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殿杰 展銘望
摘 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制圖思政課程教學實踐中,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理論水平和應用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按照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從誠信品質、職業(yè)道德、責任意識、敬業(yè)精神、社會責任等方面,將工程制圖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授課方式上,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啟發(fā)式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實嚴謹的優(yōu)秀品質,塑造具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
關鍵詞:“新工科” 工程制圖 課程思政
1 《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課程從樹立學生堅定的責任意識;分清對錯、誠信制圖,精益求精等方面,充分將誠實守信、社會責任感以及大國工匠意識等融入到本課程的教學當中。具體目標如下;
1.1 知識目標
掌握工程制圖國家標準的基本規(guī)定;掌握徒手繪圖、尺規(guī)繪圖、計算機繪圖的方法。熟練掌握點線面投影作圖的基本原理和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立體、組合體的投影作圖法。掌握看組合體視圖的方法及組合體的尺寸標注。掌握軸測圖的基本知識和畫法。熟練掌握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掌握標準件和常用件的規(guī)定畫法。掌握繪制和閱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有關機械設計和制造工藝方面的知識。
1.2 能力目標
具備查閱和使用國家標準的能力和嚴格遵守標準的習慣,具備徒手繪圖、儀器繪圖和計算機繪圖的技能。能靈活運用各種表達方法,培養(yǎng)機械圖樣的繪制和閱讀能力,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發(fā)展自主學習意識和自學能力,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育人目標
通過將課程培養(yǎng)目標與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相結合,在講授課程時將課程內容與《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政府的“制造業(yè)強國戰(zhàn)略”等案例進行結合,擴寬學生視野,在樹立正確三觀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并能勇敢地肩負起時代的責任。
教師以生產事故的實際案例告誡學生,幫助學生在繪圖、看圖時養(yǎng)成嚴肅認真對待圖紙的專注精神。要求學生在實驗實踐教學中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管理規(guī)范,促進學生身心、人格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愛護公物的優(yōu)良品德,教學時通過分組討論及合理分工和有效組織,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服務意識。
2 《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探索主要舉措
《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探索主要舉措的主要內容如下:
2.1 德育元素與教學內容的融合
(1)緒論部分,將《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制造業(yè)強國戰(zhàn)略切入“緒論”,使“樹立遠大理想和愛國主義情懷”與“緒論”相融合,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愛國主義情懷。
(2)在第一章“制圖的基本知識技能”部分,切入《孟子》的“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使得“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與“制圖的基本知識技能”相融合,讓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習慣。
(3)在第三章點、直線、平面的投影部分,融合踏實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和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讓學生學會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并在此部分內容中,結合三視圖的形成和投影理論,培養(yǎng)學生換位思考的能力。
(4)在第4章立體的投影部分,舉例相貫線在我國古代、近代及現代中的應用和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以此增加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本專業(yè)的了解,增強專業(yè)認同感。
(5)在第5章組合體的視圖及尺寸標注部分,將“技術精益求精的良好職業(yè)品質”相融合;通過“組合體的視圖及尺寸標注”內容的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和嚴格遵守各種標準規(guī)定的習慣,并具備嚴以律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良好職業(yè)品質。
(6)在實踐繪圖部分,將“大國工匠精神”相融合,讓學生通過繪制平面圖形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做事態(tài)度。
2.2 教學方法的改進
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教學。
1、課前通過前置預學進行學情診斷,發(fā)布預習任務和課前視頻,完成課前測試并進行在線討論。
2、課堂內結合雨課堂軟件進行授課,通過目標問題討論進行課程導入,完成探究性學習;通過重點、難點問題講解解決課中重點問題;最后進行雨課堂測? 試,并分組進行本課堂成果匯報和小結。
3、課后在線上利用騰訊會議軟件進行答疑。通過提交作互評、自評、成果展示等讓學生進行反思分享;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展示拓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2.3 教學評價的改進
采用線上線下、期末測試的形式進行考核,分為診斷性評價(20%)、形成性評價(30%)、終結性評價(50%)三個主要項目進行考核。
診斷性評價分為線上課程完成度、章節(jié)小測兩個部分,分別考核課前資源觀看情況、虛擬仿真平臺參與情況、討論區(qū)活躍度,最終要求完成各章節(jié)內容測試。
形成性評價分為線下課堂參與度、主觀作業(yè)、課堂分享幾個部分,分別考核學生課堂簽到、主動發(fā)言、主動提問、彈幕等數量,要求通過思維導圖以小組為單位歸納各章節(jié)內容,并以三人為一小組,分享章節(jié)學習心得感悟及對人生啟示。
終結性評價通期末理論測試完成,題型覆蓋記憶型、理解型、應用型題目,難度逐漸遞進。
3 《工程制圖》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及受益面
