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普通學校的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體育對特殊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在體育課堂中積極開展融合教育,針對普通學生共性與特殊學生個性,優(yōu)化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幫助特殊兒童實現(xiàn)輕松有效的學習,縮短其與普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差距。文章從“筑夢、追夢、圓夢”三個層面闡述了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融合教育;小學體育;教學策略;特殊學生
作者簡介:周芯(1986—),女,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qū)校。
特殊兒童在身心上存在一些障礙,有別于健康的兒童。但特殊兒童與普通兒童一樣,擁有自己的夢想,擁有學習的愿望,即便“道阻且長”,他們同樣渴望成功??茖W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對特殊兒童的身體、心理、智能等方面的發(fā)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體育活動與鍛煉能夠陶冶特殊兒童的情操,促進他們的肢體功能康復,給予他們更多生活、學習的勇氣,增強他們的自信。目前,特殊兒童主要有兩種受教育途徑:一種是進入特殊教育學校,接受專門的教育,另一種是隨班就讀,接受融合教育。作為一名普通學校的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體育對特殊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主動接納和關愛特殊學生,幫助他們實現(xiàn)夢想。
一、筑夢:點燃激情
人的生命中不能沒有夢想,特殊兒童也是一樣。他們希望能像健全的兒童一樣正常運動,能像普通學生一樣在跑道上健步如飛,渴望在運動的賽場上手捧獎杯、胸戴金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幫助特殊兒童筑夢,點燃他們的運動激情,喚醒他們的自主鍛煉意識,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鼓舞他們直面困難,不怕失敗,勇敢前行[1]。
(一)喚醒自主學習的意識
綜觀小學體育課堂,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特殊學生在體育課上往往比較被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高,不主動與普通學生交往,也不敢與普通學生合作,他們不像普通學生那樣喜歡體育課,有的甚至討厭和逃避體育鍛煉。究其主要原因是他們在身心方面存在障礙,在體育運動上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肢體殘疾的兒童運動不方便,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容易自卑,因此他們害怕失敗,不太愿意參加體育運動。
教育的本質是激發(fā)自覺,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設法喚醒特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fā)他們體育練習的內在動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活動之中。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給予特殊學生更多的關愛,與他們平等對話,維護他們的自尊,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教師還要注重與特殊學生的交流溝通,幫助他們化解心理矛盾,提高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認知,讓他們知道體育運動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從而不斷增強特殊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二)激發(fā)體育運動的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鑰匙,要想讓特殊學生能夠在體育上獲得成功,關鍵在于激發(fā)他們對體育的興趣。特殊學生不同于普通學生,他們的興趣不會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對體育的情感需要循序漸進,慢慢養(yǎng)成[2]。從開始的懼怕、討厭,轉變?yōu)楹髞淼南矚g、熱愛,這樣的結果需要教師付出努力和艱辛,發(fā)揮教學藝術,優(yōu)化教學方法。
針對少數(shù)特殊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多數(shù)普通學生的共同特點,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方法一是情境激趣,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形象的場景,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讓他們喜歡上運動;方法二是游戲激趣,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將身體練習與游戲結合起來,讓學生覺得體育活動有趣好玩,身體練習輕松快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方法三是賞識激趣,教師可以采用賞識教學法,多給學生嘗試的機會,多贊賞和鼓舞學生,幫助特殊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他們享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同時要對特殊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增強他們的成就感與幸福感。