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閱讀、寫作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初中英語教師也應積極組織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活動中自主遷移閱讀所得,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可積極構建大單元教學模式,將有關聯(lián)的單元知識匯總起來進行統(tǒng)一指導,使學生能夠積極利用單元知識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使學生能自主內化語言材料,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做好充分準備。本文將從五個角度,即基于大單元教學活動設計明確的寫作任務、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拓展語言素材、組織以讀促寫活動、進行寫作評改,探討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實現以讀促寫,綜合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以讀促寫;實現策略
作者簡介:徐翔,福州屏東中學。
客觀來講,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活動中存在多個問題:其一,初中生的英語知識儲備不足,在寫作中經常會使用固定的、單一的詞匯、句型,整篇作文缺少美感,而且存在表述不準確等問題;其二,初中生在英語寫作時常常會代入漢語思維,即習慣通過漢語邏輯思維去設計整篇作文的內容、結構等,然后再將個人想法翻譯成英語,是簡單的“漢譯英”過程,并不屬于真正的英語寫作;其三,初中生經常在還未產生寫作靈感、積累充足素材的前提下進行英語寫作,所以經常會出現生搬硬湊的不良問題,這影響著學生的寫作效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同時,初中英語教師在單元教學中也忽視了寫作訓練,所以學生的寫作經驗并不豐富,難以形成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大單元教學模式主張將聽、說、讀、寫、看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既關注英語理論的傳輸與教導,也支持學生自主應用英語知識進行創(chuàng)作,有利于實現以讀促寫,切實優(yōu)化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思維與書面表達能力。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組織以讀促寫活動,使學生能夠主動運用英語語言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
一、基于大單元主題設計寫作任務
每一輪大單元教學活動都有明確的教學主題,而只要與主題相關,教師則可靈活調整各單元的編排順序,將存在邏輯關系的單元知識整合起來,據此設計大單元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夠自主整合新舊知,并在大單元教學主題的引導下設計明確的寫作任務,以增強初中生的寫作意識。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可根據大單元教學主題去設計明確的寫作任務,使學生能夠在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中自主積累語言素材,進行寫作構思與創(chuàng)作,以便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意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好充分的準備。
比如在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Playing sports”單元教學中,本單元以運動鍛煉為主題,而Unit 2“Keeping healthy”與Unit 3“Our hobbies”單元,又分別介紹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等,這三個單元的主題關聯(lián)是比較緊密的。對此,筆者便將這三個單元知識匯總起來設計了大單元教學主題,即“Sports and healthy”,使學生能夠主動整理與運動特長、健康有關的語言素材,希望學生能夠圍繞“運動與健康”主題進行寫作,并由此闡述多運動對于保持身體健康的關系,希望學生能夠主動分享自己的運動生活,且能從健康、興趣特長的角度描述某類運動項目,使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寫作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而且,由于這三個單元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學生在圍繞“運動”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時也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構思,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單元教學實踐中,各個單元雖然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但依然是相對獨立的,所以教師在設計寫作主題時也可設計多個寫作任務,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構思與創(chuàng)作,以便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書面創(chuàng)作狀態(tài),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英語寫作訓練活動變得常態(tài)化、日?;?。
二、基于大單元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
大單元教學模式主張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自主整合各單元的知識點,使學生能夠在情境引導下產生寫作靈感,能自主遷移語言素材,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由于大單元教學主張突出各單元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所以對于情境教學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即真實、一貫,教師應在大單元教學導入階段創(chuàng)設主情境,使學生能夠明確判斷大單元教學任務,并在各個課時活動中創(chuàng)設子情境,使學生能夠在一貫式的情境引導下主動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從而切實豐富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其能在書面表達活動中實現自主學習。
比如在九年級上冊Unit2“Saving the earth”單元教學中,本單元是圍繞地球上的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的現實問題去整合單元知識的,與其他單元知識的關聯(lián)性并不強,所以筆者并未將本單元與其他單元知識融合起來,根據本單元中的多個話題組織了大單元教學活動,并由此設計了單元寫作任務,即圍繞環(huán)境污染問題寫一份倡導環(huán)保的英語作文,準確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想法,記錄生活中常見的污染問題、環(huán)境破壞問題等,以及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有效措施。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內容,筆者也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播放我國各地因為環(huán)境污染而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短視頻,學生看到亂扔垃圾、浪費資源等行為所產生的具體影響,能夠明白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tài)本就是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的。同時,在整個單元教學實踐中,筆者也鼓勵學生記錄周圍環(huán)境中浪費資源、破壞環(huán)境的情況,使學生能夠積極積累生活素材,并且可以通過拍攝小視頻、Vlog等方式進行生活記錄,利用例文資源、網絡資源等分類整理文字資料,自主構思作文內容。
在創(chuàng)設大單元教學情境時,教師應該主動利用信息技術去整合電教資源,也應重視生活資源的開發(fā)與整合,使學生能夠在鮮明、生動的情境引導下主動構思作文內容、結構等,使學生能夠將真實想法、所見所聞等記錄下來,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意識,使其能順利實現有意義表達。由此,初中生可在大單元教學情境引導下實現自主創(chuàng)作,初步改善學生對英語寫作的抗拒心理,同時也有利于發(fā)散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三、基于大單元資源拓展寫作素材
