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為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需要因人施“懲”,“戒”之有方??梢赃\用陪伴暗示法、短板補償法、挑戰(zhàn)進步法、以獎代懲法、特長激勵法、交換代價法、文字深省法、偶爾深責法、自食惡果法、菜單自選法,讓教育行穩(wěn)致遠。
關(guān)鍵詞:教育懲戒;班級管理;立德樹人
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所謂“懲戒”,即懲治過錯,警戒將來,意在制止和預(yù)防人違法亂紀行為的發(fā)生。對于學生來說,懲戒是使其掌握知識、培養(yǎng)性格的訓練,也是使其學會自我控制以及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意在限制其不良行為;對于教師來說,懲戒意味著必須進行必要的組織和管理,以限制各種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以及潛在的混亂,創(chuàng)造一個有益于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1]為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需要因人施“懲”,“戒”之有方。
一、陪伴暗示法
秉承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需要有溫度的教育懲戒。陪伴暗示法,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適合的教育環(huán)境,陪伴學生,同時以暗示、提示、警示等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學會自我控制,改正錯誤。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全國首批特級教師霍懋征老師從教60年,從來沒有對學生發(fā)過火。霍老師雖然不發(fā)脾氣,但學校出了名的淘氣鬼到她的班上就會“完全變了一個人”,這是因為霍老師總能耐心溫和地陪伴學生,微笑著讓“淘氣鬼”心甘情愿聽話。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師》中也有一處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蔡蕓芝老師那“溫柔的教鞭”讓學生幾十年后回憶起來仍是美好和甜蜜。
我校一年級有個女孩在家一直是奶奶喂飯,入學快一年了,在校午餐的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學校開展“光盤行動”時,她常常趁大家不注意把一大半甚至整盒的飯菜偷偷倒掉。班主任發(fā)現(xiàn)后,先跟家長交流,了解到女孩其實不是吃不下,只是怕同學笑話她吃得慢。了解情況后,班主任每天午餐時就坐在她旁邊陪著她一起吃。其他同學吃完后,班主任還是溫柔地陪著她。班主任的陪伴暗示實際是一種柔中帶剛的“懲戒”,是為女孩創(chuàng)造即使慢一點也可以“光盤”的環(huán)境,逐步培養(yǎng)了女孩良好的用餐習慣。試想,如果班主任一開始就對照刻板的“光盤行動”懲罰這個女孩,結(jié)果會一樣嗎?
當學生犯錯時,陪伴暗示法可能會產(chǎn)生比訓斥、責罵等嚴苛的懲戒法更大的力量。它會讓教育散發(fā)愛的光輝,使學生的心靈趨于健全和完善。
二、短板補償法
犯錯誤的學生,往往在某一方面存在短板。對此,教師不妨試試“哪里短了補哪里”的短板補償法。
A同學特別不講衛(wèi)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天都在桌面上亂涂亂畫。開學半個月,他的那張課桌已經(jīng)面目全非。對此,班主任安排他在一個月內(nèi)擔任班級的桌面衛(wèi)生督察員,每天放學后都要檢查全班同學的課桌,發(fā)現(xiàn)有亂涂亂畫現(xiàn)象的,要和課桌的主人一起把桌面擦干凈。一個月后,A同學體會到了擦洗課桌的辛苦,停止了亂涂亂畫的行為,更讓人驚喜的是,他還改掉了不講衛(wèi)生的壞習慣。
B同學就餐時總喜歡大聲喧嘩,班主任就讓他維持就餐秩序,要求只有全班安靜時他才可以午餐。如果午餐秩序維持不好,他就要在餐后打掃餐廳衛(wèi)生。一段時間后,B同學不僅改掉了午餐時喧嘩的壞習慣,還學會了主動提醒用餐時亂掉飯粒的同學注意節(jié)約和衛(wèi)生。
短板補償法,其實是讓犯錯的學生自己強化正確的行為,從而逐步減少犯同樣錯誤的可能。[2]
三、挑戰(zhàn)進步法
