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寧波與撫州兩座城市相距千里,但都與王安石有很深淵源。本文從城市文化治理角度對撫州王安石文化的資源稟賦、建設王安石文化的相關舉措以及取得的成果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其發(fā)展模式與建設路徑,以期能夠為寧波市的王安石文化建設提供借鑒,進一步助力寧波提升城市文化能級,建設現(xiàn)代化濱海大都市。
【關鍵詞】寧波;撫州;王安石;地方文化;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07-0081-04
撫州是王安石故里,也是王安石在寧波首次主政一方,“知鄞千日,影響千年”。寧波市與撫州市,都與王安石淵源極深,共享著王安石文化資源寶藏。因此,兩地都大力推動著王安石文化的建設,撫州將王安石列為“臨川才子文化”的“四個中心”之一,寧波則成立專班推進王安石文化建設工作。由此看來,對撫州王安石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分析研究其發(fā)展途徑,總結其發(fā)展經驗,能進一步推動寧波建設王安石文化高地。
一、撫州市王安石文化建設情況
(一)撫州王安石文化資源稟賦
撫州有“才子之鄉(xiāng)、文化之邦”之稱,自古文風昌盛,曾出過七位宰相、十三位副宰相、三千余位進士,是撫州才子文化、名人文化的最好注腳。據(jù)統(tǒng)計,兩宋時期,全國共有詞人867人,江西占153人,撫州就占44人?!督鳉v代文學藝術家大全》共收錄1296人,撫州獨占三分之一[1]?!吨袊鴼v代名人辭典》中的撫州名人多達一百余位[2]。王安石、曾鞏、陸九淵、湯顯祖等都是“臨川才子”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如今撫州市建設“臨川文化”,打造“才子之鄉(xiāng)”品牌的“四個中心”。
王安石出身臨川王氏,是北宋最負盛名的衣冠望族[3]。臨川王氏本源自太原王氏,于中晚唐之際移居至臨川一帶。公元1000年,王安石叔祖王貫之成為臨川王氏第一位進士,自此之后,“六十九年中,登進士者八人”[4]。尤以王安石、王安禮、王安國文名最著,號稱“臨川三王”。王安石在很多領域都有杰出的成就,政治上,他曾“兩任宰相”,主持“熙寧變法”;文學上,他的詩歌自成一派,世稱“荊公體”,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曾官至尚書右丞。臨川王氏的姻親亦多為望族,與蒲城吳氏(宰相吳充、吳育家族)、仙游蔡氏(蔡襄、蔡京家族)、南豐曾氏(曾鞏及宰相曾布家族)、錢塘沈家(宰相沈遘、狀元沈晦、學者沈括家族)等名門望族聯(lián)姻[5]。
(二)撫州市的重要舉措與相關成果
《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6]將“才子文化”列為全省重點文化品牌,王安石是“臨川才子”的標志性人物,是撫州才子文化建設的重要中心。隨著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愈加重視,“文化自信”理念越發(fā)深入人心,近十余年成為撫州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王安石文化建設進入快車道,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
1.建設文化場館
2011年,撫州名人雕塑園竣工,王安石雕像居于公園核心區(qū)域。2021年,王安石紀念館(王安石公園)項目被列入《撫州市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7]。2022年,撫州獲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
2.舉辦重大活動
2020年,撫州王安石國際研究中心成立,負責組織推進王安石文化相關的學術研究、交流合作、活動舉辦、宣傳推廣等各項工作,該中心成立以來,每年舉辦一次高規(guī)格王安石文化活動,撫州王安石文化影響力因此不斷得到提升[9-10]。(見表1)
3.命名公共設施
以本地歷史文化名人命名城市道路,是撫州市傳承城市文化、宣傳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撫州市中心有十余條街道都以晏殊、陸九淵、湯顯祖等地方名人冠名。為彰顯“王安石故里”特色,撫州將市中心東西向主干道“安石大道”更名為“王安石大道”,新建的第二座撫河大橋取名為“王安石撫河特大橋”,將市中心的中州公園更名為“安石公園”。同時圍繞王荊公祠遺址(原為王安石故宅),實施“荊公路歷史文化街區(qū)”規(guī)劃改造提升項目。
4.創(chuàng)作文藝成果
撫州十分重視發(fā)掘王安石文化這座“寶藏”,由此也形成了一批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其以作品為引領,開展宣傳推廣,推動文化普及,擴大以王安石文化的群眾基礎,聯(lián)合國內知名畫家,創(chuàng)作了一批王安石經典詩詞繪本,出版了長篇小說《王安石》[18],并籌劃改編為電視劇,還打造了面向市民的“荊公講堂”文化講座品牌,邀請了一批王安石文化研究專家進行開講授課。
二、撫州市王安石文化建設經驗總結與路徑分析
(一)“樹旗幟”與“追熱點”相結合
“一面旗幟”“一套品牌”“多個中心”,將堅持弘揚本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熱點相結合,是撫州建設王安石文化的基本模式。
撫州市在“臨川文化”的旗幟下,以“才子之鄉(xiāng)”為品牌,圍繞王安石、曾鞏、湯顯祖、陸九淵“四個中心”開展名人文化建設。撫州文化資源種類多、數(shù)量大,才子文化、書院文化、紅色文化、生態(tài)文化各具特色?!芭R川文化”這面旗幟,能有效地整合地方文化資源,總領“才子之鄉(xiāng)”等一系列地域特征鮮明的地方文化品牌,通過“樹旗幟”統(tǒng)籌地方文化建設,以“追熱點”設置階段性的文化工作中心任務,可以協(xié)調弘揚地方文化這一長遠目標與階段性重點工作之間的關系,在保證地方文化建設總目標的前提下,依據(jù)時代文化熱點,靈活調整發(fā)展側重,以標志性事件為契機舉辦重大活動,不斷擴大城市文化的影響力。