例如,在教學“各種姿勢前滾翻”一課時,筆者首先創(chuàng)設了一個參觀動物園的情境,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物雜技表演”的視頻,小狗滾筒、狗熊鉆圈、猴子翻跟頭等有趣的場景一下子吸引住了學生的視線,活躍了課堂氣氛。接著,筆者把畫面定格到猴子翻跟頭的場景,讓學生再次觀看猴子翻跟頭的鏡頭,并邀請?zhí)厥鈱W生小賈模仿猴子,在墊子上學做翻跟頭。小賈不但沒有膽怯,還大大方方、開開心心地上來嘗試。筆者肯定了他的勇氣,并夸贊他的動作做得很標準。
(三)鼓勵學生直面困境
特殊學生的最大問題不是身體障礙,而是心理障礙。許多特殊學生都比較自卑,始終跨不過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在體育課堂中,他們常常是持觀望的態(tài)度,始終不敢融入集體,不愿加入運動鍛煉的隊伍中,究其原因是他們缺乏勇氣,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自己做得不好,不如其他同學,或是怕自己做錯了會被教師批評,會被同學嘲笑。
針對特殊學生的這種心理和表現(xiàn),體育教師要激勵和鼓舞他們,給予他們直面困境的勇氣,點燃他們心中的火苗。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特殊學生嘗試,多為他們加油助力;要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少一點煩躁;面對他們的錯誤和失敗,要原諒和包容,要安慰和鼓勵;要多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相信自己,不懼失敗。例如,在教學“后滾翻”一課時,普通學生對后滾翻的動作技巧掌握得很快,在練習中的成功率較高,而輪到特殊學生小李時,他試了兩次都沒有成功,不是身體團得不夠緊,就是推墊用力不夠,他自己有些氣餒,不想再翻了。筆者安撫他的情緒,讓他不要怕,并鼓勵他再試一次。與此同時,筆者在他旁邊做好保護,并輕輕地推了他一把,雖然滾動得不直,但小李還是翻過去了,筆者大聲地表揚他說:“恭喜你,成功了!”
二、追夢:展翅翱翔
特殊學生雖然不如普通學生那么矯健靈活,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想在體育賽場上綻放光彩。不行動永遠不會成功,學生不僅要擁有夢想,而且要勇于追逐夢想,要張開翅膀奮力翱翔,才能飛向理想的世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在特殊兒童追夢的路上,教師要當好引路人,給他們搭建階梯,豐富他們的實踐體驗,為他們領航助飛。
(一)設計分層的體育運動
在體育運動的設計上,體育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分層設計體育運動,為特殊學生和普通學生設計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他們提出不同的運動要求,以求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發(fā)展。這里的分層設計包含兩個維度,一是教學內容分層設計,二是教學要求分層設計。
比如有些體育項目普通學生可以做,但是特殊學生卻由于身體條件限制而做不了,此時教師就不能強人所難,而是要改變運動項目,專門為特殊學生制訂訓練內容,選擇適宜他們練習的體育項目。即便是同一個運動項目,其教學要求也要有所區(qū)別,對普通學生的要求可以高一些,而對特殊學生則需要降低訓練難度,為他們減少練習的時間或者數(shù)量。譬如,在教學“正腳背顛球”一課時,在學生基本掌握了顛球動作要領后,筆者組織學生練習。在練習中,筆者對普通學生的要求是:顛球部位準確,每分鐘累計20個,其中至少有一次連續(xù)顛2個;對班級里一名腿腳不靈活的特殊學生的要求是:每分鐘顛10個,不必連續(xù)。
(二)采取適宜的活動形式
與普通學生相比,特殊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動作的靈活性、思維的敏捷性等各方面都比較薄弱。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除了要分層施教,還要趣化和活化體育運動,豐富體育運動形式,選擇適宜特殊學生的活動形式,激發(fā)他們的體育運動興趣,簡化身體練習的難度,使特殊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并能夠學得會、學得好。
適宜特殊學生的體育活動形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模仿練習,也就是模仿教師和同學的動作。模仿練習雖然有些機械化,但卻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教學活動形式。第二種是游戲活動,也就是把體育運動轉化為游戲活動,在游戲中組織身體練習,讓特殊學生在玩中練習。輕松有趣的游戲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身體練習的動力,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運動技能。例如,在教學“仿生動作練習”一課時,筆者先利用“捉影子”的游戲讓學生進行熱身活動,然后采取游戲教學的形式讓學生練習動作。筆者創(chuàng)設了“快樂動物園”的情境,讓學生扮演狼、大象、兔子等動物,模仿它們爬行、跳躍。這樣有趣的游戲活動,讓特殊學生很感興趣,他們積極參與練習,有效訓練了行走、跳躍等能力。第三種是友誼比賽。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運動競賽,讓特殊學生與特殊學生或是普通學生之間進行比賽。比賽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增強學生練習的動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的目的。比賽形式的體育活動,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往,使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
