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闡述肝癌患者術后癌癥復發(fā)恐懼概念,分析肝癌術后癌癥復發(fā)恐懼的影響因素,介紹癌癥復發(fā)恐懼的評估工具,提出肝癌術后癌癥復發(fā)恐懼的干預措施,分析有效緩解肝癌術后癌癥復發(fā)恐懼癥狀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肝癌;癌癥復發(fā)恐懼;社會支持;積極應對方式;生活質量
肝癌具有起病隱匿、發(fā)病速度較快等特點,在過去的數十年中,肝癌發(fā)病率呈持續(xù)上升趨勢,且當前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1]。手術是肝癌的首選方式,雖然治療理念逐漸發(fā)展完善,手術技術與方式也不斷改進,圍術期病死率降低,但長期隨訪發(fā)現肝癌根治術后患者5年生存率僅能達到47%左右[2]。由于肝癌病情較為復雜且病程較長,加之術后復發(fā)率與轉移率較高,即使手術成功的患者也需要通過后續(xù)檢查與隨訪嚴密監(jiān)測病情,但長期的身體癥狀以及對預后的不確定性導致肝癌術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境,進而產生癌癥復發(fā)恐懼情緒,影響生活質量,不利于疾病轉歸及預后。主要綜述肝癌術后癌癥復發(fā)恐懼影響因素及干預措施,為有效控制肝癌術后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水平,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生存質量提供參考。
1癌癥復發(fā)恐懼概念
癌癥復發(fā)恐懼(FCR)是癌癥患者生存期最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負擔,患者還會伴有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嚴重影響生活質量[4]?;颊咝g后出現FCR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擔憂疾病治療過程與治療結果;另一方面,害怕術后放、化療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損傷,特別是自身外觀的改變可增加患者對今后生活的恐懼與擔憂[5]。較低水平的FCR被認為是正常且暫時性應對疾病的情緒反應,可以幫助患者警惕疾病復發(fā),促使患者采取一些積極的促健康行為,但當其成為一項顯著的臨床問題時,患者會對自身癥狀及變化情況予以過度關注,從而出現過度警覺、尋求安慰等情況,使生活質量下降。
2肝癌術后FCR影響因素
李越等[6]選取96例行腹腔鏡肝切除的原發(fā)性肝癌(HCC)患者進行研究,發(fā)現學歷為初中及以下、平均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社會支持度較低均為肝癌術后FCR的影響因素。崔林晟等[7]選取308例肝癌術后患者進行一般情況調查、疾病進展恐懼評估、社會支持以及應對方式研究,結果表明,TNM分期越高、家庭月收入越低、社會支持度越低與應對方式越消極的肝癌患者,其術后FCR發(fā)生率越高。鄧燕英等[3]在其研究中以便利抽樣法選取154例肝癌術后患者探討FCR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發(fā)現肝癌患者術后FCR水平普遍較高,主要影響因素為家庭月收入、TNM病理分期、社會支持以及積極應對方式等。周娜等[8]研究表明,肝癌患者術后發(fā)生FCR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偏低、文化程度在小學以下、治療次數在10次以上、社會支持度較低、家庭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消極應對、病理分期為Ⅲ期等。
3 FCR評估工具
3.1 癌癥復發(fā)恐懼量表(FoP-Q-SF)
該量表由Mehnert等編制而成,用來評估患者對癌癥復發(fā)的恐懼程度,由2個維度12個條目組成,其中生理維度和社會家庭維度分別包括6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總分為12~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恐懼程度越重,總分≥34分說明當前患者已存在FCR。經檢測,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0.830~0.911,信度系數0.824~0.886,說明該量表的信效度較好[9]。
3.2 恐懼癌癥復發(fā)量表(FRQ)
該量表于1981年研發(fā)而成,早期是用來評估乳腺癌患者復發(fā)恐懼水平的心理量表,該量表由4個維度22個條目組成,但因該量表信效度檢驗中1個條目信效度得分<0.4,因而沒能在臨床廣泛應用[10]。
3.3 癌癥復發(fā)恐懼量表(FCRI-SF)
該量表由9個條目組成,可有效評估癌癥患者FCR嚴重程度,量表采用0~4級評分法,總分為0~36分,得分≥13分是臨床水平FCR。中文版FCRI-SF現已在297例乳腺癌患者中得到驗證,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65,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12[11]。
3.4 癌癥復發(fā)恐懼問卷
該問卷包括6個維度42個條目,分別為觸發(fā)點、心理痛苦、反復確認、嚴重程度、功能損害及應對方式,每個條目0~4分,總分0~168分,得分越高說明對癌癥復發(fā)的恐懼程度越高。經檢測,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94,且該問卷信效度良好,現已在國內癌癥患者中廣泛應用[12]。
4肝癌術后FCR干預措施
