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龔鉽師事舒夢蘭,工于詩歌,所撰《景德鎮(zhèn)陶歌》廣為流傳。江西省圖書館藏有龔鉽手稿本《玉蔬軒存草》,存詩八十四首,其中有五十六首是《歐可詩鈔》未收錄者,稿本還有葉日蓁、朱鬯、宋登瀛、舒夢蘭等人的親筆題識與評點,是研究龔鉽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龔鉽;玉蔬軒存草;稿本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41(2023)03-0014-04
1 引 言
龔鉽(1769—1848年),字適甫,又字季適,號歐可、漚舸。江西南昌人。諸生。由歲貢援例官訓導,歷任廬陵、宜黃、永寧學官,克盡其職。師事靖安舒夢蘭。曾校定刊刻鄉(xiāng)人王猷定《四照堂集》?!坝谆劢庖髟?,及長嗜學,藏書甚富,益肆力古學,于詩功力最深?!保?]著有《歐可詩鈔》《歐可雜著》《懷舊百一詩》等。所撰《景德鎮(zhèn)陶歌》廣為流傳。徐世昌《晚晴簃詩匯》收龔鉽《記爨使君碑十二韻》《清江懷松甫先生》《千秋峽坐風懷白香夫子》《曉行即事》詩四首[2]。江西省圖書館藏有龔鉽手稿本《玉蔬軒存草》,存詩八十四首,其中大半是刻本《歐可詩鈔》未收錄者,并有時人評點題識,對于認識龔鉽的生平、交游以及詩歌創(chuàng)作都有重要價值,但尚未引起學界關注。本文擬對《玉蔬軒存草》稿本進行簡略考辨,并努力挖掘其中蘊含的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以就正于方家。
2 《玉蔬軒存草》基本情況
《玉蔬軒存草》一卷《補遺》一卷,清龔鉽撰,稿本,一冊。半葉七行,行十三字。《清人別集總目》著錄為“玉蔬軒存草,手稿本”[3],《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著錄為“《玉蔬軒存草》不分卷,稿本”[4],《江西歷代著作考》著錄為“《玉蔬軒存草》不分卷,稿本”[5]?!队袷哕幋娌荨肥亲髡邊R集在家及出游時所作的詩歌,信筆揮灑,不拘法度,反映了作者構思軌跡和創(chuàng)作歷程。稿本無目錄,收詩七十一首,補遺十三首,總共收詩八十四首。這些詩歌創(chuàng)作于嘉慶年間,前有嘉慶十年(1805年)龔鉽《玉蔬軒存草自敘》,敘云:“玉蔬軒為家君養(yǎng)靜處,鉽侍奉讀書其南隅一曲室,家君乞白香先生題曰‘艮齋’,蓋欲鉽思不出位也。夏初,移居錢氏園,園屋三,楹屋前后有圃,圃有松有竹,有花草,有水一,池有魚百頭,有怪石臥松,下有禽鳥弄聲,曉起獨步,花露濕袂,幽香襲人,晚坐修竹間,明月交陰,錢氏二三子來問學,每偕游于花間水上,寓目興思,書空得句,便令錄之,殊有風浴詠歸之意。既乃清風吹樹,寒澌合溝,仍歸侍玉蔬軒。尋畦剪菊,詠香承歡,稱觴頌椒,迎年樂志。歲亦遂往矣。香師銘其齋曰‘艮’,其心嗜欲難侵,艮,其足守身如玉,諸緣可艮兮,莫艮,吾才遁世無悶兮。天花怒開,斯何如言,鉽既重來三衢,居節(jié)署,又庚而率讀,到家洎出游日所為歌詩盈一卷,爰手訂一過,并補錄遺篇十三首,以志窮居日月,以見侍親多樂,亦游子之傷懷也。題之曰《玉蔬軒存草》云。乙丑秋九月,適父龔鉽題于三衢使院之西齋?!焙筲j“龔鉽之印”白文方印,“漚舸”朱文方印。從敘可知,玉蔬軒為其父親養(yǎng)靜處,故題此名。鉽居其南曲曰“艮齋”,其師舒夢蘭題其額。舒夢蘭(1759—1837年),字香叔、白香,號天香居士。江西靖安人。例貢生,候選布政司經歷。工于辭章,精研詞韻。撰有《古南余話》《歸舟雜吟》《南征集》《和陶詩》《游山日記》《天香全集》等。所輯《白香詞譜》有名于世。
