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珊,林麗娜,林娟,鄧玲,林佳清
(福建省立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1]。 而臨床應用胰島素種類繁雜且給藥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容易混淆且記憶困難,同時胰島素為高危藥品,其藥劑名與外觀相似,易發(fā)生給藥差錯,嚴重者會發(fā)生低血糖反應,危及生命。而對于剛開始接觸臨床的實習護生來說,胰島素相關知識復雜,難以掌握,亟需找到簡單高效的方法來加深對其了解。 有學者指出實習護生對高危藥品知識的掌握嚴重不足[2-4]。而游戲化教學能積極調(diào)動學生求知興趣, 降低學習難度感[5-7],緩解知識記憶量多、困難及枯燥的特點,前期研究表明游戲化學習法培訓聯(lián)絡護士胰島素取得良好效果[8]。 因此本研究嘗試將趣味性撲克牌(登記號:閩作登字-2022-F-00631376)教學法應用于實習護生的培訓, 旨在探討比較傳統(tǒng)教學與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對實習護生胰島素知識培訓的效果,為臨床實習護生胰島素知識培訓方式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對象 選取2021 年6 月—2023 年2 月期間輪轉(zhuǎn)福建省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的實習護生80名為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按照入科時間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2021 年6 月—2022 年2 月入科的40 名實習護生分為對照組,2022 年3 月—2023年2 月入科的40 名實習護生為試驗組。 納入標準:(1)輪轉(zhuǎn)內(nèi)分泌科的實習護生;(2)實習時間至少4周。 排除標準:(1)因各種原因返校暫停實習的護生。
1.2 教學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 入科第1周由內(nèi)分泌科總帶教老師進行理論授課和操作演示(理論授課1 次、持續(xù)30 min;操作演示1 次、持續(xù)40 min);理論授課以集中授課為主,總帶教講解胰島素種類、注射技術與部位輪換、胰島素使用注意事項;操作演示為總帶教示范及學生練習、回示,總帶教現(xiàn)場糾正不足,對實習護生提出疑問現(xiàn)場討論;第2 周至第4 周由帶教老師負責指導實習護生實踐操作并進行日常提問。
1.2.2 試驗組 試驗組理論授課與演示操作同對照組,在傳統(tǒng)教學法基礎上,于第3 周增加一節(jié)胰島素趣味性撲克牌法教學, 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具體如下。
1.2.2.1 組建撲克牌教學法師資隊伍 參與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的臨床教師共4 名,包括護士長1 名、總帶教1 名、糖尿病??谱o士及教育護士各1 名。實施教學前由護士長對撲克牌教學法的游戲規(guī)則、具體實施流程、組織控制等進行培訓,教師全部通過考核。撲克牌教學法由總帶教負責實施,其他成員作為總帶教不在崗的角色替補。
1.2.2.2 撲克牌的設計 撲克牌共44 張,正面內(nèi)容以圖文形式呈現(xiàn), 包含常見胰島素具體名稱及對應圖片共17 張,胰島素類型文字共7 張,不同胰島素對應注射裝置名稱及圖片共5 張, 胰島素注射時間圖文共4 張,胰島素注射角度圖文共2 張,胰島素注射部位圖文共4 張, 其中包含肥胖卡通人及消瘦卡通人各1 張;其他有胰島素混勻方法1 張、胰島素注射針頭1 張、自制針頭處理裝置1 張。撲克牌背面均有編碼以便于識別,一整套撲克牌采用PVC 材質(zhì)制作,并附使用說明。
1.2.2.3 撲克牌教學法設計 游戲規(guī)則:(1)采用積分制,玩家基礎分為80 分,由組織者作為出牌者,玩家作為跟牌者(1~2 人);(2)出牌者發(fā)出“問題牌” ,跟牌者根據(jù)“問題牌”內(nèi)容找出手中的答案;(3)答案并不唯一,答對一張牌在積分模塊中計1 分,漏答一張牌倒扣1 分,出牌錯誤倒扣2 分;(4)玩家手中的牌可以反復使用,出牌者手中牌全部出完游戲結束;(5)計算最后積分,如2 名玩家則積分高者勝出;根據(jù)模塊積分組織者可以分析點評玩家胰島素知識點掌握情況。