4.1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CBT)通過幫助患者重構認知、行為激活、放松訓練及表達性支持等提高其對自身疾病及預后情況的認知水平,引導患者以實際行動改變行為模式,從而不斷提高心理水平,改善FCR狀態(tài)。牛春平等[13]對54例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分析,探討認知行為干預的應用效果,結果發(fā)現通過制定合理的認知行為干預方案、規(guī)范并實施認知行為干預措施、加大社會認知行為支持力度等措施,可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降低FCR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今后的研究中,還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與需求制定個性化CBT方案,通過腫瘤科、心理科等多學科協作為其提供綜合、全面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整體生活質量。
4.2 正念減壓療法
正念減壓療法(MBSR)是將正念作為基礎,通過正念瑜伽、冥想及身體察覺等一系列放松,達到減輕壓力、提高情緒管理水平、加強身體調節(jié)能力的系統(tǒng)冥想訓練方法。許瓊等[14]選取90例肝癌術后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指導患者觀看多媒體課件、進行正念行走訓練、組織交流正念訓練感受、指導坐禪訓練即正念瑜伽練習等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結果表明患者心理彈性水平明顯提升,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也得到改善。雖然有關正念干預的措施較多且適用人群較為廣泛,但目前國內對肝癌患者應用MBSR的研究相對較少,且MBSR具有干預周期長、頻率較高的特點,現有研究中患者治療依從性普遍較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通過視頻網絡的方式向患者提供較為快捷且方便的護理服務。
4.3 接受承諾療法
接受承諾療法(ACT)是指在應對生活中的各項挑戰(zhàn)時,最大限度地不斷提高心理靈活性,減少適應不良應對方式,促進FCR適應性管理,其代表了潛在的重要范式轉變,可以有效解決癌癥患者產生的焦慮、恐懼與痛苦,還可幫助患者提高個人價值觀與意義來源。劉慶華等[15]選取了60例患者進行調查研究,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ACT干預,采用現場指導、線上解答以及集中授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接納、認知解離、體驗當下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措施加以干預,顯著提高患者心理韌性水平,改善其疾病應對方式。弓儒芳等[16]以接納承諾療法為理論基礎,構建癌癥患者FCR接納承諾干預方案,結果表明接納承諾療法能夠有效降低癌癥患者FCR水平。
4.4 拼貼畫心理療法
拼貼畫心理療法是在無意識理論與積極想象技術理論基礎上經過實踐指導形成的一種心理治愈療法,可以為患者創(chuàng)造“無拘無束以及受庇護的安全空間”,通過指導患者在雜志中隨意挑選圖片,從而自覺自主地構建出專屬圖畫領地,構造情境,開展一種無意識和意識間交談與對話,使其無形內心世界以象征性形式涌現出來,從而發(fā)現內心存留的問題,使無意識預期與自我意識之間達到相互融合的效果,促進心理、身體、人格的完善與發(fā)展。王虹[17]等研究表明,通過對肝癌根治術患者實施拼貼畫心理療法,其心理彈性水平顯著提升,促進了對待疾病的積極應對方式,從而降低FCR水平,促進身心健康。
4.5 賦能理論
賦能理論為一種管理理論,其核心思想在于通過權力下放、授權和激勵等方式激發(fā)個體或組織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能與整體效益的目的。賦能教育理念可為患者提供一定的自我決策與自我管理知識與技能,使其對自身健康狀況、治療方案等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減輕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信心。張寧等[18]在研究中對癌癥患者實施了賦能教育理念,結果表明患者術后FCR水平明顯降低,心理彈性與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4.6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可以增進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為其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幫助并鼓勵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基于充足的陪伴嚴密監(jiān)測病情。侯阿幸等[19]納入84例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42例實施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家庭支持干預,結果表明患者心理狀態(tài)明顯改善,社會支持水平與希望水平也得到顯著提升,生活質量隨之提高。
5結束語
肝癌術后患者普遍存在FCR,今后應加強對肝癌術后FCR預防的深入研究,針對性利用FCR相關測量與評估工具,發(fā)現其他潛在影響因素及其對應的措施,不斷拓寬研究范圍,為改善肝癌術后患者身心健康狀況、提高生存質量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應倩,汪媛.肝癌流行現況和趨勢分析[J].中國腫瘤,
2020,29(3):185-191.
