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紅
班里有個孩子,上課愛講話,總是沒完沒了,而且總是大幅度扭轉身體,大明大白地和同學說,特別影響班級正常的教學秩序。我曾溫和地跟他談過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在上課的時候能夠有所控制,至少在被老師提醒的情況下要有“剎車”的表現(xiàn);但這樣的談話對于他來說,幾乎就是“撣撣灰”,效果甚微。我也曾嚴肅地警告過他:再這么上課說個沒完,就干脆讓你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這樣至少不妨礙其他同學的聽課。孩子強烈地表示不愿意,但仍是控制不住自己,氣得我有一天真的讓他在最后一排坐了一會。他雖收斂了幾分鐘,但還是忍不住要說話。軟的不行,硬的也不行,如果聽之任之,不僅耽誤孩子的學業(yè)發(fā)展,還會引發(fā)會蝴蝶效應,帶動更多的孩子上課講話;如果強勢懲處,孩子正處在三年級這么一個敢于“挑戰(zhàn)權威”又“不知輕重”的特殊年段,萬一真搞出點什么事情來,大家都不好收場,這可怎么辦呢?
左思右想,我腦子里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于是我跟孩子進行了這樣一番交流——
我說:“其實關于上課說話這事呢,也不是說就完全不可以。一節(jié)課40分鐘,其實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做到一句話不說的。和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自己的快樂,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甭犖艺f到這里時,孩子有點放松。
我接著說:“從前面兩點來看,我確實也不應該剝奪你們和朋友聊天的樂趣;但是呢,我們現(xiàn)在是在課堂上,課堂是一個同學們聆聽老師傳授知識,自己進行獨立思考,有時也要交流分享學習感悟的地方,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安靜有序的環(huán)境。因此,從這點上來說,我又必須阻止你上課說話的行為。”
聽到這里,孩子有些沮喪,我繼續(xù)說道:“你看,你特別想聊天很正常,老師不允許上課說話也是規(guī)則所需要,那怎么辦呢?有沒有既能滿足你的需求,也能滿足課堂規(guī)則的做法呢?”
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孩子雖然才七八歲的年紀,思維已經(jīng)開始多元,就應該抓住一切機會讓孩子學會“第三種選擇”——既不是完全順從,也不是永遠對抗,而是站在雙贏的角度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有些難度,于是我進一步引導:其實我們的溝通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非言語溝通,另一類是言語溝通;言語溝通還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口語表達,另一種是書面語言表達。
我剛說到這里,小家伙反應特別迅速,馬上接話說:“那我可以傳紙條!”
他的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讓我有些哭笑不得,一時間我都不知道怎么接,趕緊順著他的話引導著:“你選擇了不出聲的書面語言表達方式,說明你是心中有規(guī)則、有他人的好孩子,真好!”及時抓住孩子話語中的積極部分進行贊許,目的就是激發(fā)孩子心中做好人的愿望,只有這樣才能喚醒他心中的尊嚴感,從而提升他的自律水準。
“我感覺你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像多數(shù)同學一樣,管理好自己,盡量做到上課認真聽講。當然也不是一句話不說,只要在老師提醒的時候能夠適度控制就好。另一種選擇呢,就是你剛才說的,用書面語言交流的方式來溝通。為了避免肢體過多扭動影響他人上課,建議上課時只寫下想說的話,下課后再交換字條互相分享……”
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就是給孩子尊嚴感,讓他覺得這事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自己在給自己提要求,我相信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深處都是想做好孩子的,我相信他會慎重對待的。
果然,沉吟了一下,孩子選擇了要和其他同學一樣認真聽課,不再隨便講話了。我趕緊趁熱打鐵對他的選擇大加贊賞,并在下一節(jié)課上不時地給予關注和正面肯定,在這樣的積極鼓勵下,孩子在那節(jié)課上的表現(xiàn)非常完美,沒有說過一次小話。
那么,孩子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也堅持了一節(jié)課不說話,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但凡做過老師的心里一定都會明白,萬里長征這不過才邁出了第一步,因為孩子的習慣絕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就能養(yǎng)成的。
