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急救護是指在突發(fā)傷病或災害事故的現(xiàn)場,在專業(yè)人員到達前,為傷病員提供初步、及時、有效的救護措施。中小學教師學習應急救護不僅可以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增強救護能力,而且能夠塑造教育示范角色,促進個人發(fā)展。當前,中小學應急救護教育工作現(xiàn)狀不容樂觀,文章從教師和學校兩個方面探析推進應急救護教育工作的策略。提高師生的應急救護意識和能力,可以減少事故的發(fā)生、降低損失,為學校和教育工作的正常進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中小學 應急救護 現(xiàn)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24-09-04
“應急救護是指在突發(fā)傷病或災害事故的現(xiàn)場,在專業(yè)人員到達前,為傷病員提供初步、及時、有效的救護措施?!边@一定義充分體現(xiàn)了急救的應急性、群眾性、專業(yè)性的內在屬性:一是應急性,要爭取時間,爭分奪秒,往往需要在發(fā)病或事故現(xiàn)場開展;二是群眾性,強調現(xiàn)場的群眾即是救護者,避免為等待專業(yè)人員而貽誤時機;三是專業(yè)性,雖然是初步的救護,但是仍然要求有效,初步體現(xiàn)了群眾性,有效則體現(xiàn)出專業(yè)性。總之,應急救護的核心要義就是“急”和“救”兩個字,應急救護所要求的時間、地點、人員均體現(xiàn)了“急”的時間要求,及時有效的救護要求則體現(xiàn)了“救”所必需的專業(yè)要求。[1]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應急救護在教育工作中不斷得到重視。《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表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提升學生健康素養(yǎng)為核心,以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為重點,以提高校園應急救護能力為目標,試點先行、穩(wěn)步推進,建設一批急救教育試點學校,深入開展學校急救知識普及、急救設施配備、救護技能培訓等工作,切實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眹液蜕鐣本茸o的重視也對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小學應急救護教育工作現(xiàn)狀管窺
1.教師與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在目前的中小學安全教育中,應急救護缺乏足夠的重視,一些學校開展的課程沒有設計應急救護的教育內容,只是講了一些常見的安全事故,以此來警示學生,以期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這單一的教育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并不足以保障學生在遇到危險事故的時候能運用應急救護知識來保障自身的安全。[2]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也導致教師和學生對此不夠重視,應急救護教育無法落到實處。
2.學生應急救護意識能力薄弱
一些中小學生安全意識非常薄弱,在他們的周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非常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連鎖反應。由于安全意識薄弱,他們沒有將精力投入學習應急救護技能中,在面對突發(fā)安全事故時手足無措。即便有一些學生擁有機會學習應急救護相關教育專題知識,他們也未能珍惜此類機會,導致事故的發(fā)生。
3.學校不重視安全保障
據了解,較少學校開設了應急救護課程,雖然學校會定期進行安全教育,但是一些學校并不重視此類課程的開展。安全教育課程要傳授相關的安全知識,讓師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及時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學校將教育重心放在上述方面,所以應急救護的內容占比較小。在這樣的情況下,講授應急救護知識的教師只能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危險事故講解應急知識,當學生遇到教師沒有講過的危險時,便不知該如何自救。為了避免意外傷害事故,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不下令,嚴禁學校組織學生春游和校外活動。部分學校采取消極防范手段,所有有潛在危險的活動都不開展,例如不到野外春游秋游、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甚至取消體育課的某些項目。學生智力的提升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采取的這些消極防范措施,無疑是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背道而馳的。“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中國每年有超過1000萬0~17歲兒童遭受傷害,其中有超過6萬死于傷害,意外傷害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調查和分析,如果我們采取有效行動,80%以上的兒童傷害是可以預防的,而教育是所有預防工作的基礎?!保?]
