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紅學專家及評論者對賈府核心人物——賈政的評價褒貶不一,對他的正面意義鮮少提及,都說他無才無能、平庸無為,虛偽且不理家政,當甩手掌柜;政治上沒有顯赫聲威,是家族悲劇的制造者。但梳理小說中旁觀者及親友對他的評價后,發(fā)現(xiàn)賈政并非一無是處。從“寶玉挨打”這一沖突中,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賈政的處世之道、價值趨向以及他對賈府未來的擔憂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這是賈府任何人都不具備的。他的追求也暗示了賈家的最終走向,賈政內(nèi)心的無奈和孤悲是賈家人無法理解的。
賈政自幼酷喜讀書,原本科甲出身,年少時得到祖父的疼愛。祖父賈代善去世后,皇上因體恤先臣額外賜賈政主事職銜,令其入部學習,后升工部員外郎,此職潛力無限,前途無量。賈政主管榮國府是因為他哥哥賈赦雖然世襲了榮國府的爵位并賜鎮(zhèn)國將軍一等一品,但好逸惡勞,好色成性,長期作威作福,賈母對其心生嫌隙。且弟弟賈政管理家務時,賈赦心眼甚微,伺機制造矛盾,對著賈母暗諷賈政,賈政有苦難言。家族里,寧國府的大堂兄賈敬勛襲一等神威將軍,他是整個賈家地位最高的人物,本應該頂天立地,可嘆的是一味好道,棄家拋子,隱居寺廟,他把族長及寧國府家政大權全部交給兒子賈珍。眾人皆知,作為族長的賈珍世襲了三品威烈將軍,他是賈府中權利最大的,但其人好色荒淫、作惡多端、剛愎自用,是賈府中的敗類,也是家族歪風邪氣的帶頭人。這樣看來,賈政的地位在賈家沒有優(yōu)勢,既不是族長也不是榮國府嫡長子,這就決定了他必須依靠自身的努力來改變命運,進而延續(xù)賈家“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榮耀。
賈政的妹夫林如海是進士出身,也是皇帝欽點的巡鹽御史。他對妻舅評價甚高,稱他“謙恭厚道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作為旁觀者的冷子興在和別人談話時提及賈政,說他“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濟弱扶?!?。看賈政不僅要整體上看,更要看他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和處置方式。首先在寧國府秦可卿喪事的處理上,糊涂的賈珍非要給兒媳婦用義忠親王老千歲的棺材板,賈家只有賈政出面極力反對,說:“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斂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辟Z政深知僭越禮制的后果,可是沒有人聽從。再看迎春的婚姻大事,賈政幾次出面勸說親大哥賈赦,但是賈赦一意孤行非要將其嫁給孫紹祖,最終釀成婚姻悲劇。有人說賈政政治上平庸無能,整日無所事事,但從賈雨村拜見賈政時可看出,賈政并非如此。賈雨村丟官落魄到林府,就是經(jīng)林如海指點,賈政從中斡旋,起復為應天知府的。薛蟠的人命案,也是賈政協(xié)助處理平息的。
今天,我們走進歷史長河,在那個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按照封建社會的官僚體制來看賈政,他的政治手腕不可輕視,他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時代因素,他是賈家衰微之時的拯救者,可惜賈府能有幾個賈政!他只是家族中的一棵孤樹,難以抵抗大的風雨。
最后我們再回到“寶玉挨打”這個情節(jié),寶玉挨打時賈政給他兒子定了三項罪:在外游蕩優(yōu)伶,表贈私物位居第一;在家荒廢學業(yè)為二;逼淫母婢為三。寶玉為什么挨打,就是因為觸犯了賈政敏銳的政治神經(jīng)。寶玉結交的這個朋友,不是一般的優(yōu)伶,他是忠順王府的人,賈家與四大親王是有自己的政治站位的。賈家在“四王八公”中屬于“八公”,其地位顯赫,沒有人比肩,并且在“王”這個層次也有自己的選擇,賈家親的是北靜王,是忠順王的宿敵,賈府搶了忠順王的人,無疑是政治上的挑釁,其后果不堪設想,關乎整個賈家命運。寶玉挨打,首先打的是寧榮國府的臉,提醒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要犯低級錯誤;其次采取隔山打牛的方法,警示寧國府,因為賈家無所事事、荒淫無度、敗壞人倫的各種壞風氣是由寧國府蔓延到榮國府的,賈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有誰能出面整頓家風,有誰能光宗耀祖,賈政悲憤交加,只能借打自己的兒子的機會以儆效尤。寶玉挨打,寧國府保持沉默,榮國府的主要人物堅決反對,更有看笑話、落井下石的。寶玉挨打最終以賈政被母親定了不忠不孝的罪名為結局。堂堂百年賈府,大小人物七八百,沒有一個替賈政叫屈的,沒有一個人替他解憂,這就是家族末世的悲哀,寶玉挨打是賈政的無奈和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