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 胡豪暢 林少沂 蘇嘉 陳曉敏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是危害全球衛(wèi)生健康的首要因素。據(jù)統(tǒng)計,2019年我國約有3.3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在人口老齡化、吸煙以及高脂飲食流行等因素的影響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以及患病人群的死亡率呈持續(xù)增長趨勢[1]。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enin aniotension aldosterone system,RAAS)、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利鈉肽系統(tǒng)等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失衡密切相關。雖然目前已經(jīng)有許多藥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但多為單一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抑制劑,治療效果仍不理想。因此,開發(fā)不同作用機制的新藥物對于改善患者癥狀及預后至關重要。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獨特的雙重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機制,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PARADIGM-HF研究[2]結果表明,其較傳統(tǒng)HF藥物依那普利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后。隨后多項研究也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治療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中有著巨大的前景[3-7]。本研究主要就沙庫巴曲纈沙坦的作用機制及其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應用最新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沙庫巴曲纈沙坦作為世界上首個血管緊張素受體及腦啡肽酶雙重抑制劑,是由沙庫巴曲與纈沙坦按摩爾比1:1構成的新型單一共晶體[8]。沙庫巴曲作為前體藥物本身并無活性,經(jīng)過機體代謝后可以轉化為活性物質LBQ657,抑制腦啡肽酶對內(nèi)源性利鈉肽的降解,從而起到舒張血管、促進機體排尿排鈉、降低交感神經(jīng)張力等作用[9]。但是腦啡肽酶降解過程并不特異,在增加利鈉肽的同時提高了包括緩激肽、內(nèi)皮素、血管緊張素、腎上腺髓質素、神經(jīng)降壓素在內(nèi)的多種血管活性肽水平,導致RAAS的過度激活,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促進水鈉潴留、心肌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增殖分化,最終導致心室重構[10]。纈沙坦能夠選擇性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的Ⅰ型受體,抑制血管緊張素和醛固酮的釋放,減少RAAS引起的心臟損傷。因此,沙庫巴曲纈沙坦作為腦啡肽酶抑制劑與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的復合藥物能夠同時調(diào)控利鈉肽系統(tǒng)和RAAS,起到雙重心血管保護作用。
HF是多種原因導致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功能發(fā)生障礙,從而引起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嚴重表現(xiàn)和終末階段[11]。根據(jù)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將HF分為射血分數(shù)下降的HF(HF with reduced EF,HFrEF):LVEF<40%,射血分數(shù)中間值的 HF(HF with mid-range EF,HfmrEF):40%≤LVEF≤49%,射血分 數(shù) 保 留 的 HF (HF with preserved EF,HFpEF):LVEF≥50%[12]。由于人口老齡化、HF相關危險因素的不斷增加,HF仍具有高患病率及死亡率。最新關于HF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35歲成人HF患病率為1.3%,較15年前增長了44%[13]?!敖鹑恰敝委煼桨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通過拮抗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RAAS發(fā)揮作用,是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公認的治療HF的基礎用藥,但這些藥物對HF治療效果不夠理想。而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出現(xiàn)使HF治療進入了新的篇章。
