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教師要合理創(chuàng)新閱讀與寫作教學,要充分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相互輔助、相互影響的關系,科學利用英語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在提高他們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其英語寫作水平。本文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對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以期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以讀促寫
作者簡介:陳燕(1977.06-),女,江蘇南通人,江蘇省南通市文山初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閱讀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拓寬視野、掌握英語技能的主要方式,而寫作是學生鞏固英語知識、抒發(fā)情感、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師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手段。教師若想使讀寫教學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需要依據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的關系構建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將兩者進行巧妙融合,利用閱讀帶動學生進行多樣化寫作練習,使其真正掌握英語寫作方法,從而提高英語寫作的效率與質量,同時也借此強化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英語核心素養(yǎng)概述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能夠促進個人終身發(fā)展的思維意識、綜合能力和品德修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含了英語語用能力、學科認知能力、文化情感意識、英語思維品質四方面要素。語用能力是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學生需要通過閱讀透徹理解文章含義,同時能夠將詞匯、語法等知識正確運用于寫作中。認知能力是指良好的學習習慣。文化情感意識是指學生需要通過閱讀形成正確的跨文化意識。同時能夠在寫作中正確表達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思維品質是指英語多維思維能力,如聯(lián)想思維、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等。
二、以讀促寫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
初中英語教師運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提高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同時也能促使他們在讀后寫作練習中增強英語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另外,在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中,學生還可以運用正確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多種文本創(chuàng)作技巧和寫作思路,從而有效改善他們的英語文章寫作質量。
三、巧用以讀促寫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措施
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合理利用生活元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寫作意識;通過科學指導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認知能力;巧用讀后續(xù)寫、改寫、仿寫、縮寫等以讀促寫學習活動啟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強化他們的語用能力。
(一)融入生活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與寫作意識是提高其英語讀寫能力的重要前提條件。英語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要巧妙利用日常生活元素激起學生主動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借助有趣的閱讀內容調動他們進行情感抒發(fā)和思想表達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對熟悉的場景、事物、事件暢所欲言,從而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他們閱讀與寫作的質量。
以“Welcome to our school!”為例,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學?!?,其內容也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人稱代詞的主格與賓格形式,能夠靈活使用所學知識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學校。英語教師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文章閱讀效率,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可以開展生活化以讀促寫教學活動。把與學校相關的元素融入講課內容之中,如學校地圖、體育館運動設施圖片及介紹、教學樓結構圖、校園宣傳欄信息、校園景觀類建筑圖等。利用現(xiàn)實生活場景或具體事物調動學生主動探究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引發(fā)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深度思考,引導學生探索用英語詞匯、短語、句型介紹學校的方法,并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閱歷對校園生活進行表述練習,從而提升其語言組織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趣味性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自主表達的興趣,如編寫學校宣傳稿件、自行設計游覽路線、撰寫導游詞等,從而使學生能夠自覺使用“study skills、task、integrated skills、history、at the school gate”“Which of the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等課文中的詞匯和語法知識與他人進行互動溝通,用英語語言簡單介紹學校的日常生活,講述對學校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交流能力。英語教師把日常生活元素融入生活化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豐富授課內容,活躍課堂氛圍,還能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其能夠通過閱讀找到重難點知識,在交流中形成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自行創(chuàng)作英語文章,從而提高他們的課程學習質量。
(二)科學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讀寫學習習慣
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和自主寫作意識的同時,英語教師需要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學習習慣。在以讀促寫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科學閱讀英語文章,根據語法知識梳理語句,結合線索分析文章的邏輯結構,在深度學習過程中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同時找尋到適合自己的閱讀學習方法。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寫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記錄文章中有特點、有價值的詞語和句子,積累多樣化文章創(chuàng)作素材,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為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A green world”為例,這個單元談論的是環(huán)保話題,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serious、wise、be good for、turn off”等英語詞匯和短語,能夠運用“Trees are good for us.”“We can save electricity by turning off the lights when we leave.”等英語句型介紹環(huán)保知識,寫一篇與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演講稿。