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體育;興趣培養(yǎng);教學措施
“ 雙減”政策提出后,人們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強化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還要求“減負”,即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及壓力。當下,越來越多的小學開始將“雙減”政策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并通過游戲化、情景化等教學模式來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減負。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一直都是體育教學中減輕學生壓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基于“雙減”政策培養(yǎng)小學生體育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理應得到教育者的重視及關注。
1 “ 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小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性
1.1 興趣培養(yǎng)能實現(xiàn)小學體育“減負”教學
隨著《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的頒布,很多小學都開始重視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及壓力,并將“雙減”政策滲透到各學科中,實現(xiàn)小學教育的“減負”教學。
所以,基于“雙減”政策開展小學體育“減負”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培養(yǎng)體育興趣則是實現(xiàn)小學體育“減負”教學的重要途徑。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結合多種教學模式開展趣味性教學,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就會在趣味性課堂中感受到學習體育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體育,進而減輕學生體育學習的壓力及心理負擔。
1.2 興趣培養(yǎng)能完善體育教學體系及模式
在“雙減”政策下,如何培養(yǎng)體育興趣不僅是實現(xiàn)“減負”體育教學的重要途徑,還是提高學生體育興趣及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舉措,所以,很多教師會想方設法構建趣味課堂,以此來營造出趣味生動且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達到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及負擔的目的。為構建趣味課堂,很多教師會積極引進、應用多種教學資源及教學方法。多種體育教學資源的引進會完善體育教學體系,而多種教學方法的引進則會完善體育教學模式,這樣,便能夠打造高效體育課堂,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強化小學體育興趣培養(yǎng)效果,并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
1.3 興趣培養(yǎng)能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改革
為進一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貫徹落實“雙減”政策,教育部門在出臺“雙減”政策后相繼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體育美育教學改革的通知》《〈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等,促進了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走向“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改革道路,并強化了足球、籃球、排球、網(wǎng)球和冰雪等體育運動綜合訓練改革力度,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及健康發(fā)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1.4 興趣培養(yǎng)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
在“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體育興趣不僅符合“減負”教學要求,還符合強化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教學需求,所以,培養(yǎng)課后小學體育興趣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訓練,從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為了在“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很多教師都會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完善體育訓練體系及模式,這些都能夠加強學生體能訓練力度,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升,例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及田徑等運動項目會在不同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新陳代謝,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器官機能等,最終達到強化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目的。
1.5 興趣培養(yǎng)能幫助學生塑造積極樂觀的性格
眾所周知,小學體育教學及訓練中會涉及短跑、長跑、急速跑、跳高、跳遠、波比跳等訓練項目,這些項目的訓練強度都非常大,但同時也有很多樂趣,如波比跳會無形中給人一種不得不堅持下去的感覺,這種感覺不僅激勵訓練者,還會讓旁人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塑造積極樂觀的性格。
1.6 興趣培養(yǎng)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意志力
通過調(diào)查不難發(fā)現(xiàn),體育健將與非體育健將相比,在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都相對較強,所以很多學校都會通過體育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意志力。而體育興趣培養(yǎng)則能夠提高學生體育訓練的參與積極性,并在興趣促使下積極學習各種體育技能及體育精神,這在不同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及意志力。例如,在通過接力比賽培養(yǎng)學生短跑興趣時,會要求學生4 個人一組進行接力比賽,在競爭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強化了學生的田徑運動訓練興趣,促使學生敢于突破極限,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及意志力。
1.7 興趣培養(yǎng)能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和緩解學習壓力
體育運動一直都是人們放松身心和緩解壓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在“雙減”政策影響下,小學體育教學及訓練也被當成緩解小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體育興趣更是放松學生身心的關鍵舉措。很多教師都會通過培養(yǎng)學生興趣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在體育運動及訓練中緩解學習壓力、放松身心。還有相關調(diào)查顯示,有體育興趣、體育運動習慣的學生,在面對各種困難時,他們的心態(tài)會更加樂觀,不容易產(chǎn)生焦慮及抑郁等不良情緒,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有利,更是緩解壓力的最佳方法。
2 導致小學生沒有體育興趣的原因
2.1 體育訓練項目枯燥乏味
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體育教師在課堂上都只是開展了常見的短跑、長跑等基礎體育技能訓練,并沒有根據(jù)學生實際完善體育訓練項目,也沒有結合“雙減”政策設置或者完善減負型體育項目,導致小學體育項目訓練枯燥乏味,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有的教師雖然積極引進了各種趣味性體育項目,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沒有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新體育項目,以致體育項目與學生實際相脫離,很難吸引學生。
2.2 體育知識教育及技能訓練方式老舊
