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教育評價體系已經在改革和完善,但是考試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方式,必將長期存在。而考試評價的媒體和依托就是試卷,要使考試評價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適應素質教育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好命題這項工作,在確保命題科學性的基礎上,提高命題質量。在此,筆者對高中數學考試的命題工作予以探討。
一、明確高中數學考試命題的原則
高中數學考試命題要明確這些原則。
(1)基礎性原則?;A教育的目標和對象決定了“基礎性”是其第一位的特性(其他特性都屬第二位)。這也就決定了考試命題中首要凸顯的是基礎性。因此考試命題時,要重視回歸教材、降低難度,注重考查通性通法,真正做到教考一致。
(2)科學性原則??荚嚸}是一項比較專業(yè)的業(yè)務活動,有豐富的科學理論作基礎。首先,試題必須體現基本的課程理念和前沿的教育思想,并符合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不超出教材的知識范疇。其次,試題必須確保內容的正確性,絕不能出現科學性錯誤,也不能出現有爭議、有歧義的內容試題必須保證呈現的簡潔性和規(guī)范性,題干敘述要清楚、明確,盡可能短小精干,無冷僻晦澀的字眼,各題型的解答指導語要闡明答題要求,明確答題指向。第三,試題既要突出主干知識,又要考慮考查覆蓋面,且使比例分配適當,難度系數在預設區(qū)間內。第四,試題的答案及評分標準亦要嚴謹、規(guī)范,杜絕錯誤和爭議;分值的分配及各邏輯段的給分務必科學、合理。
(3)公平性原則??荚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尤其要顧及不同起點學生的水平,充分體現適切、公平。例如,命制古典概型試題時,運用排列組合方法計數(僅理科生學習)與運用枚舉法計數的繁簡度和運算量應基本相當。又如,命制立體幾何試題時,若利用空間向量解題更為方便,則對文科考生不公平。
(4)創(chuàng)新性原則。為了體現考試的效度,試題要加強與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考查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的深入理解和綜合運用。考試命題時,要避免試題內容和形式過多反映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模仿,還要回避學生平時訓練時的思維模式。因此,可以設計一些背景公平、情境新穎、設問別致的試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從新的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以體現命題的創(chuàng)新思路。高中數學考試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同時,必須重視對數學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考查。
二、注重學生的實際和命題的目的
數學命題的目的就是通過測試最終達到檢測出個體掌握數學知識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度。測試又分為水平測試和選拔測試,階段測試和總結測試,甚至有時候就是查缺少補漏式命題等等。而學生的實際情況又是一個很大的變數,有些老師平時命題目的不明確,也沒有太多調查學生的實際,認為試題好,試題有考究就選進來,這樣就不合理。高考試題的命制,盡管經過了很多層面上的調查摸底,但是因為沒有親自教授這些學生,一定程度"上來說也不是很了解考生的實際。因此,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應該更多的了解學生,命題應該更注重鞏固目的、激勵目的和反饋目的。這樣才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激勵學生的學習,建立自信,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決定教學的起點與進度,決定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有利于教師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水平,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把握全卷總體難度和試題的區(qū)分度
試題的難易程度的把握首先要從全卷入手,不能局限于某個試題、某個內容做文章,應該讓整套試題的難度控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并盡量與理想值相吻合。同時試題還要有一定的區(qū)分度,對于單個試題來說,不能過易,都會做,或者過難,都不會做,就算是送分試題,也要有講究,要送給那些勤奮刻苦的學生。考試結果要能讓基礎知識體現出細節(jié)、規(guī)范,能力試題充分反映出較高水平學生的實際,使分數呈正態(tài)分布。
四、把握新高考背景下高考數學試題命題特點
在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試題命題是必然選擇,也是數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為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關注度,將數學史滲透于課堂教學中,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yǎng)。同時還要積極創(chuàng)設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能力與數學應用能力。
(1)對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數學通常是在概念、定理、思想方法的基礎上所建立的,而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載體。在新高考背景下,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試題中是必然的,也是一種發(fā)展趨勢,在命題的時候要避免出現偏題、怪題等問題,要做到回歸教材,符合課程標準要求。
(2)對數學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新高考大綱與說明中明確要求,要將數學史加入到高考試題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將試題的育人功能徹底發(fā)揮出來。人類在生活中,可以不識字,但是不可以不識數,否則無法生活下去??梢姡瑪祵W核心素養(yǎng)對人至關重要。而數學史則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一個重要途徑。為此,命題人可以在數學家、數學名著、數學發(fā)展中的重大事件的基礎上命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yǎng)與思維能力。
(3)對數學應用的考查。在高考命題中,設計應用題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明白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感受數學在應用中價值,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總之,為了體現課程改革新理念,遵循試題“相對穩(wěn)定,重點突出,穩(wěn)中有變,變中求新,適度創(chuàng)新”的基本思路,高中數學命題將會與時俱進,創(chuàng)造性地融課程標準倡導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理念于高中數學命題之中,努力開發(fā)一些融知識、方法、思想、能力與素質于一體的背景新穎、內涵深刻、富有新意的原創(chuàng)題型,使數學的文化性、應用性與理論性能有機結合,并相互滲透,真正考查出考生的學習潛能和個性品質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