2.1 HFrEF PARADIGM-HF研究是首個評估沙庫巴曲纈沙坦對HFrEF患者療效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前瞻性研究,在HFrEF治療中有著里程碑式意義[2]。該大型試驗入組了來自47個國家1 043個研究中心的8 442例紐約心臟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Ⅱ~Ⅳ級、LVEF≤40%,同時滿足B型鈉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150 pg/ml或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BNP,NT-proBNP)≥600 pg/ml(若在12個月內(nèi)曾因HF住院則需BNP≥100 pg/ml或 NT-proBNP≥400 pg/ml)的 HFrEF患者。研究分為3個階段:(1)篩選期:篩選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2)單盲導入期:所有患者序貫接受最大靶劑量的沙庫巴曲纈沙坦或依那普利;(3)雙盲期:按照1∶1比例將患者隨機分配至兩組接受藥物治療。研究結果表明,中位隨訪27個月后,沙庫巴曲纈沙坦較依那普利進一步降低患者20%的心血管死亡或因HF住院的主要復合終點發(fā)生風險(21.8%比26.5%,HR=0.80,95%CI:0.73~0.87,P<0.01),其中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20%(13.3%比 16.5%,HR=0.80,95%CI:0.71~0.89,P<0.01),因HF住院率降低 21%(12.8%比15.6%,HR=0.79,95%CI:0.71~0.89,P<0.01),同時沙庫巴曲纈沙坦還可以降低患者16%全因死亡率并且改善患者癥狀和生活質量。在安全性方面,雖然沙庫巴曲纈沙坦癥狀性低血壓發(fā)生率較依那普利高,但兩組患者新發(fā)房顫、進展為終末期腎病及高鉀血癥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NT-proBNP是心臟受到壓力負荷或室壁張力增大時由心室肌細胞合成分泌的產(chǎn)物,是對于HF的診斷、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及判斷預后具有重要價值的血清標志物。PARADIGM-HF的進一步研究結果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在早期顯著降低患者NT-proBNP水平,并在4~8周內(nèi)持續(xù)發(fā)揮療效[14]。不僅是慢性HF患者,住院后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的急性失代償性HFrEF患者在接受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后也同樣能獲得顯著效果。2018年美國心臟學會科學會議上公布的PIONEER-HF[15]研究納入881例有體液潴留癥狀或體征、仍在住院且病情穩(wěn)定的急性失代償性HF患者,評估沙庫巴曲纈沙坦對這類患者的療效性及安全性。該研究結果顯示:用藥治療8周時,沙庫巴曲纈沙坦組平均NT-proBNP水平相對基線下降47%,而依那普利治療組僅降低25%。值得一提的是,在啟動治療后的1周內(nèi)就觀察到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患者NT-proBNP較基線顯著降低。該研究的開放標簽擴展研究在原研究人群中繼續(xù)進行了為期4周的沙庫巴曲纈沙坦延長期治療。該試驗結果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組在4周延長期后NT-proBNP可較前進一步降低17.2%,并且連續(xù)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12周患者的HF再住院率及死亡率較治療8周患者降低。該結果進一步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用于治療急性失代償性HF患者能在兼顧安全性與耐受性的同時,產(chǎn)生快速且持久的獲益。
心臟受到損傷后纖維化瘢痕組織代替正常心肌細胞,使得心室壁應力降低。左心室通過擴大心室容量、促進心肌肥厚等代償機制以保證心臟泵血量不受影響,是HF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病理基礎[16],也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死亡率的重要因素。超聲心動圖是目前最常用、最簡便的評估心臟重構指標的方法[17]。相關參數(shù)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idex,LVEDVi)、左室收縮末期容積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左心室質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房容積指數(shù)(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二尖瓣口舒張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與二尖瓣環(huán)舒張早期運動速度之比(ratio of mitral peak velocity of early filling/lateral early diastolicmitral annular velocity,E/e')。PROVE-HF研究[18]首次將HF患者NT-proBNP與心臟重構相關聯(lián)。該研究將NYHAⅠ~Ⅳ級的HFrEF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沙庫巴曲纈沙坦或依那普利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治療14 d時,沙庫巴曲纈沙坦組較依那普利組NT-proBNP顯著降低30%,并在隨訪12個月期間患者心功能存在持續(xù)改善的現(xiàn)象。除此之外,與心室重構相關的超聲參數(shù)均得到顯著改善,其中LVEF在6、12個月分別增加5.2%和9.4%,其中25%的患者在12個月時LVEF較基線增加≥13%。另外該研究還證明NT-proBNP濃度變化與心臟重構參數(shù)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患者早期NT-proBNP下降愈多,后期心室逆向重構效果愈顯著。另一項隨機對照研究EVALUATE-HF[19]結果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在短期(12周內(nèi))就能讓包括LVEDVi、LVESVi、LAVi和E/e'等心室重構相關指標得到改善。由此可見,沙庫巴曲纈沙坦不僅可以明顯改善HFrEF患者HF癥狀及預后,更重要的是還能提高LVEF并在短期內(nèi)逆轉心室重構。
