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與歷史的研究方法,從紋樣構成形式、圖案風格、色彩風格3個角度對魯西南地區(qū)的魯錦紋樣風格進行分析。得到魯錦紋樣風格多采用連續(xù)式的構圖形式,圖案與色彩的風格與魯西南地區(qū)民風民俗和當地人們思想文化密不可分的結論。研究表明:一方面,魯錦紋樣的構成形式主要以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為主,有著規(guī)律可循的構圖形式,由此形成特有的節(jié)奏與韻律。另一方面,魯錦圖案與色彩的風格是魯西南地區(qū)長期的地域文化活動和人民思想情感表達共同作用的結果,有著濃重的地域性質,由此成為魯西南地區(qū)的視覺符號。
關鍵詞:魯錦;紋樣;風格;魯西南
中圖分類號:J5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2346(2024)01-0047-06
Study on the Pattern Style of Lu Brocade in Southwest Shandong Province
CHENG Jiahao" " GU Yi
(School of Fashion,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o analyze the pattern style of Lu brocade in southwest Shando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pattern composition form,pattern style and color styl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attern style of Lu brocade mainly adopts continuous composition form,and the pattern and color sty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k customs and local people’s ideology and culture in southwest Shandong.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n the one hand,the composition forms of Lu brocade patterns are mainly two-sided continuous and four-sided continuous,with regular composition forms,thus forming a unique rhythm.On the other hand, the pattern and color style of Lu brocade is the result of the long-term reg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eople’s thoughts and emotions in southwest Shandong,which has a strong regional nature and thus becomes the visual symbol of southwest Shandong.
Key words: Lu brocade;pattern;stye;southwest Shandong Province
魯錦因幾何圖案絢麗似錦,被稱為魯西南民間織錦,簡稱為魯錦。魯錦扎根于山東魯西南地區(qū)的農村,是魯西南地區(qū)極具鄉(xiāng)土氣息與地方特色的一種手工棉紡織品,同時也是黃河文化歷史積淀的重要代表,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目前針對魯錦紋樣風格的研究并不多見,大多數研究是從紋樣的藝術性、文化性等角度出發(fā)。如任雪玲等[1-3]分析了魯錦的藝術特色,包括紋樣的色彩和造型,并對基礎紋樣進行了詳細的解析。楊永慶等[4-5]以魯錦的文化性為切入點,提出了魯錦在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以及技藝的傳承等建議。不難看出,針對魯西南魯錦紋樣風格的研究還有更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因此,本文在系統(tǒng)分析魯西南地區(qū)魯錦紋樣風格的基礎上,對紋樣的排列方式、圖案和色彩的藝術風格等進行一些補充分析,試圖更深入地探析魯錦紋樣藝術風格。
1" " 紋樣構成形式風格
