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熒光
(集美大學 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清代后期的社會語言生活狀況撲朔迷離,復雜多樣,可供考查研究的語音資料也特別豐富多樣。清代后期隨著清廷的教禁寬容,羅馬字便與傳教事業(yè)一起在沿海方言區(qū)得到迅速傳播,進而波及內(nèi)陸的官話區(qū)。記錄南方方言的羅馬字圣經(jīng)譯本及相關(guān)讀物較多,相對而言記錄北方官話方言的圣經(jīng)譯本并不多,而記錄官話音的羅馬字文獻就更少了。
《官話新約全書》(1)本研究同音字匯的整理完全取自該書。是一本用羅馬字拼寫記錄官話音的新約全書。該書實屬少見的歷史文獻,至今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發(fā)掘研究,誠為可惜。我們見到的《官話新約全書》,32開精裝本,全書共383頁。封面和扉頁是書名:“KUAN-HUA SIN IOH TSüEN SHU”,扉頁下方當中一行小字:“HAN-TS? FAN LO - MA - TS?”,底下注明出版地點、單位、時間:“LUEN-TUEN:TA-ING-KUEH.SHENG-SHU-HUEI IN-TIH 1888.”[1]即“倫敦:大英國圣書會印的1888”。但未注明具體的作者,也沒有前言、后語、凡例等項內(nèi)容。僅從該材料,無法了解該書的作者及寫作背景、意圖等相關(guān)情況。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英國傳教士鮑康寧以及他所編撰的教材、字典、詞典與羅馬字《官話新約全書》關(guān)系密切,相關(guān)情況可資參照。
據(jù)高永偉的介紹,鮑康寧(Frederick William Baller,1852—1922)是內(nèi)地會英國籍傳教士,漢學家和教育家。1852年出生于英國切爾西,17歲時皈依基督教,之后在英格蘭的倫敦東區(qū)傳教士學院學習。他于1873年作為內(nèi)地會(the China Inland Mission)的成員乘船到達中國,不久被內(nèi)地會創(chuàng)始人戴德生(J.H.Taylor)帶到南京受訓,期間開始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習俗。最初幾年,主要是在安徽和江蘇兩省從事宣教,并被任命為兩省傳教的負責人。同時作為開拓者,在山西、陜西、湖南、湖北和貴州等地進行了廣泛的旅行考察。自1886年開始,鮑康寧的工作重點從傳教轉(zhuǎn)為培訓新的傳教士以及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內(nèi)地會在安慶開辦了傳教士訓練之家,為內(nèi)地會訓練男傳教士,1886年,鮑康寧被指定為負責人。從1900年到1918年,鮑康寧作為《圣經(jīng)》修訂委員會的成員,參與《圣經(jīng)》中文譯本“和合本”的翻譯編輯工作。1922年8月12日于上海逝世,并葬于上海靜安寺公墓[2]。
