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娜(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qū)向陽小學)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該關(guān)注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發(fā)展。語文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語用教育,也就是說,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身應用語言文字的過程。在語文教育中,寫作是學生應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方式,由于寫作涉及字詞、語句、謀篇布局等各個層面,對認知能力相對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寫作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的任務。通過隨文練筆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訓練中,針對某一個語用方式進行寫作訓練,能讓學生及時掌握寫作要點,既可以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書寫水平。
隨文練筆主要是在閱讀教學中實施隨文寫作訓練,其強調(diào)在語用視角下,通過對課標、教材進行分析,找出語文閱讀材料中的文字訓練點,以課文為范文,設置訓練任務,指引學生可以通過仿寫、續(xù)寫、縮寫、改寫等方式來完成語句、片段的寫作活動。同時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評價,以此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實施隨文練筆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按照以下原則進行:
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遷移性主要體現(xiàn)在課堂上,教師要考慮到學生閱讀活動對寫作帶來的影響,從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層面入手,讓學生可以將語文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遷移到寫作訓練中,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在隨文練筆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將閱讀篇章中的語言文字特點應用于自身文章寫作中形成自身獨特的寫作風格;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模仿閱讀篇章中的情感、思想,將其遷移到自己的隨文練筆中,使得學生能學會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小學語文隨文練筆中,通過遷移性原則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作者的語言文字運用方式,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對小學生來說,由于其認知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同時小學生的心理水平及生活經(jīng)驗也會在年齡的增長下得到提升。因此在隨文練筆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此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標準中,針對不同年級段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寫作要求,如在文體方面,要求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簡單地寫記事作文、想象作文,學習寫讀書筆記等。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時,還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組織學生開展階段性的隨文練筆訓練,逐次提高學生的能力。
隨文練筆適度性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師日常課堂教學中,要從難度、頻率、內(nèi)容、方式等方面來進行訓練。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年級段及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設置隨文練筆內(nèi)容,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升。同時教師還需要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找到合理的訓練點,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隨文練筆訓練,不能盲目訓練,避免學生由于厭倦而出現(xiàn)練筆興趣不高的情況。同時在練筆內(nèi)容上要結(jié)合文體特征、語言風格等,選擇與學生認知相互契合的內(nèi)容,促使學生能在練筆中得到提升。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選擇恰當?shù)姆椒ǎ敢龑W生將閱讀中獲取的技巧合理遷移到寫作中。
在小學語文隨文練筆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對學生的練筆情況進行反饋,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整體狀況,為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提供針對性意見,獲得教學效果。反饋性原則強調(diào)教師在學生的隨文練筆中要做到全面、到位、及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關(guān)注點。教師需要將練筆點看作評價的中心,無論學生訓練好壞,都要針對性進行指導,促使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評價來得到提升。
1.細讀文本,抓住文章內(nèi)涵
小學生解讀文本的準確性將會直接影響到其學習效果,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全面、深層次地解讀文本,把握文章的情感、態(tài)度,剖析文章獨特的語言風格,才可以有效開展隨文練筆訓練。
首先,教師要指引學生走進作者,文本屬于作者心聲的表現(xiàn),承載了作者的生活閱歷及喜怒哀樂,作者本身的生活環(huán)境、思想情感、社會閱歷等都會對文本創(chuàng)作帶來影響,所以在解讀文本時,應該從解讀作者入手。如在《草原》一課中,課文的第一句是“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逼鸪蹩催@句話平平無奇,主要用于引出下文,但是聯(lián)系作者的《草原風光》可以發(fā)現(xiàn),這句話之前作者本身對草原存在一種“怕”的情緒,結(jié)合時代背景,在1961年,很多人沒有去過內(nèi)蒙古,對其不了解,作者在當時與其他文化界代表共同游覽內(nèi)蒙古,看到了不同于印象的內(nèi)蒙古,在此背景下閱讀文章的第一句“這次,我看到了草原”,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更多的是震撼、感嘆。由此可見,走近作者,更容易讓學生感受作者情感,并在閱讀中找準訓練點。
其次,教師要指引學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表達順序,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弄清作者謀篇布局的方式,以此提煉出相應的隨文練筆訓練點。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首先描寫了伯父離世,“我”看到了很多人愛戴他,然后作者對伯父生前的點滴事件進行了回憶,最后總結(jié)出伯父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通過這樣的敘事手法,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懸念“魯迅為什么受人愛戴”為出發(fā)點,引出下文,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魯迅先生的偉大。
