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休閑方式,具有心理療愈的功能。本文通過分析圖書館閱讀療愈的現(xiàn)狀、問題與挑戰(zhàn),探討閱讀在心理療愈中的作用,圍繞圖書館閱讀療愈策略展開深入研究,以期為圖書館閱讀和服務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關鍵詞:療愈;圖書館;閱讀;服務
閱讀不僅能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對緩解壓力、解決抑郁等心理問題具有顯著療愈效果,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近年來,國內圖書館開始提供閱讀療愈服務,但對閱讀療愈服務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實踐方法、應用范圍有限等。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可以為療愈對象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滿足公眾心理健康需求。
一、閱讀療愈綜述
(一)概念
閱讀療愈是一種簡單、方便而有效的心理調適方式。通過閱讀書籍、詩歌、文藝作品等,達到治愈心靈、緩解壓力、提升心理健康的效果,通過特定的書籍選擇,針對個人的心理需求和問題,提供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認知領悟,以達到療愈的效果。閱讀可以使人獲得心靈的解脫,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書籍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文字表達等,能夠引發(fā)讀者的共鳴,幫助讀者認識到問題的本質;閱讀還能促使人們反思自己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通過思考找到應對壓力的方法,增強自我調節(jié)能力。
(二)起源
閱讀療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時期,如古代中國有 “讀書忘憂”“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的說法,古羅馬也有 “讀書可以撫育青年,慰藉老年。讀書可以增進幸福。在家時,給你帶來快樂;外出時,讓你心曠神怡”之說。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療愈興起于19世紀歐美國家,出現(xiàn)了一些專門的閱讀療愈機構,醫(yī)生在為病人開出的處方中包括閱讀圖書書目,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閱讀材料和治療方案,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改善情緒。隨著心理學和醫(yī)學的發(fā)展,閱讀療愈逐步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并被廣泛應用于心理健康領域。[1]
(三)國內外關于閱讀療愈現(xiàn)狀
世界上第一篇研究 “閱讀療法”的論文是1948年由J.M.高爾特撰寫的 《論精神病患者的閱讀、娛樂和消遣》,文中對 “閱讀療法”的功能進行了論述。當今社會,閱讀療愈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在國外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相關的機構和組織也較多,通過閱讀、討論、寫作、藝術創(chuàng)作等方式,注重個體化治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閱讀療愈服務。一些國家還成立了閱讀療愈協(xié)會,制定了相關的標準和規(guī)范,進一步推動了閱讀療愈的發(fā)展和應用。
國內閱讀療愈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應用還相對較少。隨著國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國內機構和研究人員開始關注閱讀療愈。1991年陳信春在圖書館雜志發(fā)表 《文獻治療,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之一》,可稱為我國圖書館界最早引入閱讀療法概念的文章;[2]2021年,國內首部 “療愈”主題書籍 《這個世界,可以重愛一次》問世;2022年3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圖書館開展 “書香‘愈’疫,暖心‘悅’讀”活動;2022年4月23日,第18屆江蘇讀書節(jié)暨第27屆南京讀書節(jié) “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上,南京大學教授徐雁提出,全民閱讀推廣應該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需求,在面對疫情和人生重大挑戰(zhàn)時,閱讀可以提供一種 “療愈”的作用,讓讀者在閱讀中汲取精神能量。[3]隨著國內一些圖書館、書店、醫(yī)院、學校、工作坊等開始提供閱讀療愈服務,閱讀療愈的應用前景越來越廣闊,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相關的機構和組織還比較少,無法為更多人提供全面的閱讀療愈服務;二是專業(yè)化程度還不高,需要更多的專業(yè)人才和技術支持;三是閱讀療愈普及度和認知度有待提高。
二、圖書館閱讀療愈
(一)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愈的優(yōu)勢與可行性
圖書館在閱讀療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第一,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包括書籍、報刊、電子讀物等,可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第二,圖書館具備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設施,可以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第三,圖書館員還具備一定專業(yè)能力,能夠為讀者提供專業(yè)的閱讀療愈指導和建議,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閱讀療愈方法、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和治療方案等。
