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宏
(福建省安溪縣陳利學校,福建安溪 362403)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利于調動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但是很多教師對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并未很好地落實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那么,何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其有何價值,又應該如何應用在音樂教學中呢?筆者結合自身的認識和看法,分別就以上幾個方面展開探索。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卡爾·奧爾夫獨創(chuàng)的音樂教育體系,它賦予音樂教育以全新的反傳統(tǒng)的觀念和方法,已經對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音樂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認為,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一切從兒童出發(fā),做學生的引導者、誘導者和參與者,把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技能,讓學生動腦、動手、動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奧爾夫選擇“原本性音樂”作為他的核心理念。所謂“原本性音樂”,指的是音樂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聽覺藝術,而是與動作、舞蹈、語言相結合的,載歌、載舞、載言、載演的綜合藝術。這一理念強調音樂要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運用最原始、最普遍的東西去創(chuàng)造音樂。比如,鳥鳴聲、溪水潺潺聲、木頭敲擊硬物聲等等原生態(tài)的聲音都可以作為音樂元素。
作為世界三大音樂教育理論體系之一的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小學生年齡較小,接觸音樂時間較短,因此學習了解樂理等基礎知識會有一定難度,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單調枯燥,容易增加學生學習難度,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倡導一切從兒童出發(fā),一切從音樂的本質出發(fā),加入了原生態(tài)的音樂形態(tài),讓學生自然、即興地感悟音樂。不僅如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融入了娛樂游戲,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參與音樂活動,獲得了快樂,提高了音樂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中有關音樂教育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原來單列的音樂課程標準被納入綜合的藝術課程標準之中??梢哉f,這一改變強調了音樂是一種充盈著多種教育元素的藝術活動形式。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倡導將音樂課堂變?yōu)橐环N多覺聯(lián)動、綜合支撐的音樂活動,其綜合了音樂、舞蹈、表演、歌唱等很多種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使音樂藝術成為感知、想象、實踐的綜合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創(chuàng)造力、鑒賞水平和審美水平,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也踐行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縱觀我國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多以歌唱、傳授知識為主,忽略了學生音樂感受、音樂興趣以及音樂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難以在音樂學習中感受音樂的魅力。而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能夠改善這些問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體來說,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當下我國小學音樂課堂最主要的難題是學生無法理解音樂,難以感受音樂的魅力。以歌唱教學為例。傳統(tǒng)的音樂學習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教師教,學生唱”,另一種是基本訓練(發(fā)聲訓練、視唱練耳)——歌唱(范唱、識譜、教唱),無論哪一種模式,都沒有關注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沒有使學生真正領悟到音樂的魅力和感染力。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小學生的音樂思維受限,也為他們學習音樂帶來諸多不便,更妨礙了教師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綜合性教學,提倡讓學生親自參與,通過視、聽、觸、嗅來訴諸感性,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因此,為了強化小學生的音樂感知力,使其領悟音樂的魅力,發(fā)掘學生學習潛力,教師應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重視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確保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更用心地感悟音樂,沉浸在音樂之中,領悟音樂的魅力。
舉例來說,在欣賞一首歌曲時,教師可以簡要介紹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表達的思想情感等,使學生有初步了解,再借助互聯(lián)網盡可能多地展示和歌曲有關的其他信息(如視頻、圖片等),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最后,教師可以利用舞蹈、繪畫等形式讓學生感知音樂,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比如,在欣賞二胡《賽馬》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感受樂曲的激昂與奔放,教師可以簡要介紹樂曲的主題和情感,然后利用多媒體展示一望無際的草原以及草原上那達慕大會賽馬的熱烈情境,并且讓學生隨著音樂律動,直觀地感受到牧民們的精神抖擻與群馬的爭先恐后,從而使音樂的感染力更強。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倡導“一切從兒童出發(fā)”。從兒童出發(fā),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兒童的興趣。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兒童會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雖然兒童喜歡哼唱歌曲,但是到了音樂課堂上,由于所學習的內容(如各種樂器、識譜等)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復雜性,所以一些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大打折扣。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在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中,音樂課堂的關鍵是讓學生親自參與到音樂氛圍中,在音樂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韻律與情感。為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生活化的情境和音樂氛圍,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與氛圍中對音樂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舉例來說,在學習《新年好》的時候,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氛圍,提前把教室布置好,貼上福字、窗花,掛上燈籠等,讓新年的氣氛在教室中可以體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新年好》作為背景音樂,拋出關于新年的話題,與學生討論在過年的時候家里都會有哪些布置和準備,過年的時候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還可以向學生展示過新年的圖片,介紹過年的風俗習慣,展示每個地方過年的一些習俗。如此,在濃濃的“年味”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新年好》的喜慶氛圍。