2.分析學情,體現(xiàn)高年級特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最關(guān)鍵的主體,學生本身的思維能力、學習水平都會對隨文練筆情況帶來很大影響。所以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隨文練筆訓練時,還應該對學生學情進行全面分析,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語文能力,找出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針對性設置隨文練筆任務,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訓練中。如在教學《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時,本文屬于議論文,學生雖然接觸過議論文這種文體,但是在本文中,借鑒具體的事例對觀點進行說明,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通過分析學生的實際能力,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能很輕松地掌握這種方法,在隨文練筆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利用這種方法,根據(jù)生活提出某種觀點,然后借助真實事例進行說明,讓學生在隨文練筆中加深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實現(xiàn)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1.借助練筆學會表達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教師應該在課前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狀況,確定語言文字訓練點,然后在課堂上結(jié)合教學活動,圍繞訓練點指引學生開展練習。在學生正式寫之前,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在文中用到了什么樣的寫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為后續(xù)的練筆奠定基礎(chǔ)。學生在了解了作者寫法的優(yōu)勢后,教師要及時指引學生進行練筆,便于學生知識遷移,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針對不同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練筆形式。
首先是模仿型練筆,即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樣本,按照課文的句式特征、布局方式、語言特點開展仿寫。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大多是經(jīng)典、優(yōu)秀的篇章,在這些篇章中,有的段落清晰,有的布局合理,有的用到了多樣修辭手法,還有的語言十分精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特點,指引學生開展相應的仿寫訓練,以此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如在《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中,作者圍繞核心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列舉了眼球的轉(zhuǎn)動、紫羅蘭變色、洗澡水漩渦等三個事例進行闡述,在這三個自然段中,作者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論述,學生在讀起來會相對比較輕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這三個段落的共同點,即都是圍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觀點進行分析的,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讓學生想一下,還可以通過哪些觀點來論證這一觀點,并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的寫作結(jié)構(gòu),仿寫段落,實現(xiàn)學生練筆。
其次是拓展型練筆。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中的留白,引導學生充分想象,開展拓展練筆寫作,這樣既能深化學生的理解,又能激活學生的想象。在小學語文高年級課文中,有些地方會設置各種留白,這些留白會帶給學生無限遐想,教師可以借助這些留白,引導學生補充想象。如在課文《圓明園的毀滅》中,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開展拓展型隨文練筆活動,如“置身圓明園中,猶如包攬了各地的名勝景觀,如_______的安瀾園;_______的獅子林;_______的平湖秋月;_______的雷峰夕照……”,教師引導學生開展這樣的隨文練筆活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信息收集、整理、提煉能力的提升。
2.展示練筆,總結(jié)寫法
在小學高段語文隨文練筆中,教師還應該注意隨文練筆不能停留在引導學生隨堂訓練上,還可以通過練后合作朗誦、課堂總結(jié)寫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生練筆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巡視,充分了解到每個學生的隨筆練習狀況,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如果存在共性問題,則需要全班講解。教師在對學生指導期間,要結(jié)合隨文練習點進行,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訓練點上,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小學高段學生在完成練筆后,教師還可以借助感染性的語言,指引學生將自己的優(yōu)秀寫作內(nèi)容引入課上,學生之間相互閱讀他人的作品,這樣學生既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得良好的知識體驗,又能深化自己對隨文練筆的體驗。最后教師可以從學生寫法、內(nèi)容等層面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jié),鞏固學生學到的知識。
如在《月光曲》的教學中,教師指引學生聯(lián)想文章的寫法,在此基礎(chǔ)上為學生播放純音樂《森林狂想曲》,引導學生結(jié)合音樂進一步將自己想到的畫面寫出來。學生練筆結(jié)束后,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朗讀自己的作品,促使學生可以從中深層次感受音樂魅力,也讓學生能從內(nèi)心記住優(yōu)美的鋼琴曲《月光曲》及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在隨文練筆中,學生的練筆質(zhì)量、是否能靈活地應用課堂所學知識、存在哪些問題、寫作水平是否得到提升等,都需要教師通過全面評價來實現(xiàn),如果在小學高段語文隨文練筆中忽視了評價環(huán)節(jié),那么隨文練筆的真正效用也難以體現(xiàn)出來。所以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隨文練筆評價的重視力度,要真正將練筆落實于實踐中。在新課程標準中,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寫作要求,因此教師對于學生隨文練筆的評價,也應結(jié)合新《課標》要求進行。對高年級學生來說,學生在寫作上應該能學寫讀書筆記、常見應用文、寫紀實作文、寫想象作文等,并且學生還需要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作文中。練筆屬于讀寫結(jié)合的重要形式,也是學生從讀轉(zhuǎn)向?qū)懙年P(guān)鍵方式,所以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隨文練筆進行評價時,不能單純停留在“語句通順、學會應用所學詞句”的基礎(chǔ)上,還應該關(guān)注文體特點、選材立意、篇章結(jié)構(gòu)、情感表達等層面。
此外,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隨文練筆內(nèi)容進行評價時,還需要注意,不能從每個方面考慮,隨文練筆涉及詞句、篇章布局、立意等各個層面,如果教師對每個層面都進行評價,難免會出現(xiàn)淡化訓練重點的情況,不利于學生掌握訓練點知識內(nèi)容。教師可以針對訓練點的某個方面進行評價,如隨文練筆的訓練點是結(jié)合環(huán)境描寫來表達人物情感,在評價中,教師就需要將重心放在學生是否準確、恰當?shù)剡M行環(huán)境描寫,是否通過環(huán)境將作者的情感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等。
總之,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通過隨文練筆活動的開展,能有效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還可以通過小練筆來鞏固學生學到的技能,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尤為有利。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隨文練筆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強化學生寫作水平,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