(二)頂層設計與要素聚集相結合
省、區(qū)(縣市)、市各級政府高位謀劃,相關各部門協(xié)同合作,多種要素聚集,以研究帶動交流合作,以創(chuàng)作引領推廣普及,是撫州王安石文化建設的寶貴經驗。江西省從全局出發(fā),制訂全省文化品牌體系,各地市政府在全省品牌體系基礎上,強化人、財、物等要素保障,開展城市文化品牌體系建設。撫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王安石文化建設[12],成立了王安石國際研究中心。2022年8月,撫州市四套班子在家領導集體出席參加中心開辦的“荊公講堂”專題講座[11]。
(三)交流合作與研究創(chuàng)作相結合
為了挖掘傳統(tǒng)文化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內涵、新價值,讓傳統(tǒng)文化更具現(xiàn)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撫州市以王安石國際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為媒介,與北京大學、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宋史研究會、浙江大學等機構合作,打造高端平臺,聚集高端人才,突破重大課題,與中國宋史研究會合作成立“王安石研究分會”,打造“荊公講堂”等交流合作平臺[12],出版發(fā)行了《王安石文集》[13]《王安石畫傳》[14]《王安石文化叢書》[15]等著作。
(四)創(chuàng)作精品與推廣普及相結合。
在社會的高度發(fā)展下,廣大群眾對群眾文藝作品的要求持續(xù)提高。撫州也極其重視文藝精品的打造,以精品帶普及,以普及促精品,繁榮群眾文藝創(chuàng)作,例如出版長篇有小說《王安石》,已榮獲茅盾文學獎提名,還開通了普及性的公共文化講座“荊公講堂”[16]。
三、對撫州市王安石文化建設經驗的
借鑒與啟示
雖然寧波市文化底蘊深厚、古跡遍布、名人薈萃,但對于王安石文化的開發(fā)存在利用水平較低、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筆者建議寧波需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發(fā)展定位,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
發(fā)揮寧波王安石文化的資源優(yōu)勢,彰顯寧波文化特質。寧波王安石文化的獨特價值,在于王安石的治鄞經歷,寧波是王安石治政思想首踐地,習近平總書記也曾高度肯定了王安石的治鄞成就,“縣政治理典范”應當在寧波王安石文化建設中居于核心位置[17]。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科舉改革等,首次探索實踐都在寧波[18]。王安石一心為民,在鄞縣不過千日,被百姓感念千年。寧波是最早為王安石設祠建廟的地方,至今仍存忠應廟、靈佑廟、福應廟等。而且,寧波市內所有紀念王安石廟宇、祠堂均由民眾自發(fā)修建,這是寧波王安石文化遺存與其余城市最顯著的差別。
(二)加強頂層設計,“樹旗幟”“追熱點”
應當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只有在市委、市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才能有效整合資源,促進各部門、屬地通力合作,“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形成聚合效應。要突出規(guī)劃人文發(fā)展任務,即滿足人民對文化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素養(yǎng);要規(guī)劃經濟發(fā)展任務,即通過加強文化設施建設來推動文化旅游、創(chuàng)造就業(yè)。特別是圍繞王安石,打好“宋韻”文化名人組合牌,形成兩宋名人文化體系。
文化活動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方面。世界上的一流城市都有自己一流的文化活動。寧波要借鑒撫州王安石建設的經驗,搭建起面向全國、面向東亞、面向世界的文化傳承平臺,向東亞國家乃至全世界傳遞寧波文化的獨特魅力,努力探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寧波模式。比如,以王安石治理縣域為旗幟,舉辦全國縣域高質量發(fā)展論壇,探索縣域高質量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科學路徑,總結典型經驗,展望未來前景,助力中國縣域高質量發(fā)展,通過重大活動,創(chuàng)造城市發(fā)展的“文化動因”。
(三)注重研究引領,推進文化窗口建設
公共文化設施是展示歷史底蘊、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寧波缺少撫州王安石國際研究中心這樣的高規(guī)格研究機構和王安石紀念館這樣的公共文化場館。因此要格外重視王安石紀念館等重要文化窗口的建設,以公共文化場館建設帶動城市整體文化環(huán)境的改善,通過延續(xù)文化傳統(tǒng)、改進文化體驗、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等方式,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歸屬感、文化認同,增強共同的文化記憶,為寧波城市發(fā)展提供文化動力。