(三)開展具體的實踐鍛煉
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摘到成功的果實。要想擁有強健的身體,獲得好的體育成績,就必須勤學苦練,在實踐鍛煉中奮勇拼搏。體育教師可以給特殊學生講一些殘疾運動員成功的故事,讓他們觀看殘疾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場景,幫助特殊學生勇于面對和接受現(xiàn)實狀況,懂得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必須要親身進行實踐鍛煉,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
教師要給特殊學生提供運動平臺,鼓勵并帶領他們刻苦訓練;鼓勵他們不怕吃苦,不畏失敗;引導他們學練結合,學以致用,學會舉一反三;帶領他們反復地練習,提高運動技能,做到熟能生巧。例如,在教學“后滾翻”一課時,特殊學生小李在筆者的鼓勵和幫助下,學會了后滾翻的動作。為了提高他動作的協(xié)調性,筆者給他布置了10次的練習任務,并且讓他和普通學生小錢比賽,比比誰的動作更加標準熟練。沒想到比賽激發(fā)了小李的斗志,激活了他的潛能,他為了贏得勝利,反復翻滾,竟然練習了20多次,滿頭大汗。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李的努力換來了比賽的勝利,他終于做到了動作標準、嫻熟、快速。
三、圓夢:賦能助力
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還需要依靠他人的幫助。特殊兒童屬于弱勢群體,他們的成功比常人更加困難,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在特殊兒童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教師和普通學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了他們的賦能助力,特殊學生才能更好地圓夢,更順利地健康成長。
(一)精講示范助推學練
作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還要當好學生學習進步的“助力器”,支撐和助力他們成功。講授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習得體育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體育課堂教學離不開講解示范,尤其是對于特殊學生,教師更要做到精細、巧妙地講解,并做到正確、耐心地示范。
融合教育課堂中的講解,要少用專業(yè)化用語,多用兒童化、生活化語言,讓解說變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使特殊學生能夠聽清楚、聽明白;對于復雜的動作要進行分步講解、分步示范,對于特殊學生要手把手地教、一步一步地教。例如,在教學“后滾翻”時,筆者沒有直接為學生講解如何滾動,而是先給學生做了兩遍示范,第一遍是正面示范,第二遍是側面示范,第一次動作稍微快一點,以體現(xiàn)動作的完整流暢,第二次故意放慢動作,讓學生能夠看清動作流程。接著,筆者分步示范并逐步講解動作要領,并用“刺猬”做比喻,幫助學生理解“團身滾動”。筆者還提醒學生注意兩個關鍵點:一是團身要緊,二是推動有力,在做推手后倒時要加大推地力度,加快滾動速度。
(二)合作共學助力成功
俗話說得好:“眾人拾柴火焰高?!眻F結力量大,合作易成功。對于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教師要發(fā)揮班集體的作用,引導他們融入班集體,還要調動普通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引導他們與特殊學生合作,給特殊學生注入力量,通過合作共學,助力特殊學生成功。比如,筆者把兩名特殊學生各與幾名體育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結成兩個學習小組,讓優(yōu)秀生在課堂上和下課后主動幫助特殊學生練習動作。通過優(yōu)秀生的“傳、幫、帶”,兩名特殊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有所提高,多項體育成績得到顯著提高。
結語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融合教育,能夠讓特殊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重視融合教育,通過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fā)他們體育運動的興趣,鼓勵學生直面困境;設計分層的體育運動,采取適宜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奮勇拼搏;精講示范助推學練,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共學,助力特殊學生成功。
【參考文獻】
[1]薛菡琴.快樂體育,魅力新課堂-實現(xiàn)小學體育高效教學[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0(19):53-54.
[2]陳佳成.立德樹人,讓小學體育課堂更“陽光”[J].啟迪與智慧(中),2021(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