基于沙庫巴曲纈沙坦相關臨床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中國及歐美指南均將沙庫巴曲纈沙坦作為HFrEF的Ⅰ類推薦,NYHAⅡ~Ⅳ級的患者可以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替代ACEI/ARB成為HF治療的一線用藥[12,20-21]。2020年美國心臟病學學會發(fā)布的CHAMP-HF[22]對于真實世界中HF藥物治療情況進行了探討。該研究對4 365例HFrEF患者進行了1年的隨訪,結果顯示與無HF住院患者相比,HF住院患者從ACEI/ARB轉用沙庫巴曲纈沙坦的比例提升49%(9.3%比13.4%),并且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背景藥物的影響作用很小,甚至還可以促進指南推薦HF藥物的持續(xù)使用。一項最新的PARADIGM-HF亞組研究[23]發(fā)現(xiàn)在12個月隨訪期間,依那普利組及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患者在治療期間使用β受體阻滯劑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藥物劑量水平并無差異,但與依那普利組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患者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因高血鉀停藥風險更低(6.2%比9.0%)。
HF患者對于沙庫巴曲纈沙坦的療效反應性具有異質性,基于CHAMP-HF數(shù)據(jù)的子研究[24]數(shù)據(jù)表明大約50%的門診隨訪HFrEF患者LVEF改善率≥5%,且34%的患者LVEF提高率≥10%,這可能與較低的基礎LVEF值、更短的HF持續(xù)時間、非缺血性心肌病、無冠心病、無植入性心臟轉復除顫器有關。這些真實世界中的數(shù)據(jù)為臨床上HF的治療提供了更好的決策依據(jù),是未來完善HF治療策略的基礎。
2.2 HFpEF 據(jù)統(tǒng)計,約有50%的HF患者為HFpEF[25],但遺憾的是HFpEF發(fā)生機制至今仍不明確,且在沙庫巴曲纈沙坦出現(xiàn)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改善這類患者癥狀,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PARAMOUNT-HF是針對HFpEF的Ⅱ期臨床試驗[26],該研究證實,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治療第12周時降低了NT-proBNP水平,減小了左心房容積,并且在36周時可以改善NYHA分級?;诖?,探討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HFpEF療效性及安全性的Ⅲ期全球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試驗PARAGON-HF[27]在2014年啟動。該試驗納入了43個國家848個中心4 822例NYHAⅡ~Ⅳ級且LVEF≥45%的慢性HF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沙庫巴曲纈沙坦和纈沙坦治療,中位隨訪時間為34個月。該試驗的主要復合終點事件是心血管死亡和總(首次和復發(fā))HF住院率。該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與纈沙坦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可以降低13%主要復合終點事件風險(P>0.05)。雖然以微弱的差距并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但該試驗的結果仍然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HFpEF患者存在臨床獲益:(1)LVEF越接近40%的患者,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獲益越大。(2)沙庫巴曲纈沙坦與纈沙坦治療相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腎功能不全及高血鉀發(fā)生風險。(3)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可能存在療效異質性,LVEF低于中位數(shù)57%和女性患者主要復合終點事件分別降低 22%(HR=0.78,95%CI:0.64~0.95)和28%(HR=0.73,95%CI:0.59~0.90)。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特定患者群體可能有著更大的受益。PARAGON-HF還對不同年齡、不同收縮壓、不同腎功能的HFpEF患者進行了亞組分析,結果表明:(1)沙庫巴曲纈沙坦對各年齡段的HFpEF患者均有獲益,其中65~75歲患者的獲益更明顯;(2)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不同收縮壓水平患者的降壓作用無統(tǒng)計學差異,并且患者的心臟獲益并不依賴于其直接降壓作用;(3)無論患者腎功能情況如何,沙庫巴曲纈沙坦均可降低其腎臟復合終點。
基于以上大型研究中所觀察到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HFpEF患者顯著療效及良好安全性的證據(jù),F(xiàn)DA已于2021年2月批準沙庫巴曲纈沙坦用于HFpEF患者的治療。