1.2.2.4 撲克牌教學法流程 (1)參加成員為每組輪轉(zhuǎn)至內(nèi)分泌科實習護生5~6 名及組織者1 名,將實習護生分為1~2 名/小組,共3 小組。 (2)每小組玩家輪流進入教學現(xiàn)場參加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游戲,每小組時間控制在10 min 左右。出牌者24 張牌:胰島素類型7 張、注射裝置5 張、注射時間4 張、注射角度2 張、注射部位4 張、混勻方法1 張、針頭圖片1 張;跟牌者20 張牌:胰島素名稱17 張、針頭處理裝置1 張、胖瘦體型圖片2 張,如2 人則隨意各分發(fā)10 張;(3)問題-答題牌匹配規(guī)則:胰島素類型匹配規(guī)則:如超短效胰島素——賴脯胰島素筆芯/門冬胰島素筆芯/門冬胰島素預填充型; 注射時間匹配規(guī)則:如每天固定時間點注射——甘精胰島素筆芯/甘精胰島素預填充/地特胰島素筆芯/地特胰島素預填充;混勻方法匹配規(guī)則:如混勻后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筆芯/精蛋白重組人胰島素筆芯/門冬30 胰島素預填充等;注射角度匹配規(guī)則:如90°垂直進針——肥胖、腹部捏皮注射——瘦;胰島素針頭——固定器;注射裝置匹配規(guī)則:如3 張胰島素筆同時出——要求跟牌者說出常見3 種胰島素筆裝置名稱,并找出可以分別匹配的胰島素筆芯名稱。(4)計算積分:玩家基礎分為80 分,答對一張牌在積分模塊中計1 分,漏答一張牌倒扣1 分,出牌錯誤倒扣2 分。 積分表見表1。 (5)最后由組織者召集整組實習護生進行撲克牌游戲點評、討論,時間控制在10 min 左右。 全程趣味性撲克牌法教學時間控制在40 min 左右。
表1 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游戲積分表
1.3 質(zhì)量控制 (1)2 組實習護生均由總帶教老師進行同一課件內(nèi)容的授課, 以及理論課后的演示和練習。 (2)由總帶教老師對所有帶教老師統(tǒng)一培訓,確保日常指導實習護生實踐操作的同質(zhì)化。(3)試驗組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由總帶教老師負責組織與實施。 (4)考核同質(zhì)化:2 組的理論試卷一致,問卷星題目順序隨機排序, 答題后考核者看不到答題結果及成績。 (5)數(shù)據(jù)采取雙人錄入,保證準確無誤。
1.4 評價方法 對照組和試驗組均在實習第4 周進行出科理論考試。 總帶教老師組織實習護生當場掃描二維碼進行問卷星考核, 考核時間為20 min。考核內(nèi)容為胰島素分類12 題(40 分)、胰島素注射技術與部位輪換16 題(51 分)、胰島素使用注意事項3 題(9 分)三方面,共31 道題,滿分100 分,考核成績≥90 分為優(yōu),因為各試題的分值及各模塊的題數(shù)不同,所以計算2 組各模塊試題得分平均分進行比較,各模塊試題得分平均分=模塊中各試題得分/各模塊試題數(shù),得分越高表示該模塊知識掌握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者采用IBM SPSS 22.0 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M(P25,P75)統(tǒng)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統(tǒng)計描述,統(tǒng)計分析采用卡方檢驗。 P<0.05 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實習護生一般情況比較 2 組的年齡、性別、學歷、實習期間在非內(nèi)分泌科接觸胰島素頻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見表2。
表2 2 組實習護生一般情況比較
2.2 2 組胰島素理論知識得分比較 實施不同培訓方式后, 試驗組實習護生胰島素理論知識考核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成績?yōu)閮?yōu)人數(shù)多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試驗組實習護生胰島素分類、胰島素注射技術與部位輪換、胰島素使用注意事項3 個模塊試題平均分均高于對照組,2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2 組實習護生胰島素理論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表4 2 組實習護生各模塊胰島素理論知識試題平均得分情況比較[M(P25,P75)]