有學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相同的錯誤,對此,我們不能期待他一下子改掉所有的錯誤。此時,不妨試試挑戰(zhàn)進步法。這種方法是讓學生接受并嘗試完成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在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中,努力讓自己每次進步一點點。
比如,班級里總有個別學生不能按時交作業(yè)。教師就可以為這類學生設(shè)立一個星期的挑戰(zhàn)極限。只要這一星期比上一星期按時交作業(yè)的次數(shù)多,就屬于挑戰(zhàn)成功。為了幫助學生勇于接受并順利完成挑戰(zhàn),教師可以在學生按時上交作業(yè)的當天,獎勵一顆五角星或小紅花標志,代表今天挑戰(zhàn)成功。如果某天未能按時交作業(yè),要按照約定收回一次獎勵;如果一周內(nèi)每天都得到了獎勵,那就是“挑戰(zhàn)王”,要有儀式感地給予其“大獎”。
挑戰(zhàn)進步法,就是讓學生去追求一個正面的、積極的目標。激發(fā)學生不斷進步,往往比懲罰或當面批評要管用得多。
四、以獎代懲法
教育懲戒時,教師要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溝通,嘗試以獎勵的方式啟示學生明白某個道理,認識并主動改正錯誤。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一年級女孩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給祖母采一朵鮮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歡樂。但時值嚴冬,到哪里去找鮮花呢?她想到學校暖房里有許多菊花,其中最美的是全校師生都極為喜愛的藍色的“快樂之花”。季娜一心想著重病的祖母,便忘記了學校的規(guī)定。她一清早就走進暖房,采下了一朵“快樂之花”。這時,蘇霍姆林斯基正好走進暖房,當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時,大為吃驚,但很快注意到女孩無助的、懇求的目光。問明情況后,他采下三朵花,說:“季娜,一朵獎勵你,因為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兩朵送給你的父母,因為他們教育出了一個善良的人?!?/p>
蘇霍姆林斯基的“三朵花”與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顆糖”如出一轍。陶行知先生做校長時,一天,在校園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磚頭砸另一個同學,陶行知及時制止,同時令這個學生去自己的辦公室。了解情況后,他回到辦公室,發(fā)現(xiàn)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顆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很準時,比我先到了?!彼统龅诙w糖:“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說明你很尊重我。”他掏出第三顆糖:“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蹦敲猩怀陕暤卣f:“校長,我錯了。不管怎么說,我用磚頭打人是不對的?!边@時,他掏出第四顆糖:“你已經(jīng)認錯,我們的談話也結(jié)束了?!?/p>
以上兩例中,兩位教育家都能平心靜氣,換位思考,疏導學生心理,避免了因不了解情況就訓斥可能導致學生產(chǎn)生心理陰影的情況。以獎代懲,是感化學生的妙招。
五、特長激勵法
如果學生因為自身的某種特長或某種特殊的興趣而犯錯,可以用特長激勵法,既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助長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
英國皮亞丹博物館中有兩幅引人注目的藏畫:一幅是人體骨骼圖,一幅是人體血液循環(huán)圖。這是解剖學家麥克勞德的畫,但他創(chuàng)作這兩幅圖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學生。
麥克勞德從小就充滿好奇心,凡事總喜歡尋根究底,不找出答案誓不罷休。而且,他還熱衷于解剖,有一天忽然想看看狗的內(nèi)臟是怎樣的,便和幾個男孩偷偷套住一條狗宰殺,把內(nèi)臟一件一件剝離后進行觀察。誰知這條狗是校長養(yǎng)的寵物。校長當時很惱火,但他很快冷靜并思考后,沒有停留在讓孩子們認錯賠償?shù)某R?guī)處理上,而是罰麥克勞德認真研究狗的骨骼生長和血液循環(huán)情況,并在此基礎(chǔ)上深挖人的骨骼和血液循環(huán)情況,最終完成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幅血液循環(huán)圖。麥克勞德也深知校長的良苦用心,回去便展開了耐心細致的研究,最終順利完成了校長布置的作業(yè)。麥克勞德后來成為一位解剖學家,得益于校長的那次激勵。