根據(jù)2012年至2015年高血壓流行病學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7.9%,老年人群患病率約為50%[28]。作為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和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高血壓的防治工作也需引起高度重視,急需得到優(yōu)化與強化[29]。目前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主要包括5大類:利尿劑、ACEI/ARB、β受體阻滯劑、α受體阻滯劑及鈣通道阻滯劑。這些藥物降低血壓的機制均為抑制升壓,而利鈉肽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增強降壓起到治療高血壓作用。利鈉肽不僅可以降低交感活性,還可以擴張入球小動脈并收縮出球小動脈,使腎小球毛細血管壓增加,促進腎臟排鈉排尿起到降壓作用。但腦啡肽酶抑制劑在增加循環(huán)中利鈉肽的濃度的同時還會增加升壓物質的濃度。沙庫巴曲纈沙坦作為腦啡肽酶抑制劑與ARB的復合藥物可以抵消前者對高血壓的不利作用,從而最大程度發(fā)揮利鈉肽的降壓效應。
2010年,首個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30]在《柳葉刀》發(fā)表,該試驗納入1 328例無其他合并癥的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根據(jù)用藥(沙庫巴曲纈沙坦或纈沙坦)及劑量隨機分為8組,比較8周內(nèi)各組治療情況。該研究發(fā)現(xiàn),與相當劑量的纈沙坦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可以在相當劑量纈沙坦降壓的基礎上再平均降低血壓2.17 mmHg(1 mmHg=0.133 kPa),且在用藥后第1周就表現(xiàn)出顯著療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重度高血壓的研究結果在隨后的第2年發(fā)表[30],該研究患者起始服用沙庫巴曲纈沙坦200 mg,若2周或4周后血壓不達標則加量至400 mg,若仍沒有達到收縮壓<140 mmHg和舒張壓<90 mmHg再增加其他降壓藥物劑量或加用除ACEI/ARB的降壓藥。研究結果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可以安全且有效地降低重度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且在8周時降幅最大,較基線相比下降35.3/22.1 mmHg。另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陽性對照的Ⅲ期臨床研究[6]共納入1 438例亞洲輕中度高血壓患者(85%為中國患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予沙庫巴曲纈沙坦200 mg、沙庫巴曲纈沙坦400 mg及奧美沙坦20 mg。治療8周后,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兩組患者降壓效果均優(yōu)于奧美沙坦組,患者的舒張壓應答率得到極大幅度的改善且大部分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得到良好控制。該研究對于老齡患者(年齡≥65歲)、中國患者、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亞組分析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這些患者對于沙庫巴曲纈沙坦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良好。
由此可見,無論是輕度、中度或重度高血壓患者,沙庫巴曲纈沙坦相比傳統(tǒng)降壓藥物均可顯著降低并控制血壓情況,同時可減少患者其他器官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及患者死亡風險。中國作為全球高血壓患者最多的國家,在2020年4月遞交了世界首份沙庫巴曲纈沙坦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的申請,在2021年6月1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了該申請。
一項對于PARADIGM-HF的事后分析研究[4]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不僅降低了心血管死亡率和HF住院率,還降低了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需住院治療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需要住院治療的其他類型心絞痛或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在內(nèi)的冠狀動脈相復合事件風險。關于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相關動物模型的研究[3]發(fā)現(xiàn):(1)與纈沙坦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能顯著減少心肌梗死面積和降低心肌梗死急性期肌鈣蛋白濃度水平;(2)沙庫巴曲纈沙坦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所致HFrE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能減少心肌梗死后瘢痕面積;(3)急性心肌梗死后長時間給予沙庫巴曲纈沙坦可預防缺血性心肌病所致HFrEF。PARADISE-MI[31]是一項用來評估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心肌梗死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的隨機雙盲Ⅰ~Ⅱ期研究。該研究共納入41個國家495個中心的5 669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2 h~7 d,LVEF≤40%和(或)有肺充血癥狀并且合并一項高危因素(年齡≥70歲、eGFR<60、糖尿病、有心肌梗死病史、房顫、LVEF<40%、Killip分級Ⅲ~Ⅳ級、未進行血運重建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隨機分組后分別給予靶劑量沙庫巴曲纈沙坦或靶劑量雷米普利治療。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心血管死亡、首次HF住院和發(fā)展為門診HF的復合終點,次要終點是心血管死亡和首次HF住院。