二、教師:應急救護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和保護者。應急救護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能,不僅對學生具有價值,對教師同樣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梢酝ㄟ^提高教師安全意識、塑造教育示范角色以及增強自身綜合素質等方面的措施提升教師的應急救護能力。
(一)提高教師安全意識,增強教育救護能力
教師在學校承擔著重要的安全保護責任,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要踐行對生命安全的守護。通過學習應急救護知識,教師可以增強自己的安全意識,并了解常見的緊急情況和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式。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面臨著各種潛在的安全隱患,無論是突發(fā)疾病還是意外受傷,都需要教師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反應。因此,教師學習如何正確應對事故和緊急狀況,可以及時采取適當的急救措施,保護自己和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同時,應急救護知識的學習使教師能夠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這些知識和技能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當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突發(fā)狀況進行簡要初步的救護處理時,便能為后續(xù)專業(yè)的救治贏得寶貴的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校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對學校安全事務管理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塑造教育示范角色,引領學生榜樣教育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和引導者,在應急救護這一特殊領域,教師所扮演的示范角色更是無可替代,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技能的實踐者,通過學習和教授應急救護相關知識,樹立學生安全意識的典范。同時,應急救護技能的熟練掌握,使教師在面對突發(fā)情況時,得以迅速準確地做出反應,采取行動。在教師將應急救護知識融入日常教育的言傳身教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學會在危險時刻保護自身,更懂得關心他人的安危。教師幾乎日日與學生相處,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當教師在日常中展現(xiàn)出積極的應急救護行動時,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項生動的教育實踐。這種示范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公民意識。當學生看到教師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他人時,他們也會受到感染,學會在他人需要時伸出援手。這種正能量的傳遞,不僅有助于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未來公民。因此,教師在應急救護方面的示范作用至關重要,他們通過學習和運用應急救護技能,在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的同時,更以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引領學生走向更健康、安全、和諧的人生道路。
(三)增強自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個人發(fā)展
學習應急救護知識對教師個人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的廣闊世界中,教師個人能力的發(fā)展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教育質量提升與學生成長起到重要作用。學習應急救護相關知識,作為教師個人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其帶來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技能本身,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一次全面提升,更是教師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推動。掌握應急救護技能首先能提高教師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在面對校園突發(fā)事件時,教師能夠迅速做出反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這不僅是對其職業(yè)素養(yǎng)的考驗,更是對其個人勇氣與擔當的有力彰顯。學會在危急時刻保持冷靜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這一能力對任何職業(yè)來說無疑都是寶貴的財富。另外,應急救護知識涉及醫(yī)學、溝通、團隊協(xié)作等多方面,這為教師提供了跨學科學習的機會,能夠使教師進一步豐富自身知識結構,也能讓教師提高職業(yè)競爭力,拓展個人發(fā)展空間。學校和家長往往會更加信任具備應急救護技能的教師,這為教師自身贏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同時,這一技能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師向其他領域拓展,例如廣泛參與學校健康教育課程等項目,進一步拓寬職業(yè)道路。
三、學校:應急救護教育工作的推進
在學校環(huán)境中,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秾W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指出:“學校應當把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睉本茸o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學??梢酝ㄟ^實施三條策略推進應急救護工作,包括規(guī)范培訓體系、以課堂為載體提升學生安全意識、構建知識共享平臺和學??己四J降取?/p>
(一)規(guī)范培訓體系,加強實踐訓練
建立規(guī)范的教師應急救護培訓體系是提升教師應急救護能力的首要步驟。該培訓體系應明確培訓的目標、內容和方法。首先,指定專業(yè)的培訓教材和參考資料,確保培訓內容科學、系統(tǒng)和全面。其次,培訓過程應采用多種形式,例如課堂講解、模擬演練、案例分析等,以便教師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最后,培訓應注重實踐操作,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以確保教師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應急救護技能。應急救護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因此,加強教師的實踐訓練是提高其應急救護能力的重要舉措。學??梢越M織模擬演練活動,讓教師在模擬場景中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并實施相應的救護措施。在實踐過程中,要重點培養(yǎng)教師的快速反應能力、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此外,還可以邀請專業(yè)救護人員來校進行現(xiàn)場指導和講解,分享實際應急救護經驗,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和建議,提高教師的操作技能和應對能力。[4]