鮑康寧一生著述甚豐。最有名的作品是《英華合璧》(2)這是一部專門為內(nèi)地會青年傳教士準備的教材,包含了簡單的課文和練習,所涉及的話題是每一位年輕的傳教士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需要知道的內(nèi)容,另附與學習、旅游、租房、禮儀、治家相關(guān)的詞匯表。(TheMandarinPriner)[3]。這部教材廣受歡迎并多次修訂,到鮑康寧去世時已經(jīng)出了12個版本。此書所列音系的聲母表、韻母表及音節(jié)表與《官話新約全書》完全相同?!稘h英分解字典》(3)這部字典是為幫助傳教士學習漢語而編的。,收錄了6 000多個常用漢字[4]。這些漢字主要選自《圣經(jīng)》讀本,如:《舊新約全書》《舊約全書歷史》《朝圣者的進步》《馬丁基督教的證據(jù)》等等。詞頭漢字均按音序排列,所注之音均為官話音。詞頭的右上角還標注調(diào)類,如:哀1、矮3、愛4,等?!缎录s分解字匯》(4)這本字匯是專為會說漢語官話的傳教士編寫的。旨在幫助青年傳教士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能用漢語官話傳播基督福音[5]。1907年的增訂版是在1893年版的基礎(chǔ)上增擴了《文理教程》和《官話新約全書》相關(guān)的漢字和詞組。
通過對比分析,《官話新約全書》與鮑康寧《英華合璧》《漢英分解字典》《新約分解字匯》所記音系相同,所用羅馬字及其拼寫法也一樣,簡直就是一套教材的最佳組合——教材課本、字典、辭典、相關(guān)讀物。從鮑康寧的籍貫、生卒時間、傳教工作履歷及其著作來看,鮑康寧很可能參與了羅馬字《官話新約全書》的翻譯、編寫工作。該書是先用比較通俗的近代白話文將《新約全書》翻譯成漢語,再根據(jù)官話音把漢字轉(zhuǎn)寫成羅馬字的拼寫形式,這樣更便于傳教士用官話誦讀傳播。
本研究對該書語音資料作了較為全面細致的考查梳理,同時參考《漢英分解字典》《新約分解字匯》,將羅馬字《官話新約全書》的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歸納如下(下文所列的聲母、韻母一律按原書照錄)。
該書音系共有20個聲母,書中零聲母是零標記,這里用“[?]”補足(下文同):
該書音系共有50個韻母,其中14個入聲韻。入聲韻和其他部分韻母加注國際音標。
該書采用羅馬字記音,與國際音標不盡相同,故部分韻母加注國際音標。韻尾-h代表喉塞音[],它既是入聲韻的標志,也是入聲調(diào)的標志。ui與uei,üh與iuh,分別呈互補分布狀態(tài)且語音相近,實可歸并為2個韻母。
該書聲母、韻母所用羅馬字字體及拼寫法,與明代《西儒耳目資》相似,是在它的基礎(chǔ)上增刪修改而來的,增加了3個羅馬字母以外的符號:ü[y]、 ?[]、 ?[]。而《西儒耳目資》只用 a o e i u 5個元音字母,采用“甚次中”或“甚次”的方式以補其不足。此外,由于語音的演化等原因也產(chǎn)生了一定差別。
晚清時期傳教士所使用的羅馬字拼寫系統(tǒng)主要有2種:內(nèi)地會系統(tǒng)(the Inland Mission system )和威妥瑪系統(tǒng)(the Wade system)[6]。羅馬字《官話新約全書》與鮑康寧的拼寫系統(tǒng)相同,屬內(nèi)地會系統(tǒng),而與威妥瑪系統(tǒng)存在明顯差別。
