須明確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等。
從黨的一大到黨的十九大黨章中紀律的發(fā)展脈絡,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不管是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還是其路徑和方法,都不是簡單地繼承,也不是純粹地發(fā)展。中國共產黨既沒有丟棄全面從嚴治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沒有故步自封,更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在吸收借鑒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發(fā)展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戰(zhàn)略和舉措。當然,不管是繼承還是發(fā)展都不是一勞永逸的,在此過程中也面對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使全面從嚴治黨出現(xiàn)過大的倒退,但這并沒有把中國共產黨壓倒。而是迎難而上,及時對黨章進行相應的調整,突破時代發(fā)展的局限,對黨員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和標準,進一步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而且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凈化黨員心靈,為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方向。
故此,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用黨章對照、以遵循為遵循,才能更明了自己是“為了誰”,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要“如何做”,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要把黨章當作黨員行動的標準和衡量行為的尺度。從黨章的發(fā)展歷程可以更好地體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全面從嚴治黨,也可以從黨章中吸收借鑒全面治黨的方針和舉措,這樣可以避免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走彎路??梢哉f,黨章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記錄儀,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方向標,記錄儀一旦老化就必須修整或更換,方向標一旦偏離,就可能導致脫軌或越軌。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依章治黨,必須保證記錄儀清晰穩(wěn)定,把準方向標。這就必須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既不能拋棄原有黨章中一些正確的思想,也不能完全照搬原有黨章,要與時俱進發(fā)展黨章,增強黨章的實效性。
三、把控好是與非的界限
把控好“是與非”的界限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科學理路。所謂是非界限,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牽住“牛鼻子”這個關鍵,緊扣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矛盾,抓住“兩點論”與“重點論”,善于運用一分為二的分析方法,始終以大局為重,實現(xiàn)整體與部分的協(xié)同發(fā)展。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黨章為遵循,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確保中國共產黨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夯實政治定力,始終與黨中央的思想、政治、行動保持一致。切記不能弄巧成拙、搬弄是非,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基本的政治定力和戰(zhàn)略思維,把握不住大局,抓不住核心,胡子眉毛一起抓,最終因小失大,更是錯過最佳時機,既抓不住機遇也規(guī)避不了風險。
四、必須運用好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全面從嚴治黨,黨要管黨治黨,必須運用好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是對事物的揚棄,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既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的實施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才能不斷以新成效增強黨員的“四個自信”,增強全體人員的信念、信仰和信心。同時又要看到一些不符合全面從嚴治黨的現(xiàn)實,一些黨員、干部沒有公仆情懷,沒有真正領悟黨章中第一章第二條,違背了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中的普通一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zhàn)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4]?!?/p>
中國共產黨以黨章為“對照”在什么時候都不能動搖。這是堅守正確的政治立場,牢記宗旨與使命的政治保障,一刻也不能忘記,忘記了就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在遵守黨章的同時,不能把黨章僵化、固化,要看到黨章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在實踐中不斷修復和完善的??梢哉f,黨章的修改就是一個不斷“揚棄”的過程,一方面既肯定了黨章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一些與黨的路線、方針相脫節(jié)的部分,對其不斷調整、修改、完善,這都是依章治黨的重要方式。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黨章修改了黨員入黨要求,對黨員有了更高標準、更嚴的要求,如此既可以提高黨員素養(yǎng),嚴于律己,同時也可以維護黨章權威,自覺遵守黨章、學習黨章、執(zhí)行黨章。
五、發(fā)揮好治少數與管多數的榜樣作用
發(fā)揮好“治少數與管多數”的榜樣作用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掌握的方法。鄧小平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群眾對干部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5]。”因此,在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實效上,要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榜樣示范作用具有兩個向度,從正向度來看,領導干部通過自身過硬的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堅定的理想信念等多方面去引導、感染和激勵人,為廣大黨員、干部“開了頭”“打了樣”,做到“和我上”“有我在”的良好作風,以此帶動更廣大黨員、干部的學習效仿,潛移默化地深入人心,贏得人民的支持、擁護,最終產生恒久力量。從負向度來看,領導干部如若思想不純、作風不正、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弄虛作假等,將會嚴重侵蝕黨的思想,損毀黨的形象,阻礙黨的建設,甚至會帶動很多人效仿,導致黨員干部與群眾嚴重脫離,出現(xiàn)社會發(fā)展的大倒退。習近平指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6]。那么,怎樣把負向度的劣勢轉化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優(yōu)勢,就必須以黨章為遵循進行自我革命,并運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牽住“關鍵少數”,嚴格問責,緊盯一把手,嚴把政治關,堅持不松動、不停步,持之以恒奪取反腐敗的壓倒性勝利。
結束語
總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嚴格遵守黨章中的紀律和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以黨章為對照,時刻警醒自己。始終堅持以高標準、嚴要求督促自己,并正確處理好黨章與全面從嚴治黨之間的關系,自覺投身于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實踐中,為黨的建設注入先進和純潔的正能量。把遵循黨章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風氣,讓學習黨章常態(tài)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19(1).
[2]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1-08(1).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習近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5-22(1).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習近平.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劉春靜(1994— ),女,漢族,云南鎮(zhèn)雄人,昭通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助教,碩士。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社會發(fā)展。
陳蕾(1994— ),女,漢族,云南昭通人,昭通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曾靜(1991— ),女,漢族,云南綏江人,昭通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