2.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情境。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為基礎,使學生調動肢體來參與角色扮演,產生音樂律動和歌唱欲望,進而主動說或唱出來。部分學生起初會抵觸參與角色扮演,擔心自己演技太差或在眾人面前鬧出笑話。教師則應給予鼓勵和支持,觀察他們對表演的感覺,尤其要積極動員那些膽小、敏感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角色扮演中來。以角色扮演的開展,讓學生更進一步走進作品,進而對歌曲與旋律產生更深刻的了解。例如,在《十二生肖歌》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動手、動腦、動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聽著歌曲來律動,扮演所唱到的生肖,以肢體動作和聲音來進一步了解十二生肖。比如,聽到“兔”的時候,可以雙腿并攏彎曲,將手指豎在頭頂上扮演可愛的兔子;聽到“虎”的時候,可以將手舉過頭頂,手臂向上伸,腰部拱起,雙腿下彎,同時配以“哦嗚”的叫聲。其他的動物也有不同的扮演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聽到每一個生肖的時候都積極扮演該生肖動物,并且跟著歌曲來律動。如此,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音樂課堂。
節(jié)奏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音樂的精髓所在。奧爾夫音樂教學非常注重節(jié)奏的訓練。為此,在實際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時,教師應將節(jié)奏作為教學起點,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科學有效地完成課堂音樂教學,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顯著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節(jié)奏的影響力,使學生感受到節(jié)奏律動的感染力,進而了解節(jié)奏的靈活性、趣味性,對音樂知識產生更透徹的感知與理解。具體來說,要促進學生做好音樂節(jié)奏掌控的能力培訓,使他們感受到節(jié)奏內在的規(guī)律性,提升音樂領悟力,大大提升音樂課堂學習效率。
第一,教師利用繞口令教學法,讓學生感受鮮明的音樂節(jié)奏,提升他們的節(jié)奏感知力。
第二,教師把木筷、小碗和繞口令結合起來,帶領學生邊朗讀繞口令,邊以木筷有節(jié)奏地擊打小碗,使學生切身感受到音樂的節(jié)奏。
第三,教師應重視聯(lián)想法教學,引導學生以不同音樂內容,搭配各種奧爾夫樂器,使學生對不同樂器帶來的節(jié)奏高低起伏產生直觀感受,樂器以鈴鼓、圓舞板、雙響筒等為主,感受節(jié)奏的無窮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開展節(jié)奏教學,輔以多種物品或樂器,幫助學生打開音樂節(jié)奏的學習大門,讓他們在節(jié)奏學習中提升音樂學習能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參與音樂學習與感知的過程,并且提倡學生創(chuàng)編作品,這對提升學生即興發(fā)揮能力和反應能力十分有益,能夠使學生主動從自我感知出發(fā)辨識事物,產生獨立的是非觀和審美觀。
為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水平,讓他們在想象力的幫助下遨游音樂世界,教師應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遵循奧爾夫教學法的理念,在課堂上多創(chuàng)設一些創(chuàng)編的機會,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作品,使學生獨立理解音樂素材,抒發(fā)個人情感,產生無意識動作,進而形成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力,走進音樂世界,感悟音樂情感,了解音樂主題。
以歌曲《秋天紅艷艷》為例,該歌曲意圖向人們傳遞美好豐收的秋天景色,借由贊頌花草樹木來表達作者對于秋天的由衷贊美和熱愛,呼喚學生將目光轉向大自然,關注大自然,感受它們,與它們近距離接觸并培養(yǎng)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在這首作品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歌曲來獨立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作品。學生要開展獨立音樂的創(chuàng)編活動,必然要投入大量精力,對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揮有積極作用。而創(chuàng)編音樂則給了學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使學生能在音樂的世界中學習更多音樂知識。學生可以選擇自由創(chuàng)編或小組創(chuàng)編。由于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創(chuàng)編思路也有所不同。為此,在具體的創(chuàng)編過程中,音樂教師只要幫助學生找到創(chuàng)編思路即可,不用提供具體的創(chuàng)編框架,為學生獨立而自由地創(chuàng)編提供更多空間。學生享受這種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編氛圍,能有效激發(fā)出創(chuàng)造力,進而創(chuàng)作出更具個性的鮮活內容。
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深入實施需要一定的條件,其中不僅包括師資這類軟件條件,還包括學校的教學設備這一類硬件條件。尤其在部分偏遠地區(qū),受制于落后的教育條件,無論教學設備還是教師質量,明顯都不太過關。然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本身需要各種專業(yè)設備的配合,只借助想象力是無法使學生理解音樂的,且小學生本身的理解力較弱。因此,我們在掌握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之后,還需要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理念的輔助,熟練運用各種樂器來積極開展教學活動,比如豎笛、鋼琴、口吹風琴等,唯有教師自身技術能力以及教學設備都能過關,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充分發(fā)揮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價值。
奧爾夫教學法對于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和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關鍵的價值。為此,教師應該深入研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及其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奧爾夫教學法與中國的國情、學生的學情結合,探索適合中國學生的教學實施方案,切勿照搬國外的教學方法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