音系含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5個調(diào)位。
《官話新約全書》記錄的音系入聲韻配陰聲韻,保存整套入聲韻和入聲調(diào),沒有文白異讀,與北京音的區(qū)別明顯;與南京音也不相同,因為南京音聲母[n][l]不分,韻母[an][a]不分,[n][]混同,[in][i]混同,還有一組鼻化韻[?][i?][u?][i][y]。該書與晚清廣東、福建的官話課本,比如《正音咀華》《正音通俗表》等的音系很相近?!墩艟兹A》20個聲母,微母[v/w]尚未完全消亡;《正音通俗表》尚存微母、疑母,見組顎化、精組尚未顎化?!墩艟兹A》35字韻實含48個韻母(其中12個入聲韻),與《官話新約全書》的韻母系統(tǒng)基本相同;《正音通俗表》32部實含50個韻母(其中12個入聲韻),日母止攝開口三等韻變讀零聲母卷舌韻[],“浮阜覆蜉”仍讀[fuu]。這些小的差異實際上都是系統(tǒng)短期內(nèi)所體現(xiàn)的歷時差異,不是共時差異,是由于編撰者不同的取舍而顯現(xiàn)出來的。這3份材料的音系都含“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5個調(diào)位??傮w而言,它們所記音系是相同的,足可證明它們所記的既不是北京音也不是南京音,而是官話音系,即晚清漢語通語音系[7]。
本研究以韻母為綱,按音節(jié)聲韻調(diào)的異同分門別類,分別將聲韻調(diào)相同的同音字加以歸類。音節(jié)聲調(diào)只分調(diào)類不標注調(diào)值。聲母、韻母相同的字,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次序分類排列,并分別標注[1][2][3][4];不同調(diào)類的字用空格隔開;輕聲字用[0]表示,列在最后。
a
p[1]巴笆[3]把[4]爸罷 [0]吧
m[2]麻蔴[3]馬瑪[4]罵 [0]嗎蟆
t[3]打[4]大
n[1]拿[3]哪[4]那
l[1]拉
s[3]灑
ch[1]渣 [4]詐
sh[1]沙
h[1]哈
ah
p 八拔
m 抹
f 發(fā)罰乏伐法
t 搭耷褡達答荅怛
t 塌塔踏撻沓榻
n 納
l 喇辣臘
s 撒
ch 眨扎
sh 殺歃霎
ia
k[1]加迦家伽佳嘉[3]假[4]架嫁稼駕價
hs[2]瑕遐暇[4]下夏廈
iah
k 夾戛頰莢甲
hs 瞎挾狹轄狎
ua
ch[1]抓
sh[3]耍
k[1]瓜[3]寡[4]掛掛褂罣
h[1]花嘩[2]華嘩[4]話化畫
(挖,山合二黠韻影母)
uah
k括刮聒
?
ch[1]遮[3]者[4]這
sh[1]奢[2]蛇[3]捨[4]赦設(shè)射社
(設(shè),山開三薛韻書母)
r[3]惹
eh
p 白伯帛百北
m 麥
t 得德
l 肋勒
s 塞嗇穡色瑟
ch 折哲
sh 舌攝涉
r 熱
k 隔格鬲革各
h 黑
ie
s[1]些[2]邪[3]寫[4]卸謝
ieh
p 別
m 滅蔑衊
n 捏聶孽
l 列烈劣裂
k 揭結(jié)潔劫孑頡竭碣
