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和青春期的成長節(jié)點,因而給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難題。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有些管理者在管理學生時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當行為,在無意之中傷害到了學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要優(yōu)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诖?,文章通過論述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分析加強初中教育管理的要點與策略,以提升管理者管理水平。
【關鍵詞】初中學校;管理模式;管理策略
作者簡介:李賢偉(1975—),男,廣東省潮州市官塘初級中學。
縱觀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相對而言最為特殊。這個階段的學生正開始慢慢脫離小學時的天真,進入青春期的成長階段,會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個性化的思考,并開始質疑家長、教師的要求。簡而言之,初中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處于樹立的關鍵時期。如果管理者不對教育管理工作重新優(yōu)化,學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導致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出現(xiàn)頂撞教師、學習社會惡習、抗拒學習等不良表現(xiàn)。因此,優(yōu)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是當前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務。
一、初中教育管理工作的特點分析
近幾年,初中學校的學生主體已經(jīng)逐漸過渡到了00后。而很大一部分00后學生幾乎都是在寵愛甚至是溺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的,他們的自控能力、集體觀念、集體榮譽感較差,管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诔踔须A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相關教育人員需要開展更高水平的管理工作,并在此過程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初中階段的生活,實現(xiàn)學習角色的轉變,推動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一)教育管理的關注點比較片面
初中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不只局限于教學方面,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保護工作等。但大多數(shù)管理者通常只重視學生的課堂紀律問題,對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自卑、急躁、厭倦等負面情緒,沒有及時做好疏導工作。同時,對于學生人身安全的保護工作也存在許多疏漏之處。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任課教師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這是學校管理部門以及班主任的任務,因此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可疑表現(xiàn)不聞不問。綜合以上原因,由于管理者對管理工作的關注點比較片面,導致全體教職員工的管理參與度較低,沒有形成默契的配合,進而導致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二)沒有做好學生的溝通工作
許多教育管理者在落實管理工作時,采取的方式通常比較強硬。既沒有設身處地地去考慮學生的感受,也沒有做好學生的溝通工作,只是命令學生必須要按照某些規(guī)章制度去做事,這樣的管理方式相對欠妥。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比較敏感,若強行要求學生遵守規(guī)則,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此外,有些犯錯的學生可能并非出自真實意愿,而是因為一時的疏忽或個人苦衷。因此,管理者在落實某些制度或抓到學生犯錯時,不宜武斷地判斷學生的行為性質,而是要耐心地與學生溝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讓管理更加的公平公正。但大多數(shù)管理者并未注意到溝通的重要性,這也導致管理者與學生群體之間的關系逐漸僵化。
(三)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脫離
初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身體發(fā)育、思維初步建立的關鍵時期。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以在這個時期,學校、教師與家長對于孩子的良性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在學校內(nèi),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一定要注重質量,尤其是不能與生活脫軌,這樣才能起到對學生良好的引導與培養(yǎng)作用。
(四)管理方式缺乏創(chuàng)新
當前,許多初中學校的教育管理者依舊沿襲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模式。比方說,管理者在糾正學生的犯錯情況時,常常會采取全校通報批評或直接通知家長這兩種方式。雖然通報批評、通知家長的方式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相對而言也失去了緩和的余地。學生的心理很容易遭到打擊,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心理抗壓能力較差的學生很容易一蹶不振,使得學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反作用。
(五)未能以學生為中心
在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影響下,管理者無法準確地定位自身在管理中的角色,出現(xiàn)了角色定位偏差的問題。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教育人員在管理中都會以自身為中心進行管理,未能從學生的角度看待班級事務,導致相關教育活動無法有效進行。同時,他們忽視了教師與學生看待事物的差異性,導致學生在管理中時刻處于被動地位,自主性和自律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且無法進行自我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與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不利于后續(xù)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三、加強初中教育管理的要點
(一)教育管理應保持良好的彈性
規(guī)章制度不外乎人情,雖然在初中學校中制定嚴格的管理條例十分重要,但是管理者也不能完全死板地按照規(guī)定來工作,而是要保持良好的管理彈性。根據(jù)某些特殊情況,也要適時地放寬規(guī)定,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比方說,有一名學生因為家住的地方離學校太遠,每天都需要起很早去趕班車,而早去學校的班車趟次很少,如果學生因為什么其他的原因而錯過班車,就可能會遲到。通常情況下,當學生遲到的次數(shù)過多,都會被管理者記錄存檔。但由于該學生的問題比較特殊,管理者可以與學生的家長和班主任溝通,適當放寬學生的到校時間。這樣的彈性化管理不僅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還緩解了這名學生的早起壓力,對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也是有利的。
(二)教育管理應加強情感滲透
由于管理者與初中生之間的溝通不足,因而在管理的過程中,教育管理者應當加強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滲透的方式,提高師生之間的親密度,讓學生能夠認同并支持管理者的工作。對此,管理者在落實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對學生的具體信息進行歸檔,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2]。在此基礎上,確定聊天的方式。比方說,A學生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成績較佳。后因家庭變故,成績一落千丈,性格變得更加自卑。當管理者和班主任了解到學生的具體情況,就要對癥下藥,從情感上給學生帶來溫暖,讓學生能感受到學校老師對他的關心,以幫助他及時擺脫迷惘、失落、脆弱的狀態(tài),回歸到生活學習的正軌上來。
(三)教育管理應以素質培養(yǎng)為核心