魯西南魯錦紋樣種類繁多,紋樣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根據現代已有的紋樣構成形式,大致可以把魯錦紋樣分成連續(xù)式和骨架式構圖,其中大部分的紋樣都以連續(xù)式構圖為主。連續(xù)式構圖是一個或一組紋樣通過橫向、縱向或四周循環(huán)組成新紋樣的一種排列方式。連續(xù)式構圖又包括二方連續(xù)式和四方連續(xù)式,本研究就連續(xù)式紋樣具有代表性的實例進行分類探析。
1.1" " 二方連續(xù)
魯錦中二方連續(xù)紋樣有較大的占比,二方連續(xù)簡單來說就是1個或1組紋樣向左右或上下水平垂直循環(huán)。根據紋樣的具體排列方式又可以分為簡單式二方連續(xù)和復合式二方連續(xù)。
1.1.1" " 簡單式二方連續(xù)
簡單式意味著組織紋樣數量較少,通常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單獨紋樣通過二方連續(xù)的排列方式形成簡單式二方連續(xù)。因簡單式并不是魯錦紋樣的主要風格,所以魯錦中的簡單式二方連續(xù)紋樣數量較少。其中也有極具特色的紋樣,如圖1中陰陽瓦紋樣,中國民間住房的房頂上有瓦片覆蓋,呈現出連續(xù)排列的布局,一排叫“壟瓦”,瓦背朝上,一排叫“溝瓦”,瓦面朝上,兩者構成陰陽瓦片。魯西南婦女通過對瓦片的抽象分別形成陰陽瓦的幾何圖形,組成一個單元紋樣,上下循環(huán)。再如圖2所示的魯錦提花紋樣――貓?zhí)慵y,貓是常見的家庭飼養(yǎng)寵物,貓?zhí)慵y的靈感來源于貓的腳印。由藍色長方形做底,上面再增加由貓的腳印抽象演變而來的幾何形體,兩者組合進行左右循環(huán),形成簡單式二方連續(xù)圖。
1.1.2" " 復合式二方連續(xù)
復合式二方連續(xù)通常是由3個或更多紋樣組成的單元紋樣,整體進行左右或上下循環(huán)。如圖3所示的合斗紋樣,合斗是魯西南農村地區(qū)用來稱量糧食的工具,合斗紋蘊含著對糧食豐收、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紋樣通過由合斗抽象變換的多種幾何形組成,兩種不同色彩的紋樣組成一個單元紋樣,向左右進行循環(huán),構成復合式二方連續(xù)。再如圖4魚眼水紋,魯西南婦女對于圖案的命名方式是主紋在前,副紋在后。魚眼水紋以魚眼為主要紋樣,以水紋為次要紋樣。紋樣通過對自然中的魚眼和水流動的形態(tài)抽象變化而來,形成由多種不同條形紋樣構成的一組單元紋樣進行左右循環(huán)。
1.2" " 四方連續(xù)
在魯錦中,四方連續(xù)的紋樣有很大數量。四方連續(xù)是指一個組織單位紋樣向上下左右4個方向反復循環(huán)排列。根據四方連續(xù)的排列方式又可以細化為方形四方連續(xù)和菱形四方連續(xù)。
1.2.1" " 方形四方連續(xù)
方形四方連續(xù)是指一個組織單元紋樣垂直向上下、左右4個方向循環(huán),重點在于循環(huán)方式是垂直的,如圖5方形四方連續(xù)示意圖。魯錦中的方形格紋紋樣較多,都可以歸類為方形四方連續(xù)。如圖6滿天星紋樣,俗稱為“八個盤子八個碗,滿天的星星亂擠眼”,抽象地展現了當地婚禮喜宴上的歡樂情景以及豐盛的場面,“八”作為吉祥數字,被應用到喜宴上,是魯西南農村地區(qū)的一種風俗。由抽象的核桃花紋樣組成的“八盤八碗”,以及抽象演變的“星星”組成,上下左右垂直循環(huán),形成方形四方連續(xù)紋樣。再如圖7迷魂陣紋樣,所謂“迷魂陣”則是指該紋樣構思精巧、織造困難,魯西南當地婦女把該圖案稱為“難死人”?!懊曰觋嚒庇?個單獨的紋樣構成一個組織單元紋樣,垂直向上下左右循環(huán),形成復合式方形四方連續(xù)。
1.2.2" " 菱形四方連續(xù)
菱形四方連續(xù)是指一個組織單元紋樣兩兩錯排地向四周重復連續(xù)式循環(huán),重點在于循環(huán)方式是兩兩錯排的,如圖8菱形四方連續(xù)示意圖。在魯錦中,菱形四方連續(xù)數量較多。如圖9所示的鵝眼彩錦紋樣,鵝具有溫順忠實的性格,它與人類的感情交流大大超過了鴨、雞等家禽,受到魯西南人民的喜愛。紋樣題材取自鵝的眼睛,通過對真實的鵝眼進行抽象形成的幾何形,幾何形作為一個單元紋樣,兩兩錯落地向四周循環(huán),形成典型的菱形四方連續(xù)。
再如圖10所示的燈籠花紋樣,燈籠代表著紅火、祥瑞的美好祝愿,象征著生活的幸福美滿。燈籠花紋是由芝麻花紋樣與大斗紋組成,是對自然中芝麻花和魯西南民間計量的工具“斗”進行抽象組成的幾何形,4個單獨紋樣構成一個燈籠花的組織形態(tài),兩兩錯落地向四周循環(huán),屬復合式菱形四方連續(xù)。
2" " 圖案風格
2.1" " 秩序感藝術