hs 歇蝎協(xié)脅泄褻燮
üe
üeh
s 削雪
k 決絕訣玦抉厥蹶譎
hs 穴血
?
s[1]絲司思斯私師獅撕[3]死[4]泗耜飼士似事侍四祀巳視廁肆俟
(師獅事廁,都是莊組字)
ch[1]之知只枝肢支[3]止旨指紙黹址祗枳祉[4]置志鷙滯治智制致桎至
(只,梗開三昔韻章母)
sh[1]施尸詩[2]時[3]使駛矢豕始[4]氏示世市是試誓逝筮恃侍弒勢嗜噬
r[2]而兒[3]耳爾邇餌[4]二貳
?h
s 息(曾開三職韻心母,又見ih韻)
ch 織汁直植值職殖執(zhí)縶炙秩窒陟質(zhì)擲
sh 石使飾式釋適拭
(使,止開三上止韻生母)
r 日
i
p[2]鼻[3]比匕彼鄙[4]庇閉蔽避敝幣弊畀斃
m[2]迷糜靡彌[3]米[4]秘祕
t[1]低[3]底氐抵詆邸[4]地弟帝第遞締諦
n[2]尼泥坭[3]你
l[2]離蔾[3]貍里理禮[4]吏利
s[1]西[3]洗徙蓰璽[4]細
k[1]饑基箕機雞譏璣幾畿赍稽羈[3]幾己[4]伎既記系忌妓技紀計寄繼季跽冀暨
hs[1]希犧兮奚嬉稀醯[3]喜枲[4]戲系
ih
p 逼必畢筆璧碧愎
m 密蜜覓謐
t 滴笛敵狄嫡滌迪覿廸的
n 匿逆溺
l 力立利粒栗歷礫栗
sh 濕失識十食什拾蝕實室
s 息昔惜膝吸析悉皙熄錫夕席媳習襲隙翕
k 激擊棘蕀極吉汲急極級戟
ei
p [1]杯悲背卑碑[3]彼俾[4]邶被備貝倍悖輩婢裨臂
m [2]梅[3]美每浼[4]妹昧媚寐
f [1]非飛妃[2]肥[3]匪腓翡誹[4]廢費
ui
t [1]堆[4]對隊兌
n [3]餒[4]內(nèi)
l [2]雷縲[3]耒壘[4]累淚類
s [1]雖[2]隨綏髓[4]碎遂祟誶歲穗
ch [1]追隹[4]墜縋
sh [2]誰[3]水[4]稅睡
r [4]銳睿蚋
uei
k [1]規(guī)歸閨龜[3]鬼詭宄晷[4]貴桂跪劊柜
h [1]灰輝揮[2]回茴[3]悔毀誨晦虺[4]會惠慧潰穢賄諱恚
o
p [1]波播玻[3]跛[4]簸
m [1]摸[2]摩模魔[4]磨墓慕募幕暮[0]么
(模墓慕募暮,遇合一暮韻明母)
t [1]多[3]朵躲[4]墮舵惰跺
n [2]挪[4]懦
l [2]羅鑼[3]裸擄虜
(虜擄,遇合一姥韻來母)
s [1]唆[3]所鎖瑣
k [1]哥戈歌[3]果裹[4]個過
h [1]呵[2]何和禾河荷[3]火伙[4]賀禍貨
oh
p 博
t 掇奪鐸
n 諾
l 駱落烙絡(luò)樂咯
s 縮索
ch 著捉棹濁濯斫卓琢諑酌輟
sh 說
r 弱若
k 鴿割擱閣佮蛤各
h 喝合盒活豁鶴翮盍闔
ioh
n 虐瘧
l 略掠
k 腳覺角
k 卻
hs 學
ueh
ch 拙
k 國郭
h 或
u
p[3]圃補哺捕[4]布步部怖
m[3]母
(母,流開一厚韻明母)
f[1]夫[2]扶孚符[3]輔撫甫斧府俯[4]附付父咐負婦赴富傅賦副
t[1]都嘟[3]堵賭睹[4]肚渡度妒杜蠹
n[2]奴孥[3]努[4]怒
l[2]蘆爐廬[3]魯櫓鹵[4]路露
ts[1]租[3]祖詛阻[4]助
s[1]梳疏穌蔬蘇甦[3]數(shù)[4]素訴
(梳疏蔬,魚韻生母;數(shù),麌韻生母)
ch[1]珠豬侏朱株諸誅[3]主[4]住蛀注柱駐鑄炷貯著助
sh[1]書舒輸殊樞殳[3]暑鼠署黍[4]樹恕庶戍
r[2]如孺茹儒[3]乳汝濡
k[1]辜估孤箍咕姑沽[3]古鼓賈股蠱瞽[4]故固雇顧