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管理者應當明確工作的目的,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管理者要向三方面努力:一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是讓學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社會中的某些惡習;三是通過教育疏導,緩解學生的心理問題。簡而言之,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從學生的教育、習性、心理三個層次入手,助力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讓學生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生活狀態(tài)。
(四)教育管理應營造健康的氛圍
教育管理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利用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正向感染,如在開學時召集學生共同開展集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凝聚力。由于初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面對新鮮事物敢于嘗試,因此他們更樂于參與到這種活動之中,并展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在一些節(jié)日前,管理者也可安排各類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如通過開展設計活動讓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此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完成活動。管理者要忽略自身的角色定位,與學生保持平等關系,使學生擺脫對教師的畏懼感,在心理教育中吐露心聲,從而營造健康的教學氛圍。同時,管理者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時應融入相關的實際案例,使學生對心理健康及正確三觀的重要性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四、加強初中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組織學校、家庭、社會的多方管理合力
如果初中學校的管理工作只讓教育管理部門全權負責的話,很難面面俱到。管理者除了要統(tǒng)籌全體教職員工的教育力量以外,還要與學生的家長、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形成多方的管理合力,才能更好地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中的隱患[3]。比方說,學生在家中被家長的溺愛嬌慣出了唯我獨尊的性格,在學校頻頻與同學和教師發(fā)生沖突。此時,管理者就要積極地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為家長分析溺愛教育的危害,并幫助他們一同慢慢糾正學生的行為習慣,從根源上解決學生的教育問題。再比如,管理者可以尋求社會教育機構的幫助,讓他們組織志愿者定期檢查學校周邊的網(wǎng)吧和游戲廳,監(jiān)督是否有學生逃課出來上網(wǎng)的情況出現(xiàn)。同時,管理者也可以在管理部門設立投訴箱等設施,虛心接受教師、學生、社會上提出的管理意見。由此,集多方的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初中學校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學校的安全管理制度
初中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整個教育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但通常容易出現(xiàn)疏漏,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比方說,有些學生在午休、晚自習、自修課等時間段,會偷偷地逃課,通過翻墻和鉆洞等方式離開學校,去周圍的網(wǎng)吧和游戲廳上網(wǎng)。而學生翻墻和鉆洞的行為都比較危險,很容易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因此,管理者應當定期做好巡查工作,檢查學校的欄桿是否完好,監(jiān)控器有沒有監(jiān)控不到的地方,并加大巡邏防控力度,最大程度上避免此類型事件的發(fā)生。同時,提前準備好防治外傷的噴霧和藥品,以加強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由此,做到多管齊下,提升校園安全管理水平,為學生的人身安全保駕護航。
(三)定期組織師生交流會
針對管理者和學生之間溝通不足的問題,管理者可以定期組織師生交流會,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對學校管理工作的感受,以及對管理者的客觀評價,以此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管理者要與學生們開誠布公地交談,從而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管理者也能根據(jù)學生的看法,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礎上,以學生的意見作為改革管理工作的參考,不僅契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能讓學生對管理者產(chǎn)生信任感、依賴感。從整體角度上看,師生交流會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鍛煉管理者的溝通能力,提高其教育管理的水平。
(四)優(yōu)化教育評價標準
初中是學生進入深化學習的初始階段,這一過程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育工作者在管理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使學生能夠在初中階段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識。同時,管理工作者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比較高的,所以很多學生都很在意管理人員的想法與評價。管理者要了解學生這樣的心理需求,當學生有良好表現(xiàn)時,要多給予學生正向的鼓勵。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問題時,管理者首先要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的根源,其次要站在解決問題的角度指出學生的缺點,最后再與學生共同探討解決的辦法。單從教學管理方面來看,影響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就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習慣用分數(shù)來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這明顯是錯誤的教育觀念,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應當與全體教職工人員共同認真思考,重新厘定評價標準。學生的考試成績只能作為其中的參考之一,還要綜合學生的品德、勞動、審美、體育等多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全面的評價[4]。當學生能得到管理者和教師們?nèi)轿坏目陀^評價,就會在無形之中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與自信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一些健康的行為習慣,并認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以收獲更多來自教師與管理者的贊揚與肯定。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就會進入一種良性循環(huán)。
結語
初中階段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秉承細致入微的工作態(tài)度,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心理狀態(tài),來進行科學的教育指導與管理工作。這是一項水滴石穿的長期任務,管理者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耐心與恒心,還要積極地與家長、社會建立合作關系,力求全方位地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監(jiān)督,完善管理體系,為初中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曉英.初中教育管理中的師生溝通問題研究[J].新智慧,2021(06):27-28.
[2]閆承喜.人本教育視域下初中教育的管理[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04):149-150.
[3]白云.從素質教育視角看初中教育改革[J].文學教育(下),2020(08):126-127.
[4]石翠萍.以自主管理為本 以團隊建設為由:摭談人文關懷下初中班集體的教育與管理工作[J].華夏教師,202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