“秩序感”是指有條理地、有組織地安排各構成部分以達到規(guī)律有序的外觀形態(tài)[6]。魯錦紋樣通過不斷地重復、連續(xù)、平行等構成形式,形成特有的節(jié)奏與韻律,由此產生魯錦獨特的秩序美。規(guī)律的視覺效果是產生秩序感的關鍵,魯錦紋樣的秩序感同時也是紋樣風格藝術的外化表現,展現出魯錦紋樣風格的藝術性。
因魯西南地區(qū)是孔孟文化的發(fā)源地,所以學界對于魯錦紋樣所帶來的秩序感大都是從儒家文化入手的,筆者更傾向于從裝飾心理學的角度探究人自身的審美價值與紋樣的藝術性。當前針對裝飾藝術中秩序感的研究,最為權威的則是英國裝飾藝術心理學家恩斯特€飯輩祭鏘5摹噸刃蚋校鶴笆我?guī)心理学研究≠E9輩祭鏘H銜謝邇閬蠐讜謖搴圖蚧幕∩獻槌芍刃潁刃蚴怯篩髦只牧λ鉤傻男饕恢灤訹6]。這與東方美學觀點不謀而合,東方美學觀點認為不能把審美主體與客體分離開,貢布里希也一直在強調人在裝飾行為中的主動性,并且這種主動性是根植于人類遺傳之中的。魯錦紋樣的秩序性正是魯西南婦女自身裝飾審美價值與先天人類遺傳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規(guī)律性的、可預測的事物更容易被整體把握,另一方面這也是魯西南婦女對生活和情感的理解與外化,為紋樣注入更多的情感表達。
魯錦紋樣的秩序感是魯錦的一大藝術特征,每一種類型的紋樣都有獨特的秩序感,呈現出不同的節(jié)奏與韻律,形成規(guī)則有序的外觀特征。如圖11老朝廷紋樣,全稱為“內羅城,外羅城,里面坐了個老朝廷”,格紋為主紋,條紋為副紋。通過主紋與副紋的交叉、重疊、反復等排列方式,整體紋樣呈現出錯綜復雜但又有規(guī)律性的藝術效果。再如圖12所示的美字錦紋樣,以格紋為主紋,文字為副紋。格紋通過交叉、重疊排列形成特有的秩序,文字則介于格紋與格紋之間形成的空間中,不斷地反復形成文字間的秩序[7]。格紋與文字各自的秩序相互作用,使整體紋樣產生特有的雙重節(jié)奏與韻律,整體紋樣更具秩序感。
2.2" " 民俗性藝術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文化事項。民俗又因不同的地域特征、思想文化形成各自鮮明的藝術風格。魯錦作為魯西南人民日常生活的“記錄者”,同時也是魯西南地區(qū)民俗文化的傳承載體,對魯西南地區(qū)民俗藝術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魯錦紋樣體現著魯西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幸福憧憬、對親朋好友的吉祥祝愿、對先祖圣賢的尊敬愛戴。自然而然,魯錦便成了魯西南地區(qū)風俗的物質載體,賦予了更多的藝術特色[8]。
魯西南婦女在織造紋樣時不僅要考慮紋樣題材的來源、排列的方式、整體的布局,還要兼顧紋樣的文化內涵,體現美好寓意,完美繼承了中國古典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傳統(tǒng)設計精髓[9]。如把自然界中流動的水通過抽象演變?yōu)椴ɡ诵握劬€的水紋,水在民間有著“遇水生財”的寓意,孔子在《論語€酚閡病分幸燦小叭收呃炙鋇乃搗???杉皇游恢旨櫚惱髡祝⌒腋I畛こぞ鎂謾⒃叢床歡系拿籃迷⒁鈁10]。魯西南地區(qū)在結婚、過壽等重要場合也會贈送魯錦,將自己對親朋好友的祝福寄托于魯錦紋樣之中。如在結婚時,女子的嫁妝中就有棗花紋魯錦,“棗”取諧音的“早”,有期盼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的吉祥祝愿。再如“內羅城、外羅城、里面住了個老朝廷”紋樣,它也是魯西南地區(qū)女子出嫁時必備的魯錦紋樣之一。相傳公元前614年至281年魯西南地區(qū)曾出現過“紀王城”,在堯帝的治理下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yè)。魯西南百姓通過對內城、外城和皇宮的抽象紋樣來表達對明君的尊敬愛戴以及懷念之情,后演變?yōu)閷彝ッ罎M、平安喜樂的祝愿。
魯西南人民通過魯錦含蓄、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份情感是真誠的、熱烈的。雖幾縷絲線,卻承載著魯西南人民沉甸甸的感情和深層次的寓意。魯錦紋樣的民俗性主要就集中在這深層的寓意上,這種帶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民俗藝術就成為魯錦的藝術內核,擴展了魯錦紋樣的藝術邊界,使紋樣風格更具獨特性。
3" " 色彩風格
3.1" " 色彩來源藝術
魯錦的色彩同樣是形成魯錦紋樣風格的一大藝術特征,是魯西南地區(qū)人民豪爽、熱情民風的直接體現。魯錦色彩隨著染色工藝的發(fā)展不斷完善,逐步展現出明確的色彩特征,進而影響著魯錦的整體風格。