要重視研究的基礎性作用,通過邀請調研、講學、參加學術活動等方式與學術界保持密切聯(lián)系,加入或組建王安石文化相關的聯(lián)盟、學會等平臺,舉辦“王安石文化節(jié)”等紀念性或學術性的重大活動,擴大文化影響力。要拓寬文化交流合作渠道,以王安石文化為紐帶,與撫州等相關城市,與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宋史學研究會等組織、機構,開展跨城市、跨區(qū)域、跨行業(yè)、跨平臺合作。
(四)堅持人民立場,增強傳統(tǒng)文化精神踐行
要堅持人民立場。王安石文化建設工作,必須以涵養(yǎng)市民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文化修養(yǎng),滿足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為依歸,通過“天一講堂”“知行學堂”等面向廣大市民的文化講堂,提升市民對王安石文化的認知;通過城市文化景觀、城市公益廣告、城市地鐵裝飾等方式,讓王安石文化廣為人知;舉辦小型普及性文化活動,開發(fā)面向大眾的藝術課程,提高市民認同度;開發(fā)校本課程,將王安石納入鄉(xiāng)土教育;推動相關藝術作品進校園演出,開展趣味性強、特色鮮明的節(jié)慶活動,讓群眾真正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
參考文獻:
[1]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家大全[M].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江西人民出版社古籍編輯部,主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2]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歷代名人辭典》編寫組.中國歷代名人辭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3]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曾鞏.曾鞏集(上、下)[M].北京:中華書局,1984.
[5]王育濟.宋代王安石家族及其姻親[J].東岳論叢,2001,22(3):106-111.
[6]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EB/OL].(2021-09-17)[2023-2-13].http://www.jiangxi.gov.cn/art/2021/9/30/art_4968_3643593.html.
[7]撫州市人民政府.撫州市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EB/OL].(2021-02-04)[2023-2-13].http://www.jxfz.gov.cn/art/2021/2/4/art_10666_3642820.html.
[8]撫州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批復!撫州躋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EB/OL].(2022-01-20)[2023-2-13].http://www.jxfz.gov.cn/art/2022/1/20/art_3826_3785505.html.
[9]撫州市人民政府.撫州市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EB/OL].(2016-12-27)[2023-2-13].http://www.jxfz.gov.cn/art/2016/12/27/art_65_870909.html.
[10]撫州市人民政府.“兩宋歷史與王安石”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九屆年會圓滿閉幕[EB/OL].(2022-08-26)[2023-2-13].http://www.jxfz.gov.cn/art/2022/8/26/art_11_3867099.html.
[11]撫州市人民政府.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集體學習暨“荊公講堂”專題講座舉行[EB/OL].(2022-08-23)[2023-2-13].https://new.qq.com/rain/a/20220822A0B2UH00.
[12]撫州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召開第六十九次常務會議[EB/OL].(2021-06-17)[2023-2-13].http://www.jxfz.gov.cn/art/2021/6/17/art_11_3703594.html.
[13]王安石.王安石文集[M].劉成國,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21.
[14]朱虹.王安石畫傳[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21.
[15]方亞偉,左國春,徐國華,等.王安石文化叢書[M].包偉民,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16]中共寧波市鄞州區(qū)委宣傳部.王安石與鄞縣[M].寧波:寧波出版社,2021.
[17]陳奕君.以古為鑒 承上啟下 著力打造縣政治理的“鄞州樣本”[N].光明日報,2015-04-24(07).
[18]萬斌生.王安石[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李祥宇(1988-),男,漢族,河南溫縣人,碩士,文博館員,研究方向: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