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PPH)的臨床效果,及其對患者產后出血量、炎癥應激反應的影響。方法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徐聞縣婦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1例宮縮乏力性PPH患者分為兩組,單一組(40例,采用縮宮素治療)和聯(lián)合組(41例,采用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兩組均觀察至出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產后30 min、2、24 h出血量,產后24 h血紅蛋白(Hb)、紅細胞壓積(HCT)水平,產前與產后24 h炎癥應激反應指標,以及住院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后聯(lián)合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單一組;產后30 min、2、24 h出血量均逐漸增加,但聯(lián)合組均較單一組低,聯(lián)合組產后24 h外周血Hb、HCT水平均較單一組更高;與產前比,兩組患者產后24 h后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均降低,聯(lián)合組均較單一組更低(均P<0.05);住院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宮縮乏力性PPH患者應用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不僅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有助于改善止血相關指標,減輕炎癥應激反應,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 ; 麥角新堿 ; 縮宮素 ; 炎癥應激
【中圖分類號】R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2.005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2.018
產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產科產婦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常見原因有宮縮乏力、胎盤因素等,若不及時治療,則易出現(xiàn)產后貧血、生殖道感染等并發(fā)癥,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F(xiàn)階段,臨床常將縮宮素藥物作為治療宮縮乏力性PPH的主要方案,其能加強子宮收縮,進而達到治療PPH的目的,但其在單一應用中藥效維持時間較短,從而使整體臨床治療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1]。麥角新堿屬于一種強效全子宮收縮藥物,具有較高的產后子宮敏感性,且能對子宮下段及宮頸發(fā)揮較強的作用,從而有助于持久促進子宮收縮[2]。為進一步探討治療宮縮乏力PPH的藥物聯(lián)合方案,以及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機制,本研究選取81例宮縮乏力性PPH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應用麥角新堿、縮宮素聯(lián)合治療對患者止血相關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徐聞縣婦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1例宮縮乏力性PPH患者分為兩組,單一組(40例)和聯(lián)合組(41例)。單一組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29.47±0.58)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3±0.24)周;經產婦、初產婦分別為13、27例;分娩方式:經陰道分娩、剖宮產分別為19、21例。聯(lián)合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29.51±0.55)歲;孕周37~42周,平均(39.21±0.26)周;經產婦、初產婦分別為12、29例;分娩方式:經陰道分娩、剖宮產分別為18、2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草案)》 [3]中宮縮乏力性PPH診斷標準;⑵足月單胎妊娠分娩;⑶意識清晰,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中使用藥物過敏;⑵不明原因大出血;⑶伴子宮肌瘤或胎盤早剝;⑷合并心、肝、腎等功能障礙;⑸胎盤植入或粘連;⑹存在甲狀腺疾病、肺病、高血壓疾病等妊娠期合并癥。本研究經徐聞縣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單一組患者采用縮宮素治療,在胎盤剝離后,針對陰道分娩產婦,采用子宮下段肌肉注射方式使用縮宮素注射液(由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0850,規(guī)格:1 mL∶10單位),1 mL/次;針對剖宮產產婦,則在胎盤剝離后立即在宮體注射1 mL縮宮素注射液,隨后靜脈滴注2 mL縮宮素注射液與250 mL生理鹽水配制的混合液。聯(lián)合組采用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在單一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聯(lián)合組患者在胎盤娩出后立即靜脈滴注0.2 mg馬來酸麥角新堿注射液(由成都倍特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526,規(guī)格:1 mL∶0.2 mg),并于產后2 h再次以肌內注射方式重復給藥1次,0.2 mg/次。兩組患者均觀察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顯效:用藥10 min后產婦子宮收縮顯著改善,出血停止或顯著減少;有效:用藥30 min產婦子宮開始收縮,出血量有所減少;無效:多次用藥后產婦子宮并無收縮跡象且出血無任何變化[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⑵止血相關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產后30 min、2、24 h出血量,其中經陰道產患者出血量測量方法(稱重法):總出血量=[胎兒娩出后接血敷料濕重(g)-接血前敷料干量(g)]/1.05(按1.05 g相當于1 mL血液的標準);剖宮產患者出血量測量方法(容積法):用容器收集血液后進行測量。于產后24 h采集兩組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3 000 r/min,10 min),取上層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S-2800M)檢測外周血血紅蛋白(Hb)、紅細胞壓積(HCT)水平。⑶炎癥應激反應。分別于產前、產后24 h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血液處理方法同⑵,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檢測。⑷不良反應。