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mp;A
問:我國最早的印在書上的版權保護文字是什么?
答:南宋《東都事略》牌記刻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是迄今可見世界范圍內(nèi)最早的版權聲明。
問:新中國《著作權法》是哪一年頒布的?進行過修改嗎?
答:新中國《著作權法》是1990年頒布并于1991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這部法律分別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進行了三次修改。
問:什么是作品?作品有哪些具體形式?
答: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nèi)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現(xiàn)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筑作品;(五)攝影作品;(六)視聽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chǎn)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件;(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問:我們這次“東B杯”版權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作品征集活動共分了繪畫、書法、攝影三大類,那這三類作品分別屬于什么作品類型呢?
答:繪畫和書法屬于美術作品,美術作品就是指通過視覺給人以美感的作品,主要包括繪畫、書法、雕塑、工藝美術等。攝影屬于攝影作品,攝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如照片等。
問:如果我獨自畫了一幅畫,我就享有版權了嗎?還需要走申請或注冊程序才能享有版權嗎?
答:如上所述,繪畫作品在法律意義上屬于美術作品的一種,享有版權。作品一經(jīng)創(chuàng)作完成,就享有版權。即版權是自動取得的,不需要申請或者注冊。自動取得方式有利于節(jié)約社會成本,但要證明原始作者身份就有一定困難。因此,申請版權登記是證明自己作者身份的好辦法之一。
問:著作權人享有哪些權利?
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包括人身權和財產(chǎn)權。其中人身權包含: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chǎn)權包含:復制權、發(fā)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問:版權的保護期是多久?
答:法律對于版權的保護期限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
首先,對于版權人身權利中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其保護期是不受限制的。
其次,對于自然人的作品,其人身權利中的發(fā)表權和所有的財產(chǎn)權權利保護期是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再次,對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和視聽作品的保護期,我國《著作權法》都有特別的規(guī)定,詳細內(nèi)容請關注《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
問:我們對作品的任何學習和使用都要經(jīng)過權利人同意嗎?
答:這就涉及權利的限制問題了。如果所有的使用作品都要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報酬,就不利于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對著作權人的權利保護不應當是絕對的,而是受限制的。
權利限制最重要的兩種情形是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
合理使用就是在一定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同意,不向其支付報酬。我國《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詳細規(guī)定了合理使用的13種情形。
法定許可就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jīng)著作權人同意,但要向著作權人付酬。比如,《著作權法》第二十五條就規(guī)定了教科書法定許可制度。
(本問答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團委和《中國版權》雜志社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