(二)圖書館閱讀療愈存在的問題
圖書館閱讀療愈需要一定的資源支持,包括專業(yè)的書籍和設備、專門的空間等,由于圖書館缺乏足夠的資金、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限制了圖書館閱讀療愈的開展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1.服務形式單一
圖書館往往只提供一些書籍或組織一些閱讀活動,無法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
2.館員專業(yè)性不強
館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才能提供閱讀療愈服務,包括對閱讀療愈原理和方法的了解、對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和特點的了解,還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等。目前,圖書館員素質和專業(yè)水平還無法完全滿足這一要求。
3.缺乏長期規(guī)劃和持續(xù)性
現(xiàn)階段多是短期或一次性的活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服務沒有得到足夠的宣傳,宣傳力度不夠、渠道有限,讀者不知道或不了解這項服務。
三、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愈服務策略
(一)資源建設策略
1.分類建設閱讀療愈資源
依據(jù)不同心理需求,設立專門的療愈書架,引進專業(yè)心理書籍,以溫暖、治愈為主題,提供多種類型的書籍,涉及心理學、哲學、文字、藝術等。[4]心理學類、哲學類書籍能夠提供深入的自我剖析和思考,幫助解決內心的困惑和焦慮;自然類書籍讓人感受自然之美,在緩解壓力方面表現(xiàn)出較好的效果;小說、傳記類書籍能讓人身臨其境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體驗不同的人生軌跡;詩歌和散文等則以其優(yōu)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給人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慰藉。不同類型的書籍對于療愈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圖書館要不斷完善資源結構,提高閱讀療愈的效果和質量。
2.建立心理療愈主題數(shù)字資源庫
用于儲存和整理研究數(shù)據(jù),制訂收集和處理方案,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閱讀選擇。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電子書、音頻書等數(shù)字資源爆發(fā)式增長,網(wǎng)絡、微信、抖音等豐富的新媒體閱讀形式使閱讀更加便捷,借助數(shù)字化技術開展閱讀療愈越來越便利,有助于閱讀療愈問題的研究,推動相關領域的理論發(fā)展和實踐創(chuàng)新。
(二)服務優(yōu)化策略
1.服務空間優(yōu)化
為閱讀療愈開辟特定的場所,營造舒適、安靜、自然、溫暖的環(huán)境,包括物理環(huán)境 (光線、溫度、布局等)和心理環(huán)境 (氛圍、隱私保護等)。[5]引入自然元素,如綠植、流水等,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寧靜;配置舒適、柔軟的座椅及柔和、溫暖的光線,讓讀者舒適閱讀、充分休息;盡可能減少噪聲等干擾因素,讓讀者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閱讀和放松;選擇適當?shù)难b飾和陳列物品,如書籍、藝術品、照片等,讓空間更加有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設置一些特色區(qū)域,如音樂閱讀室、陽光閱讀室等,配合適當?shù)囊魳?,如輕柔的鋼琴曲或自然的聲音,營造更加寧靜和舒適的氛圍,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和療愈效果。
2.服務方式優(yōu)化
服務方式多元化。采取多種方式加深讀者對閱讀療愈的理解和感受,吸引更多讀者參與活動。如定期組織交流會、讀書會、主題研討等,通過互動與分享,幫助讀者相互啟發(fā)、支持和鼓勵;采用筆記摘抄、角色扮演等其他輔助療法,增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lián)系。
服務方式個性化。根據(jù)讀者自身心理狀態(tài)、情感需求、認知能力等差異,提供個性化的閱讀建議和指導。如部分讀者書籍選擇困難,圖書館員可以幫助其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和數(shù)字資源;一些讀者因為閱讀理解能力問題,難以理解和領悟書中的深層含義,可以通過繪畫或手工藝等藝術形式,將閱讀中的感受和領悟表達出來,加深對書籍的理解和記憶。
建立圖書館療愈工作坊。圖書館閱讀療愈強調的是利用圖書館資源通過閱讀來達到療愈的效果,側重于個體化的治療,讀者具有閱讀的選擇性和自主性,需要讀者具備較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更加方便靈活,但無法滿足需要更多支持和指導的讀者需求。閱讀療愈工作坊則是一種集體療愈方式,由專業(yè)人士指導,讀者與其他參與者一起進行互動和交流,更加注重互動和集體經(jīng)驗,可以促進讀者的社交和心理成長,但需要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圖書館可以把兩者優(yōu)點結合,邀請專業(yè)人士指導讀者選擇適合的書籍,針對不同需求人群制訂個性化的方案,開展閱讀療愈活動。
(三)服務專業(yè)化策略
1.建立跨學科的專業(yè)化團隊
聘請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文學研究者、醫(yī)生和教育工作者等組建專業(yè)化的隊伍,他們具備心理學、文學、閱讀等方面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指導能力,能夠理解讀者的興趣、需求和問題,并給予適當?shù)拈喿x建議和指導,幫助讀者理解書籍的深層含義和作者意圖;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及時處理讀者的情感和認知變化,調整閱讀材料和指導方式;同時具備培訓和教育能力,為讀者提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引導讀者自我反思和領悟,從而提升個人的認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2.培訓專業(yè)館員
