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婷婷(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第三中學)
現(xiàn)階段,我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教育進入了發(fā)展新時期,許多家庭的物質水平不斷提升。實際上,這是一種好的現(xiàn)象,只不過多數(shù)家庭忙于工作,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反而導致了一些不好的狀況發(fā)生。多數(shù)父母缺乏足夠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將生活重心放到追求物質生活方面,最終導致家庭教育功能沒有充分得到發(fā)揮。家庭教育功能與德育觀念是相互聯(lián)系的,若孩子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正確的家庭教育,在他們邁入中學校門以后就很可能會因為受到逆反心理的影響,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阻礙中學德育工作的進程。為此,就要針對現(xiàn)階段家庭教育功能的實際狀況,理性分析造成其功能受到削弱的主要原因,并且找出解決的方法。
首先,多數(shù)人會將自己的人生比喻成一段旅途,那么家庭就是旅途的開始。每一個人都有著思鄉(xiāng)情懷,為何會產(chǎn)生這種特殊的想法?正是因為家庭是幸福與輕松的港灣,同時也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地方。父母給予我們親情與溫暖,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給予我們鼓勵與力量,傳授我們知識與經(jīng)驗,因此父母的行為舉止與家庭教育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與發(fā)育,家庭教育是一個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長發(fā)育與學習知識的起點,孩子學的第一句話、走的第一步路、明白的第一個道理,都是父母傳授給他們的。家庭教育在早期會影響到一個人思想觀念與智商發(fā)育,影響到一個人性格的特點與行為舉止的風格。這些特點都會影響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做事準則,同時也會決定他踏入學校之后的學習效果。若一個學生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踏入學校之前就已經(jīng)形成了足夠正確的“三觀”,能夠明確自我的價值,懂得自己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自己在畢業(yè)之后又應當如何再一次提升自己,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之下,該學生就能夠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念,最終成長為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才。
另外,家庭教育還是個人形成良好品質的基礎,由于家庭教育是每一個人成長發(fā)育的起點,因此對每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與發(fā)展都具有關鍵作用。正所謂每一個人的做事風格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這也就導致家庭教育所能夠起到的教育功能格外明顯,雖然日后的個人經(jīng)歷以及朋友交往都能夠對個人品質造成影響,但與家庭教育比起來,其重要性就相對較弱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會表現(xiàn)出尊老愛幼、愛國敬業(yè)、文明舉止的行為,孩子在與父母接觸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形成這種良好的習慣;反正,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就可能給孩子灌輸錯誤思維,導致孩子往往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當他們日后踏入中學之后就可能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
家庭教育也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出生時像一張白紙,之后的生活經(jīng)歷都會在其“身上”畫上一筆,最終的圖畫就是孩子的個人經(jīng)歷。家庭教育作為孩子在個人經(jīng)歷上所畫下的第一筆,對其以后的發(fā)展所造成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踏入中學以后具備較高的熱情。當他的身份由孩童轉變?yōu)閷W生之后,就會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不斷豐富個人素質,努力提升自我,最終成為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高素質人才。
我國中學德育在現(xiàn)階段所面臨的主要困境還是比較明顯的。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得到了良好推動。雖然這是一種良好現(xiàn)象,但是在這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由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過快,導致個別教學者將重點過于集中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反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要知道,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備正確的“三觀”。學生只有將自身的道德觀念正確樹立,才能夠以此為前提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活動,最終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社會。
首先,中學生正處于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多數(shù)中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弱,與其逐漸走向成熟的身體素質互不搭配,這就導致他們的個人意志力較弱,在面臨困難與問題時無法在第一時間做出最正確的判斷。遇事往往頭腦一熱,做事情往往三分鐘熱度。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這些狀況的原因一方面與學校的德育有關,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缺乏。父母在最開始的時候沒能及時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久而久之使得他們在面臨困難時只想著尋求幫助或者逃避,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其次,個別中學生個人意識太強,缺乏團隊合作意識,過分將自己作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只想著為自己謀取私利,殊不知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觀念。學生自小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過分溺愛,無法明確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的原則,就會導致該情況發(fā)生。而一些家庭觀念正確、家庭關系和睦的學生,其父母往往會教導他學會謙遜,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學會為團隊著想,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會在中學德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部分學生言而無信,沒有足夠的可信度。學生在很小的時候其父母就缺乏針對誠信的教育,導致其成長到青少年以后仍舊缺少誠實做人的理念,欺騙父母、欺騙教師,考試徇私舞弊、作業(yè)抄襲嚴重,嚴重阻礙學生個人素質的發(fā)展。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既離不開學校的日常教育,也離不開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部分家長雖然具備足夠良好的品質,但在日常生活中卻缺乏對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在嘗到撒謊騙人的“甜頭”以后逐漸形成了錯誤的觀念,最終限制了其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家庭教育結構發(fā)生了一定變化,這也就導致家庭教育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與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功能相比,如今的家庭教育嚴重缺乏力度,甚至個別家庭、個別父母產(chǎn)生了只要將經(jīng)濟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上去,就可以為孩子謀取一片幸福的未來這一錯誤想法。殊不知,這些父母將重點過于集中到追求物質生活方面,卻忽視了與孩子的足夠交流。不僅雙方的親情生活受到影響,也會阻礙家庭教育功能的全面體現(xiàn)。