[2]李蓉蓉,羅鴻萍.加速康復理念下的全程癥狀管理方案在機器人肝切除術病人癥狀困擾改善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20,34(12):2215-2218.
[3]鄧燕英,王愛妹,劉沛珍,等.原發(fā)性肝癌術后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9,34(8):18-21.
[4]劉明盛,張丹,張勇.宮頸癌患者復發(fā)恐懼感與其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相關性分析[J].重慶醫(yī)學,
2019,48(12):2118-2121.
[5]苗超,文翠菊,孫紅娟.乳腺癌幸存者復發(fā)恐懼現狀及對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0,15(36):150-152.
[6]李越,劉芳,萬雪帥,等.原發(fā)性肝癌腹腔鏡肝切除術后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狀況分析[J].河北醫(yī)藥,2023,45(1):71-74.
[7]崔林晟,林秀如.原發(fā)性肝癌術后病人癌癥復發(fā)恐懼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全科護理,2021,19(13):1833-1836.
[8]周娜,潘磊,徐愛民,原發(fā)性肝癌患者TACE術后癌癥復發(fā)恐懼的影響因素及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效果研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3,23(16):3037-3041.
[9]王輦,高飛,張菲,等.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術后對病情復發(fā)恐懼發(fā)生情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
2022,21(4):599-603.
[10]羅雯馨,唐鳳,劉玉霞,等.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患者復發(fā)恐懼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護理,
2021,13(10):605-613.
[11]趙佳,蔡衛(wèi)梅,齊小芬.感知社會約束對乳腺癌幸存者癌癥復發(fā)恐懼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2,20(32):4580-4583.
[12]高夢琪,王文超,伍新春.共情對住院癌癥患者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和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影響:癌癥復發(fā)恐懼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2,30(6):1403-1407.
[13]牛春平.認知行為干預改善原發(fā)性肝癌介入術后患者不良情緒及睡眠質量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21,27(5):49-51.
[14]許瓊,許惠明,譚建滔,等.正念減壓療法對肝癌患者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心理彈性及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23,15(12):750-756.
[15]劉慶華,沙龍玉,陳茹茹.正念接納承諾療法聯合疼痛干預對原發(fā)性肝癌介入術后患者心理韌性水平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4,6(19):167-169.
[16]弓儒芳,劉均娥,王秋莉.接納承諾療法對口腔癌復發(fā)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9,34(16):84-102.
[17]王虹,張磊.拼貼畫心理療法在肝癌根治術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干預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23,30(29):87-91.
[18]張寧,王雙,崔瑤,等.賦能教育理念結合跨理論模型的護理干預對結直腸癌化療患者癌癥復發(fā)恐懼和心理彈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4,30(9):141-143.
[19]侯阿幸,彭真,張笑.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家庭支持對居家肝癌患者心理狀態(tài)、希望水平及社會支持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2,30(5):68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