所以,在孩子鄭重其事做出保證的當口,我并沒有立刻逼著他就要按照承諾完全做到(這也不可能做到),而是耐心地告訴他即使沒有馬上做到也很正常,在這個時候需要及時接受他人的幫助。這是給雙方一個緩沖的余地,同時教孩子學習借助他人的力量成長。
盡管我做了這么多的提醒,但我心里非常清楚,第二天的課上他大概率還是會說話的。怎么才能利用這次自我選擇成為他自我教育的開始?怎么才能讓他對說過的話負起責任來呢?還得有些具體的措施才行。
于是,我再次跟他約定,如果他人的幫助仍然不能奏效,他還是在課上講話了,那么就要將說過的話寫下來,算是自己對自己的幫助和提醒,提醒自己明天記住諾言,不能在課上講話。
道理講清楚了,接下來要采取的一定是具體的行動,這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具體的行動措施了,比只談話要好操作。我們以他的一次講話為例,共同商議好講一次話就寫25個字。這個數(shù)量既不會傷害孩子的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真正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來,起到小懲大誡的作用。孩子雖然有些不太情愿,但也勉強答應了。
孩子畢竟才三年級,還是難以克制自己的喜好。在又一節(jié)課上,他不僅在課堂上持續(xù)說話,還站起來手握自己用紙折疊拼卷而成的“沖鋒槍”,不停地尋找“射擊”的對象,引得周圍一些小家伙的目光也不時被他吸引了。在多次暗示無效的情況下,我強壓怒火,清晰地提醒他今天下課后要兌現(xiàn)諾言,完成25個字的書面表達給我,這讓他立刻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不滿。
現(xiàn)在問題的焦點就是能否讓孩子寫出這25個字來了。如果能夠寫出來,將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既能發(fā)揮自我教育的功效,也能促使班級其他孩子學會克制;但如果孩子堅持不寫,那么前面所有的溝通、交流、約定、承諾都將付諸東流,還會讓更多的孩子效仿,班級常規(guī)管理將更加棘手。
以我對孩子個性的了解,真要想讓他寫出25個字來,恐怕還是要費很大一番功夫的。果然,下課以后,孩子百般躲避,多方辯解,就是不肯寫。我明白,現(xiàn)在我還需要得到一股重要力量支持才能讓孩子兌現(xiàn)諾言,那就是來自孩子父母親的支持。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正因為家庭影響力巨大,所以如果我的教育得不到孩子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那么,所有的教育不僅有可能前功盡棄,甚至還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要想真正促進孩子的轉變,沒有家庭教育的協(xié)同,恐怕是很難實現(xiàn)的。
孩子是祖父帶大的。一方面,老人在生活上過度寵溺,甚至到二年級了還要一口一口喂飯,因而養(yǎng)成了孩子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行為方式;另一方面,老人有時候又覺得孩子實在太難管,于是偶爾也會毆打孩子,造成孩子的對抗性和攻擊性都超出一般同學。
之前跟孩子父母有過溝通,知道他們?nèi)覍τ诤⒆拥膶W習都非常重視,所以對于孩子上課不聽講,家長肯定會重視并且會和老師站在一條戰(zhàn)線的;至于因為上課講話而要寫25個字這樣的教育措施,家長又會是什么態(tài)度呢?
帶著一絲猶豫,但更多是一種信任,我開始了與家長的溝通。一開始,孩子父親對于讓孩子寫25個字顯得非常猶豫,說口頭教育一下是不是就可以了。我花了半個小時給他介紹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了兌現(xiàn)承諾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終于,父親的態(tài)度變得明確起來,表示一定支持老師。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他說:“謝謝您!有您的支持,我對孩子就越來越有信心了!”
中秋之夜,我收到了很多祝福的信息,在眾多的信息之中,最令我欣慰的就是孩子父親發(fā)來的25個字,有心的爸爸還讓孩子寫了兩遍。有這樣與學校與老師協(xié)同一致的爸爸,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個孩子上課講話的問題是有可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的。
現(xiàn)在,距離此事已經(jīng)過去一個多月了,孩子上課講話的情況沒有完全杜絕,但總體情況上是有所改觀的。我想,這就是家校協(xié)同一致的育人功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