3 《玉蔬軒存草》與《歐可詩鈔》《懷舊百一詩》的關系
檢索各家目錄,龔鉽詩集行世刻本有《歐可詩鈔》《懷舊百一詩》?!稓W可詩鈔》四十卷,分兩部分兩次刊印完成,第一部分是卷一至卷十六,刊刻于嘉慶十七年(1812年)至道光六年(1826年),卷目包括:卷一《樂府詩》三十三首;卷二《新樂府詩》四十一首;卷三《尚友樂府詩》七十七首;卷四《年俗樂府詩》三十首;卷五《庚甲類鈔古體詩》五十五首,附《九逸詩》九首;卷六《庚甲類鈔近體詩》七十二首;卷七《陶歌》六十首;卷八《和蘇詩上》四十六首;卷九《和蘇詩下》四十六首;卷十《和婺舲詩》六十九首詞七首;卷十一《和驂鸞集上》四十八首;卷十二《和驂鸞集下》四十三首;卷十三《續(xù)和驂鸞集》五十三首;卷十四《和雁廳集上》六十八首;卷十五《和雁廳集下》,注“待梓”;卷十六《歸舟倡和詩》一百二十一首;卷十七至十九《衢州集》,標“以下二十卷標待梓”,表明卷十七之后的詩歌當時未刊印完成。第二部分是卷十七至卷四十,又稱為《六如詩鈔》,刊刻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其自序云:“六如詩鈔者,鈔余所如六處之詩也。憶自乙丑重游三衢,閱今二十有七年,中間家居龍首山房者三年,則如桂林,如浮梁,如宜春,如廬陵,乃復如龍泉,所如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至淺亦二年,景物之流連,朋友之倡和,以及風土人情之所感動,咨嗟詠嘆之所湊泊,一一收而鈔之。”[6]《六如詩鈔》包括:卷十七至十九《衢州集》,卷二十《龍首集》,卷二十一至二十四《桂林集》,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浮梁集》,卷二十七《戊辛散存》,卷二十八至三十二《宜春集》,卷三十三至三十六《廬陵集》,卷三十七至卷四十《龍泉集》。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清代詩文集匯編》第四九七冊,收錄《歐可詩鈔》不完整,僅有前十六卷,后二十四卷即《六如詩鈔》闕如。
《懷舊百一詩》八卷,刊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是龔鉽晚年懷念自己的師友所作的詩歌,每首詩皆以人物為題。其識云:“以紀師友之名氏,以志依歸,非能傳其遺行也,題曰‘百一’者,應汝氏漣氏謂‘安知百慮有一失乎’。吾則曰百行中庶幾得一耳?!保?]卷一有四十首,卷二有二十三首,卷三有二十二首,卷四有二十一首,卷五有二十六首,卷六有二十五首,卷七有十一首,卷八有六首,共計一百七十四首。
從以上龔鉽詩集刻本來看,其詩作未有以《玉蔬軒存草》為名的刻本存世,今將刻本《歐可詩鈔》《懷舊百一詩》與稿本《玉蔬軒存草》比對,發(fā)現晚年所作《懷舊百一詩》未收錄稿本詩作,稿本《玉蔬軒存草》有二十八首被《歐可詩鈔》收錄,其中《題錢氏園艮齋》《天池水歌》《二月十九日種竹萃園呈錦堂舅氏》等十六首收錄在卷五《庚甲類鈔古體詩》中,《和項豫齋夫子人日詩》《憶別西橋即呈雪君》等十一首收錄在卷六《庚甲類鈔近體詩》中,《萬年松葉歌和香師作》一首收錄在卷十《和婺舲詩》中。但還有《除夕病起》《人日謁天香館即席呈句用小年見贈韻》等五十六首未被刻本收錄,為未刊詩作。