魯錦最初染線品種較少,色彩較為單一,染料多以植物為主。當地人們常用黃土、石榴皮對棉線進行染色,染出黃白色、青黑色的染線。常使用紫花棉作為原材料,紫花棉本身帶有黃白的底色,可直接使用,省略染色的步驟,也可以再使用染料進行上色。除此之外靛藍染色也十分有代表性,靛藍是一種植物染料,因染色質量穩(wěn)定而受到當地人喜愛。之后,隨著人們審美需求的變化以及化學染料的出現,魯錦色彩逐漸豐富,有了更明確的藝術風格。這時期的魯錦用色大膽,細膩明快,色相十分艷麗,呈現出色彩繁多的視覺效果。近20年來,隨著染色工業(yè)的發(fā)展,魯錦的染色由專門的公司和工廠進行,通過一系列專業(yè)的染色步驟,魯錦的色彩更加豐富,色彩的純度有所提高,加強了魯錦的色彩風格?,F在魯錦常用的色彩有:大紅、桃紅、橙色、杏黃、棕等暖色系,湖藍、靛青、草綠等冷色系,還有白、黑等中性色??梢钥闯?,魯錦色彩多以純色為主,明度較高,色系十分豐富。
3.2" " 色彩搭配藝術
受到魯西南婦女織造經驗和地域文化的影響,魯錦的色彩搭配方式十分靈活多樣。色彩搭配有許多配色口訣,如“紅紅綠綠,圖個吉利”“紅搭綠,一塊玉”“紅靠黃,亮晃晃”等。色與色之間的碰撞,造就了魯錦的色彩搭配藝術。
通過對魯錦色彩搭配方式的深入分析,大致梳理得出魯錦兩種主要的配色方式。第一種配色方式為單色法,主要出現在以植物染為主的早期,色彩為棉花的本色或者植物染單色,以中性色及暖色系色調為主。第二種配色方式為混色法,是魯錦最具代表性的色彩搭配方式,混色法又分為同色系混色與對比色混色。同色系搭配意味著組合搭配的色彩,它們的色相、明度、純度相對協(xié)調,而且為同一色系的顏色,在魯錦中有不少同色系搭配。圖13是對魯錦中同色系配色具有代表性的實例進行總結得出的,可以看出同色系配色使用的色彩種類較少,通常只有3~5種色彩。對比色是指色相差別較大,明度、飽和度對比強烈的色彩搭配,在魯錦中有大量的對比色搭配的實例,通過整理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對比色搭配如圖14,可以看出魯錦對比色的應用以不同明度的藍、紅、綠、黃組合搭配為主,配色十分豐富。
4" " 總結
魯錦紋樣的種類十分豐富,題材大都來自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與喜聞樂見,紋樣的排列方式靈活多樣,但關于魯錦紋樣的排列方式尚缺少深入的研究。通過分析魯錦紋樣的實物圖,得出魯錦紋樣主要為連續(xù)式構圖,連續(xù)式構圖分為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根據組織紋樣的數量可以把二方連續(xù)細化分為簡單式二方連續(xù)和復雜式二方連續(xù),根據組織紋樣的循環(huán)方式又可以把四方連續(xù)細化分為方形四方連續(xù)與菱形四方連續(xù)。由此可以看出魯錦紋樣的構成形式是多樣的,有著特定的規(guī)則與秩序,秩序感也就由此產生,秩序感的來源與人本身有關系[11],一方面人類更偏愛于規(guī)則有序的事物,另一方面是與魯西南婦女自身的裝飾審美價值有關。
魯錦的色彩隨著染色工藝的發(fā)展越來越豐富,更鮮明地展現出魯錦的色彩風格,配色以單色法和混色法為主,混色法包括同色系混色與對比色混色,對比色混色也成了魯錦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正因為魯錦各個組成部分都有獨有的特征,自然而然地造就了魯錦紋樣獨特的藝術風格。
參考文獻
[1]任雪玲,洪憑,屠恒賢.魯錦溯源及其藝術特色[J].紡織學報,2008(03):51-55.
[2]任雪玲,葛玉珍.魯錦的藝術特色及基礎紋樣解析[J].絲綢,2009(06):45-48.
[3]段光利.漢代織錦圖案的排列方式研究[J].絲綢,2015,52(08):29-35.
[4]楊永慶,亓延.魯錦的文化性與應用創(chuàng)新研究[J].絲綢,2011,48(11):45-49.
[5]安豐.魯錦紋飾現狀及未來發(fā)展方向研究[J].設計,2020,33(15):143-146.
[6]曹暉.秩序的知覺:貢布里希的“秩序感”解讀[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5(05):40-47.
[7]劉娟,王宏付.典型魯錦紋樣的織造方法解析[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30(06):28-31.
[8]劉飛,劉水.魯西南地區(qū)魯錦圖案的藝術特征及功能性探析[J].絲綢,2021,58(01):85-91.
[9]趙晨.淺析嘉祥魯錦紋樣中的民俗審美風尚[J].美術觀察,2011(04):113.
[10]穆慧玲.解讀魯錦的儒文化印痕[J].紡織學報,2013,34(05):111-115
[11]羅倩,劉長宜.淺談貢布里希的《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J].藝術教育,2016(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