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蓓穎 陸亞琴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杏林分院,廈門,361001)
骨科手術患者由于需要長時間的組織恢復時間,以及損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患者在術后發(fā)生劇烈的疼痛;而疼痛是反射性機制之一,能夠實現(xiàn)機體的自我保護實現(xiàn),在術后骨科疼痛會因為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產(chǎn)生,例如心理、護理、創(chuàng)傷等因素,都會導致疼痛的發(fā)生[1]。術后,骨科手術患者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夠顯著恢復體力與精神。與此同時,也能夠確保機體的快速康復。但是骨科手術患者因為疼痛的原因,容易產(chǎn)生睡眠障礙,繼而對恢復造成影響。所以,針對該類術后疼痛患者展開針對性護理干預非常關鍵[2]。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疼痛護理干預對骨科術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杏林分院收治的骨科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6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4例;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40.35±5.35)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23例;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40.32±5.34)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納入標準 1)患者治療方法為骨科手術;2)患者術后意識清晰。
1.3 排除標準 1)患者伴有精神類及血液類疾病;2)患者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3)患者配合度不佳。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骨科護理干預 術后重視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為患者講述術后有關注意事項,并協(xié)助患者做好功能鍛煉,同時遵從醫(yī)囑為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等等。
1.4.2 觀察組給予疼痛護理干預 1)非藥物疼痛護理。a.情緒疏導:術后因為患者對身體恢復十分擔憂,護理人員需要做好與患者的交流工作,認真為其講述疼痛出現(xiàn)的因素以及危害性等等內容,且指導患者及時傾訴自身的不適感,可以通過深呼吸、注意力訓練,以及冥想等多種方式,以確?;颊咛弁春陀捎谔弁此鸬牟涣记榫w得到改善。并且,護理人員需要指導家屬予以患者更多的鼓勵及照顧,針對患者提出來的合理需求,需要盡可能地滿足,以使其焦慮情緒可以得到改善,以防不良情緒的加重使身體對疼痛的耐受度降低。b.環(huán)境干預:確保為患者所提供的病房環(huán)境良好,保證病房當中的溫濕度和光照適宜,且應該注意通風。同時,應注意避免病房環(huán)境嘈雜,以防因為環(huán)境嘈雜,或者病房環(huán)境悶熱,導致患者的不良情緒進一步加重。并且,應該在病房當中為患者配備書籍以及電視等,經(jīng)患者同意后,可通過音樂播放等形式,為患者供給家庭化病房護理,并逐漸提升患者心理舒適感受,逐漸改善其負性情緒。c.物理干預:按照醫(yī)囑要求,適當?shù)貫榛颊哌M行冷熱敷和理療等干預,非藥物療法疼痛狀況不同的患者,所產(chǎn)生的療效和注意事項也是不同的,應當按照病情及其病情發(fā)展狀況,選擇干預方式。2)用藥干預。護理人員為患者護理期間,需要認真與其進行交流,對其訴說認真傾聽,且依據(jù)患者主訴,掌握其具體疼痛情況。并且,可借助疼痛評估量表,評估患者具體疼痛情況,對疼痛較嚴重會對睡眠造成影響的患者,可以遵從醫(yī)囑為患者合理使用止痛藥物。為患者用藥期間,對的藥物選擇需要以患者疼痛類型為基礎,適當控制用藥次數(shù)及劑量。若是患者為輕度疼痛,所選擇的鎮(zhèn)痛止痛藥物可以是非阿片類的。若是患者的疼痛為中度,可以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和弱阿片類的藥物進行治療。若是患者的疼痛為重度,所選用的藥物可以是強阿片類藥物。為患者用藥后,需要對患者的情況密切觀察,在用藥后0.5~2 h,需要注意對患者用藥之后的藥效作用全面觀察,然后對患者的疼痛情況再一次進行評估。對疼痛初次進行評估在患者入院后8 h內進行,確保在術后把疼痛評估工作完成;術后依照疼痛評分,了解患者具體疼痛情況,若是評分為4分或者4分以上,需要及時告知醫(yī)生為患者進行治療,且每天為患者進行3次評估;若是評分為3分或者3分以內,可以改成每天為其評估1次,轉化成其他治療手段。采用鎮(zhèn)痛治療的方式為患者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做好追蹤評估工作,把評分的結果記錄于疼痛評估記錄表中。
1.5 觀察指標 1)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較2組患者睡眠質量的差異,此表共7個因子,內容有日間功能障礙、睡眠效率等等,分值范圍在0分至3分間,得分高,代表患者的睡眠質量不佳。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比較2組患者焦慮、抑郁癥狀改善情況,二者分值范圍分別是50分、53分,分值高代表情緒狀態(tài)欠佳。3)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疼痛感受,總分10分,分值越高,則代表疼痛越嚴重。4)比較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PSQ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情況VAS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情況VAS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及SAS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SDS及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及SAS評分比較分)
骨科主要研究及診療骨骼肌肉系統(tǒng)病變,隨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逐漸轉變,骨科內所收治患者類型逐漸發(fā)生變化,當前髖關節(jié)結核等患者數(shù)量顯著變少,由于機械設備及交通事故等所引起的創(chuàng)傷患者和人口老齡化有關骨科疾病患者(如老年性骨質疏松等)數(shù)量日益增多[3]。對于創(chuàng)傷性患者來說,臨床一般應用手術療法來幫助患者控制病情及改善癥狀。術后以及疾病疼痛是對患者情緒狀況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因素,其可以使患者的睡眠質量明顯降低,使其極易發(fā)生不良預后。所以,怎樣幫助骨科患者降低術后疼痛感,使其身心舒適度提升為臨床重點關注及思考的問題[4]。
疼痛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指的是為患者設計規(guī)范性疼痛管理流程,全面評估患者疼痛情況,且為其實施針對性干預服務,以幫助患者減輕及控制疼痛感,使其術后舒適感可得到緩解[5-7]。疼痛護理基本目標是將疼痛感減輕,且將疼痛影響因素降低,將此種護理模式用于骨科術后患者的護理干預當中,可幫助患者將整體護理效果提升。并且疼痛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將用藥的針對性及安全性提升,在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感的基礎上,防止由于不合理用藥而產(chǎn)生不適感,使其不良情緒能夠得到明顯改善[10-11]。
綜上所述,為骨科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當中,經(jīng)實施疼痛護理干預,不僅能夠幫助患者緩解術后疼痛感及不良情緒狀態(tài),也可以提升睡眠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