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輝 張 強 王 輝 王浩暢
東北石油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由于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許多高校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在改變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程教學評價也應當要進行改革[1]。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即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驅動的教學方式[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且能夠通過“做中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式學習課程。該課程現有的評價方式仍以期末考試為主,輔以平時和實驗成績作為最終成績,該評價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關注了教學的過程,但作為項目式學習課程,應更加關注學生在不同項目階段的學習質量和學習評價,通過不同的項目評價及反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本文以《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為例,通過分析該課程在教學評價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項目式學習課程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從而體現項目式學習課程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的特點。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4]。
目前,本院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在課程評價方面較為單一、評價內容不全,主要由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和實驗成績組成,這種單一化的教學評價方式未能體現出PBL課程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的特點,不利于學生的進步。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該課程評價方法單一,以期末成績?yōu)橹?,使得該評價更關注于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而學生會把學習精力放在考試要用到的知識點上,卻忽視了學生在社會和方法等綜合能力上的培養(yǎng);②該課程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評價主體單一,完全以教師評價為關注點,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教學評價中的反饋、激勵和促進等功能,從而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影響了教師授課的積極性;③該課程在評價時由于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且在評價時采用的評價標準均為統(tǒng)一標準,使得學生很少或者不能參與到過程化的考核中,忽略了學生在不同智能上的差異,導致一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學生得不到充分發(fā)揮,進而使其心理產生挫敗感,無心專注于學習。
本文所提出的項目式學習課程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主要針對《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評價中所存在的評價方法單一、評價主體單一、過程性評價比例較低等問題而提出[5]。項目化學習課程與其他類型課程相比,理論教學占比降低,著重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項目”的作用,使學生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即通過“做中學”的方式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從業(yè)之后所具備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6]。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方法在實施時圍繞著課程的教學目標展開,評價的內容不再以原來的期末考試成績?yōu)橹?,而是從多元化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著手從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并且該課程作為項目式學習課程應以過程性考核和項目考核的成績?yōu)橹?,輔以終結性考核成績。同時,考核的主體也不應該只由教師完成,應從教師考核、小組或團隊考核、自我考核以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入企業(yè)考核和同行專家的考核,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主體。由此給出了該課程的學生綜合成績計算方法為:綜合成績=期末考核成績*30%+過程考核成績*30%+項目考核成績*40%。
首先,過程考核主要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紀律、實驗完成情況以及單元測試四個方面進行考核,考核方式采用全程性評價,過程考核成績的評價主體則由學生、同伴和教師組成,對學生的知識和素質進行評價。其中學習態(tài)度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認真程度、課堂上的表現以及課內外學習情況,由學生自評、同伴互評與教師綜評共同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評分,并以教師評分為主;而學習紀律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的出勤情況,由教師進行評分;實驗完成情況則會根據學生完成實驗的時間、實驗質量及創(chuàng)新情況進行評分,采用學生自評、他評與教師抽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定;而單元測試則借助于超星學習通平臺以單元或者章節(jié)的形式讓學生針對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進行相應的測驗,客觀題部分由系統(tǒng)自動評分,主觀題由教師進行評分。過程考核具體評價的等級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過程考核評分等級表
其次,在項目考核中,通過模擬職場實踐共設計了項目案例10個,由于是大一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項目案例,經驗不夠豐富,所以設計的案例主要是諸如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員工信息管理系統(tǒng)、出租房屋信息管理系統(tǒng)等小型管理系統(tǒng)。每個項目按系統(tǒng)平臺搭建、需求分析、總體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及測試6個步驟組成。項目考核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將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分組,每個團隊共同開發(fā)完成一個項目,組內成員根據自身特點承擔不同的任務,從而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開發(fā)實際項目的過程。項目考核成績的評價主體則包括教師、學生、團隊和企業(yè)專家,主要從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核。項目考核具體評價的等級標準見表2所示:
表2 項目考核評分等級表
期末考核成績則以終結性評價方式進行,主要考核學生對該門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生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情況,其中理論知識考核占比90%,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考核占比10%,評價主體主要由教師完成,其中考核內容嚴格按照課程的教學大綱進行命題。期末考核具體評價的標準如表3所示:
表3 期末考核評分標準表
本文將所提出的項目式學習課程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在本院2020、2021級兩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學生中進行了應用與實施。首先,該舉措得到了多數學生對這種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的認可,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上有了較大的提高,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其次,通過模擬實現項目案例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基本達到了“做中學”的目的;最后,由于評價主體、評價內容以及評價方法多元化的特點,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能夠督促教師通過評價和反饋總結經驗,改進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針對項目式學習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所存在的教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的缺點,提出了一種項目式學習課程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分別在評價主體、評價內容以及評價方法上均采用了多元化的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了項目式學習課程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的特點,并將該多元化評價方式應用到兩屆學生中,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雖然該評價方式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希望在以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將其推廣到其他項目式學習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