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麗 陳薪旭 鄭曉晗
摘要:目的 明確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在胚胎干細胞上的相互作用受體,闡明MIF維持胚胎干細胞增殖存活的作用機制。方法:培養(yǎng)人胚胎干細胞,運用流式細胞儀、免疫熒光共聚焦顯微鏡、Western blot等檢測方法檢測HESCs相關(guān)受體CD74、CD44、CXCR2、CXCR4、CXCR7 表達情況,同時在胚胎干細胞中加入MIF、ISO后,CCK-8 法檢測人胚胎干細胞活性。結(jié)果 流式細胞儀、免疫熒光共聚焦顯微鏡、Western blot等檢測方法表明,人胚胎干細胞中的相關(guān)因子均有表達,其中CXCR2、CXCR7和MIF的表達水平較高,而CD74、CD44、CXCR4表達水平較低,但比較并無顯著差異,P>0.05。在胚胎干細胞中加入MIF、ISO后,CCK-8 法檢測顯示,與空白組相比,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吸光度值和細胞活性均明顯下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吸光度值和細胞活性明顯更低,P<0.05。結(jié)論 MIF在人胚胎干細胞中可能通過與CXCR2、CXCR7、CD74、CD44、CXCR4等相關(guān)因子結(jié)合調(diào)控人胚胎干細胞的增殖活性。
關(guān)鍵詞: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人胚胎干細胞;增殖;細胞活性
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人胚胎干細胞(hESCs)可分泌表達MIF,并在維持hESCs增殖存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MIF促進hESCs增殖存活的相關(guān)功能機制仍不完全明確,相關(guān)研究認為MIF可能是通過結(jié)合CXCR2和CXCR7相關(guān)受體,進而激活下游PI3-Akt信號通路來維持ESCs的增殖和存活[3~4]。為此,本研究擬通過添加不同濃度梯度的MIF、MIF抑制劑ISO觀察ESCs的增殖存活狀況,檢測ESCs 中MIF的自分泌情況、相關(guān)受體表達,以及不同條件下細胞增殖情況,闡明MIF維持ESCs增殖存活的相關(guān)機制。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檢驗方法:包括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CCK-8法、免疫細胞化學(xué)染色、流式細胞儀分析、蛋白質(zhì)印跡法、免疫共沉淀等方法。
細胞培養(yǎng):胚胎干細胞(H9)在添加 mTeSRTM1培養(yǎng)基中,置于37 ℃、5% CO2和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常規(guī)培養(yǎng),取對數(shù)生長期且狀態(tài)良好的細胞用于后續(xù)實驗。貼壁細胞消化,收集細胞懸液,離心收取細胞上清用于后續(xù)檢測。
1.2 方法
(1)流式細胞儀檢測H9細胞CD74、CD44、CXCR2、CXCR4、CXCR7表達情況:將六孔細胞培養(yǎng)板中的H9細胞制成單細胞懸液。取100 ?L細胞懸液至離心管中,并分別在管中加入5 ?LPE標記的CD74、CD44、CXCR2、CXCR4、CXCR7對應(yīng)抗體,4 ℃反應(yīng)30 min;加入2 mL PBS離心去上清,重復(fù)2次;再加入500 ?LPBS,通過流式細胞儀器進行檢測。
(2)免疫熒光共聚焦顯微鏡檢測H9細胞MIF、CD74、CD44、CXCR2、CXCR4、CXCR7表達情況: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H9細胞。長滿后,加入750 ?L/9.6 cm2的Accutase進行消化;接種于細胞玻片的24孔細胞培養(yǎng)板內(nèi),待細胞貼壁,用 4%的多聚甲醛室溫下固定20 min;用 PBS清洗3次后,同時用10%驢血清(Biorad)和 0.1%Triton X-100(Sigma)的PBS在室溫下封閉和滲透30 min。孵育一抗4 ℃過夜。用PBS洗3次,每次5 min。避光孵育二抗1 h后,再用PBS洗3次,每次5 min。檢測MIF、CD74、CD44、CXCR2、CXCR4、CXCR7表達情況。本階段所用試劑如下。
一抗:鼠抗人MIF(1:100); 兔抗人CD74(1:200);兔抗人CD44(1:100);兔抗人CXCR2(1:200);兔抗人CXCR4(1:200);兔抗人CXCR7(1:200)二抗:山羊抗鼠(1:500), 山羊抗兔(1:500);樣品用抗褪色熒光固定介質(zhì)(Dako)固定。使用蔡司 LSM 510 共焦激光掃描顯微鏡(Carl-Zeiss 顯微成像)獲取圖像。
