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關鍵問題。文章通過對當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明確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詳細闡述了激發(fā)閱讀興趣、教授閱讀方法、拓展閱讀資源以及加強閱讀評價等具體路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4)14—0096—03
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更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關鍵鑰匙。它能夠帶領學生領略文字的魅力,感悟思想的深邃,拓展認知的邊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愈發(fā)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高水平閱讀能力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與困惑:如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方法不當、閱讀量不足、閱讀深度不夠等問題。如何有效突破這些困境,探索出一條清晰且可行的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路徑,就成為廣大語文教師共同關注和深入思考的話題。
一、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價值
1.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拓展。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就如同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知識寶庫的大門。通過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遠超課堂和教材范圍的海量知識。無論是歷史典故、科學常識、文化傳統(tǒng),還是哲學思想、藝術理念等,都能在不同的閱讀材料中得以呈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汲取著這些豐富的知識養(yǎng)分,將其融入自身的知識體系之中。在不斷拓展和積累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認知邊界不斷被突破[1]。他們能夠以更加全面和多元的視角去看待世界、思考問題,不再局限于狹隘的認知范疇,這也為其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極大地助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通過大量閱讀,學生能接觸到豐富多樣、精準優(yōu)美的詞匯,這些詞匯會潛移默化地儲存在他們的腦海中,成為他們日后表達時運用的豐富素材。在閱讀中,學生還能領略到各種句式的巧妙運用,從簡潔明快的短句到邏輯嚴謹的長句,從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到富有韻味的表達方式,都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多樣性,他們通過學習會體悟到作者是如何清晰地闡述觀點、如何生動地描繪場景、如何巧妙地表達情感。這種對優(yōu)秀語言結構和行文邏輯的深入學習,會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使得他們在語言運用上更加自信和靈活。
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能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透過細膩的文字描寫,學生能領略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藝術之美等多元的審美形態(tài)。那些生動的景物描寫會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絢麗多彩;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也使他們體會到人性的復雜與光輝,從而對美與丑、善與惡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閱讀經典之作還能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風格的藝術魅力,如簡潔之美、華麗之美、含蓄之美等,他們會在閱讀中逐漸培養(yǎng)起對美的敏銳感知力和判斷力,學會區(qū)分高雅與低俗、精致與粗糙。同時,優(yōu)秀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力量也會觸動學生的心靈,從而引發(fā)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對美的感受更加深刻和細膩。
二、當前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1.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難以滿足教學需要。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中,雖然一些教師認識到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卻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導致情境單一、僵化,無法真正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此外,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與閱讀教學目標的契合度有時不夠緊密。有些情境創(chuàng)設只是為了創(chuàng)設而創(chuàng)設,沒有很好地服務于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目標,導致學生在情境中只是走馬觀花,而沒有真正深入思考和探究閱讀文本的內涵。
2.閱讀興趣并未得到充分激發(fā)。當下語文教學中,盡管閱讀的重要性被反復強調,但學生的閱讀興趣仍未得到充分激發(fā)。一方面,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較為枯燥和單一,往往是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缺乏足夠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難以點燃學生內心對閱讀的熱情火焰。同時一些經典文學作品雖然具有很高的價值,但可能由于時代背景或語言風格等原因,讓學生覺得有距離感,不易產生共鳴和興趣。另一方面,語文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個性化閱讀需求的關注。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和閱讀偏好,然而實際教學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些多樣化的需求,導致學生對閱讀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3.閱讀材料缺乏適宜性。首先,部分閱讀材料的難度與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和認知發(fā)展水平不匹配。過難,充滿了生僻詞匯、復雜句式和深奧的主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到吃力和挫敗,從而降低了閱讀的積極性;過易,則無法真正起到提升閱讀能力的作用,使學生難以獲得足夠的挑戰(zhàn)和進步[2]。其次,一些閱讀材料的內容在時代性和多樣性上存在欠缺。有的材料過于陳舊,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點脫節(jié),導致學生難以產生共鳴和深入探究的欲望。有的則局限于某些特定的文體或主題類型,缺乏對不同文化、不同領域內容的廣泛涵蓋,從而限制了學生視野的拓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4.教學策略與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依然習慣于采用較為固定的模式,如以講解為主,按照預設的流程推進教學,較少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反應靈活調整。在教學方法上,滿堂灌、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缺乏能夠真正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和深入思考的新穎手段。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式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運用,或者在運用過程中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發(fā)揮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潛力。
三、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的關鍵起點。首先,應精心挑選適合學生年齡段和認知水平且充滿趣味性的閱讀材料??梢允巧鷦佑腥さ墓适?、富有想象力的童話、驚險刺激的冒險小說等,讓學生一接觸就被深深吸引。同時,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呈現(xiàn)閱讀內容,如采用角色扮演、故事講述、情境模擬等,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閱讀的魅力,調動他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
2.教授閱讀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精讀、略讀和速讀等不同方法。對于精讀,要教導學生仔細研讀文本,逐字逐句地理解文意,分析詞句的含義、作用以及作者的表達意圖,注重細節(jié)的挖掘和品味。在略讀時,讓學生快速瀏覽文本,抓住關鍵信息,如文章的主題、主要觀點、大致情節(jié)等,從而提高其閱讀效率。而對于速讀,要訓練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的能力,通過掃視、跳讀等技巧迅速把握文本的要點。其次,加強課外閱讀,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形式豐富多樣,教師不必統(tǒng)一形式,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來做筆記。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有助于深化對閱讀內容的思考。最后,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習慣,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結構、邏輯關系,提升整體把握能力。通過教授這些具體的閱讀方法和培養(yǎng)習慣,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閱讀,不斷提升其閱讀能力和閱讀質量。
3.拓展閱讀資源。一是豐富圖書館資源。學校和教師可以積極采購各類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經典文學作品、科普讀物、歷史文化書籍等,以充實圖書館的藏書量和種類。同時,可以與其他學校、圖書館或教育機構進行合作交流,開展圖書互借或資源共享活動,以此拓寬圖書來源渠道。二是利用網絡資源推薦優(yōu)秀讀物。教師可以通過篩選和整理,為學生推薦一些專業(yè)的閱讀網站或電子圖書館,讓學生能夠便捷地獲取海量的電子書籍和閱讀資料。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一些知名作家、學者的社交媒體賬號,及時了解他們推薦的好書和閱讀心得。并結合網絡上的閱讀排行榜、熱門推薦等信息,為學生挑選出適合他們的優(yōu)秀讀物,讓學生緊跟閱讀潮流,接觸到更多高質量的作品,助力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
4.加強閱讀評價。一是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過程性評價方面,要注重對學生日常閱讀行為和表現(xiàn)的觀察與記錄。例如,觀察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情況、閱讀方法的運用熟練程度等。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發(fā)表的觀點、與他人的討論交流的結果等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評價,肯定他們的進步和努力。同時,通過階段性的小測試、閱讀任務完成情況等來評估學生在一定階段內閱讀能力的提升程度。而終結性評價則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較大規(guī)模的考試或考核中,全面考查學生對閱讀知識的掌握、閱讀理解的深度和廣度等。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既能關注到學生的即時狀態(tài)和發(fā)展過程,又能從整體上衡量學生的閱讀水平和成果。二是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既包括同伴的互評,也包含學生的自評、教師的評價,甚至是家長評價。通過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參與,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狀況,為其后續(xù)的教學和指導提供有力依據。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只要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加強指導,強化訓練,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占朝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及優(yōu)化策略[J].天津教育,2023(11):74-76.
[2]周艷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探討[J].新作文,2022(04):155-156.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