(二)以課堂為載體,提升學生安全意識
在急救教育試點工作中,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主題教育為載體、以日常教育為基礎的急救教育機制。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常見氣道異物梗阻、關節(jié)脫位與扭傷的緊急救護教育,普及淹溺、燒燙傷、中暑等意外傷害知識教育。教學應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把理論知識和實操練習相結合,使用專業(yè)教具來規(guī)范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動手能力。除了基本的課堂教學,學校還應該開設急救教育第二課堂,豐富課堂內容,推廣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班級要定期開展急救教育主題教育,旨在讓更多學生了解急救教育基礎知識,遇到危險情況能夠及時施救,延長救援時間。學校還可積極組織開展相關知識競賽、現(xiàn)場模擬、技能大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對學生來說吸引力較大,趣味性很高,通過各項比賽達到以賽促學的效果。當然,還應把急救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中學教師可利用早晚自習,講授常見的安全事故應對措施,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目前,很多學校都在積極開展應急救護走進課堂活動。例如泰州實驗學校一直重視急救技能的培訓,曾多次與泰州市紅十字會合作,共同開展各種培訓活動。2022年6月,泰州市紅十字會講師面向二年級師生開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和“防踩踏安全知識”培訓,以提高師生的應急自救、互救能力,增強師生自我保護意識。[5]2023年10月16日,泰州實驗學校邀請?zhí)┲菔屑t十字會應急救援隊為全體教職工進行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經過培訓,230名教職工提高了心肺復蘇、AED的使用技能。[6]期待在之后能夠有更多的學校積極開展與應急救護相關的活動,讓應急救護走進學生的課堂。
(三)構建知識共享平臺和學校考核模式
建設知識共享平臺是促進教師之間學習和交流的有效方式。學校可以建立在線平臺或社交媒體群組,供教師分享應急救護的相關知識和經驗。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fā)布救護技巧、案例分析,進行討論和互動。通過建設知識共享平臺,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應急救護能力,促進他們的專業(yè)成長。同時,應急救護教育的開展基于學生常見的安全事故,將容易發(fā)生的危險情況以及對應的相關措施進行詳細講解。教師根據學校規(guī)定,每周至少開展兩次應急救護課程,同時明確每周的教育專題。每節(jié)課結束后,要求學生完成相關的技能作業(yè),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應急救護模擬實踐。最后,學校要依托學校學分銀行建設,教務處將急救知識教育納入學生第二課堂,對考核合格的學生給予相應學分,提升師生的重視度,提高急救知識知曉率和急救技能普及率。江蘇省錫東高級中學把應急救護課程作為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納入體育課,由體育教師“持證上崗”教學。此外,學校還購置了兩臺AED急救設備,計劃一臺放在體育運動區(qū)域,另一臺放在教學樓。在錫東高級中學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培訓教學大綱上有四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分別為救護概念、心肺復蘇、AED、創(chuàng)傷救護四項技術。副校長介紹,學校已經實現(xiàn)了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因此加入應急救護課程不會影響學生應有的鍛煉活動和體育技能學習。應急救護技能需要不斷鞏固和應用才能確保手法熟練而準確,學生不能學完一年就“扔”。應急救護課程進體育課是錫東高級中學的首次嘗試,學校計劃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xiàn)設計后續(xù)課程,逐步推進。[7]
四、結語
通過對中小學應急救護教育工作現(xiàn)狀、提升教師應急救護能力策略以及推進學校應急救護工作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應急救護對于中小學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教師和學校是學生的引導者和保護者,教師所掌握的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學校所開展的相關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要提升教師的應急救護水平,提高學校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能力。然而,在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中,應急救護教育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針對教師的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不夠系統(tǒng)和規(guī)范,導致教師對應急救護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其次,學校缺乏應急救護資源和設備的投入,限制了教師在突發(fā)情況下的救援能力。最后,應急救護知識的普及度還不夠,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和意識。本文針對此類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展望未來,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的重視,中小學應急救護教育工作將得到長足的發(fā)展。期待未來能夠建立健全的培訓體系,為師生提供全面的應急救護培訓和資源支持,從而提高整體的應急救護水平,確保師生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共同推動中小學應急救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為師生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嚴明強.“急救”一詞的中國溯源[EB/OL].(2019-05-17)[2024-10-16].http://u5a.cn/02fo3.
[2]王軍.中小學應急救護專題教育路徑及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21):13-14.
[3]壹基金.《中國學校安全現(xiàn)狀分析報告》發(fā)布[EB/OL].(2020-10-20)[2024-10-11].https://www.sohu.com/a/425986612_175774.
[4]成永軍.大學生應急救護培訓體系構建探究:以湖州應急救護學院為構建范本[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0(6):81-85.
[5]資訊麻辣燙.“關愛生命,救在身邊”:泰州實驗學校開展全員應急救護培訓[EB/OL].(2023-10-16)[2024-10-15].https://www.sohu.com/a/728848423_121123690.
[6]泰州市紅十字會.泰州市實驗學校開展全員應急救護培訓[EB/OL].(2023-10-25)[2024-10-15].https://wsjh.jsredcross.org.cn/a/xinwendongtai/gedidongtai/2023/1025/41975.html.
[7]楊涵.應急救護課程列入錫東高級中學體育課[EB/OL].(2023-09-16)[2024-10-15].https://www.wxrb.com/doc/2021/09/16/116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