如何發(fā)現(xiàn)并呵護學生的特長和興趣,需要愛心與智慧。特長激勵法可以讓學生在“懲戒”中揚長,一舉兩得。
六、交換代價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最愛”。有時,對于違規(guī)違紀的學生,可以用犧牲他們一部分“最愛”的代價來達到懲戒的目的。[3]
比如,看動畫片是C同學的最愛,家長允許他每個周末觀看1小時??墒荂同學平時做作業(yè)比較磨蹭。于是,教師和家長商量,如果C同學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作業(yè),就要扣除其相應(yīng)的看動畫片時間。相反,如果C同學提前完成作業(yè),且質(zhì)量優(yōu)秀,就可以獲得延長觀看動畫片時間的獎勵。C同學為了自己的最愛,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作業(yè)速度和質(zhì)量。
再如,小D喜歡每天晚上纏著媽媽講故事,而他在校時的課堂紀律很成問題,總是做各種小動作,不僅耽誤自己的學習,還影響他人。教師和家長溝通后,決定采用交換代價法懲戒小D:如果小D當天課堂違紀現(xiàn)象較多,晚上回家媽媽就不再講故事,而是讓小D跟媽媽講自己的“違紀”做法;如果小D當天違紀比前一天有減少,晚上媽媽就獎勵他一個好聽的故事。一段時間后,酷愛聽故事的小D的課堂違紀現(xiàn)象明顯減少。
在學校內(nèi)部,有時也可以用犧牲學生最喜愛的一項活動作為違紀的代價。當然,交換代價法需要提前和學生做好約定,如果需要家長協(xié)助的,還得提前征求家長的同意,并由家長負責實施。
七、文字深省法
文字深省法,也就是以文字的形式,反思、深省自己的錯誤,并尋找改正的方法。這一方法的“鼻祖”當屬教育家魏書生。
魏老師有一妙招是“犯錯誤,寫心理病歷”,因為犯錯誤總有一定的思想根源。魏老師的“心理病歷”包括“疾病名稱”“發(fā)病時間”“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幾個療程”五部分內(nèi)容。比如,一個學生總愛罵人,魏老師就把他和幾位同學的對話復(fù)述給他聽,并讓他把這些話寫在紙上,寫完了再讀一遍。寫完后,學生感到不好意思,于是開始反思自己的罵人緣由,寫“罵人病例”,內(nèi)容如下:
疾病名稱:謾罵癥
發(fā)病時間:小學三年級
發(fā)病原因:那時我們班的帶班老師管不住同學們,一些男同學就“發(fā)明”了罵人玩的游戲,看誰能罵得別人說不出話了,誰就算贏。我贏的次數(shù)多,慢慢就開始愛罵人了。
治療方法:我想了幾服藥。老師是最有效的一服藥,在老師面前我不敢罵;第二服藥就是爸爸,在爸爸面前我也不敢罵;第三服藥是我最佩服的同學,他們各方面都是咱們班的尖子,在他們面前我也不好意思罵;第四服藥,在寫作業(yè)的時候,我也不罵,沒時間罵。以后我要多吃這四服藥,多接近老師、爸爸和好同學,多寫作業(yè)。
幾個療程:老師為我操了這么多的心,我想一個療程就能好。[4]
文字深省法,就是讓學生真正深入反思自己的錯誤,在了解學生想法、訓練學生表達能力、促使學生改正錯誤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八、偶爾深責法
復(fù)旦歷史系錢文忠教授曾說:“現(xiàn)在的孩子罵不得、說不得、批評不得,一點挫折就接受不了,這還會是完整的教育嗎?”的確,孩子畢竟是心智尚未完全的人,有時需要嚴厲的教育懲戒。[5]
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是一個博學而又極為嚴厲的人。魯迅幼時因上學遲到,被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魯迅便在書桌上刻下一個“早”字,從此“時時早,事事早,爭做梅花第一枝”。對于屢教不改或錯誤嚴重的學生,可以采取偶爾深責法。
四年級的小E嬌生慣養(yǎng),非但不愿意參與學校和班級布置的各項勞動任務(wù),有時還會破壞他人的勞動成果,且多次勸誡無效。一次午餐后,他故意把吃剩的飯菜倒進了教室存放廢紙雜物的垃圾桶,污染了所有的可回收垃圾,引發(fā)了同學的不滿。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后,決定對小E給予深責,要求小E做兩個月的“垃圾清運工”,負責給班級的垃圾分類,每天清理班級垃圾,并且由班級的勞動委員負責監(jiān)督,如果一天偷懶,則延期兩天結(jié)束懲戒。家校合育下,小E兩個月里有5次偷懶,其他時間都在做“垃圾清運工”。班主任還告誡他:如果再有破壞他人勞動成果的做法,還會采用其他懲戒法。兩個月的深責,讓小E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勞動,并開始積極參與班級勞動。