h[2]呼乎狐胡湖糊壺[4]護互戶怙
(圄,遇合三語韻疑母)
uh
p 不卜
m 木牧睦
f 伏佛服福腹複弗復縛覆拂蝮
t 督毒獨瀆犢讀篤
l 六陸鹿碌戮綠錄
ts 足卒族
s 俗宿速夙觫續(xù)
ch 逐竹燭囑祝筑
sh 屬束述術(shù)熟贖倏孰淑
r 辱入褥
k 谷骨穀鵠梏
h 忽劃惑獲湱斛
(劃,梗合二麥韻匣母)
(握,江開二覺韻影母)
ü
n[3]女
l[2]驢[3]呂旅侶縷膂屢僂[4]慮濾
(僂,流開一侯韻來母)
s[1]須需[2]徐[3]嶼[4]敘絮緒勖胥
k[1]居拘駒裾[3]距舉矩[4]句具據(jù)懼拒俱鋸巨炬遽颶詎
üh
l 律
s 恤
k 鞠鞫局劇
iuh
hs 蓄
(役疫,梗合三昔韻以母)
ai
p[3]擺[4]拜敗稗
m[2]埋買[4]賣邁
t[3]歹[4]代待帶袋貸戴怠迨殆逮叇
n[3]乃奶[4]耐奈
l[2]來[4]癩賴睞賚
s[4]賽
ch[4]債豸
sh[1]篩[4]曬
k[1]該[3]改[4]丐蓋概溉
h[2]孩[3]海[4]害亥骸駭嗐
iai
k[1]稭街皆階[3]解[4]界戒誡介芥屆
hs[2]鞋偕[4]懈械
(偕,蟹開二皆韻見母)
uai
ch[4]拽
sh[1]衰摔[3]甩[4]帥率
k[1]乖[3]拐柺[4]怪踝
h[2]懷[3] 踝[4]壞
ao
p[1]包褒胞[2]雹[3]保飽寶[4]報暴抱豹曝
m[2]毛茅錨[4]冒媢貌貿(mào)眊
(貿(mào),流開一候韻明母)
t[1]刀[3]倒禱島導蹈[4]到道盜稻
n[2]撓[3]惱瑙[4]鬧淖
l[2]勞[3]老
ch[1]朝啁招昭召啁[3]找爪[4]照兆詔肇罩櫂
(啁,流開三尤韻知母)
sh[1]稍燒[3]少[4]少
r[2]饒[3]擾繞
k[1]高羔膏[3]稿槁[4]告
h[1]薅[2]毫嚎[3]好[4]好號浩耗皓
iao
p[1]標[3]表
m[2]苗[3]渺藐[4]妙廟
t[1]雕凋[4]掉釣吊
n[3]鳥
l[2]嘹了燎僚撩寥[3]了[4]料鐐
s[1]消銷肖簫[3]小[4]鞘笑
k[1]交郊教梟澆膠驕嬌[2]矯[3]皎攪[4]叫教覺較酵校
(梟,效開四簫韻見母)
hs[1]嘐[2]肴爻[3]曉[4]效孝哮
(肴,效開二肴韻匣母)
eo
m[2]謀鍪麰眸矛[3]某[4]茂
(矛,流開三尤韻明母;茂,流開一候韻明母)
f[2]浮[3]缶否[4]阜
(浮,流開三尤韻奉母;阜,流開三有韻奉母)
t[1]兜[3]抖[4]斗豆荳
l[2]樓髏[3]簍[4]陋漏
(驟,流開三宥韻崇母;縐皺,流開三宥韻莊母)
(愁,流開三尤韻崇母)
s[3]叟
ch[1]舟周赒[2]軸[3]肘[4]咒晝宙胄
sh[1]收[3]手守首[4]受授壽獸售
r[2]柔揉蹂禸
k[1]勾鉤溝[3]狗茍[4]夠垢詬遘購構(gòu)搆
h[2]侯喉[3]吼[4]后候厚
iu
m[4]繆
t[1]丟
n[2]牛[3]扭
l[1]溜[2]留溜琉硫旒
s[1]修羞脩?zhàn)}[2]囚泅[4]銹宿秀繡
k[1]究鳩[3]九久韭[4]救舊臼柩疚咎廄
hs[1]休[3]朽
an
p[1]般班搬頒[3]板版[4]伴半拌絆辦
m[2]瞞[3]滿[4]慢幔
t[1]單擔丹耽癉[3]膽癉[4]旦但淡蛋擔誕憚
n[2]南男難[3]赧
l[2]蘭婪攔藍籃[3]攬懶欖覽纜[4]濫爛
s[1]三[3]散[4]散
