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英語翻譯而言,譯者需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歷史文化背景,同時還需要對語言使用者的思維習慣進行考慮,這樣才能讓翻譯更加精準。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倘若沒有充分掌握翻譯技巧,那么就可能出現(xiàn)翻譯錯誤?;诖?,本文將針對跨文化視角下的英語翻譯技巧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英語翻譯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助力文化有效傳播與交流。
關鍵詞:英語翻譯;跨文化視角;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鄧涵玙,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文化不同,其思考模式也存在差異,特別是所具備的核心思想會有較大的區(qū)別。對于英語翻譯而言,因為文化差異,可能會導致翻譯不達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譯者需要掌握一定翻譯技巧,從而不僅能夠滿足語言規(guī)范使用標準,而且可以精準傳達語意?;诖耍骄靠缥幕暯窍碌挠⒄Z翻譯技巧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跨文化視角下英語翻譯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文化轉換。英語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還包含語言中的文化內涵、價值觀和習俗等信息的傳遞。基于跨文化視角進行英語翻譯,可以更好地理解以及適應目標語言文化。第二,能夠保持原意。在進行英語翻譯時,文化因素需要被充分考慮進去,以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達。這意味著譯者需要了解源語言和目標語言文化的差異,并找到最佳翻譯策略。第三,有利于文化適應。翻譯不僅要求準確傳達信息,還要求適應目標讀者所處的文化背景,包括使用與目標讀者更為熟悉和可接受的術語、習慣性表達方式。第四,消除誤解。由于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可能會出現(xiàn)誤解或歧義。基于跨文化視角進行翻譯,可以有效消除這些誤解,確保信息在不同文化之間的準確傳遞。第五,促進交流。翻譯有助于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同時,可以為人們提供跨文化溝通的橋梁,從而促進合作、共享知識,構建更加包容和多元的社會。
二、基于跨文化視角進行英語翻譯的原因
(一)環(huán)境差異比較大
第一,地名翻譯。地理環(huán)境差異會導致對地名的翻譯不同,有些地名可能是特定于某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需要根據目標語言讀者的語言表達習慣和認知來選擇合適的翻譯方式。第二,地理特征描述。不同地理環(huán)境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地理特征,例如,山脈、河流、湖泊等。這些特征的名稱和描述可能因為語言和文化背景而有所差異,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考慮目標語言讀者對這些特征的認知,并使用他們熟悉的術語進行描述。第三,氣候與天氣表達。地理環(huán)境不同會導致氣候和天氣條件不同,在英漢翻譯中需要準確傳達原文中關于氣候和天氣的信息,這包括溫度、降雨量、季節(jié)等方面,需要根據目標語言讀者所處地區(qū)的氣候條件來選擇合適的翻譯方式。第四,旅游景點。在英漢翻譯中,需要將原文中對旅游景點的描述信息準確傳遞給目標語言讀者,使其能夠理解和欣賞這些特色。
(二)思維差異比較大
第一,邏輯思維方式。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有不同的邏輯思維方式。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理解作者的思維方式,并將其轉化為符合目標語言讀者思維邏輯的表達。第二,文化隱喻與象征。不同文化中存在著許多隱喻、比喻和象征性的表達方式,這些特定的文化元素反映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但在不同語言之間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翻譯時需要注意如何準確傳達原文意義,包括隱含信息和文化內涵。第三,價值觀念與情感色彩。每個社會和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色彩,會影響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評價、態(tài)度和表達方式。在進行英語翻譯時,需要考慮并尊重目標語言讀者所處環(huán)境下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色彩。第四,表達習慣與修辭手法。每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表達習慣和修辭手法,這些習慣和手法在不同語言中可能存在差異,導致直譯可能無法準確傳達原文意思。因此,譯者在進行英語翻譯時,需要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和策略,以使譯文更貼近目標語言讀者的語言表達習慣。
(三)文化差異比較大
第一,習慣和禮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有不同的社交習慣和禮儀規(guī)范,譯者在進行翻譯時,需要考慮目標語言讀者對于特定場合下的習慣和禮儀的理解,并將其融入翻譯中,以確保翻譯符合目標語言文化的要求。第二,諺語和成語。每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諺語和成語,通常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翻譯中,譯者需要找到與原文意思相對應的諺語或成語,確保表達效果。第三,文化符號和象征。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符號和象征,如顏色、數字、動物等。這些符號和象征在不同文化之間可能具有不同的含義。在翻譯中,譯者需要理解原文所使用符號和象征的意義,并選擇適當的目標語言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意思。第四,文化背景知識。不同文化擁有各自獨特的歷史、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等背景知識,所以譯者需要了解原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并在翻譯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解釋和補充,以幫助目標語言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三、跨文化視角下的英語翻譯方法
(一)歸化翻譯