針對上述目標,英語教師需要利用以讀促寫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英語學習習慣,讓他們能夠通過有效閱讀記憶重難點知識,利用閱讀筆記積累寫作素材,并在讀寫練習中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比如,在正式閱讀之前,教師需要結合文章內容提出幾個探索性問題,如“How can we go green? What can we do to save water? What can we do to save power? What can we do to reduce pollution?”等,讓學生邊閱讀邊找尋問題的答案,并借此使其養(yǎng)成記錄讀書筆記的閱讀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記錄與環(huán)保有關的詞匯和短語,理清文章的脈絡,通過深度閱讀找到文中提到的節(jié)約用水、節(jié)省電力、減少污染的方法,同時結合自身的生活閱歷和文章內容簡單總結人們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在生活中節(jié)能環(huán)保,怎樣才能走一條綠色發(fā)展的道路。最后,英語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寫一篇意義深刻的環(huán)保主題演講稿,而且,文中要用到“go green、take some steps、serious、reduce”等本單元知識點,以此來鞏固課堂所學內容。英語教師在以讀促寫教學中引導學生記錄閱讀筆記,鼓勵他們結合文章內容進行相關知識的總結,不僅可以提高英語讀寫教學的質量,還能借此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并為讀寫綜合練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創(chuàng)新讀寫活動,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語用能力
1.立足文本,讀后改寫,啟發(fā)邏輯思維。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立足文本開展文章改寫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文章改寫的質量。文章改寫的前提條件是透徹理解原文內容,明白其背后的深刻內涵,同時能夠理清文章的段落結構,知道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如此才能改寫出內涵不變、內容新穎、條理清晰的英語文章。
在讀寫練習中,英語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用宏觀視角閱讀文章,找出文中的關鍵句和重要線索,確定文章的結構形式,如遞進式結構、總分總結構、對照式結構等,梳理各段落之間的關系,如轉折關系、承上啟下關系、例證關系等。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與原文一樣的邏輯思路進行內容改寫,在不改變文章內涵或寓意的前提下改變主題要素,從而形成一篇全新的文章。
以“Natural disasters”為例,在文章改寫之前,學生需要先細致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明確段落結構。例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了解到這篇課文主要講述地震這一自然災害現(xiàn)象,作者在知道Timmy的故事之后,以敘事手法詳細介紹了地震發(fā)生時和地震后的基本情況,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故事敘述,并通過細節(jié)描寫向人們生動展現(xiàn)了地震災害的殘酷性和悲慘性,以此來喚醒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作者還在文中提到了在地震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針對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其他自然災害進行仿寫練習,如洪水、臺風、海嘯、泥石流等,參考課文的寫作思路和結構詳細描述自然災害的發(fā)生過程和基本情況。另外,還要在文末介紹針對某種自然災害的應對措施,詳細講述自我保護的方法。英語教師通過開展讀后改寫活動,不僅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了對文章的深度閱讀,還能借此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能夠依據原文段落結構進行條理清晰的內容改寫練習,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2.高度概括,讀后縮寫,培養(yǎng)表達能力??s寫是對原文內容的濃縮和概括。初中英語教師開展讀后縮寫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使其真正掌握英語詞匯知識和語法知識,還能借此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使其能夠運用更加簡潔的話語清晰表達原文意思和文章內涵。同時,學生在文章縮寫練習中還能形成自主創(chuàng)作意識,提高英語表達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縮寫不能改變原文意思,不能改變原文主題以及各關鍵要素,而且每句話要完整且邏輯清晰。
以“Amazing things”為例,學生需要先閱讀課文,了解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事件,找出其中的關鍵信息,梳理文章邏輯結構,列出所描述事件的框架,然后再進行縮寫練習。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知道這個令人驚訝的事情是由一只小貓引起的,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故事主人公從遇到奇怪的事情到找到事件真相的過程。學生在進行文章縮寫時可以不用完全參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可以進行適當的自主創(chuàng)作,只要能夠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事件內容既可。因此,學生需要先梳理故事脈絡,然后進行縮寫邏輯梳理,最后寫出一篇簡短的事件概括性文章。教師通過開展文章縮寫活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深度閱讀效果,還能使其在縮寫練習中形成較強的概括思維意識和自主創(chuàng)作意識,同時,能夠使其形成較強的語言表述能力,提高英語表達水平。
3.挑選文本,讀后續(xù)寫,培養(yǎng)多維思維。文章續(xù)寫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寫作,學生除了要明確原文主題、理清原文結構、理解原文含義之外,還需要運用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想象思維等多維思維對原文進行延伸性編寫,在不改變原文內容的前提下創(chuàng)作出與原文結構相符的全新故事內容。由此可見,讀后續(xù)寫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多維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內容創(chuàng)編和語言組織的水平。英語教師在開展讀后續(xù)寫活動時,需要找尋故事類、敘事類文章,讓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節(jié)進行事件的創(chuàng)新性編寫。
以“Detective stories”為例,這個單元圍繞“偵探故事”這一主題展開,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故事內容開展讀后續(xù)寫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編寫故事結尾,以此來啟發(fā)他們的英語多維思維,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能力。例如,在課文結尾一段,作者表示目前唯一一個已知犯罪嫌疑人有不在場證明,因此不能結案,還有很多謎團沒有解開。因此,學生需要根據上文內容進行故事續(xù)寫,跟隨作者的邏輯思路編寫新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進行故事反轉描寫,讓內容變得更具懸疑感。在續(xù)寫練習中,學生既可以給故事補充一個完整的結尾,也可以同作者一樣留下懸念,但是所編寫的內容一定要具體且有邏輯性。英語教師組織開展故事續(xù)寫活動,不僅激起了學生主動進行寫作練習的興趣,還能鍛煉他們的多維思維能力,使其能夠運用多種思維創(chuàng)作出更具有懸念感的故事片段,并借此提高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應以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導向,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科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的以讀促寫教學活動。利用有效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借助改寫、續(xù)寫、縮寫等活動鍛煉學生的深度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創(chuàng)作意識,提高其英語寫作能力。在讀后感悟練習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意識,使其具備較強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芳.立足文本,以讀促寫: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的研究和探討[J].校園英語,2021(47):214-215.
[2]陳春蝦.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21(16):95-96.
[3]林錦秀.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校園英語,2021(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