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興城市中醫(yī)醫(yī)院護理部,遼寧 興城 125100)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交通工具增多,事故發(fā)生率逐漸提升,骨折成為臨床常見疾病,不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由于行動不便,患者普遍伴有負性心理情緒,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質(zhì)量。再加上手術等治療方式引起的疼痛感受,對治療效果和預后質(zhì)量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在科學、規(guī)范治療基礎上,給予患者積極有效護理,對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式,通過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舒適的護理服務,加快其病情恢復[1]。基于此,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部分骨折術后患者使用舒適護理,發(fā)現(xiàn)可以有效降低不良情緒和疼痛感受,臨床效果理想,現(xiàn)將詳情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將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電腦隨機法將其分為2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女性別比為20:19,年齡范圍為20-73歲,中位年齡為(62.31±10.23)歲。觀察組男女性別比為21:18,年齡范圍為21-74歲,中位年齡為(63.29±10.57)歲。所有患者均具有較好依從性,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排除精神類疾病患者。2組患者基本資料經(jīng)對比沒有明顯差別(P>0.05),可以比較。
2 方法: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如保持舒適環(huán)境、康復指導以及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行舒適護理,方法為:(1)為患者創(chuàng)造舒適環(huán)境。所居住的病房溫度和濕度應該調(diào)整到合適的范圍中,并根據(jù)患者的喜好擺放鮮花和綠植。早晨和下午通風1次,定期更換床單被褥。骨折患者行動不便,所以需要將日常所需要的物品擺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如腿部骨折,應攙扶患者下床行走,避免摔倒。每天為患者播放音樂,保持環(huán)境溫馨,提升舒適度。(2)心理護理。評估患者情緒,注重其情緒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情緒。與患者溝通時面帶微笑并使用鼓勵性語言,了解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原因,使用合理方式安慰和開導患者。同時,也可以通過提供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治療信心,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形成。(3)體位護理。定期為患者更換體位,妥善擺放患肢,加快其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患者疼痛癥狀緩解。如果是腰椎骨折患者,可以在骨折部位墊上一個軟枕,讓脊椎保持水平狀態(tài)。此外,翻身時需要對受壓部位按摩,防止壓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疼痛護理。根據(jù)患者疼痛耐受度給予差別化護理。對于疼痛感受較輕患者,鼓勵患者通過聽音樂、看電視劇或者聊天等方式轉移其注意力,緩解疼痛。對于疼痛感受較為強烈的患者,可根據(jù)醫(yī)囑使用鎮(zhèn)痛藥物。(5)飲食和生活指導。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以及飲食愛好制定合理飲食計劃,保證患者營養(yǎng)均衡。指導其多食用高纖維、易消化清淡食物,并多吃水果蔬菜。生活中盡可能臥床休息,在適宜時間進行康復運動,運動中注意避免再次骨折。(6)康復訓練。通過口頭講解和宣傳手冊等方式為患者講解康復訓練對其功能恢復的重要性,鼓勵其積極參與到康復訓練當中。訓練時,注意應循序漸進,從最簡單動作開始,在患者出現(xiàn)不舒服狀況時及時停止,避免造成不必要傷害。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觀察和對比2組患者干預前后情緒評分、疼痛以及滿意度評分。(1)使用是SAS和SDS評分表評估患者情緒,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2)實用VAS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疼痛感受,最高分為10分,分數(shù)越高疼痛感受越強。(3)使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評分表評估護理滿意度,滿分為5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越滿意。
5 結果
5.1 2組患者干預前后情緒評分比較:干預前,2組患者情緒評分沒有明顯差別(P>0.05);干預后,觀察組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情緒評分比較分)
5.2 2組患者疼痛和滿意度評分的對比:觀察組疼痛評分為(2.36±0.74)分,對照組疼痛評分為(4.89±0.72)分,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t=15.303,P=0.000<0.05);觀察組滿意度評分為(43.63±2.48)分,對照組滿意度評分(36.12±2.73)分,觀察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t=12.716,P=0.000<0.05)。
對于骨折患者來說,一方面疾病會為其帶來劇烈疼痛感受,另一方面行動受限會影響其正常生活質(zhì)量,均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不良情緒和心理,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和康復進程。常規(guī)護理主要圍繞緩解癥狀,沒有重視與患者之間關系,且缺乏護理針對性,不利于患者運動功能恢復和疾病轉歸[2]。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護理核心,通過優(yōu)質(zhì)且舒適的護理服務來提高治療效果。研究顯示,患者療效以及護理人員的言行等均會對患者的情緒產(chǎn)生影響[3]。因此,護理中需要分析患者特點,根據(jù)病情進行全方面護理。其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是基礎;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可以改善患者情緒,加快康復進程。心理、體位和疼痛護理,主要是為了讓患者保持樂觀心態(tài)面對疾病,通過成功案例講解增強其治療信心,進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而體位護理可以減少壓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患者2次傷害發(fā)生率;疼痛護理應遵循個性化原則,根據(jù)患者不同疼痛程度分級護理,通過針對性疼痛護理有效緩解疼痛感受,減少疼痛對患者的影響;飲食護理不僅讓患者能夠補充充足的營養(yǎng),同時科學的膳食結構可以更好改善身體機能,縮短康復時間;康復訓練可有效降低患者功能障礙,提升治療效果,首先要讓患者在思想上提高認識,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訓練中要注重科學高效、循序漸進,通過功能鍛煉,可以促進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本次研究,干預前,2組患者情緒評分沒有明顯差別(P>0.05);干預后,觀察組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舒適護理可以改善骨折患者不良情緒,降低疼痛感受,促進運動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不僅能夠為骨折患者帶來優(yōu)質(zhì)護理體驗,緩解不良情緒影響,提升滿意度,同時可以緩解疼痛,加快康復進程,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