第一,文化適應。了解目標文化的價值觀、傳統(tǒng)、習俗等方面的特點,并將其融入翻譯中,這樣可以使翻譯結果更符合目標文化背景,提高讀者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第二,本土化表達。將原文中的地名、人名、機構名等進行本土化處理,使用符合目標語言表達習慣的方式,可以增加目標語讀者對內容的親切感和可信度。根據目標語言的習慣用語和表達方式,將原文中的特定表達轉換為相應的習慣用語,可以使翻譯結果更自然流暢,使目標語言讀者產生共鳴。第三,調整句式結構。英漢兩種語言在句式結構上存在差異,為了使翻譯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可以適當調整句子結構。同時,根據目標語言的詞匯特點和表達習慣,選擇恰當的詞匯進行翻譯以減少歧義和提高譯文的可讀性。第四,文化背景補充。對于原文中涉及的特定文化背景知識或習慣,可以在翻譯中添加適當的背景解釋或注釋,以幫助目標讀者更好地理解。第五,自然化。譯者應盡量保證翻譯文本自然流暢,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通過這些翻譯技巧可以更好地傳達原文的意思,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言讀者的表達習慣和認知特點。
(二)隱喻翻譯
第一,理解隱喻。原文中的隱喻含義,包括其象征意義和情感內涵,只有理解了原文中的隱喻含義,才能更好地進行翻譯;同時,轉換為本土隱喻,主要是將原文中的隱喻轉換為目標語言中相應的本土隱喻。根據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和表達習慣,選擇與原文含義相近或相似的隱喻進行翻譯。第二,解釋或注釋。對于特定文化背景或不易直接理解的隱喻,可以在翻譯中添加適當的解釋或注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如果某個隱喻在目標語言中沒有合適的對應表達方式,可以嘗試保留部分原意,并通過其他方式來傳達其含義,例如,使用類似意象、類比等手法進行翻譯。也可以引入類似概念或形象來傳達原文中的隱喻含義,使譯文更易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同時,調整句子結構,具體是根據目標語言的語法規(guī)范和表達習慣,適當調整句子結構,以使隱喻翻譯更符合目標語言表達習慣。第三,注意情感色彩。隱喻通常帶有情感色彩,要注意在翻譯過程中保留原文的情感傳遞效果,并盡量使讀者在目標語言中能夠體驗到相似的情感體驗。在跨文化視角下進行隱喻翻譯可以更好地傳達原文意義,并使翻譯結果更符合目標讀者的表達習慣和認知特點;同時,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技巧,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翻譯。
(三)異化翻譯
第一,簡化句子結構??缥幕暯窍逻M行英語翻譯時,盡量使用簡單直接的句子結構,避免過長復雜的句子,例如,可以將復雜的句子拆分為多個簡單句,以便讀者理解。
通過將原文中的復雜句子拆分為多個簡單句,可以使讀者更容易理解每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還可以減少長句對于母語非英語讀者的閱讀難度,清晰地呈現(xiàn)出每個信息點。在實際翻譯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和目標讀者的需求,可以選擇適當的方式來拆分和重組句子結構,以提高翻譯質量。
第二,避免使用復雜詞匯。譯者在翻譯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過于學術或專業(yè)化的語言,以免造成讀者理解困難。同時,可以對專業(yè)術語進行解釋。例如,對于較難理解的專業(yè)術語,可以在翻譯時添加適當的解釋或注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
第三,圖像輔助。如果可能,可以通過插圖、圖表等方式來輔助目標語言讀者理解,使翻譯文本更加直觀易懂。
第四,考慮文化差異。在異化翻譯中,要考慮目標語言讀者的文化背景和認知特點,適當調整表達方式,使其更符合目標語言表達習慣。
第五,口語化處理。根據目標語言讀者的語言水平和習慣,可以適當使用口語化的表達方式,使翻譯語言更加地道。
(四)不同句式的翻譯技巧
第一,句式轉換。
1.將主動語態(tài)轉換為被動語態(tài)。根據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將原文中的主動句式轉換為被動句式,或反之,這樣可以更準確地表達原文含義。同時,還需要注意時態(tài)和語態(tài)的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語態(tài)轉換時,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例如是否需要保留執(zhí)行者信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該技巧可以更好地傳達原文意思,并使翻譯結果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
2.將陳述句轉換為疑問句或否定句。根據需要,將原文中的陳述句轉換為疑問句或否定句,以適應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
3.句子重組。一方面,根據目標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和習慣,調整句子結構,使其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合并或拆分句子,根據需要,將原文中過長或過短的句子進行拆分或合并,使表達更加自然流暢。
第二,保持上下文連貫性。
一方面,盡量保留原文中的上下文信息,并通過適當添加細節(jié)或補充說明來確保翻譯內容的連貫性。另一方面,根據原文的語境,在翻譯時選擇合適的詞匯和句式,以傳達出與原文相同或類似的表達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和文化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二者幾乎是不可分割的。雖然在語言轉換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文化差異,但這些差異可以彌補。因此,譯者在進行翻譯時,必須對語言藝術給予尊重,并努力完善翻譯內容。為了避免拖延翻譯進程,譯者可事先搭建好文本框架,確定思維模式以及選擇適合的翻譯策略和技巧,以提升翻譯質量。只有從跨文化視角出發(fā)去思考問題,才能真正體現(xiàn)英語翻譯的價值。為了進一步提高翻譯質量,譯者應當合理運用各種翻譯技巧。
參考文獻:
[1]沈安琴,孔施施.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與翻譯技巧解析[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8):37-39.
[2]宋凱悅.淺析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J].海外英語,2022(14):90-91.
[3]劉昕宇.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研究[J].海外英語,2022(12):33-34.
[4]王文改.英漢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J].漢字文化,2022(10):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