(3)Western blot檢測H9細胞MIF、CD74、CD44、CXCR2、CXCR4、CXCR7表達情況:胚胎干細胞(H9)在添加 mTeSR?1培養(yǎng)基中,置于37 ℃、5% CO2和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常規(guī)培養(yǎng)。長滿后,加入750 ?L/9.6 cm2的Accutase進行消化;細胞懸液離心,收集細胞沉淀;加入細胞裂解液和蛋白酶抑制劑裂解細胞,離心提取總蛋白;BCA 法測定蛋白濃度,加樣后采用80 V 30 min,120 V 60min程序進行電泳,再通過濕轉(zhuǎn)法將蛋白轉(zhuǎn)移到PVDF膜上。轉(zhuǎn)膜完成后,PVDF膜用封閉液室溫孵育2 h。再將PVDF膜與特異性一抗在4 ℃下過夜孵育,TBST洗5次。PVDF膜置于特異性二抗中室溫搖床孵育2 h,TBST洗5次,滴加ECL發(fā)光液進行蛋白曝光。
(4)加入MIF、CCK-8 法檢測細胞活性: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H9細胞。長滿后,加入750 ?L/9.6 cm2的Accutase進行消化, 接種于96孔細胞培養(yǎng)板,共分3組,分別為空白組、對照組、實驗組,每組重復(fù)3個復(fù)孔。空白組加入包被培養(yǎng)器皿的BD MatrigelTM 和500 ?LmTeSRTM1培養(yǎng)基,對照組加入包被培養(yǎng)器皿的BD MatrigelTM 和100 ?LmTeSRTM1培養(yǎng)基以及實驗組等量細胞,實驗組加入包被培養(yǎng)器皿的BD MatrigelTM和100 ?LmTeSRTM1培養(yǎng)基以及適量細胞。再分梯度濃度加入hMIF,各組在37 ℃、5% CO2和飽和濕度的培養(yǎng)箱中常規(guī)培養(yǎng),分別在24 h、48 h、72 h每孔細胞加入10 ?L CCK-8溶液,共孵1~4 h后在酶標儀450 nm處讀取每孔細胞的吸光度值,測定細胞活力。
(5)加入ISO、CCK-8 法檢測細胞活性:操作步驟同(4)。
1.3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7.0 統(tǒng)計軟件統(tǒng)計處理,數(shù)據(jù)以(±s)表示。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 GraphPad Prism軟件進行顯著性檢驗,采用 Bonferroni 事后檢驗的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性顯著。
2結(jié)果
2.1 不同檢測方法下人胚胎干細胞相關(guān)因子的表達水平
流式細胞儀、免疫熒光共聚焦顯微鏡、Western blot等檢測方法表明,人胚胎干細胞中的相關(guān)因子均有表達,其中CXCR2、CXCR7和MIF的表達水平較高,而CD74、CD44、CXCR4表達水平較低,但比較并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胚胎干細胞活性檢測
在胚胎干細胞中加入MIF、ISO后,CCK-8 法檢測顯示,與空白組相比,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吸光度值和細胞活性均明顯下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吸光度值和細胞活性明顯更低,P<0.05。見表2~3。
3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流式細胞儀、免疫熒光共聚焦顯微鏡、Western blot等檢測方法表明,人胚胎干細胞中的相關(guān)因子均有表達,其中CXCR2、CXCR7和MIF的表達水平較高,而CD74、CD44、CXCR4表達水平較低,但比較并無顯著差異,P>0.05。這些因子可與MIF結(jié)合,其中CD74在MIF受體復(fù)合物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因為CD74敲除或應(yīng)用抗CD74抗體可消除表達CD44、CXCR2、CXCR4或CXCR7的細胞中的MIF效應(yīng)[5]。但有研究表明,MIF可通過CXCR7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這說明CD74在介導(dǎo)MIF信號中的作用中并非完全不可或缺。CD74不能單獨介導(dǎo)MIF信號,但是可以協(xié)助增強CD44、CXCR2或CXCR4的表達效應(yīng)[6]。