偶爾嚴苛的教育懲戒,可以讓學生在一次深責中“長記性”,起到終身警示的效果。
九、自食惡果法
對未成年人要寬容,但不能縱容。對于一些頑固不化的“熊孩子”,也可以試試自食惡果法,使之認識到“此事不可為”,從而“改過自新”。
電視劇《大宅門》中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白景琦,小時候是個熊孩子,十分頑劣。直到一位深諳教育懲戒藝術(shù)的先生季宗布出場,對他采用了自食惡果法后,他才開始正向成長。第一天上課,白景琦運用對待前任教師的方法,照舊在門上放了一瓶墨汁,準備捉弄老師。沒想到季先生來到門外并不推門,反叫白景琦出來。沒辦法,白景琦只好猶猶豫豫地走到門邊,但他不敢推門,因為他知道這門上有“機關(guān)”。沒想到,他不推門,季先生卻一腳將門踢開了。結(jié)果,那瓶準備“招待”季先生的墨汁,全都潑到了白景琦臉上。白景琦最終“自食惡果”。后來,白景琦漸漸被季宗布老師的各種妙招吸引,走上了正道。
雖然這是電視劇中的故事,但對我們的現(xiàn)實教育同樣有啟發(fā)。用中醫(yī)來比喻“自食惡果”的教育懲戒,可以說是一種扶正祛邪而又不損害受罰者身心健康的療法。
十、菜單自選法
知名特級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鄭立平,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實施“彈性懲戒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也可以借鑒。
鄭立平老師的“彈性懲戒制度”分為違規(guī)行為和具體懲戒措施兩部分。比如“故意破壞學校或班級衛(wèi)生”的懲戒措施有這樣幾種:(1)向全班同學道歉,并承包相應(yīng)區(qū)域的衛(wèi)生整理一周,不認真履行則延長期限;(2)輔助衛(wèi)生班長做監(jiān)督員一周,及時檢查和提醒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3)熟背《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4)在之后的至少三天內(nèi),每天上交一份300字的關(guān)于愛護環(huán)境的保證書;(5)以“保護環(huán)境”為主題,脫稿演講一次;(6)自帶幾盆鮮花來美化教室,并負責養(yǎng)護。[6]學生可在“彈性懲戒菜單”內(nèi)自選懲戒措施。這樣的懲戒方法,是在合理懲戒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細化、優(yōu)化違紀行為所對應(yīng)的措施,更具人性化、個性化,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能達成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無定法,教育懲戒同樣沒有固定的方法。尊重教育規(guī)律,嚴慈相濟,剛?cè)岵⑹?,因人施懲,戒之有方,才能真正達到育人效果,讓教育行穩(wěn)致遠。
參考文獻:
[1]嚴育洪.教育懲戒的場合分析與尺度把握[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20:57.
[2][4]尹成忠.有效懲戒方法與藝術(shù)[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5:116,50.
[3]蔣一之,等.懲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98.
[5]包春蘭.嚴管就是厚愛“治病”為了“救人”——班組管理實踐舉隅[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8):28-29.
[6]鄭立平,張樂華.教師必須掌握的教育懲戒藝術(shù)[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20:105.
(胡紅,江蘇省南京工業(yè)大學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養(yǎng)對象,南京市基礎(chǔ)教育專家培養(yǎng)對象,南京市教育家型校長培養(yǎng)對象。著有《課外閱讀,原來可以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