在授課方式上,結合案例引入課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專業(yè)認同感、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實踐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發(fā)學生明確國家所需傳承奮斗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采用線上新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分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教學。課前通過前置預學進行學情診斷,發(fā)布預習任務和課前視頻,完成課前測試并進行在線討論。課堂內結合雨課堂軟件進行授課,通過目標問題討論進行課程導入,完成探究性學習;通過重點、難點問題講解解決課中重點問題;最后進行雨課堂測? 試,并分組進行本課堂成果匯報和小結。課后在線上利用騰訊會議軟件進行答疑。通過提交作互評、自評、成果展示等讓學生進行反思分享;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展示拓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教學評價方式上,采用線上線下、期末測試的形式進行考核,線上課程中通過考核完成度、章節(jié)小測兩個部分,分別考核課前資源觀看情況、虛擬仿真平臺參與情況、討論區(qū)活躍度,最終要求完成各章節(jié)內容測試。線下課堂中考核參與度、主觀作業(yè)、課堂分享幾個部分,分別考核學生課堂簽到、主動發(fā)言、主動提問、彈幕等數量,要求通過思維導圖以小組為單位歸納各章節(jié)內容,并以三人為一小組,分享章節(jié)學習心得感悟及對人生啟示。期末理論測試中題型覆蓋記憶型、理解型、應用型題目,難度逐漸遞進。
綜上所述,在本次工程制圖思政課程建設實踐中,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知識、理論和能力三個層面的育人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按照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從創(chuàng)新意識、工匠精神、家國情懷、使命擔當等方面,將工程制圖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學生在知識面上得到擴展,在能力上得到提升,在思想上得到提高。
4 《工程制圖》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反思
4.1 實施效果反思
(1)課程明確了價值目標,有效提高育人效果。通過分享中國制造C919、三一重工泵車等優(yōu)秀案例,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及認同感等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課程注重教學設計,能夠滿足學生對高質量課堂、有難度課程的學習需求,增加課程挑戰(zhàn)度的同時學生的獲得感也增強了;
(3)課程從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與立場這三個維度,組織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下練習,同步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4.2 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1)大班上課無法做到關注到每一位同學,不能面面俱到;
(2)學生的課后自學情況,參差不齊;
(3)總體上學生對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愿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絕大多數同學只是做到了上課認真聽;
4.3 今后的改進思路
(1)繼續(xù)優(yōu)化及完善課程設計。通過不斷改進課程設計,注重學生教學反饋,觀察學生課堂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2)加大課后和學生的溝通以及對學生的指導工作。課后通過騰訊會議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成績落后學生及參與度不高的學生,積極溝通,談心談話,找出問題所在;
(3)提升課程思政的應用能力。育人先育己,想教出德才兼?zhèn)涞膶W生,要先提升自身道德素質、政治修養(yǎng),不斷提升挖掘專業(yè)課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能力;根據所授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畢業(yè)后從事行業(yè)性質的不同,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將思政元素無形地融入自己的課堂。
5 總結
教學改革一直在路上,課程思政的探索一直在路上,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和調整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能夠立足學科文化及課程特色,深度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同時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探究合理的教學方式,梳理、凝練教學內容,最終以如鹽入水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基金項目: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教務處+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校級)+(項目編號:234420)。
參考文獻:
[1]趙雙,袁威.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圖學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4):66-67.
[2]高成慧,付正飛. “機械制圖”課程育人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08):58-60.
[3]高成慧,付正飛,李月安. 機械基礎類課程實施思政教育的路徑與方法——以“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為例[J].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36):81-83.
[4]劉昊,張正中.新時代“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07):70-71.
[5]唐樂為,熊嫣,劉桂萍,諶霖霖.課程思政在工程制圖課程中的教學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21(06):58-61.
[6]李大龍,李昌威,董志奎,趙炳利,李興東.“課程思政”在工程制圖課程中的實施方法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20):125-128.
[7]賈雨.“工程制圖”課程思政建設與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21(11):49-52.
[8]王麗麗.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03):22-24.
[9]朱文博,紀?;郏詈Y,郭淼現.“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探討[J].南方農機,2021,52(03):134-136.
[10]徐戎,劉雙,蘇思超,羅頌榮.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資訊,2021,19(04):114-116.
[11]郭江,楊睿,高菲.基于思政案例庫的工程制圖課程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01):77-80.
[12]黃明強,連宇新,嚴慶.《工程制圖》構建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方法及意義[J].廣東化工,2021,48(02):241+245.
[13]彭勝男,徐佳欣,胡曉雯.工程制圖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住宅與房地產,2020(36):249-250.
[14]蘇文桂,李俚,李競,盧煜海,李海平.《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20(1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