語言素材的積累與拓展是培養(yǎng)初中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實現以讀促寫的必備策略之一。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整理重點句型、例句范文等語言素材,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為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做好準備。在此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督促學生積累語言素材:
首先,根據大單元教學模式中各單元所收錄的課文資源、對話資源等進行提示,使學生從中摘抄好詞好句,自主分析描述一類問題的書面表達方式。
其次,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適當地整合課外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大單元教學并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進行知識整合與重組,也主張根據單元主題去拓展課內外素材、組織校內外活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大單元教學活動中所設計的書面寫作任務整合寫作素材,為促使初中生主動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做好語言準備。
比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Making new friends”與Unit 2“Looking different”兩個單元的整合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輪寫作任務,即介紹一位你的同學或好友。第一單元整理了關于出生地、出生年月等介紹個人信息的語言素材,第二單元則包含了豐富的形容詞,便于學生使用準確的形容詞去描述好友的外貌特征,促進生生之間的觀察與了解,也能促使學生將單元所學轉化成個人語言。因此,在本輪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筆者會鼓勵學生自主整理單元中關于外貌描述、個人身份的語言表達方式,還會組織學生模仿教材中的對話、課文內容進行仿寫練習,促進學生形成英語寫作思維,積極地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筆者還會根據本班學生的寫作思路與想法整理課外資源,比如有的學生想要描寫好友的性格,筆者便整理了關于性格描寫的英語素材;有的學生想要描寫好友的特長,筆者也整理了與愛好、特長有關的課外資料;有的學生想要描寫好友的家庭生活,筆者便圍繞親子關系、家庭生活主題整理了課外讀物。在豐富的閱讀活動中,本班學生可自主摘抄經典語句,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寫作意識。
在閱讀積累活動中,初中英語教師也可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匯總、歸類整理各單元中的語言知識,使學生能夠順利理解語言素材的內在邏輯,以便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遷移所學知識,為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做好充分準備。由此,學生也可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不斷拓展語言儲備,在主題寫作中也能靈活應用相關素材。
四、基于大單元活動推進書面創(chuàng)作
通常情況下,大單元教學活動是以多個存在內在關聯(lián)的課時活動串聯(lián)起來的,所以學生進行寫作構思的周期也比較長,能夠自主選擇寫作時間、地點,這也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便于改善學生的寫作意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可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設計多元化的書面創(chuàng)作活動,切實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仿寫練習,即根據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的范文進行仿寫實踐。模仿是最初級的學習方式,初中生也可通過仿寫練習掌握英語書面語的表達方式、布局特點,從模仿學習中逐步實現自主創(chuàng)作。
其次,縮寫練習,即通過概括、簡寫將課文資源匯總成簡短的一段話,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且能使學生學會精煉的表達方式。
再者,續(xù)寫練習,即通過續(xù)寫活動將課文內容、結尾補充完整,且續(xù)寫思路要符合原文的行為邏輯,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除此之外,學生也可根據大單元教學主題自行創(chuàng)作一篇全新的作文,記錄自己的生活、成長、心情等,靈活使用英語書面語實現自主表達。
比如在七年級下冊“Our school life”單元教學中,本單元設計了三個主題,即“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A few students are running around the playground”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筆者在本單元設計了兩個層次不同的書面寫作任務。任務一:模仿教材中的課文、對話等信息,根據自己上學時的交通工具、校園生活進行仿寫練習。任務二:撰寫一篇關于校園生活的作文,如Study life、Sport life等。這兩個寫作任務的難度不同,第一個任務面向本班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第二個任務便面向本班已經具備一定寫作能力,且創(chuàng)新意識比較強的學生。由此,本班學生可根據個人寫作能力進行自主選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創(chuàng)作意識,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寫作時間、地點,在本單元教學結束之前完成書面創(chuàng)作任務即可。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積極的寫作態(tài)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本班學生也能比較自主地完成書面表達任務。
五、基于大單元評價優(yōu)化寫作評改
教學評價伴隨著教學活動發(fā)生,而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同樣需要設計大單元教學評價,客觀診斷、總結大單元教學活動的實施效益、師生雙方的互動效果等多個問題。由于書面寫作是大單元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初中英語教師也要根據寫作活動的發(fā)生過程與效果設計相應的評價機制,及時診斷學生的書面表達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作文修改意見,使學生能夠根據評價反饋自主調整書面語的表達方式、文本內容的布局結構。由此,則可切實提升初中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比如在“Our school life”單元教學中,筆者根據本班學生的仿寫練習、書面創(chuàng)作活動設計了過程性教學評價。首先,學生自行對照教材中的對話與范文進行自我評價,修改語病、拼寫錯誤等,調整書面語的表達方式。其次,學生可在小組內進行合作評價,翻閱小組內各成員所寫的作文,積極討論哪位成員的表達方式更好、作文結構更完整等,共享寫作經驗,初步設計作文評改建議。最后,根據各小組的作文評改建議,筆者會做出教師評價,既要肯定本班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也要客觀指出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的修改建議,使學生能積極調整書面語的用法、加入連接詞、調整段落布局結構等。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構建大單元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將切實整合聽、說、讀、寫、看活動。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可通過大單元教學改革促進以讀促寫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主動積累、內化、應用英語素材,鼓勵學生根據大單元教學主題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自主表達,使學生能夠在大單元教學活動中長期參與書面創(chuàng)作活動,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準備。
參考文獻:
[1]冉紅黎.主題語境和語篇類型分析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整合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以Unit 1 Encyclopedias為例[J].英語教師,2022(13):149-151,157.
[2]屈喜靜.大單元教學下發(fā)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J].校園英語,2022(26):43-45.
[3]劉楚琴.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J].學苑教育,2022(1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