4 《玉蔬軒存草》的文獻價值
《玉蔬軒存草》保存了龔鉽詩歌創(chuàng)作的原始風貌,留有其詩友親筆評點和題詞,不僅可以補刻本之缺遺,也為全面認識和深入研究龔鉽及其詩學觀念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4.1 《玉蔬軒存草》的輯佚價值
稿本存有數量較多、未曾刊刻的佚詩,為全面考察龔鉽的生平交游及詩風特點提供了重要參考。首先,稿本中有些詩作是一題多首,未悉數全部編入刻本。例如,稿本《次韻宗墅北游三村》有二首,刻本僅收錄一首,云:“蓼花洲上發(fā)春醅,遙見紅螺碧水隈。載酒客隨江烏渡,到門僧報牡丹開。三村桃柳溪邊笑,一棹煙霞鏡里回。最是千竿當戶竹,殢人迎眺讀書臺。”[8]568稿本還有一首,云:“寂漠誰憐醉后歌,病中長自學經摩。青嵐競日歡游少,風雨滿城愁緒多。到眼云山都是夢,關心冰月總如梭。天涯只有漁莊穩(wěn),冷暖鷗邊一鈔蓑?!眱墒自姴⒆x,更能揭示出作者當時的心境。又如,《古風上惲子居》有二首,刻本僅收一首,云:“山中有孤竹,可以作管簫。未能芟枝葉,風雨傷漂搖。樂師顧云美,截之配咸韶。空桑具琴材,大古音難調。爨下出幽響,詎解憐其焦。自來矜物色,要與升廟朝。天神不我格,美人共寒宵。悠悠千載心,新聲自迢迢?!保?]556稿本還有一首,云:“青桐百尺枝,但許棲鳳凰。一鶴巢松間,婆娑自飛翔。讬聲九皋上,游心千仞岡。各具久要性,平生固難忘。春彼丹山姿,窈窕世所窺。鎩翼嘆軒翥,俛啄寧改辭。吁嗟樊中心,閬風以為期?!焙竺孢€后附惲敬唱和詩一首,云:“海水性咸苦,百物非所滋。岳岳千里鯨,汩沒將焉為。君看蠶燭中,有物行岐岐。道足氣無窒,形化窮自制。汲海入蒸云,滂沱乃其施。始知萬物性,用者能仗移。我愧濠上鰷,悠然樂清漪。頻伽不可學,天音友清香。隨風落閻浮,我耳曾飫聞。商庚絢毛羽,其鳴及良辰。百卉舒春妍,引聲向朝暾。仙者為長喟,無乃尤其喧。愿言結長風,與君同冰寒?!睈辆矗?757—1817年),字子居,江蘇陽湖(今武進)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舉人。歷官浙江、江西知縣,勤廉明決,無所瞻狥。初為駢儷文,后乃研經史,以古文名。有《大云山房文稿》。稿本與刻本合并,三首詩同觀,才能更完整展現龔鉽與惲敬的交游事跡,也能更完整展現作者當時的思想情懷。另稿本《奉和豫齋夫子留別豫章書院》有四首,《送張愛濤夫子入都》有四首,在刻本中,兩篇詩作皆僅保留一首。稿本中還有多首與其師友親朋寄贈酬答之作未被選人刻本。例如,《送劉恕堂師赴弋陽宰》《同蕭靜軒表兄作》《艮齋看月懷西橋》《送王云樹江寧省試》《漫興寄家伯兄》《送胡右人主簿歸里即謁選北上》《秋潭彭侯元旦試筆次韻》等。其中《送天香夫子游廬山》云:“十載匡廬夢里游,今番若個卷中收。滿懷丘壑翻新譜,到眼云山識故侯。泛掛百錢尋栗里,好攜五老話滄洲?;芤恍η镲L起,莫為天池便久留?!庇秩?,《立秋雨懷香師天池》,題注“池在廬山絕頂”,云:“秋至艮高靜,晚來清興間。天池在何許,吹雨遍人間。泉和空中語,云飛江上山。應卻坐高處,看我閉禪關?!倍娯S富了其與老師舒夢蘭的酬唱與交游情況。再如,稿本中還有一些詠物抒懷詩,也未編入刻本,如《水仙》《怪石》《桂花九月盛開賦長句》《玉簪花》《千日紅》《寒菊》《竹閣》《吉祥草》《雞冠花》《秋海棠》《獨飲》等。