經(jīng)過中位時間20個月的隨訪后發(fā)現(xiàn),與雷米普利治療相比,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的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率降低10%,令人遺憾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值得一提的是,兩組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率差異隨著隨訪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預后具有漸進性的改善。并且對于總事件發(fā)生率而言,沙庫巴曲纈沙坦組顯著優(yōu)于替米普利組(P<0.05)。在安全性方面,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ARADISE-MI研究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獲益短期內(nèi)并不顯著,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日益明顯,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泵衰竭或心臟性猝死或是引起HF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臟性猝死多是由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更是占70%~80%。室性早搏(包括頻發(fā)室早、室速)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紊亂,加速HF患者病情惡化,進一步出現(xiàn)的室性撲動和心室顫動等是引起HF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2],但包括ACEI/ARB、袢利尿劑在內(nèi)的抗HF藥物并不能降低患者的猝死風險[33]。de Diego等[34]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納入了120例植入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式再同步治療心律轉復除顫器的HF患者,隨機分為ACEI/ARB或沙庫巴曲纈沙坦組,觀察期為使用藥物前后各連續(xù)9個月,結果顯示與ACEI/ARB組比較,沙庫巴曲纈沙坦組ICD電擊次數(shù)減少,持續(xù)性或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前收縮發(fā)生率均降低,雙心室起搏的比例增加(均P<0.05)。比利時的一項研究[35]也同樣證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可以減少室性心動過速風險,該研究納入了151例裝有心臟起搏器并且LVEF(29±9)%的HFrEF患者,將ACEI/ARB換成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并進行了平均1年的遠程心電檢測。結果顯示,用藥后患者心室顫動/心室撲動負荷的總發(fā)生率較前大幅降低(14%比51%,P<0.01),并且降低程度與患者心室重構改善情況呈正相關,另外,患者的非持續(xù)性室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前收縮復合也顯著降低,但對于房顫復合無明顯影響。沙庫巴曲纈沙坦減少心律失常的機制仍不清楚,有研究提示可能與改善心室逆向重構有關[35],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改善患者LVEF的同時促進鉀離子通道蛋白的恢復,減少室性心律失常風暴的發(fā)生。一項實驗室研究[5]將自發(fā)性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及舒張功能障礙的小鼠隨機分為3組,分別予0.9%氯化鈉溶液、纈沙坦(160 mg/kg)及沙庫巴曲纈沙坦(98/102 mg/kg),結果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小鼠相對室壁厚度和左心室等容舒張時間降低至(0.68±0.11)和(59.4±3.2)ms,較別組室性心律失常發(fā)作次數(shù)顯著較少且持續(xù)時間更短。研究者繼續(xù)進行了發(fā)生機制的探究,發(fā)現(xiàn)編碼與心律失常高度相關的SK2蛋白的KCNN2基因在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組小鼠中低表達。該研究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可能可以通過降低KCNN2基因表達從而有效逆轉HFpEF心室肥厚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沙庫巴曲纈沙坦具有獨特的血管緊張素和腦啡肽酶雙重抑制作用,多項大型臨床試驗已經(jīng)證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可以顯著改善慢性HF包括HFrEF及HFpEF患者的癥狀及預后,且安全性與其他藥物相當。然而對于HFmrEF患者,仍然缺乏相關研究證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對該類患者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不論中重度高血壓,沙庫巴曲纈沙坦均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收縮壓及舒張壓,目前已被批準臨床應用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在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方面,沙庫巴曲纈沙坦也表現(xiàn)出巨大的治療前景。隨著多項大規(guī)模臨床研究的開展,沙庫巴曲纈沙坦在心血管領域的適應證正在逐步擴展,將有望使更多的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