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處于語言習得的關鍵時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繪本作為一種圖文并茂、內容簡單生動的閱讀材料,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將繪本與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可以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語氣詞作為一類具有情感和感知含義的詞匯,在整個句子的語氣和情感表達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繪本中,語氣詞的使用頻率較高,這為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機會。引導學生關注和理解繪本中的語氣詞,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語言細節(jié)的感知能力,提升其朗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一、繪本中的語氣詞對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影響
在繪本中,語氣詞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能夠有效提升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氣詞的使用也能夠讓學生在表達時更貼近原著的情感表達。語氣詞在繪本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準確地領會文本中的情感色彩,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投入,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表達文本內容。繪本常常包含豐富多彩的情境和情感體驗,學生在朗讀時,若能夠在語氣詞的幫助下,感同身受地體會文本中的情感,那么他們的朗讀就會更加生動有趣,更富有感染力。
二、借助語氣詞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解釋語氣詞,體會表達方式
不同的語氣詞和表達方式,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情感和態(tài)度。例如:在《你千萬別上當啊》這一篇繪本的教學中,繪本中反復出現(xiàn)“你千萬別上當??!”這一類型的句子。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啊”用在句子末尾,表達各種不同的語氣,比如贊美、興奮,、激憤,然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圖片進行思考,比如狐貍想要騙鵝媽媽,趁機吃掉它,而她的鵝寶寶非常擔憂和驚恐,正在提醒她,這里“啊”在句子的末尾,表達激動、驚恐的語氣。教師可以先解釋語氣詞在不同語境下的作用,讓學生理解不同語氣詞對句子語氣和情感的影響。
(二)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模擬練習
創(chuàng)設情境是常用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的方法,雖然繪本中有豐富的情境,但是適當聯(lián)系生活情境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國王生病了》這一篇繪本中,國王躺在床上“哎喲!哎喲!”地叫喚著,這是和學生生活非常貼近的繪本,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生病的時候是什么樣的,難受的時候是怎么說話的。教師還讓他們通過讀“哎喲”這樣的語氣詞,比一比誰更難受,并說出理由。比如有的學生會說這樣的語氣好像還沒那么難受,可以在語調上面更加富有變化,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研究的語調訓練,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的教學,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自然被激發(fā),他們可以盡快融入課堂教學之中。
(三)多形式朗讀,反復練習與反饋
1.教師范讀,培養(yǎng)語感
在使用繪本進行語氣詞教學時,教師要熟悉繪本內容和語氣詞的特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例如,筆者在教學《你千萬別上當啊》一文時,先是自己研讀了繪本,再進行范讀,最后讓學生嘗試朗讀。在學生朗讀后,筆者再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模仿教師讀繪本,讀出自己的感覺。教師可以在朗讀教學中應重點引導學生注意語氣詞的運用,幫助他們提高朗讀的表達力和情感投入,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興趣。
2.小組合作,分角色扮演
多種形式的朗讀、反復練習和接受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表達能力,增強語感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在《要不然會更糟糕》一文的教學中,當學生讀到小老鼠掉進了一個洞里,它抱怨著“怎么壞運氣總是跟我過不去呢”時,他們大笑并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筆者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小老鼠和老鷹。雖然在繪本中并沒有老鷹說話,但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老鷹的話,并加上合適的語氣。學生們集思廣益,設計出“哼!美味的小老鼠我來啦”“小老鼠別跑,今天終于可以飽餐一頓啦”等話語。隨后,學生進行二人合作朗讀,體會小老鼠和老鷹的感情變化。還應注意的是,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可以通過前后測試、觀察和訪談等方式,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朗讀方面的進步,并調整教學策略,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提升。
3.讀中想象,深化理解
低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一邊讀一邊想象可以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指導他們朗讀繪本時,教師可以將朗讀和想象結合起來,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語氣詞的用處,豐富其閱讀體驗,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表達能力。在教學《你千萬別上當》一文時,教師可以抓住狐貍、鵝媽媽和鵝寶寶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這幾個方面展開想象,體會狐貍、鵝媽媽和鵝寶寶當時的心情。例如, 當狐貍邀請鵝媽媽一起去散步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鵝寶寶當時的表情是怎么樣?它們說了什么話?用了什么樣的語氣詞?為什么要用這些語氣詞?”這些提問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掌握,同時也幫助他們理解語氣詞的運用及其效果。
4.反復朗讀,感悟內涵
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讀是為了不讀。”低年級學生需要反復朗讀,仔細品味。例如,教授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擬定了一系列的教學設計。教師先以引人入勝的場景切入,從而順理成章地帶入本次課程的核心主題——“母親”。緊接著,教師要求學生認真通讀整本繪本,全方面地剖析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各個角色的鮮明形象。然后,教師親自示范朗讀,細致品味閱讀的節(jié)奏、語調、情感等細微之處,同時要求學生嘗試模擬原著作者的發(fā)音和語氣。這種反復閱讀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全面理解和深度把握。接著,教師精心組織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整個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從而激發(fā)出他們對故事深層次意蘊的獨立思考。最后,通過細致品讀課文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兔媽媽的深情厚誼,完美演繹出繪本所蘊含的豐富內涵。
(四)拓展延伸,強化學習方法
在學生對語氣詞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教師應加強學生對語氣詞學習的深層理解及實際應用,以提升其言語表達能力。因此,在《你千萬別上當啊》繪本教學中,教師可將重點放在第一部分,訓練學生通過把握文中的“啊”及后面的感嘆號來揣摩主人公情緒的能力。在第一部分學習完畢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分析第二部分。通過朗讀理解與感悟,學生不僅能掌握語氣詞的讀法,還能更深入地領會主人公的心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繪本中的語氣詞教學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包括朗讀流暢性、表達力和情感投入等。這說明在朗讀教學中,注重語氣詞等語言元素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