其中《小松》云:“石砌出小松,幽窗潑寒翠。箐之秋籟生,亦自有奇氣。”《水仙》云:“寶帳惜春風,闌干聽宵露。寒香冷瑤碧,雕琢出靈悟。水魂不可招,遙認凌波處。奇思鏤心骨,獨有感甄賦。”《寒菊》云:“我憶陶居士,南山箐菊花。攜筇向簇下,把酒過鄰家。愛晚何天涯,迎寒示壓奢。醉來偏自插,狂笑幘巾斜。”通過一些自然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氣節(jié)與情懷。
4.2 《玉蔬軒存草》的??眱r值
稿本與刻本比對,二者差異可作??敝谩R皇窃婎}修改,一些重要信息編入刻本時被刪落。例如,《送張愛濤夫子入都殿試》,刻本改作《送張愛濤夫子入都》;《萬年松葉歌和香師作》,刻本改作《萬年松葉歌》。但也有一些修改后,表述更簡潔。例如,《憶別西橋即呈雪君》,刻本作《憶別西橋雪君》;《送叔兄讓父往蘇州歸而不寐記所見》,刻本作《送三兄讓甫往蘇州歸而不寐》。二是詩歌正文字、詞、句的改易。比如《和項豫齋夫子人日詩即邗上之行》八句,稿本為“寄懷人與榖,尤病系蒼生??衔繓|山望,同調上日羹。幽香飛古屋,綠雨下春耕。亦有梅花句,相期道上成。”刻本為“寄懷人與榖,尤病切蒼生。果慰東山望,應調上日羹。紅香飛古道,綠樹出春城。修到梅花后,揚州月正明?!保?]567比對發(fā)現,兩者只有第一句同,第二、三、四句分別有一字改動,“系”蒼生改作“切”蒼生,“肯”慰改作“果”慰,“同”調改作“應”調。后四句,完全更改。又如,《聞雁寄伯兄嶺南》八句,稿本為“夜來清夢落江湄,弟北兄南系所思。嶺上問梅心醉后,樓頭聞雁月明時。年年道路生秋草,字字離尤上楚辭。會取天邊念群意,一簾風雨獨題詩?!笨瘫緸椤耙箒砬鍓袈浣?,弟北兄南系所思。嶺外有書霜降后,樓頭聞雁月圓時。年年道路悲秋草,字字離尤畔楚詞。又負天邊對床約,一簾風雨獨題詩?!保?]568—569二者比對:第三句,嶺“上問梅心醉”后改作嶺“外有書霜降”后;第四句,月“明”改為月“圓”。第五句,“生”秋草改作“悲”秋草;第六句,“上楚辭”改作“畔楚詞”;第七句,“會取天邊念群意”改作“又負天邊對床約”。
4.3 《玉蔬軒存草》的文學批評價值
稿本存有刻本未收的龔鉽友人葉日蓁、朱鬯、宋登瀛等題識,個別詩篇尚有舒夢蘭等評點,為認識和考察龔鉽詩歌創(chuàng)作特色和藝術成就提供了原始資料?!队袷哕幋娌荨犯灞厩坝屑螒c十一年(1806年)葉日蓁題語:“未登科目富貴,而名湮沒,遇不逯亦奚足憾,余奔走風塵,東涂西抹,百無一成,今老矣,窮途歧路,視漚舸為尤甚,學雖谫劣,撿□敗簏,尚有《鶴仙存稿》《續(xù)稿》二卷,雖求先生大為□□,先生其許我乎,敘以歸置,并質諸石屏,何如也。嘉慶丙寅年七月既望三衢葉日蓁頓首拜撰?!比~日蓁,字鶴仙,浙江西安(今衢州)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貢。家貧,嗜學,以實行課徒,貧者不受修脯。晚年歸里,主講鹿鳴書院,多士依之。著有《焚余集》。《玉蔬軒存草》末、《補遺》前有嘉慶十年(1805年)朱鬯識語和詞作《青玉案》。識語云:“右《玉蔬軒存草》凡詩七十四首,諷誦數四,其見性情之真,襟期之曠,瑣瑣凡近未足與窺其懷蘊矣。仆忝先生知愛,以此卷屬為加墨,薄識尠見,自知無當,然每逢佳句如沁我肝脾,使肌骨俱爽,