專業(yè)館員具備一定的心理療愈知識和豐富的閱讀服務實踐經(jīng)驗,也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讀者需求。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提高其在閱讀療愈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服務能力,幫助讀者選擇合適的書籍、解答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在閱讀療愈過程中結合心理輔導,輔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解決自己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更加專業(yè)、有效的閱讀療愈服務。
3.專業(yè)的療愈指導與培訓
圖書館定期舉辦讀者心理療愈討論和培訓活動,提供更加專業(yè)的閱讀療愈服務和建議,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閱讀療愈的方法,提高讀者的自我療愈能力。讀者通過多嘗試、多交流、多學習等方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更好地實現(xiàn)閱讀療愈的效果;通過閱讀療愈舒緩壓力、開闊心胸,尋找內心的安寧,獲得智慧與力量,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與挑戰(zhàn),放慢腳步,靜下心來讀讀書,讓文字溫暖心靈,為人生之旅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四)服務體系化策略
1.長期規(guī)劃和可持續(xù)性
將閱讀療愈納入服務范疇,通過系統(tǒng)的研究,不斷完善圖書館療愈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和效果,為讀者提供更全面、更專業(yè)的心理支持。
2.引入現(xiàn)代技術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很難抽出足夠的時間到圖書館進行閱讀療愈,利用數(shù)字技術可以提供更便捷、豐富的閱讀療愈資源和服務,鼓勵讀者積極參與和探索閱讀療愈,通過持續(xù)實踐和探索,不斷嘗e+jN2sXz/42eAFMLdcCoRg==試新的閱讀材料和方法,提高讀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3.優(yōu)化宣傳推廣策略,擴大影響力
利用社交媒體、網(wǎng)站等多渠道宣傳閱讀療愈理念、方法和效果,提高公眾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擴大影響力;加強與醫(yī)療機構、心理咨詢機構等專業(yè)機構合作,形成療愈服務聯(lián)盟,共同推廣閱讀療愈的理念和方法;積極尋求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合作與交流,共同推進閱讀療愈的研究與應用,涉及對書籍內容的分析、對讀者需求的了解以及對心理療愈知識的掌握等方面,不斷挖掘書籍中的療愈元素,進一步提高閱讀療愈專業(yè)化程度和普及度;推進與社區(qū)、其他單位等合作,鼓勵更多人加入到閱讀療愈的研究和應用中,為更多人提供全面的心理療愈服務,為現(xiàn)代人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4.建立完善的評估與反饋機制
定期評估與更新資源,確保內容的時效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定期了解用戶對圖書館閱讀療愈的滿意度及需求,根據(jù)讀者的反饋對閱讀療愈服務及效果進行評估,及時優(yōu)化圖書館閱讀服務策略,制訂個性化的閱讀療愈方案。
四、結束語
圖書館可以開展多種閱讀療愈服務,要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加強合作,共同為讀者提供全面的心理療愈服務。同時,圖書館閱讀療愈的實踐需要專業(yè)的指導和培訓,因此,圖書館要不斷更新和優(yōu)化閱讀療愈的資源和方法,并關注行業(yè)動態(tài)和新的研究成果,根據(jù)實際閱讀療愈效果及時調整資源結構、改進服務,更好地發(fā)揮其在閱讀療愈中的作用,為讀者提供一個溫暖、專業(yè)的心理療愈空間。
參考文獻:
[1] 崔海蘭,張彬,王文雅.近五年我國閱讀療愈研究綜述[J].圖書館研究,2023(4):114-122.
[2] 龐楠.從閱讀療法的發(fā)展看高校閱讀療法書目體系的編制[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2,22(9):23-24.
[3] 徐雁.“情緒療愈薦讀書目”與公共圖書館 “閱讀療愈”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3(4):7-15.
[4] 徐振宇,王秀紅,高敏.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服務使用意愿影響因素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8):3-13.
[5] 楊玉涵.“植物療法”與公共圖書館的綠色空間構建[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3(4):17-21.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3年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社會教育 (社科普及)專項課題 “新媒體視域下社會科學普及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 (項目編號:23SJB-39) 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徐峻嶸,女,漢族,江蘇揚州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