ch[1]霑沾粘旃[3]展斬盞輾[4]暫站綻占戰(zhàn)蘸
(暫,鹽開三咸韻精母)
sh[1]山刪姍[3]閃[4]善煽擅訕
r[2]然燃[3]染
k[1]干甘竿旰[3]敢感趕橄[4]幹
(嵌,咸開二咸韻溪母;咸開二銜韻溪母)(檻,咸開二檻韻匣母)
h[1]酣[2]含寒函頷[3]罕喊[4]翰汗?jié)h撼旱捍悍憾
ien
p[1]邊編鞭[3]褊貶[4]便遍變辨忭辯辮
m[2]棉綿眠[3]免勉冕緬湎[4]面
t[1]癲顛巔[3]點典[4]殿店玷奠電墊
n[2]年拈黏[3]碾攆[4]念
l[2]連憐廉蓮聯(lián)鐮褳[3]斂殮臉[4]煉練戀鏈
s[1]先纖鮮[2]涎[4]羨線
k[1]奸間監(jiān)堅肩兼艱緘[3]簡檢減揀[4]見件健建劍鍵鑒諫
hs[2]咸閑賢癇[3]顯險檻[4]現(xiàn)縣獻限陷
uan
t[1]端[3]短[4]段斷緞煅
n[3]暖
l[2]孌攣[3]卵[4]亂
s[1]酸痠[4]算
ch[1]耑專[3]轉(zhuǎn)[4]賺篆饌
sh[1]栓
r[3]軟
k[1]官關(guān)觀冠[3]管館[4]冠貫慣灌罐盥
h[1]歡[2]還環(huán)圜镮鬟[3]緩[4]患換喚幻宦瘓擐煥逭
üen
s[1]宣[2]旋[3]選[4]旋
k[1]蠲捐[3]捲[4]卷眷倦
(捐,山合三仙韻以母)
hs[1]喧[2]懸玄[4]眩衒
anɡ
p[1]邦幫[3]綁榜膀[4]謗棒
m[2]忙盲芒铓
f[1]方坊妨芳[2]防房[3]紡訪彷仿[4]放
t[1]當[3]擋黨[4]蕩宕
n[2]囊[3]曩
l[2]郎狼廊[4]浪
s[1]喪桑[3]顙
ch[1]章張彰[3]長掌[4]丈杖仗賬漲脹帳
sh[1]商傷[3]賞晌[4]上尚[0]裳
r[3]攘壤嚷[4]讓
k[1]剛杠缸鋼扛[4]杠
h[2]航吭頏行[4]巷
ianɡ
n[3]仰
(仰,宕開三養(yǎng)韻疑母)
l[2]良梁涼糧[3]兩倆[4]亮量諒
(詳,宕開三陽韻邪母)
s[1]箱[2]翔祥[3]想[4]象像相
k[1]江疆韁[3]講[4]絳降
hs[1]香鄉(xiāng)[2]降[3]享餉[4]向巷項
uanɡ
ch[1]莊裝妝[4]壯撞狀
sh[1]雙[3]爽
k[1]光[3]廣
h[1]荒慌[2]黃皇蝗磺遑惶[3]謊
en
p[1]奔[3]本[4]苯
m[2]門捫[4]悶 [0]們
f[1]分吩芬紛[2]墳焚[3]粉[4]忿奮糞份憤
s[1]森
(森,深開三侵韻生母)
ch[1]珍真臻貞斟針甄偵[3]枕[4]振震酖鎮(zhèn)鴆
sh[1]申身深伸[2]什神[3]審哂[4]甚慎腎
r[2]人仁[3]忍荏[4]認刃任仞牣妊
k[2]根跟[4]艮
h[2]痕[3]很狠[4]恨
in
p[1]賓瀕[4]殯擯
m[2]民[3]憫泯敏黽
l[2]淋臨林鄰鱗遴霖[3]廩[4]吝躪賃
s[1]心薪新辛[2]尋(尋,深開三侵韻邪母)[4]信
k[1]今金巾斤筋矜[3]緊謹僅覲饉[4]近禁噤
hs[1]欣歆[4]釁
uen
t[1]敦[4]頓盹鈍遁盾腯
n[4]嫩
(嫩,臻合一慁韻泥母)
l[2]倫淪侖輪[4]論
s[1]孫[3]損[4]遜巽
ch[1]諄[3]準
sh[2]純醇[4]順瞬
(純醇,臻合三諄韻禪母)
k[3]滾輥[4]棍
h[1]昏婚閽葷[2]魂渾[4]混
üin
s[2]巡[4]汛馴峻
(峻,臻合三稕韻心母)