大約五言之高,臻乎上乘,而跌宕自豪,則七古亦最擅場,如《春去獨坐》一首及《天池水歌》,不謂之杰作不可,擇尤雅者得三之一,無不可傳。乙丑十月廿三鬯拜識?!痹~云:“玉蔬軒底清光遠,展笑口,春難老。彩草題詩云影曉。循陔蘭秀,倚檐花好,歡意誰曾道。名園水竹資幽討,載酒談元破傾倒。奇字侯芭搜未了,夢隨秋澹,吟和煙峭,世上浮名小。右調《青玉案》,廿三日燈下雪君漫題?!敝燠?,字錫芬,號雪君,浙江嘉興人。嘉慶三年(1798年)舉人,官西安教諭。撫軍阮公奇其才,保舉縣令,乞養(yǎng)歸。教授后學,從游日眾,一時有朱門之目。著有《盈川小草》。稿本末有嘉慶十三年(1808年)宋登瀛識語:“運筆高超,含情綿邈。位置當在魏晉之間,每讀一過,令人神曠。戊辰二月十一日漏已三下嘯帆弟宋登瀛拜識?!彼蔚清謬[帆,安徽廬江人,能詩,入南昌籍。龔鉽《懷舊百一詩》卷二稱其:“相國不忘舊,喜人呼蕓臺。卻為總角交,秉節(jié)西江來。有詩謁綿津,豈曰魚鹽才。一子及吾門,樂與歌岑苔?!保?]稿本尚有時人對其各首詩作的評點,比如《九逸詩壽戈丈莊溪六十生日》詩后有其師舒夢蘭二則親筆點評,云:“諸篇引據序次有清尚,筆亦老潔,得之壽詩尤難。香叔贊?!庇衷疲骸扒曳沧鳎瑸樵娢?,亦誰無命意,遣辭之旨要,難易好丑,反在此外,則所謂氣格是也。比見歐可留意在此,不在彼,前期所到,遂未可以世測耳。香叔又白?!?/p>
綜上,龔鉽手稿本《玉蔬軒存草》創(chuàng)作于清嘉慶年間,共收詩八十四首,其中大半是未曾刊刻的佚詩,無論是對《歐可詩鈔》的補充與??保?/p>
還是對于深入了解龔鉽其人其詩,都具有重要意義,是研究龔鉽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文獻。
[參考文獻]
[1](清)劉坤一,修.(清)劉繹,(清)趙之謙,撰繹.江西通志規(guī)[O].清光緒六年至七年(1880—1881年)刻本:卷一百四十.
[2]徐世昌.晚晴簃詩匯[M].北京:中國書店,1988:卷一百二十二.
[3]李靈年,楊忠.清人別集總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080.
[4]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1054.
[5]康芬,龍晨紅.江西歷代著作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714.
[6](清)龔鉽.六如詩鈔[O].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刻本:自序1.
[7](清)龔鉽.懷舊百一詩[O].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刻本:識1,卷二.
[8]《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匯編:第497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23-02-16
[作者簡介]王昭勇(1979—),男,碩士,副研究館員,江西省圖書館。
[說 明]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社會科學“十四五”基金項目“江西現存古籍稿抄本調查與研究”(項目編號:22TQ0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