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惡心嘔吐、心悸胸悶、腹部不適或腹痛腹瀉、心跳加快、頭暈頭痛、血壓升高的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等于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產前產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聯(lián)合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止血相關指標比較 產后30 min、2、24 h兩組患者出血量均逐漸增加,但聯(lián)合組均較單一組低,聯(lián)合組產后24 h外周血Hb、HCT水平均較單一組更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與產前比,兩組患者產后24 h后血清IL-6、TNF-α、Ang-Ⅱ、NE水平均降低,聯(lián)合組均較單一組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住院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宮縮乏力性PPH病因復雜,多與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宮腔感染、子宮肌肉疲勞等因素有關,且近年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該病的人數(shù)逐年增多,現(xiàn)已成為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大問題,因此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十分必要[4]。縮宮素是現(xiàn)階段臨床針對宮縮乏力性PPH常采用的藥物,通過促使子宮體部的肌纖維縮短,增加子宮的收縮力,使子宮體部的肌肉收縮呈持續(xù)性、強直性收縮,從而有效地壓迫子宮肌層內的血管,以實現(xiàn)出血控制,但其在應用中易受個體差異的影響[5]。
馬來酸麥角新堿一方面可促進鈣離子內流,通過增加子宮肌細胞對鈣離子的攝取和利用,從而增加細胞外鈣離子向細胞內的流入,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后,會與鈣調蛋白結合,激活一系列與肌肉收縮相關的酶,引發(fā)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因此能夠有效地壓迫子宮肌層內的血管并促進凝血,阻止血液流出,達到控制出血、促進患者恢復的效果[6-7];另一方面可抑制鈣離子外流,通過抑制子宮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的外流通道,使細胞內的鈣離子得以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較高濃度,持續(xù)的高濃度鈣離子能維持子宮平滑肌的緊張性收縮狀態(tài),進一步促進血凝,增強止血效果[8]。Hb、HCT能夠有效反映機體出血狀況,即Hb、HCT水平越低,則出血越多,從而可為后期救治提供重要參考。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lián)合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單一組;產后30 min、2、24 h出血量均逐漸增加,但聯(lián)合組均較單一組低,聯(lián)合組產后24 h外周血Hb、HCT水平均較單一組更高,這表明宮縮乏力性PPH患者應用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效果顯著,且可有助于改善止血相關指標。
宮縮乏力性PPH的發(fā)生與病情進展過程中,可對患者機體造成炎癥應激刺激,并分泌大量的炎癥應激因子,進而損傷患者細胞和組織,不利于康復。而IL-6、TNF-α、Ang- Ⅱ、NE作為炎癥應激指標,能夠反映機體炎癥應激程度,即水平越高,則炎癥應激程度越劇烈,從而影響患者恢復[9]。本研究結果顯示,產后24 h后聯(lián)合組患者血清IL-6、TNF-α、Ang- Ⅱ、NE水平均較單一組更低,這表明宮縮乏力性PPH患者應用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可有助于減輕炎癥應激反應。分析原因可能為,麥角新堿不僅可通過抑制腎上腺髓質,以減少體內應激反應因子的釋放,還可減輕對交感神經的刺激,改善機體應激反應,從而可有助于減輕體內細胞損傷的程度,抑制炎癥反應[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表明了麥角新堿與縮宮素聯(lián)合治療宮縮乏力性PPH患者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可能為麥角新堿作為一種半合成生物堿類藥物,盡管其本身攜帶一定的潛在不良反應風險,但在本研究的設計中嚴格控制了其使用劑量,確保其處于科學合理的安全范圍,并且縮短了藥物的應用時長,從而保障了治療過程的
安全性。
綜上,宮縮乏力性PPH患者應用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效果顯著,且可有助于改善止血相關指標,減輕炎癥應激反應,安全性高。但本研究存在一定限制,如納入樣本量較少,觀察指標有限,僅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果的廣泛適用性可能受到影響,故而未來的研究可納入更多病例進行多中心深入研究,以獲得更為準確及可靠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左志洪, 陳巖飛, 趙影. 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及對應激相關指標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23, 45(6): 879-882.
馮彩麗. 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縮宮素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20, 49(22): 3083-3085.
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草案)[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4, 49(9): 554-557.
姜立娟. 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其對卵巢儲備能力影響的臨床研究[D]. 北京: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2021.
陳佳, 羅欣, 李飛霏, 等. 馬來酸麥角新堿和縮宮素促進產后子宮復舊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23): 3393-3396.
謝婷, 卓庚秀, 朱路芳. 馬來酸麥角新堿輔助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療效[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20, 24(9): 104-107.
葉茹, 任虹, 龔麗云, 等. 麥角新堿聯(lián)合欣母沛或縮宮素治療產后出血療效比較[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3, 31(1): 69-74.
齊紅燕, 李海燕, 楊愛君.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麥角新堿對產后出血量及泌乳功能影響的比較[J]. 臨床藥物治療雜志, 2020, 18(10): 35-38.
戴臘梅. 麥角新堿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效果比較[J].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23, 52(11): 850-854.
朱振宇, 朱小進, 王學. 馬來酸麥角新堿聯(lián)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效果[J]. 西北藥學雜志, 2022, 37(4):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