因此,CD74在MIF信號中起著中樞作用,可以引導(dǎo)組織受體并幫助形成受體復(fù)合物。MIF可以直接結(jié)合CXCR2和CXCR7受體觸發(fā)相關(guān)效應(yīng)。MIF首先與CXCR2結(jié)合,通過與G蛋白偶聯(lián)激活ERK1/2和AKT信號通路。CXCR7不與任何類型的G蛋白偶聯(lián),而是與β-arrestin2結(jié)合進而激活ERK1/2信號通路,但也有研究顯示可以同樣激活A(yù)KT信號通路[7~8]。此外,MIF 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具有促進細胞增殖和抑制細胞凋亡的能力。ISO-1經(jīng)常作為MIF的標準抑制劑,可抑制MIF的互變異構(gòu)酶活性,也可阻止 MIF 與其表面受體的結(jié)合,從而阻斷MIF誘導(dǎo)的信號級聯(lián)[9~10]。本研究在胚胎干細胞中加入MIF、ISO后,CCK-8法檢測顯示,與空白組相比,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吸光度值和細胞活性均明顯下降,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吸光度值和細胞活性明顯更低,P<0.05。表明抑制 MIF 將會顯著抑制細胞的增殖活性。
綜上所述,CXCR2、CXCR7、CD74、CD44、CXCR4等MIF相關(guān)受體在人胚胎干細胞中均有所表達,表明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在調(diào)控人胚胎干細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江,夏鵬,曹必偉,等.獨活對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虛擬篩選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9,26(5):105-108.
[2]SPARKES A,De BAETSELIER P,ROELANTS K,et al.The non-mammalian MIF superfamily[J].Immunobiology,2017,222(3): 473-482.
[3]杜向榮,宋守君,薛海波,等.中國漢族人中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173G/C基因多態(tài)性與免疫相關(guān)性疾病易感性的關(guān)系:Meta分析[J].中華微生物學(xué)和免疫學(xué)雜志,2018,38(8):582-590.
[4]李玉錦,王杰,王亞妮,等.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調(diào)控細胞衰老的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23,43(2):120-129.
[5]鄭曉晗,馮曉麗,胡蘭,等.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促進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腹側(cè)中腦多巴胺能神經(jīng)祖細胞[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3,27(33):5348-5356.
[6]魏艷召,鄭曉晗,高仕君,等.人胚胎干細胞自分泌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及受體表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3,27(1):34-41.
[7]肖農(nóng),曹雪濤,于益芝,等.重組腺病毒介導(dǎo)的TNF基因轉(zhuǎn)染對巨噬細胞功能影響[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1995(4):295-296.
[8]陳天琰,張磊,高建一,等.人胚胎干細胞源神經(jīng)干細胞微囊泡對巨噬細胞極化的影響[J].江蘇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20,30(6):515-519,525.
[9]元力,潘旭,邊國慧,等.不同體外誘導(dǎo)分化來源巨噬細胞表型分子分析及極化功能比較[J].國際輸血及血液學(xué)雜志,2018,41(2):121-132.
[10]韋添元.以CRISPRa誘導(dǎo)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巨噬細胞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