k[1]君均軍鈞[4]郡窘
(窘,臻合三軫韻群母)
enɡ
p[1]崩
m[2]蒙氓矇萌[3]猛懵蠓[4]夢
f[1]風瘋封鋒豐蜂[2]逢縫[4]奉
t[1]燈登[3]等[4]凳
n[2]能
l[3]冷
(爭睜,梗開二耕韻莊母;諍掙,梗開二庚韻莊母)
s[1]生牲甥[3]省
(生牲甥,梗開二庚韻生母;省,梗開二梗韻生母)
ch[1]征烝[3]拯整[4]證正政鄭癥
sh[1]升聲[2]繩[4]勝盛圣剩
r[1]扔[2]仍
k[1]更庚耕[3]梗耿[4]亙更
h[2]恒衡珩
inɡ
p[1]兵冰[3]柄餅稟秉[4]并病
m[2]明名銘鳴瞑冥盟[3]皿[4]命
(盟,梗開三庚韻明母;皿,梗開三梗韻明母)
t[1]丁叮釘[3]頂鼎[4]定錠釘
n[2]寧凝
l[2]凌陵零靈伶囹聆齡羚[3]領(lǐng)嶺[4]另令
s[1]星[3]醒[4]性姓
k[1]京荊矜驚[2]莖[3]景警頸[4]脛徑勁獍逕
(矜,曾開三蒸韻見母)
hs[1]興馨[2]刑行形[4]幸
(馨,梗開四青韻曉母)
onɡ
t[1]東冬[3]懂[4]洞動
n[2]農(nóng)濃醲
l[2]聾隆龍籠窿[3]攏[4]弄
(弄,通合一送韻來母)
s[1]松[3]聳悚竦[4]送頌誦訟
ch[1]中忠終衷[3]種腫踵冢[4]重眾
r[2]絨
k[1]工公攻宮弓恭躬供[3]鞏拱[4]共
h[1]轟烘薨[2]宏洪虹紅鴻[3]哄
ionɡ
k[3]炯
hs[1]兄兇胸洶[2]雄熊
(容镕,通合三鐘韻以母;榮,梗合三庚韻云母;融,通合三東韻以母)
以上“同音字匯”為我們正確認識晚清漢語官話音系、考查該音系的性質(zhì)提供了翔實可靠的資料。該音系的聲母系統(tǒng),濁音清化;微母疑母消失;知章莊混同為舌尖后音,少數(shù)莊組字變?nèi)刖M;日母變讀舌尖后音,止攝開口三等日母尚未變讀零聲母;見精兩組只有其中的“曉匣”細音字腭化,其余尚未腭化,見精兩組聲母依然有別。其韻母系統(tǒng),入聲韻配陰聲韻,配搭整齊;入聲韻保留喉塞音韻尾。韻母系統(tǒng)開齊合撮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還不整齊,iong尚未轉(zhuǎn)為撮口呼, üin 尚存合口細音余緒。聲調(diào)系統(tǒng)含“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5個調(diào)位。該音系聲韻調(diào)的基本特征與晚清時期的北音、南音均有一定差別;卻與晚清官話教材《正音咀華》《正音通俗表》所記音系基本相同,它們所記錄的都是晚清漢語官話音系。
《官話新約全書》采用拉丁字母拼寫晚清漢語官話音節(jié),記音準確翔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稀文獻,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據(jù)此整理的同音字匯,全面細致地呈現(xiàn)了晚清官話語音系統(tǒng)的具體狀況和基本特征,對于學習、研究晚清官話音系、近代漢語語音史、普通話的歷史等等,都將有所補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