父母為了追求良好的生活而四處奔波,出發(fā)點雖然是好的,但是所花費的時間太多,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許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爺爺奶奶生活,成為留守兒童。甚至有些孩子被送到私立學校,連家都很難回去,這就會在他們很小的時候便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親情似乎沒有那么重要。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逐漸產(chǎn)生情感淡漠的心理,導致其步入中學以后無法正確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特別是在這段時間里父母打工回來,想象著能夠與孩子進行一個良好的溝通,殊不知此時的他們已經(jīng)成為中學生,正處在逆反期,不僅無法正常交流,甚至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
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現(xiàn)今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形成了兩種極端傾向。首先是對子女的過分溺愛。個別父母過分滿足子女的需求,使他們從小便形成了過分追求物質的錯誤觀念。這一類父母雖然愛護子女,但是過分為他們包辦一切,就很容易使他們形成依賴心理。學生在步入中學以后需要逐漸養(yǎng)成獨立學習與獨立生活的能力,當代社會需要具備獨立精神與獨立能力的人才。但是父母的過度寵愛會導致學生的個人能力低下,無法站出來獨當一面,其做事能力與做事風格與當前年齡段的需求嚴重不符。另外,個別父母過于苛刻,對孩子管理過于嚴格。他們往往以成績決定一切,一旦孩子的成績達不到理想水準,就更加嚴格管理。為了贏在所謂的“起跑線”上,不惜花費大筆金錢為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殊不知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巨大的身心壓力。孩子在步入中學之后,心智逐漸成熟,但這個階段他們大多數(shù)是比較迷茫的,本身就已經(jīng)有著許多等待解答的疑惑,在這時給予他們過多的身心壓力會加重他們的逆反心理,最終形成錯誤的思想觀念,甚至自暴自棄,嚴重限制個人能力的發(fā)展。
如今,許多家長在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的認知發(fā)生偏差。個別家長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從而導致引導子女形成價值觀時發(fā)生偏差。個別家長過于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認為精神生活越高尚,整個人就越高級。卻不知道只有腳踏實的生活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部分家長只追求口頭上的良好社會風氣,一旦在現(xiàn)實中遇到相關問題卻奉勸子女不要多管閑事。久而久之當他們成為中學生以后,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類似問題,往往會選擇視而不見,這種冷漠的態(tài)度并不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有些家長自己缺乏誠信,卻要求子女誠實做人;甚至個別家長勸子女做人不能太老實,灌輸錯誤觀念,令他們在步入中學之后將這些錯誤觀念運用到學習生活中去,不僅欺騙同學,甚至欺騙教師。
家庭教育需要做到自覺主動,不可在出現(xiàn)狀況之后才被動進行。中學德育面臨困境與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嚴重缺少與孩子相處交流的時間。而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時間放在學習與作業(yè)上面,家長與孩子彼此缺少交流互動,自然難以將家庭教育功能徹底發(fā)揮出來。所以,應當加強家庭教育,改善家庭教育功能,將中學德育的時效性提升上去。家長要在忙碌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學生也應當在繁忙的學習當中找出時間與家長談心。畢竟,中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往往會遇到許多問題,與家長積極溝通可以將問題與疑惑在最快的時間里徹底解決。因此,家長與孩子都應當積極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家庭教育是相互的,只有家長和孩子都能夠彼此體諒,相互理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家長需要真正發(fā)揮榜樣作用。家長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做到言而有信,還要將這種優(yōu)秀品質傳遞給孩子。當家長許諾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給予一定獎勵,就一定要做到,絕對不能出現(xiàn)“畫大餅”的情況。倘若家長多次沒能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孩子就可能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當然,這種獎勵措施不能直接作為提升孩子學習動力的方法,只能作為一定的輔佐辦法。家長在兌現(xiàn)自己承諾的同時,應當將教育重點放在誠實守信方面,而不是物質獎勵。
只有家長具備良好的道德行為,才能給子女做出良好的示范,從而讓他們明確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當他們理解了誠實守信、愛國敬業(yè)、團結友愛等優(yōu)秀品質,并且將其轉化為自身的素質之后,他們在學校里的學習活動才能夠更加規(guī)范。做到按時完成作業(yè)、誠信公正考試、與同學彼此團結合作,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才。
家長需要明確愛護子女的力度,不能過分溺愛,也不可過分要求。每一名學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但并不代表不支持家長去鍛煉子女的個人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需要積極發(fā)現(xiàn)子女的長處,一旦其在某一領域表現(xiàn)出興趣與天賦,自然可以為其報名培訓班進一步提升子女的個人能力。家長在工作之余要參與到子女的生活中,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與子女一同學習,彼此進步,明確孩子掌握知識的具體能力。家長可以與中學教師彼此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日常表現(xiàn),針對其不足之處與教師彼此合作,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個人能力,促進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發(fā)育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行為習慣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日后的道德品質和做事原則都會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教育的時間、方式、目的都會決定著孩子日后的發(fā)展狀況,對他們的“三觀”起到引導作用。因此,提升家長的教育能力,豐富他們的教育手段應該成為改善家庭教育功能的有效措施。針對現(xiàn)階段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與困境,父母與教師應當做到積極合作,將家庭教育功能與學校育人功能彼此有效結合,學校與家庭之間共同為青少年構建起一個良好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平臺,最終使他們成為促進祖國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