3.1 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能提高實習護生的胰島素理論知識總體水平和胰島素分類識別能力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實習護生胰島素理論知識成績高于對照組,成績?yōu)閮?yōu)的人數(shù)多于對照組(P<0.001)。 有研究表示實習護生通過追求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調(diào)動求知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習潛能、以獲取優(yōu)異成績[9]。 目前臨床使用的胰島素高危藥品種類繁多, 制劑通用名、商品名相近,外觀相似,且不同種類胰島素作用及起效時間、持續(xù)時間、對應注射裝置容易混淆[8],而實習護生沒有臨床實踐經(jīng)驗,風險意識不強[10],更易發(fā)生護理差錯。 本研究設計趣味性撲克牌法配對方法多樣化, 比傳統(tǒng)課堂授課更能調(diào)動實習護生的求知興趣和學習動機, 并能有效提高實習護生對胰島素的分類識別能力, 由表3 結果顯示試驗組胰島素分類試題平均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1。 撲克牌配對方式可以連續(xù)多次循環(huán),如超短效+門冬胰島素筆芯+對應注射裝置+胰島素類似物+餐前或餐后立即注射等兩兩且循環(huán)配對的玩法; 通過話題卡片與目標卡片的匹配,如長效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或地特胰島素配對, 也可以通過甘精胰島素或地特胰島素+每天固定時間點注射配對,答案并不唯一,充分鍛煉了實習護生對胰島素分類的綜合評判能力。
3.2 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實習護生胰島素注射技術與部位輪換、使用注意事項知識水平
實習護生理論和操作技術不扎實,是造成實習護生護理差錯的相關因素[10],未規(guī)范進行注射部位輪換會增加胰島素注射相關皮下脂肪增生的風險,增加血糖控制的難度[11]。 而臨床帶教老師能夠引導實習護生完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并靈活運用教學評價,對其實習成效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12-13]。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實習護生胰島素注射技術與部位輪換、使用注意事項試題平均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以實習護生自身為中心、小組為范圍,游戲中需要觀察、討論和思考,并選擇在實習第3 周實施,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且撲克牌內(nèi)容設置了胰島素注射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知識點,如注射角度和混勻方法,以及使用針頭固定器回套針頭,避免雙手回套發(fā)生針刺傷等,進一步強化實習護生對胰島素注射關鍵環(huán)節(jié)知識的應用能力。 內(nèi)分泌科實習護生在臨床老師帶教過程中也直接參與患者胰島素注射且頻次較多,這就要求實習護生熟練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術與部位輪換及胰島素使用注意事項知識,為患者學習自我胰島素注射起到示范的作用,進而參與患者健康教育,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培養(yǎng)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 趣味性撲克牌教學計算積分環(huán)節(jié),組織者根據(jù)模塊積分可以分析點評玩家胰島素知識點掌握情況,在游戲過程中對護生進行及時評價,能讓其在輕松的氛圍中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并在師生討論中及時答疑解惑,激發(fā)實習護生分析問題和主動思考的能力。
胰島素是實習護生在內(nèi)分泌科實習過程中接觸最頻繁的高危藥品, 且實習護生在老師帶教過程中也直接參與患者胰島素注射及患者自我胰島素注射健康指導,這些技能都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趣味性撲克牌教學法能調(diào)動實習護生的求知興趣, 讓其在輕松的氛圍中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有助于提高實習護生胰島素理論知識及分類識別能力,為臨床實習護生胰島素培訓方式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jù)。但本研究僅評價實習4 周期間的一個學習效果,建議有條件可以對培訓后的遠期效果進行跟蹤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