小學體育教學由體育知識教育及體育技能訓練兩大部分組成,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yǎng)也需要從體育知識教育及體育技能訓練兩個方向進行,這樣才能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強化學生體育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很多教師都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但實際教育教學中他們還是會更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所以會將更多精力及時間放在提高學生文化考試成績上,這樣一來,很多體育知識教育及技能訓練方法就很難被實施,不利于體育興趣培養(yǎng)。還有部分教師為了節(jié)省訓練時間會直接沿用傳統(tǒng)的體育技能訓練方法,如100 米、400 米、800 米等短距離田徑技能訓練方法等,這雖然能夠強化學生田徑運動技能,卻缺乏其他技能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訓練興趣,甚至會對田徑訓練產(chǎn)生抵觸心理。
2.3 對體育興趣培養(yǎng)及體育訓練重視度不高
首先,很多老師只是為了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象征性地增加“體育興趣培養(yǎng)”方面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按照提前規(guī)劃好的路線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其次,沒有意識到體育興趣培養(yǎng)及體育訓練對小學生健康成長及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體育訓練逐漸被形式化;最后,長時間受到應試教育影響,“成績第一”的傳統(tǒng)觀念還沒有轉(zhuǎn)變,導致實際教學中部分老師依然不重視體育興趣培養(yǎng)及體育訓練。
3“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小學生體育興趣的措施
3.1 合理規(guī)劃課后體育訓練時間
學校先根據(jù)學生實際確定課后體育訓練時間,以便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蛇m當增加上午及下午的課后體育訓練時間,如早上、下午的課后體育訓練時間可從15分鐘增加到30 分鐘,老師可根據(jù)課后體育訓練的時間制定訓練方案。如早上課后體育訓練時間在9:30—10:00,下午課后訓練時間在14:30—15:00,早上訓練時先進行10 分鐘的熱身,然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20 分鐘晨跑;下午課后訓練可分為3 個時段(每時段為10 分鐘),第一時段進行熱身性和基礎性運動技能訓練(以田徑類體育項目為主),第二時段進行高難度運動技能訓練(籃球、足球等體育項目),第三時段進行體育比賽。分時段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體育興趣及訓練積極性,還強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及競爭意識。
3.2 完善和創(chuàng)新體育訓練方式
第一,引進小組合作訓練方法。例如田徑運動技術訓練、籃球運動技術訓練、足球運動技術訓練、羽毛球運動技術訓練等,都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訓練,如在雙人配合、小組合作等訓練模式下開展推手、俯臥撐、仰臥起坐、運球、傳球、投籃等技術訓練。第二,將微課教學模式與體育訓練結合。例如可利用微課視頻向?qū)W生展示關于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技能及訓練方法,待學生基本掌握體育技能操作原理及訓練方法后,組織學生到室外或者指定的室內(nèi)訓練場地進行訓練,訓練完成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項目比賽,通過比賽幫助學生快速應用各種體育技能,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最終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興趣。第三,要重視技術教學。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自己的體育教學觀念,將體育放在與其他文化學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將體育技能訓練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任務,通過技能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此外,還需要將多媒體、翻轉(zhuǎn)課堂、互動式、問題式及情景化等教學模式融合到體育技能訓練中,以增加體育訓練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及訓練積極性。
3.3 重視師生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體育訓練環(huán)境
第一,教師要公平對待每位學生,并積極與每位學生進行溝通及交流,在了解學生體育學習狀態(tài)及訓練情況的同時,實現(xiàn)高效的師生互動,從而營造出輕松愉快且和諧的體育課堂氛圍,最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例如在教學關于田徑的體育知識技能時,教師可積極詢問學生有沒有參加過相關比賽,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比賽經(jīng)歷分享出來,這樣,其他學生的興趣及積極性就會被激發(fā),自信心也會得到增強。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相互溝通,以構建良好的師生及生生關系,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并讓學生在相互質(zhì)疑、相互幫助中共同進步。第三,堅持“以生為本”訓練原則。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確定訓練內(nèi)容及訓練方法等,然后留時間給學生自主學習及訓練,如開展體育游戲、小組比賽等活動,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又能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及自主訓練能力。
3.4 推進“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教學改革
這要求教師除了教會學生體育基礎知識及技能以外,還要增加實踐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體育技能練習的機會,實現(xiàn)“勤練”。與此同時,還需要重視體育運動比賽,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小群體比賽,在時間條件、硬件設施等符合要求的情況下還需要增加比賽頻次,實現(xiàn)“常賽”,以同時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體育專業(yè)素養(yǎng)、競爭意識。如增加籃球比賽、足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等的活動頻次,最終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改革。
3.5 開展“健康知識+ 運動技能”綜合教學
第一,將健康知識納入體育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提高學生及家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促使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對小學生開展有效的體育知識教育及體育技能訓練,從而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并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第二,同時開展基礎體育技能及專項體育技能訓練,即除了開展常規(guī)的跑步、跳遠、跳高、跳繩等基礎技能訓練以外,還需要進行足球?qū)m椉寄?、籃球?qū)m椉寄堋⑴徘驅(qū)m椉寄?、網(wǎng)球?qū)m椉寄艿雀唠y度訓練,從多個方向挖掘?qū)W生潛力、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
4 結語
在“雙減”政策影響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小學生“減負”教學。小學體育作為小學教學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深受“雙減”政策的影響,很多體育教師都紛紛結合學生實際確定體育教學新目標、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減負”體育教學。而加強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不但符合“雙減”政策要求,還能夠促使教師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構建更多生動的體育課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提升學生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最終促進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