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期間,親朋相聚,免不了觥籌交錯,飲食過度。節(jié)后回歸正常生活,不少人感到消化不良、脘腹不適,所以常食用一些山楂用于消食健胃。但在臨床應(yīng)用中,山楂有不少炮制品種,且功效各異。用山楂健胃消食,你用對了嗎?
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實,其作為藥用已有1500多年歷史。最早記載山楂的典籍為《爾雅》,稱山楂為執(zhí)、粟梅。山楂之名出于本草著作《本草衍義補遺》,民間多稱為“山里紅”“山里果”等。山楂的藥用炮制品有凈山楂(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蜜山楂、紅糖山楂、土炒山楂、山楂炭等。
生山楂長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以及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冠心病。其中炒山楂酸味減弱,緩和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積,用于脾虛食滯、食欲缺乏、神倦乏力:焦山楂消食導(dǎo)滯作用增強,用于肉食積滯、瀉痢不爽:蜜山楂、紅糖山楂善于和中消食:土山楂增強健脾消食作用:山楂炭偏于止血、止瀉,用于胃腸出血或脾虛腹瀉兼食滯者。
因此,節(jié)日后用山楂健胃消食,以焦山楂為良,抑或在醫(yī)生辨證后選用其他適宜于自己的山楂炮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